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小作坊管理条例

小作坊管理条例

发布时间: 2020-12-27 15:49:24

『壹』 江苏省有对食品生产小作坊的标准规定吗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生产经营行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食品生产经营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本条例所称食品小作坊,是指有固定生产加工场所、生产规模较小、从业人员较少、生产条件简单,依法从事散装或者简易包装食品生产加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不包括食用农产品生产者)。
本条例所称食品摊贩,是指在有形市场外,无固定店铺,从事食品销售或者现场制售的食品经营者。
第三条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应当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承担主体责任,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食品安全工作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农业、卫生计生、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环境保护、民族事务、公安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承担与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依照本条例和上级人民政府的规定,履行本辖区内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食品安全管理职责。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提供与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相适应的经费、人员等保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统筹规划,建设适合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生产经营的集中场所,并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其生产经营环境,鼓励和支持其改进生产经营条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扶持生产经营本地优质特色食品、传统食品的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健康发展。
第六条鼓励食品小作坊、食品摊贩加入相关食品行业协会。相关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依照章程为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提供培训、咨询、维权等服务,引导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合法生产经营。
第七条新闻媒体应当真实、公正地报道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食品安全信息,加强对诚信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信息报道,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第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建立并实施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咨询、投诉、举报、奖励和保护举报人等方面的工作制度,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举报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
第二章食品小作坊管理
第九条对食品小作坊实行登记管理制度。食品小作坊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活动,应当取得食品小作坊登记证。
第十条申请食品小作坊登记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与生产加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合法固定场所和设备、设施;
(二)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
(三)具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设立食品小作坊的,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登记申请,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征询食品小作坊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的意见,必要时对其生产加工场所进行现场核查。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决定准予登记,颁发食品小作坊登记证,并将登记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通报相关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决定不予登记并书面说明理由。
食品小作坊登记证应当标明生产加工的食品品种范围和产品包装形式。食品小作坊不得超出登记的食品品种范围和包装形式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活动。
食品小作坊登记证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满需要延续的,应当在届满三十日前,向原发证部门提出申请。
食品小作坊具体登记管理办法由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十二条对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的食品实行目录管理,具体食品品种目录由县级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并报上一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禁止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下列食品:
(一)乳制品、罐头制品等食品;
(二)仅用简单勾兑工艺生产的酒类;
(三)专供孕产妇、婴幼儿、老年人、病人等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四)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
(五)国家和省规定的禁止生产的其他食品。
第十三条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的食品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没有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需要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统一食品安全要求的,省卫生计生部门应当依法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四条食品小作坊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持有有效健康证明;
(二)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和成品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三)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安全、无害,保持清洁,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贮存、运输;
(四)生产加工场所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
(五)及时清理超过保质期或者变质的食品及其原料、食品添加剂;
(六)用水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七)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等清洗消毒产品对人体安全、无害;
(八)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卫生规范要求。
第十五条食品小作坊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同批次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应当索要有关购销凭证或者记录其来源。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
食品小作坊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制度,并保存相关凭证或者记录。相关凭证或者记录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第十六条食品小作坊应当指定专人保管、专柜贮存食品添加剂,并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
第十七条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简易包装食品的,应当在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小作坊食品”字样、食品小作坊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登记证编号、成分或者配料表、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生产加工散装食品的,应当在盛放该食品的容器上采用贴标或者挂牌等方式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等信息。
第十八条食品小作坊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
(二)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三)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四)使用未经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使用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五)使用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六)以餐厨废弃物或者废弃油脂为原料加工制作食用油或者以此类油脂为原料生产加工食品;
(七)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食品,或者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八)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添加剂或者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九)伪造、变造、冒用食品小作坊登记证、产品包装、标签标识或者其他证明材料生产加工食品;
(十)接受食品生产企业和其他食品小作坊的委托生产加工或者分装食品;
(十一)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其他行为。
第十九条食品小作坊在登记证有效期内连续停产三个月以上的,应当在歇业、重新开业前七日内书面报告所在地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第二十条食品小作坊应当在生产加工场所的显著位置明示食品小作坊登记证、食品安全承诺书、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目录。
第三章食品摊贩管理
第二十一条县级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实际需要,按照方便群众、合理布局的原则,在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后,依法划定区域(点)和固定时段供食品摊贩经营,并向社会公布。
