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
1. 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能通过吗
《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已由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09年12月1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9年12月10日
第一条为了消除和减少烟草烟雾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创造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环境,提高城市文明水平,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公共场所的控制吸烟工作(以下简称控烟工作)适用本条例。
前款所称控烟工作,是指采取有效措施,禁止在本条例规定的禁烟场所吸烟。
第三条本市控烟工作实行“限定场所、分类管理、单位负责、公众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市和区、县健康促进委员会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控烟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指导、监督各部门、各行业的控烟工作,组织开展控烟工作宣传教育活动。健康促进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卫生、教育、文广影视、体育、旅游、食品药品监督、交通和港口、商务、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本条例和其他相关规定,做好公共场所控烟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应当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控烟宣传教育工作,使公众了解烟草烟雾的危害,增强全社会营造无烟环境的意识。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人民团体以及学校、医院等单位应当定期开展烟草烟雾危害和控烟的宣传教育活动。
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大众媒体应当开展吸烟和被动吸烟有害健康的公益宣传活动。
第六条下列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一)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室内外区域;(二)除前项以外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场所、学生宿舍、餐厅等室内区域;(三)妇幼保健院(所)、儿童医院、儿童福利院的室内外区域;(四)除前项以外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室内区域;(五)体育场馆的室内区域及室外的观众坐席、比赛赛场区域;(六)图书馆、影剧院、音乐厅、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档案馆等各类公共文化场馆的室内区域;(七)国家机关提供公共服务的办事场所;(八)公用事业、金融机构的营业场所;(九)商场、超市等商业营业场所;(十)电梯及其等候区域;(十一)公共汽车和电车、出租汽车、轨道交通车辆、客渡轮等公共交通工具内及其售票室、等候室和设置在室内的站台;(十二)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十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场所。
第七条下列公共场所的室内区域可以划定吸烟区或者设置吸烟室,吸烟区和吸烟室以外禁止吸烟:(一)歌舞厅、游艺厅等娱乐场所;(二)经营场所使用面积在150平方米以上或者餐位在75座以上的餐饮场所;(三)星级旅馆的室内公共活动区域。
旅馆应当设置专门的非吸烟住宿楼层或者客房。
机场、铁路客运站、港口客运站,除专门设置的吸烟室外,室内区域禁止吸烟。
第八条公共场所划定吸烟区或者设置吸烟室的,应当具备良好的排风条件,并设置明显的标识和吸烟有害健康等控烟宣传标识。
第九条国家机关的会议室、餐厅以及共用的工作场所等室内公共活动区域禁止吸烟。
第十条本条例第六条、第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本条例的规定,设立禁止吸烟区域,并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的规定,根据举办大型活动等的需要,临时设置禁止吸烟场所的范围。
第十二条禁止吸烟场所所在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建立禁烟管理制度,做好禁烟宣传教育工作;(二)在禁止吸烟区域的醒目位置设置统一的禁止吸烟标识和监管部门电话;(三)在禁止吸烟区域内不设置与吸烟有关的器具;(四)对在禁止吸烟区域内的吸烟者,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其吸烟或者劝其离开该场所。
第十三条任何个人可以要求吸烟者停止在禁止吸烟场所内吸烟;要求禁止吸烟场所所在单位履行禁止吸烟职责,并可以对不履行禁烟职责的单位,向监管部门举报。
第十四条市和区、县健康促进委员会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控烟工作的监测和评估。
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布本市控烟工作情况。
第十五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对吸烟行为的干预工作,设立咨询热线,开展控烟咨询服务。
医疗机构应当为吸烟者提供戒烟指导和帮助。
第十六条鼓励志愿者组织、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控烟工作或者为控烟工作提供支持。
第十七条控烟工作应当作为本市文明单位评比的内容之一。
第十八条控烟工作的监督执法按照以下规定实施:(一)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控烟工作进行监督执法;(二)文化综合执法机构负责对文化、体育、娱乐场所以及旅馆的控烟工作进行监督执法;(三)承担机场、铁路执法工作的机构以及交通行政执法机构、轨道交通线路运营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对公共交通工具及其有关公共场所的控烟工作进行监督执法;(四)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餐饮业经营场所的控烟工作进行监督执法;(五)公安部门负责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控烟工作进行监督执法;(六)房屋行政部门负责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公共电梯的控烟工作进行监督执法;(七)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以及本条例规定的其他公共场所的控烟工作进行监督执法。
