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法规
㈠ 求有关台湾档案法规的论文(全文)
台湾档案法规综述 张长海 台湾目前还没有正式成立“国家档案局”,仅设立 了“国家档案局”筹备处,隶属于“行政院”。台湾档案 法规定,“国家档案局”必须在《台湾档案法》颁布后两 年内成立。 台湾“国家档案局”筹备处于2000年3月成立,自 成立以来,“研拟”了很多部法规,如作为台湾档案法规 母法的《台湾档案法》以及《档案保存技术规范草案总 说明》、《档案保存价值鉴定作业规范草案》、《档案编目 规则草案》、《档案电子储存管理实施办法草案》、《档案 法实施细则草案》、《档案分类编案规则草案》、《档案库 房设施标准草案》、《档案缩微储存管理实施办法草 案》、《档案微缩等方法储存纪录及其复制品确认作业 准则草案总说明》、《档案馆工作规范草案总说明》、《档 案开放应用办法草案》、《档案分类编案规则草案总说 明》、《档案移转办法草案》、《机关档案保存年限及销毁 办法草案》、《机关档案保管工作准则》、《机关档案点收 作业准则》、《机关档案管理单位及人员配置标准草 案》、《机关档案检调作业准则草案总说明》、《机密档案 管理办法草案总说明》、《私人或团体所有珍贵文书捐 赠奖励托管收购办法草案总说明》、《“国家档案局”组 织条例草案总说明》等等20余部法规,这些法规有的 虽然属于草案,但有具体的措施,已初步成熟。法规之 间互相作用,也形成了一个体系。 这些档案法规涉及了档案法规术语、档案政策、档 案技术标准,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台湾把一些技术 标准法规化,这一点是应该值得肯定的。目前,我国档 案信息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档案工作的相对不规范 化,将技术标准规范化、法制化,有利于提升技术标准 的权威地位,从而有利于其普及。 台湾档案法规的制定参考了美国、澳大利亚、英 国、新西兰、中国大陆等国家的档案法规与技术标准, 深受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如《档案电子储存管理 实施办法草案》的制定就参考了《美国联邦规则法典》 及英国公共文书局(PRO)的相关管理文件。 与大陆不同,台湾把档案工作分为点收、立案、编 目、保管、检调、清理、安全维护以及其他工作,大体也 相当于大陆的档案工作八环节。 台湾档案工作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制度,在《台湾档 案法》中,第六条明确规定:“档案管理以统一规划、集 中管理为原则”。台湾在“中央”设立“国家档案局”,负 责全台湾的档案事务管理。下设档案业务管理机构, 负责管理全台湾的永久档案。 台湾十分注意把好“点收”的入口关,对于不合格 的案卷要求送交机关重整。对于应归档而未归档的档 案,档案局应当督促该单位负责人催促有关责任人。 《档案分类编案规则草案总说明》规定:档案分类 采用来源原则、原始顺序原则、全宗原则,并且规定: “档案分类标记,应力求简单明了、书写方便及容易增 减;其编订应具逻辑性及伸缩性,并能反映类目间之相 互关系及层级”。档案编目与大陆及世界其他国家有 很大相似之处。 台湾很重视档案保护技术规范的立法,因为以前 没有相关的技术规范,造成了大量档案原件损毁。《档 案保存技术规范草案》对纸质类档案、摄影类档案、录 音带、录像带、电子档案的温湿度环境、卷盒质地、拿取 方式、杀虫方法等等作了详细规定,如第十一条规定: “档案管理人员拿取摄影类档案时应配戴棉质或尼龙 手套,接触时以边缘部分为限,避免于胶片上留下指印 或刮伤。” 为推动电子档案馆建设,台湾专门制定了《档案电 子储存管理实施办法草案》,对电子档案办理的注意事 项、电子档案目录格式、电子档案保护的环境要求、电 子档案转置要件作了具体规定。 台湾档案法规把档案价值鉴定作为“档案管理之 枢纽”,“影响档案典藏品质甚”,《档案保存价值鉴定作 业规范草案》对档案鉴定的时间、档案鉴定小组的组 建、档案鉴定原则与标准、档案鉴定的步骤、档案鉴定 报告作了具体规定,该法还规定对于应销毁的档案,应 当列一目录,刊登在“政府公报或新闻纸”,并报送“国 家档案局”,并且还应对之进行缩微存储。档案价值鉴 定坚持需求、弹性、客观、完整、不受媒体拘泥、去芜存 菁、参考案例原则。 《档案开放办法草案》规定,档案必须在少于30年 之内开放,档案开放采取以下方式:开展档案利用服 务、档案咨询服务、档案公布,公布载体包括刊载于政 府机关公报、新闻纸或其他出版品,信息网络,其他足 以使公众得知之方式,档案利用一般用复制件。 台湾对于档案利用收取相当昂贵的费用,以补充 档案管理经费,专门制定了《档案复制收费标准表》、 《档案阅览抄录复制收费标准草案总说明》。
㈡ 台湾地区属于违法犯罪的法律法规条款有哪些
并非差不多,而是差别很大。比如英国、美国等国家是英美法系,而德国、日本内等国家是大陆法系。中国容尚没有一个明确的法系(台湾属于大陆法系)。再比如,美国法律是不成文法,而是判例法,也就是说美国的法律不是写成一条一条书面的法律法规,法官判决案件的依据是之前的判例,而非现成的法律法规。而中国就是典型的成文法国家,法律都是书面写好的条条款款,法官以此现成的法律法规为判决依据,判例不作为依据。
㈢ 台湾法律中“组织法”和“组织条例”有何区别
台湾的中央法规标准法第二条:“法律得定名为法、律、条例或通则。”内可见法律可包容含法、律、条例、通则四种。关于彼此分类大致标准如下:
一、法:凡法律所应规定的事项,属于全国性、一般性或长期性事项,均得定名为法。例如:“土地法”、“专利法”、“行政院组织法”。
二、律:凡是含有正刑定罪的内容,且属于军事严峻罪刑者,其法律定名为律。例如:“战时军律”(唯一的律,已于2002年12月25日废除)。
