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选法规定

选法规定

发布时间: 2020-12-27 23:25:58

⑴ 我国选举法规定,享有选举权的基本条件是

中国的选举权有三个基本条件:

1、具有中国国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内。公民是享有从事管容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共事务的权利的人,这是公民定义。

2、年满十八岁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能力。

3、依法享有政治权利。公民的选举权不因民族、种族、性别、财产状况、居住年限、受教育程度等外部因素的差异而受到限制或者剥夺。

选举权是指公民依照法律规定享有参加选举的权利,包括参加提名代表候选人,参加讨论、酝酿、协商代表候选人名单,参加投票选举等。

(1)选法规定扩展阅读

作为权利的选举权具有意志性,即公民有选择候选人的权利,有投张三的票还是投李四的票或不投票的权利。

其他权利何时行使、怎么行使主要由权利人自己决定,选举权的行使必须在法律规定统一时间内,众多选民“共同”行使,不论哪个公民不能在此之前或之后单独行使选举投票权,不是公民想何时行使就都可以行使的。

⑵ 我国《宪法》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内制度。禁止任何容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2)选法规定扩展阅读

社会主义制度是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而言的政治经济制度。其基本要素是实行公有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指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创制、认可、修改和废止法律,以及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建立在基本政治经济制度上的其他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

⑶ 英国改革法中新选举法规定了什么

改革法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关于选民财产资格的确定。新选举法回规定:在城市选区,除有条件答地保留某些古老选举权利外,凡“在其居住地……拥有或租有任何住宅、仓库、账房、商店或其他房屋……年值在10镑以上”的均拥有选民资格。在郡选区,凡“执有任何公簿而获得土地或产业之产权,或依除自由产权外之任何其他租佃方式而获得,……其净值年不少于10镑的”;凡“任何土地或产业……之租赁人或代理人,其原定租期在60年以上……其净收入……年在50镑以上的”;凡“任何土地或租地之佃户,确实按时交租,年在50镑以上的”均拥有选民资格。改革后整个联合王国的选民由原来的478,000人增加到814,000人。

⑷ 宪法规定了什么内容

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内根本任务,容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宪法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

(4)选法规定扩展阅读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学习宪法、尊崇宪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就一定能让宪法更加深入人心,更好发挥宪法的根本法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⑸ 我国选举法规定的选举程序

选举程序在《选举法》的第九章,内容如下:

第九章选举程序

第三十五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应当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并接受监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选民或者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

第三十六条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民根据选举委员会的规定,凭身份证或者选民证领取选票。

第三十七条选举委员会应当根据各选区选民分布状况,按照方便选民投票的原则设立投票站,进行选举。选民居住比较集中的,可以召开选举大会,进行选举;因患有疾病等原因行动不便或者居住分散并且交通不便的选民,可以在流动票箱投票。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由各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主持。

第三十九条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选举时应当设有秘密写票处。

选民如果是文盲或者因残疾不能写选票的,可以委托他信任的人代写。

第四十条选举人对于代表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可以另选其他任何选民,也可以弃权。

第四十一条选民如果在选举期间外出,经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书面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每一选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过三人,并应当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代为投票。

第四十二条投票结束后,由选民或者代表推选的监票、计票人员和选举委员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的人员将投票人数和票数加以核对,作出记录,并由监票人签字。

代表候选人的近亲属不得担任监票人、计票人。

第四十三条每次选举所投的票数,多于投票人数的无效,等于或者少于投票人数的有效。

每一选票所选的人数,多于规定应选代表人数的作废,等于或者少于规定应选代表人数的有效。

第四十四条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代表候选人获得全体代表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

获得过半数选票的代表候选人的人数超过应选代表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如遇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当就票数相等的候选人再次投票,以得票多的当选。

获得过半数选票的当选代表的人数少于应选代表的名额时,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另行选举时,根据在第一次投票时得票多少的顺序,按照本法第三十条规定的差额比例,确定候选人名单。如果只选一人,候选人应为二人。

依照前款规定另行选举县级和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代表候选人以得票多的当选,但是得票数不得少于选票的三分之一;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另行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代表候选人获得全体代表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

第四十五条选举结果由选举委员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根据本法确定是否有效,并予以宣布。

当选代表名单由选举委员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予以公布。

第四十六条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依法对当选代表是否符合宪法、法律规定的代表的基本条件,选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以及是否存在破坏选举和其他当选无效的违法行为进行审查,提出代表当选是否有效的意见,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报告。

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根据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提出的报告,确认代表的资格或者确定代表的当选无效,在每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前公布代表名单。

第四十七条公民不得同时担任两个以上无隶属关系的行政区域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5)选法规定扩展阅读:

选举是起源于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它是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现代的选举则起源于英国选举,它的发展同经济基本同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选举在英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选举人到被选举人,

逐步扩大了范围,到了1962年,英国的选举已普及到了所有成年人(政治犯除外).虽说它的存在总认为是民主的重要表现,但也有不少的人提出了质疑,选举的结果总不如人们所设计的那样完美,