幼儿园、中小学校周边不得划定为食品摊贩经营活动区域。
第二十二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进入划定区域(点)的食品摊贩实行备案管理。食品摊贩进入划定区域(点)前,应当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供从业人员的身份证、住址、联系方式和经营品种等信息。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及时将食品摊贩备案信息向社会公布,并定期告知所在地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第二十三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备案信息制作食品摊贩信息公示卡。食品摊贩信息公示卡应当载明食品摊贩的姓名、经营品种、经营区域(点)、经营时段等信息。
第二十四条食品摊贩应当在划定区域(点)和时段内从事食品经营活动,并在其摊位明显位置张挂食品摊贩信息公示卡和从业人员健康证明。
第二十五条食品摊贩从事食品经营,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持有有效健康证明;
(二)具备相应的制售食品的设备、设施以及防尘、防蝇等卫生防护设施;
(三)使用的食品包装容器、工具和接触食品的售货设施无毒、无害,符合卫生要求;
(四)依照食品安全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
(五)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等清洗消毒产品对人体安全、无害;
(六)用水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七)遵守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的相关规定,及时清理场地,保持环境整洁、卫生。
第二十六条食品摊贩应当从合法渠道采购食品、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并查验相关凭证。
第二十七条食品摊贩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一)项至第(八)项规定的行为;
(二)经营生食水产品、裱花蛋糕和仅用简单勾兑工艺生产的酒类;
(三)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其他食品。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监督管理纳入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应当包括对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生产经营食品的抽样检验内容。
省卫生计生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将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纳入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范围,加强对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履行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中,有权采取下列措施,对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遵守本条例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一)进入生产经营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二)对生产经营的食品进行抽样检验;
(三)查阅、复制有关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四)查封、扣押有证据证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存在安全隐患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五)查封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
第三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发现不符合食品生产经营要求情形的,应当责令立即纠正,并依法予以处理;对于食品小作坊不再符合登记条件的,应当撤销其相关登记。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生产经营的食品进行抽样检验,并依据有关规定公布检验结果。对消费者投诉举报较多、本地区消费量大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表明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食品,应当加强抽样检验。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用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生产经营的食品进行抽查检测。
第三十二条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应当立即予以处置,防止事故扩大,封存有关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等物品;发生食物中毒的,应当及时送医疗机构救治。
食品小作坊、食品摊贩和收治中毒者的医疗机构应当在两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计生部门报告。
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根据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规定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会同卫生计生部门进行调查处理,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轻社会危害。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谎报、缓报食品安全事故,不得隐匿、伪造、毁灭有关证据。
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采用业务培训、行政指导、示范引导等方式,对食品小作坊、食品摊贩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培训,督促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规范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提高食品生产经营水平。
第三十四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组织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队伍,协助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开展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日常管理。
发现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或者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及时劝诫制止,告知所在地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并协助处理。
第三十五条食品小作坊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立案调查,尚未结案的,或者已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但尚未完全履行处罚决定的,原发证部门应当暂停受理其登记证变更、注销等申请事项。
第三十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信用档案,记录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基本信息、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食品安全抽样检验、风险监测和信用记录等情况,确定监督管理的重点、方式和频次,对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实施风险分级管理。
第三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计生、质量监督、农业等部门应当依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准确、及时、客观地公布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并做好有关信息的通报、报告工作,必要时应当与相关部门进行会商。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食品小作坊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未经登记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活动或者超出登记的食品品种范围生产加工食品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食品,下同)货值金额不足一百元的,并处五百元罚款;货值金额一百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提供虚假资料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食品小作坊登记证的,按照前款规定处罚,并由发证部门撤销其已经取得的登记证,三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或者单位提出的食品小作坊登记申请。
第三十九条食品小作坊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十八条规定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二百元的,并处一千元罚款;货值金额二百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登记证。
第四十条食品小作坊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登记证。
第四十一条食品摊贩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
第四十二条食品摊贩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经营的食品及其原料,并处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
第四十三条食品摊贩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在划定的区域(点)和时段外从事食品经营活动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处理。
第四十四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立的派出机构,有权作出本条例规定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物品的行政处罚。
第四十五条食品小作坊被吊销登记证的,其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从事食品小作坊食品生产加工活动。
第四十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未按照本条例规定履行职责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未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索取、收受财物或者获取其他利益,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通报批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不按照本条例规定履行职责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五十一条本条例自2016年月日