第十九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对控烟监测及评估、科学研究、宣传教育、行为干预、人员培训、监督管理等控烟工作所需经费予以保障。
第二十条禁止吸烟场所所在单位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由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的有关部门予以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两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一条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且不听劝阻的,由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的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五十元以上两百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对在禁止吸烟场所内吸烟,不听劝阻且扰乱社会秩序,或者阻碍有关部门依法执行职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部门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控烟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执法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控烟工作中,不依法履行职责或者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本条例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来源:解放日报
2. 北京控烟能在酒店房间里吸烟么
可以,房间里属于个人私密空间,但吸烟有害健康,尽量少抽。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第九条规定: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从控烟的角度讲,凡属公众可以进出或者使用的场所,都属于公共场所。但是酒店客房属于个人空间,不涉及公共,所以可以抽烟。如果不在自己的房间的话,还是不要抽的好。
(2)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扩展阅读:
控烟原因:
公共卫生
烟草危害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烟草流行问题列入全球公共卫生重点控制领域。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达250万人之多,烟是人类第一杀手,中国是烟草生产、消费大国,吸烟者有3亿多人,占世界吸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在吸烟的房间里,尤其是冬天门窗紧闭的环境里,室内不仅充满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还有吸烟者呼出的一氧化碳,会使人感到头痛、倦怠,工作效率下降。
更为严重的是在吸烟者吐出来的冷烟雾中,烟焦油和烟碱的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含量多1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氨多50倍。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控烟行动刻不容缓。
危害身体
长期性吸烟可以直接毒杀生命:有人通过动物实验获得了下列惊人的结果:活蹦乱跳的狗,用不了一滴尼古丁注射到静脉里就可以将它置于死地。另外,使某些动物长期吸烟后,可以发现有血管收缩甚至硬化的明显趋向。
长期性吸烟可以破坏人体的营养成分:吸烟可以阻止人体对维生素C的吸收。尼古丁对维生素C有直接的破坏作用,人体如果长期缺乏维生素C就有患坏血病的可能。
长期性吸烟可以诱发多种疾病:由于吸入体内的烟对呼吸道、消化道等器官有恶性刺激作用,因而有人认为它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呼吸道感染甚至为口、唇、舌、食道、呼吸道等癌症的诱发因素。
3. 根据《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以下哪些行为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根据北京禁烟制条例
第九条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
第十条下列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外区域禁止吸烟:
(一)幼儿园、中小学校、少年宫、儿童福利机构等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场所;
(二)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
(三)体育场、健身场的比赛区和坐席区;
(四)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
你烟瘾是不是很大?现在很多地方都开始禁烟,要是想不受烟瘾折磨戒烟,一般戒烟很痛苦,可以借助一些辅助产品,比如康王的戒烟贴等
4. 北京哪些地方不允许吸烟
根据《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规定,以下场所禁止吸烟。
第十条 下列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外区域禁止吸烟:
(一)幼儿园、中小学校、少年宫、儿童福利机构等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场所;
(二)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
(三)体育场、健身场的比赛区和坐席区;
(四)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
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举办大型活动的需要,临时划定禁止吸烟的室外区域。
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该条例将于2015年6月1日起实施,《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同时废止。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明确所有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区域及公共交通工具禁止吸烟,约定文保单位、体育场及部分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室外场所禁止吸烟。
