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规章制度
1. 劳动法迟到是怎么规定处罚的
劳动合同法关于迟到的规定并不明确,迟到罚款在各项法律中都没有明确的规定版,没权有规定可以罚款也没有规定不能罚款。因此,这就需要用人单位在自己的规章制度中对此进行明确的约定,并且保证单位的规章制度是符合相关的法律要求的。
拓展资料:
《劳动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处理、处分决定必须做到三点:
(1)违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2)适用法律法规或者公司规章制度准确适当;
(3)程序合法、有效。用人单位是不能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管理权随意处分、处理员工的,在处理上不仅要有依据,还要合情、合理、适当。
2. 上班规章制度
员工规章管理制度是企业依法制订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立法”,是企业规内范运作和行使用人权的重容要方式之一。所以,性质不同的公司,制定的员工管理制度也是不尽相同的,企业会根据自己公司的自己特点并通过工会或职工代表进行协商确定的适合自己企业与员工发展的具体的员工管理制度。
制度原则之一是企业的管理模式任何非正式的、正式的组织,都存在着自己的特有管理模式。
原则之二是针对企业管理的具体实际需要提出来的一套管理思想、管理程序、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论体系。
3. 有关于劳动合同法 多次迟到算不算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
属于。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了,如果员工有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情形的,公司可以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了违反劳动纪律,经常迟到、早退,旷工,消极怠工,没有完成生产任务或者工作任务的;
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工作分配和调动、指挥,或者无理取闹,聚众闹事,打架斗殴,影响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玩忽职守,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或者违章指挥,造成事故,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等情况。
(3)迟到规章制度扩展阅读
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要求:
内容合法、合理:
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将不产生法律效力,对劳动者无约束力。如规章制度中规定员工劳动合同期内不许结婚或生育、员工在试用期内不得享有法定年休假等违法条款均无效。
此外,用人单位应对“严重违纪”行为进行客观化、标准化的规定。《劳动合同法》仅规定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对于“严重”并未作具体界定和解释,在纠纷处理和解决中存在不确定性。鉴于此,用人单位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用人单位应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在规章制度中尽量明确何种违纪行为属于“严重违纪”,进而用人单位可以此解除劳动合同。但需请用人单位垂注的是,实践中,有很多员工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导致用人单位束手无策,无法以“严重违纪”予以处理。
针对这种情况,用人单位可在规章制度中将违纪行为进行阶梯类的划分,比如将违纪行为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违纪、较严重违纪和严重违纪,继而规定几次一般违纪属于较严重违纪,几次较严重违纪属于严重违纪,从而当员工的行为经积累达到严重违纪的程度时,便可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其次,对“严重”程度的界定应当具有合理性。例如用人单位雇用劳动者的目的是希望利用劳动者的劳动,为自己创造价值,若员工连续旷工或者给用人单位带来经济损失,将使用人单位追求价值的合同目的无法实现,该情形即可认为符合“严重”程度。此外,在违纪程度的界定上尽量使用客观的数字说明、描述相应的行为。
如不要使用“经常迟到早退”,而应使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迟到或早退累计达三次”;不要使用“凡给公司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行为”、而应使用“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达5000元以上者”等表述。如若劳动者的违规行为明显较轻,并未达到一般意义上的“严重”程度,即使规章制度有明确规定,该规定也因不具有合理性和对劳动者不公平而无效。
4. 如何制定规章制度来约束经常迟到的老师
要约束经常迟到的老师从规章制度上我觉得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来:
1、首先要在全体老内师大会上明确宣布容迟到早退的处罚措施,必须是当着全体人员的面公布!不要私底下找经常迟到的老师说,单独给他说没有效果的,因为没有威慑性,他还会觉得是专门针对他个人,有可能以后还会故意迟到!
2、措施公布后就要具体实施:按规定的上课时间点,设置指纹打卡或面部识别打卡制度,超过规定的时间打卡都算迟到!
3、最后每周开会总结迟到早退情况,并把人员名单和相应的处罚结果进行公布!相信不管是谁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名字张榜公布!