『贰』 哪些学校可以自考

有是有的
我见证了自考很多
什么学校也不说了免得感觉自己跟招生的同流合污

借贵宝地贴下
首先我介绍下自己再曝光下学校然后再说下我读了一年自考的感受。有点长,请耐心看完,如果可以请你选我为最佳答案,让我门学校曝光网络之下!我是浙江林学院自考部的一名学生,去年入学。学校就是厂房,其它什么都是厂房改的,没热水器,没有那些招生曾经许诺的。不是公办是家企业目的不是教书育人是为了赚钱赢利,学校旁边还有浙江科技学院自考部,中国美院自考部,江南学院自考部,名字都很牛都是同一老板办的,匆忙敢工造的,现在好像科技,国美那个牌子不给挂了,然后变成江南学院XX学院了,可能浙江林学院本部要改名成大学比较缺钱所以我们学院还挂着浙江林学院高教自考部,不过感觉自考办学未来趋势是正规化,以后我们学校改名成"江南林院"迟早的事,那个时候我们真的能和其它自考学校正当竞争了。其实学校跟不跟名都跟浙江林学院本部没关系,跟浙江林学院成教院关系不清不楚的,学校力徒证明跟浙江林学院有关系,然后人家又不太愿意,感觉就跟二奶差不多,又想要名份又见不了光。以后浙江林学院有什么事非让你滚的远远得。强烈不退荐这个学校!
现在介绍自己对自考文凭:
你家里有关系让你去去国家单位,自考文凭是国家承认的(其它比如教科书是九几年出的,现在零八年没变过就可以看出国家重不重视自考了)。一个普通人找工作跟统招生是有距离的。你到小作坊打工的话人家会问你一句自考大学生跟其它大学生有什么区别吗?你到外企打工的话人家也不是会很重视的,特别专业性很强的工科类,起码人家大学生学校再差,起码的操作设备还能给你摸摸碰碰,然而自考你在家跟在所谓的自考大学里拿到文凭谁拿设备供你玩摸?自考真的很难,你一但去那些学校读了。当你考过了几门,学校用各种想谎留着你,虽知道学校说的都是屁话,但过了几门放弃又不甘心放弃,就这样到最后最有可能是自己用了三四年时间还是个高中生。
如果你是今年高考太差了,家里呆不下去,我觉的你还是学门手艺,厨师修车都比自考强!
读自考说好听点,只要对自己有信心,不就是十几门课每门六十分吗?往难听点说就是没法混了,找个心里没底的事逃避。
今年高考跟下届可能的课程不太一样,高复很有难度,(可能很多高复班会挂个牌子说XX大学自考部)所以我推荐你学门手艺。
还有一件事:别拿自考跟统招比,这会自取耻辱。人家能读统招大都是辛苦了十几年出来的,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说白点读了十来年语数英,历史地,物理化有什么用?不就是为了养成刻苦努力的学习习惯吗?)读大学这个时候本来他们就可以轻松下了(这话是从电影中那句"欠下的总是要还的"中悟出来的何况他们统招生也没有我们像中那么不用功)。而我们呢?有养成学习习惯吗?我在写这东西时正在上课,一个打扮时尚的女老师自顾自在上面读课本,我们班现在30%扒在床上睡觉,15%(包括我)在玩手机,5%在看砖头小说(就是穿时空个人主义澎湃那种),7%在绣十字绣类东西,3%抬着头看黑板挖着鼻屎(黑版上共十来个字,上星期留下的)其它人都在旷课。在这种环境下能学习吗?还有我们学校所谓的教师在上个月就去了一半,到各地骗新一届的学生去了。所以人家正规生能办信用卡和坐火车打折也是因该的。
我是一个去年没上线的学生选择了自考,我承认我并不用功,但我在大环境这种情况下,我考的几门,我都过了。学校拿这些对外吹通过率多少多少骗新学生,其实我考的都是语文之类的,基本都能过的。
对于边工作边自考并能拿到文凭的人是值的尊敬的,他们真的很强。还有一些统招生除了学校文凭外拿到再自考拿到双文凭的也是强人。
以个人意见参考:
1能上高职不读自考,(我吃必胜客亲身经历,高职学生证能打折,浙江林学院自考部学生证不能打折)
2不要听招生的满嘴火车,他们招生的人招一个人头提成500,不管招生的是老师还是学生只要帮忙能招到个学生就给钱,学校把招生美其名约'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说白了就是教育传销,赚人头,所以现在你上网络问,总有人留下联系方法让你跟他联系报名,骗,稳,混,骗模式。所以不管人家所自己是学生还是老师只要鼓励你去某个学校读的就是骗!让你交几百压金让你脱不了身!
3能自学不择校,我个人觉的天下乌鸦一般黑,自考大学就是个补习班,赚钱盈利!什么招都能出,不过如今自考能成为商品化产业化就能说明他存在的可能性,总有些人会去自考学校读的,对于这部分人我想说句尽量选择正规的,正规第一点不要找挂某某大学牌子的自考。第二点不要相信跟统招生资源共享,举个例子,浙大城市学院里一某自考买了城院一幢楼就能说他们资源共享吗?你去看看城院的贴吧,每次有什么坏事,他们就说肯定是某自考学生干的,你说自考窝不窝囊?
第三每个省都有省考试院网站,他们可能会推荐稍正规点的自考学校供参考,这可以拿来参考,如果考试院也被收买了,那也只能任倒霉了。第四选靠城区点,这很现实,不管当初读自考多雄心壮志两个月就被摩的差不多了,找个靠市区的以解心情苦闷也是必要的!杭州滨江块不推荐,小和山那块不推荐,下沙块不推荐。其它城市不了解,到网上多看多对比,货比多家。千校之中只取一所,工作量还是满大的!
4排除这些东西,觉的自考本身还是不错的,工作的人或者双文凭去自考是明智的。