(4)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扩展阅读:
2015年1月,北京市第十届人代会第三次会议代表手册首次明确规定,代表吸烟要在楼外区域,室内禁止吸烟。
2015年10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烟草控制政策评估项目(ITC项目)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无烟政策——效果评估及政策建议》,这一规定受到广大群众包括吸烟者的热烈欢迎。
2018年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孙承业提交《关于取消铁路普通列车吸烟区,列车全面禁烟》的提案,呼吁在普通旅客列车上施行全面禁烟。
2019年1月4日,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发布公告,提醒中国公民注意遵守当地最新禁烟规定。
5. 北京禁烟规定
北京5月1日起实行“禁烟令” 十类公共场所完全禁烟
日期:2008-04-24
奥运官网4月24日讯 今天上午,从《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信息发布会上获悉,5月1日起,北京市公共场所将全面开始禁止吸烟。这是在1995年北京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的基础上,又一重大举措。
禁烟范围扩大 十类公共场完全禁烟
据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孙贤理介绍,《规定》进一步扩大了完全禁止吸烟的范围,十类公共场所名列其中。包括:一、医疗机构的室内区域;二、托儿所、幼儿园;三、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四、高等学校和其他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区域;五、影院、音乐厅、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技馆、少年宫、纪念馆等科教文化娱乐场所;六、商业、金融业、邮政业、电信业的营业厅;七公共汽车、出租车、轨道交通及其售票厅,室内展台;八,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九体育馆、健身馆;十健身场、体育场的比赛区、作息区。
《规定》还明确了部分禁止吸烟公共场所。例如公园、游乐场、餐饮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及飞机、火车的等候室,吸烟室应该符合消防安全要求,设置明显的表识,与非吸烟区隔离,并且远离人员和行人必经的主要通道。
为了推进宾馆、旅店、招待所、培训中心等提供住宿服务、休息服务的特殊公共场所的禁止吸烟工作,结合的实际情况,《规定》要求此类工作场所应当设置无烟客房和无烟楼层。
明确禁烟场所责任 相关机构可行政处罚
孙贤理说,《规定》在进一步明确禁止吸烟的同时,强化了单位责任和媒体宣传教育责任。一是明确单位责任,应该按照规定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设置明显的禁烟,统一的禁止吸烟标志。加强吸烟有害健康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及时劝阻制止公共场所内的吸烟行为。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开展烟草危害,吸烟有害健康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吸烟给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从而能遵守各项规定,提高全社会营造无烟环境的意识。
此外,为了保证监督管理措施有效执行,增强爱卫会办公室执法的力量,规定市、区、县过爱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可以委托市、区、县的行政处罚。
相关链接
烟草危害是当今最严重的危害之一,全球现在有13万烟民,每年约500万死于与吸烟有关的危害。据统计我国烟民有3.2亿,占全世界烟民总数的 24.6%。其中未成年烟民约500万人。2007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指出,我国每年死于被动吸烟的人数超过10万人,我国参与的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显示,青少年在家中和公共场所受二手烟危害的比例分别为43.9%和55.8%,42%在家中,67%在公共场所,被动接受二手烟的比例女性90%是家庭接触。20到29岁男性在公共场所接触二手烟的比例最高。
截至2006年10月,世界上已经有154个国家和地区颁布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加拿大和美国也通过省或者州立法控制烟草。意大利目前已经扩大到除私人住宅以外的公共场所。香港自07年1月1日起,在绝大部分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的室内、区域实施禁烟。
6.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颁布,是为了PM2.5吗PM2.5是吸烟造成的吗
是为了防二手烟!
7. 对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有什么意见
在《抄2014年北京市控烟立法社会支持度调查研究报告》中显示,共对8300位市民进行调研,其中,97.2%的被访者支持控烟工作实行“公共治理、全民参与”的政府与社会共同负责原则;96.3%的被访者支持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等室内场所禁止吸烟;96.5%的被访者表示支持与未成年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等相关的室外区域禁止吸烟;94.7%的被访者支持医疗机构的室外区域(划定的吸烟区除外)禁止吸烟;96.2%的被访者支持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管理者承担更加积极的监督、劝阻义务。
8. 对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的理解 什么区域可以吸烟
只要有他人的情况下 都是不允许的
9. 公共政策如何控制吸烟
公共政策如何控制吸烟?
第一条
为了控制和减少吸烟造成的危害,净化卫生环境,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提高城市文明水平,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10.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是什么时候施行
您好!
2015年6月1日。
为进一步提高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由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4年11月28日通过,于2015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