三、条例:凡就法律已规定的事项,属于地区性、专门性、特殊性或临时性事项,得定名为条例。例如:“海关缉私条例”、“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组织条例”。
四、通则:凡法律所规定的事项,仅为原则性或共同性者,得定名为通则。例如:“行政执行处组织通则”。
㈣ 问下:大陆人如果到了台湾,需要遵从台湾的法律吗
主要是遵守当地公共管理的法律法规,比如交通法律法规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内共同点是针对所有在台容湾属地的、具有相应的责任能力的“人”,如果只针对台湾公民,那没有约束到你,自然不用遵守,例如服兵役、与大陆的关系等等,你想遵守人家还不让呢,呵呵。
总之,老实做人,别太张扬,保持一颗爱国的红心就成了。
㈤ 台湾地区关于网络游戏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一、法条
台湾目前没有针对网络游戏所订定一套或一部完整的法,因为本身民法回、刑法答、消费者保护法就有涵盖到这部分,至於适用哪条,就得视个案而定。这部分通常是玩家和其他人(非游戏公司)之间的纠纷,比方说虚拟宝物遭窃之类的。
二、契约
过去契约(注册时的那一长串文字)随游戏公司订定,消费者若不同意就无法完成注册也就不能玩游戏。2010年12月1日之後,「线上游戏定型化契约应记载及不得记载事项」生效,某种程度让游戏公司不再那麼强势,消费者也稍微有些保障。
若要研究,应该是从契约这部分下手,因为你和游戏公司之间的有契约存在,双方按契约行事。若要走法律途径,往往也是契约优先。所以建议先把定型化契约看懂,应记载(游戏公司没记载就是违法),和不得记载(游戏公司写在契约上就是违法),然後再实际去看你和游戏公司之间的契约。
㈥ 中国台湾最高刑期法律法规多少年
中华民国刑法第 33 条第 3 款
主刑之种类如下:
三、有期徒刑:二月以上十五年以下。但遇有内加减时,得减至容二月未满,或加至二十年。
中华民国刑法第 51 条第 5 款
数罪并罚,分别宣告其罪之刑,依下列各款定其应执行者:
五、宣告多数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长期以上,各刑合并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三十年。
一个是有期徒刑(第33条第3款)的上限,
一个是有期徒刑合并执行(第51条第5款)的上限。
顺便说一下假释
中华民国刑法第77条 受徒刑之执行而有悛悔实据者,无期徒刑逾二十五年,有期徒刑逾二分之一、累犯逾三分之二,由监狱报请法务部,得许假释出狱。
㈦ 台湾现行立法与大陆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冲突 游客的利益如何保障
可以回大陆与组团社交涉,依法维权
㈧ 台湾省个人所得税得有关法律法规是什么与我国的个人所得有什么区别和相同点
台湾有单身和夫妻之分,中国都算个人
并台湾起征点比较高
所乘的税率也不一样
这是台湾的
单身者之标准扣除额为44000元,夫妻合并申报者之标准扣除额为88000元,
再按照下列的等级缴税:
级别1:0~370,000×6%-累进差额0
级别2:370,000~990,000×13%-累进差额25,900
级别3:990,000~1,980,000×21%-累进差额105,100
级别4:1,980,000~3,720,000×30%-累进差额283,300
级别5:3,720,000以上×40%-累进差额655,300
中国的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500元 不超过475元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超过1825元至4375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超过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 000元至40 000元的部分 超过16 375元至31 375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 000元至60 000元的部分 超过31 375元至45 375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 000元至80 000元的部分 超过45 375元至58 375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 000元至100 000元的部分 超过58 375元至70 375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 000元的部分 超过70 375元的部分 45 15375
㈨ 美国与台湾签订的法规有哪些
台美断交,不能签任何法规的。
至於《台湾关系法》,那是美国的国内法。
㈩ 哪个数据库可以查找台湾地区法律相关材料
总体介绍
台湾地区现行法律制度直接承袭了国民党在大陆时期的“六法内”体系,
即以“宪
法”、容“民法典”、“刑法典”、“行政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刑事诉
讼法典”等六大法典构成其基本框架。“六法” 体系包括以下几个层级:①基
本法典,即六大法典;② 相关法规,即围绕基本法典制定的低位阶法规,如法、
条例、细则、办法等;③ 判例和解释令,即“最高法院”所作的判例和大法官
会议所作的解释例和决议。
[1]
台湾地区“中央法规标准法”对法规的各种形式
均作了详细规定。[2] “立法院”是台湾地区的立法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