哎,还有补充:
你比我们学校那个林学院自考的陈老头撒的弥天大谎是好多了
什么特色专业园林
让我们学了一年素描和构成最后考纲里竟然没这些课程
陈老头子要考证要钱很积极,

陈老头欠下是要还的,一年一万耶,第一年的钱你看着办吧
网络跟这几个学校狼狈为奸
屏蔽的道蛮彻底的
网络果然不客观啊

『叁』 国家规定会议营销犯法吗

会议营销原本是一种不犯法的营销模式,通过寻找特定消费群体,以正确的方式销售产品。但有些类型的会议营销成为不少不法保健食品企业牟取暴利的重要方式,而像这些就是违法的。

(3)小作坊管理条例扩展阅读:

4月20日,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在湖北省黄石市举行基层立法听证会,就《湖北省食品安全条例(草案)》立法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听取听证陈述人的意见,并同步开展网上立法听证。

在立法听证会上,20名听证陈述人围绕保健品会销形式是否应当禁止及如何规范、网络订餐及食品安全如何监管、小作坊小餐饮管理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于禁止会销保健品等是否适当:

草案关于禁止会议或讲座现场销售保健品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规定,成为多名陈述人发言的重点。

草案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不得在会议或者讲座等现场销售保健品,在宣传推介这些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时,宣传内容要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误导消费者的宣传。

“普通食品、保健食品、特殊用途的食品本身是经过国家批准认定的食品,如果企业依法依规进行正常生产经营和宣传销售产品,这个行为本身并无过错。如果一律禁止,矫枉过正。”宜昌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员陈晖认为。

武汉保健产品协会会长许萍也认为,保健品会销并不是被国家禁止的营销模式,一律禁止没有法律依据。“对一些夸大宣传的会销企业确实应立法严肃处理,但不能因个别而打击全体。”

武汉市保健品行业协会自律委员会主任刘淼更是为合法的保健品会销企业“喊冤”:一律禁止会销,将造成“李鬼犯案李逵受诛”的现象。

作为基层执法人员代表,黄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科副科长吴涛则认为,现实中,会销保健品存在夸大宣传、流动性强等特点,监管难度大。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从重处罚会销是合理的。