相反,"贿选"、“多数人的暴政”、等的词汇足以见得人们选举存在的严重的缺陷,而这缺陷又是不可避免,但因此取消选举则是得不偿失的。

资本主义国家在投票选举议员或总统之前,各候选人之间为达到当选目的而争取选票。在宣布大选后,社会各政党。各党派政治力量先推出自己的候选人,由这些候选人在各自政治力量的支持下,组织竞选班子,筹集竞选费用,拟定竞选纲领,

利用报刊、广告、电视、广播和在竞选地区发表演说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向选民讲解自己的政治主张,许下诺言以取得选民的信任,从而获得选票。

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竞选时的诺言与上台执政后的实际行动往往不符。一些国家的竞选中,以行贿、欺骗等手段获取选票的违法行为屡有发生

⑹ 根据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是什么

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秘密投票的原则;选举的保障原则。

具体如下:

1、简介

选举制度,是一国统治阶级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与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它包括选举的基本原则、选举权利的确定,组织选举的程序和方法,以及选民和代表之间的关系。

2、概念

选举国家各级代表机关的代表(议员)和其他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和制度的总称。它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选举原则、组织与程序等。通常由宪法和选举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规定。

3、普遍选举

凡达到选举年龄的公民,除被剥夺政治权利者外, 普遍享有选举权。 资产阶级虽然最早提出"普遍选举"的口号,用来动员人民群众参加反封建专制的斗争。但是在他们夺取政权后,却严格限制选举权,规定了诸如居住期限、财产资格、教育程度、性别、种族等选举资格的限制,直到20世纪初,普遍选举才成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原则(见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制度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享有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⑺ 各少数民族的选举有哪些法律规定

各少数民族的选举有以下法律规定:

  1. 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每一聚居的少数民族都应有代表参加当地的人民代表大会。

  2. 聚居境内同一少数民族的总人口数占境内总人口数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应相当于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

  3. 聚居境内同一少数民族的总人口数不足境内总人口数百分之十五的,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可以适当少于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但不得少于二分之一;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人口特少的自治县,经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可以少于二分之一。人口特少的其他聚居民族,至少应有代表一人。

  4. 聚居境内同一少数民族的总人口数占境内总人口数百分之十五以上、不足百分之三十的,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可以适当少于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但分配给该少数民族的应选代表名额不得超过代表总名额的百分之三十。

  5.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有少数民族聚居的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对于聚居在境内的其他少数民族和汉族代表的选举,适用《选举法》第十八条的规定。

  6. 散居的少数民族应选当地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可以少于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

  7.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有少数民族聚居的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对于散居的其他少数民族和汉族代表的选举,适用前款的规定。

  8. 有少数民族聚居的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按照当地的民族关系和居住状况,各少数民族选民可以单独选举或者联合选举。

  9. 自治县和有少数民族聚居的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对于居住在境内的其他少数民族和汉族代表的选举办法,适用前款的规定。

  10.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制定或者公布的选举文件、选民名单、选民证、代表候选人名单、代表当选证书和选举委员会的印章等,都应当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民族文字。

  11. 少数民族选举的其他事项,参照《选举法》有关各条的规定办理。

⑻ 我国选举法规定,有权提出代表候选人的是___。

A、各政党

B、各人民抄团体

C、权利义务一致性

根据《选举法》第二十九条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按选区或者选举单位提名产生。

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选民或者代表,十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推荐者应向选举委员会或者大会主席团介绍代表候选人的情况。接受推荐的代表候选人应当向选举委员会或者大会主席团如实提供个人身份、简历等基本情况。提供的基本情况不实的,选举委员会或者大会主席团应当向选民或者代表通报。

各政党、各人民团体联合或者单独推荐的代表候选人的人数,每一选民或者代表参加联名推荐的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均不得超过本选区或者选举单位应选代表的名额。

(8)选法规定扩展阅读:

根据《选举法》第三十条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实行差额选举,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应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

由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三分之一至一倍;由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⑼ 按照现行选举法第七条的规定,直接选举的主持者是

1979年选举法规定。我国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到(B.县一级)。

热点内容
湖北省城市环境噪声管理条例 发布:2025-05-04 02:14:47 浏览:151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事故 发布:2025-05-04 02:14:04 浏览:483
投资业务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4 02:08:25 浏览:672
房屋质量瑕疵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4 01:49:45 浏览:499
日照公共法律服务 发布:2025-05-04 01:45:24 浏览:50
非法客运处罚条例 发布:2025-05-04 01:40:50 浏览:731
行政法裁判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04 01:40:07 浏览:120
劳动法月工时计算 发布:2025-05-04 01:33:48 浏览:126
行政法律规范稳定性 发布:2025-05-04 01:21:35 浏览:867
民法默示 发布:2025-05-04 00:55:32 浏览: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