不管做什么行业都必须有纪律、有时间观念,更何况是教书育人的老师,更要为学生以身作则!
5. 关于公司迟到扣钱的规章制度。
一、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有效性
我国《劳动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9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4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二、如果不属于“克扣”工资,那么就是合法“减发”
《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劳部发〔1995〕226号第三条:《规定》第十五条中所称“克扣”系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即在劳动者已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报酬)。不包括以下减发工资的情况:(1)国家的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的;(2)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3)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经职代会批准的厂规、厂纪中有明确规定的;(4)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经济效益下浮时,工资必须下浮的(但支付给劳动者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5)因劳动者请事假等相应减发工资等。
综合上述,如果你们规章里头有规定迟到扣工资,那么根据“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经职代会批准的厂规、厂纪中有明确规定的”属于合法的“减发”。
合理不合理的这个根本就无处说理,关键是基本上算是合法的,至于多少额度算是不合法——谁也没有标准,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都没规定,也许只有本案的法官自由裁量了。
所以建议还是别迟到,实在不成就只能换单位了。
6. 求企业员工管理制度;类似不许迟到早退的有哪些
企业员工管理制度要求条件:
企业员工必须自觉遵守公司行政管理制度,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工作时间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外出办理业务前,须经本部门负责人同意。
周一至周六为工作日,周日为休息日,公司机关周日和夜间值班由办公室统一安排,节日值班由公司统一安排。
严格请、销假制度,员工因私事请假1天以内的(含1天),由部门负责人批准;3天以内的(含3天),由副总经理批准;3天以上的,报总经理批准。副总经理和部门负责人请假,一律由总经理批准。请假员工事毕向批准人销假。未经批准而擅离工作岗位的按旷工处理。
上班时间开始后5分钟至30分钟内到班者,按迟到处理。超过30分钟以上者,按旷工处理。提前30分钟以内下班者,按早退处理;超过30分钟者,按旷工处理。
1个月内迟到,早退,累计达3次者,扣除当月全勤奖。累计达3次以上,扣除当月全勤奖以及2天的基本工资;累计达5次以上者,扣除当月全勤奖以及10天的基本工资。
旷工半天者,扣发当月的全勤奖以及当天的基本工资,每月累计旷工3天者,扣发当月全勤奖以及5天的基本工资、效益工资和奖金,并给予一次警告处分;每月累计旷工3天以上,6天以下者,扣发当月全勤奖,基本工资,效益工资和奖金,第二个月起留用察看,发放基本工资;每月累计旷工6天以上者(含6天),予以辞退。
工作时间禁止打牌、下棋、串岗聊天等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如有违反者当天按旷工1天处理;当月累计2次的,按旷工2天处理;当月累计3次的,按旷工3天处理。
员工按规定享受探亲假、婚假、产育假、结育手术假时,必须凭有关证明资料报总经理批准;未经批准者按旷工处理。员工病假期间只发给基本工资。
假日加班工作或值班的每天补助50元;夜间加班或值班的,每个补助30元;节日值班每天补助100元。未经批准,值班人员不得空岗或迟到,如有空岗者,视为旷工,按照本制度第六条规定处理;如有迟到者,按本制度第四条、第五条规定处理。
员工的考勤管理,由各部门负责人进行监督、检查,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考勤要秉公办事,认真负责。如有弄虚作假、包痹袒护迟到、早退、旷工员工的,一经查实,按处罚员工的双倍予以处罚。
7. 上班规章制度
员工规章管理制度是企业依法制订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立法”,是企专业规范运作属和行使用人权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性质不同的公司,制定的员工管理制度也是不尽相同的,企业会根据自己公司的自己特点并通过工会或职工代表进行协商确定的适合自己企业与员工发展的具体的员工管理制度。
制度原则之一是企业的管理模式任何非正式的、正式的组织,都存在着自己的特有管理模式。
原则之二是针对企业管理的具体实际需要提出来的一套管理思想、管理程序、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