“销售方式并不是问题的根本。”武汉孕宝母婴店业主丁安福希望政府能从源头生产企业抓产品质量安全,同时行业要自觉自律、坚守底线。

枝江市政府法制办工作人员王芳则表示,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利润大,现场销售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以免费听健康知识讲座、赠送小礼品等名义误导消费者,同时造成消费者维权不易,应当从严规定、从重处罚。

湖北磁湖律师事务所律师程飞也建议,举行相关会议、讲座,需要在食药监部门备案并提交相关证件,不得作虚假或误导消费者的宣传。

『肆』 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含金量怎么样

注册安全工程师含金量
注册安全工程师含金量较高,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滚动时间从两年变为四年,专业类别将细分为:煤矿安全、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化工安全、金属冶炼安全、建筑施工安全、道路运输安全、其他安全(不含消防安全)。由此可见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的难度以及含金量。
安全工程师就业前景
安全工程师是施工现场不可缺少的岗位,随着国家对建筑施工安全要求越来越规范和严格,安全工程师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17年注安列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是36项准入类资格证书之一,与教师、医生和注会等相同,在国家层面含金量非常高。再者注安考试有严格的审核要求,通过率非常低,目前市场持证人数少,就业前景非常好。注安师是直接对项目经理负责的,可以说是项目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薪资待遇不用多说;且安全总监的前提就是注册安全工程师,可以说注安是逆袭的资本。
注册安全工程师资薪待遇
目前来讲,注册安全工程师资薪待遇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省份、各城市、各企业标准都不同,具体在于个人的能力与经验以及企业单位的行业性质和安全重视度,一般而言高危行业,如化工、石油天然气、煤矿行业、建筑工程等,安全工程师待遇较一般行业高,而具体到企业上则是大中型国企,大中型民企以及外资企业,安全工程师待遇偏好,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中小型企业单位具备一定的安全生产长远战略的眼光,重视安全,肯投入安全,那么相对的安全工程师待遇也有也所提升。

『伍』 如何评价《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

条例的颁布施行,完善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强化了监管手段,提高执法能力回,落实答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生产经营责任,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着力解决当前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食品安全。

『陆』 小餐饮有了营业执照,一定要办食品经营许可证吗

一定要的办的

小餐饮经营许可证申办流程、所需材料如下:

一、内容概述:小餐饮,是指有固定经营门店,从业人员少、条件简单,从事餐饮服务的小餐馆、小吃店、小饮品店等个体经营者,应当依法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领取《小餐饮经营许可证》。

二、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和《陕西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及摊贩管理条例》

三、标准规范:《陕西省小餐饮管理办法》

四、申办条件:

(一)有固定、合法的经营场所,经营场所远离污染源,并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二)加工经营场所内应当保持清洁,不得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三)厨房各功能区布局合理,粗加工、烹饪、餐用具清洗消毒、食品原辅料贮存区域等场所分区明确,防止食品存放、操作产生交叉污染;

(四)操作间与就餐场所、卫生间有效隔离;

(五)配备有效的冷藏、洗涤、消毒、排烟净化、防蝇、防尘、防鼠设施,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废弃物)的容器或者设施;

(六)无专用餐饮具清洗消毒设施的,应当使用符合规定的一次性餐饮具或者采用集中式消毒餐饮具。

五、申办材料:

(一)申请书;

六、办事流程:

申请人(提交申请)→经办人员(出具受理或不予受理通知书)→科室负责人(审查,决定是否现场核查)→核查人员(现场核查,出具意见)→主管领导(审核批准)→制证、发证→资料归档。

七、办理时限:

法定时限: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热点内容
劳动法试用期算工资吗 发布:2025-05-01 09:36:36 浏览:729
经营风险包括哪些经济法 发布:2025-05-01 02:05:11 浏览:981
司法考试2016年改革 发布:2025-05-01 00:51:19 浏览:429
劳动法实习规定 发布:2025-05-01 00:05:48 浏览:168
法院合同法警 发布:2025-05-01 00:01:21 浏览:182
中国法官协会成员 发布:2025-04-30 23:32:23 浏览:141
法院办公室先进材料 发布:2025-04-30 23:26:23 浏览:272
环卫工人有劳动法吗 发布:2025-04-30 23:11:12 浏览:682
北大国际经济法大纲 发布:2025-04-30 23:10:58 浏览:137
司法局签名 发布:2025-04-30 22:23:56 浏览: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