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法规
Ⅰ 国家关于内部审计的法规和准则主要有哪些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是中国内部审计工作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内部审计基本准内则、内部审计具容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三个层次组成。
(一)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是内部审计准则的总纲,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基本规范,是制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的基本依据。
(二)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是依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具体规范。
(三)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内部审计实务指南是依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制定的,为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提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Ⅱ 有规定说上市公司必须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吗
公司内部审计其实是公司最后最重要的一道关口,防范错弊,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中,对企业的长治久安是功不可没的。这就决定了审计绝不是查查账就可以了,还应该通过与被审单位沟通,持职业怀疑的态度关注企业的业务流程,梳理流程,总结风险点,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公司其他部门可能各部门说各部门的好,但审计应该做企业的第三只眼,站在相对独立的角度去看问题,敢于向高管问责。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董事长重视审计,并赋予审计应有的权利。经营方面的损失。
一般来说现代内审有以下几个作用:
(1)风险评估及预防风险评估是指内部审计对风险的识别及评价和评估相应措施应对风险的过程和方式。风险预防是指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各方面经济活动的检查监督,找出薄弱环节,尽早提前发出警报,起到风险的预警作用,再进行风险控制。内部审计通过将风险评价和风险预防做为审计工作的重点,经常而及时地了解企业各方面的状况,发现企业存在或是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建立健全风险评价机制,帮助企业高层注意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2)监督与再控制企业由于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业务日趋复杂等使得企业高层很难直接控制各方面的经济活动。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需要专门的监控机构对企业的以上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价,达到其控制企业的目的。内部审计不仅要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还要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以后工作绩效的建议。
(3)咨询职能随着市场风险变得越来越复杂,集团下属企业自身判断能力是不足,以及企业各部门业务专业知识的狭窄,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工作和咨询活动,它在企业中承担着咨询的职能。内部审计能针对企业中存在的不合理事项进行制止,预防出现更大的管理漏洞和经营方面的损失。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Ⅲ 内部审计部门对被审计单位罚款出具什么手续
内部审计部门对被审计单位罚款出具:审计意见书。
一、 处理准则是内审机构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对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给予处理,以及作出审计决定时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
二、 内审机构审定审计报告后,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处理:
(一)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被审计单位如有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且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在审计意见书中指明并令其纠正。
(二)对有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的,除应当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外,还应当对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在法律的职权范围内作出处理处罚的审计决定。
三、 审计意见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审计的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
(二)对审计事项的评价意见和依据;
(三)责令被审计单位自行纠正的事项;
(四)改进社会保险基金财务收支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四、 审计决定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审计的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
(二)被审计单位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
(三)定性、处理处罚决定及其依据;
(四)处理决定执行的期限和复议机构。
五、 内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必须采取纠正措施,予以处理。
审计处理的种类包括:
(一)责令限期缴纳应缴未缴、拨付应拨未拨、核发应发未发的基金;
(二)责令限期回收纠正违规动用的基金;
(三)责令限期退还违法违纪所得;
(四)部署或调整有关帐目;
(五)依法采取的其他处理。
六、 内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应当采取行为措施,予以处罚。
审计处罚的种类包括:
(一)通报批评;
(二)罚款;
(三)没收非法所得;
(四)依法采取的其他处罚。
七 内审机构自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30日内,经所在单位领导批准后,出具审计意见书和作出审计决定,送达被审计单位执行,并抄送有关单位或部门。
审计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八、 对被审计单位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派出单位认为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或机构处理的,应向有关部门和机构提出建议、意见。
有下列情形的,应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有关领导和经办人员违反社会保险法规,构成犯罪的;
拒绝、阻挠同人审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或打击报复、陷害内审人员,构成犯罪的;
内审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
九、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决定如有异议,应在收到之日起60日内向上一级内审机构申请复议。
十、 上级内审机构办理审计复议事项,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复议决定。
复议决定应当写明以下事项:
(一)申请人的名称、地址,单位负责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
(二)被申请人的名称、地址;
(三)申请复议的主要请求和理由;
(四)认定的事实、理由,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五)复议决定;
(六)作出复议决定的日期。
十一、 内审机构可根据需要,在下达审计意见、审计决定三个月后进行跟踪审计,监督其执行情况。
Ⅳ 各国关于内部审计外包的有关法律法规
澳大利亚国家审计
http://www.wenkoo.cn/wendang/aodaliya-guojia/
制度基础审计阶段,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很大,只有不断吸收国外审计的先进成果,在改革和发展中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推动我国国家审计现代化进程,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审计道路.为此,澳大利亚联邦国际合作协会特别推出特色培训项目――澳大利亚国家审计培训项目.
培训项目课程内容梗概:
澳大利亚国家审计概况
澳大利亚国家审计历史,审计工作的发展和审计范围的扩大
澳大利亚审计法
《澳大利亚审计准则》
《澳大利亚IT审计准则》
澳大利亚国家审计署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与职权划分
澳大利亚国家审计和财务制度概况
澳大利亚国家审计系统特征
澳大利亚国家审计体制及法律法规
澳大利亚审计理论的发展情况
澳大利亚审计动态
澳大利亚国家审计及其他监督的关系;
澳大利亚政府现行审计操作技术与科学管理方法
澳大利亚国家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
澳大利亚国家审计机关与议会,政府的关系
澳大利亚国家审计人员的培训情况
澳大利亚政府内部审计
澳大利亚政府内部审计制度
澳大利亚政府审计机关内部职责划分
澳大利亚政府的现行审计准则及审计程序
澳大利亚政府内部审计的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概况
澳大利亚政府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体系
澳大利亚政府内部审计的管理体制
澳大利亚政府内部审计的模式,职责和权限
澳大利亚政府内部审计的主要业务,工作程序
澳大利亚政府内控审计与评价
澳大利亚政府内审外包的主要做法,相互关系及质量控制
澳大利亚绩效审计
澳大利亚绩效审计理论基础,职能,内容
澳大利亚绩效审计的分类――效率审计和项目绩效审计
澳大利亚绩效审计的对象,范围和程序
澳大利亚绩效审计指标评价体系
澳大利亚绩效审计程序,方法
澳大利亚绩效审计质量控制及风险防范
澳大利亚绩效审计成果的运用
澳大利亚绩效审计相关法规
澳大利亚绩效审计的方式和方法
澳大利亚绩效审计的基本程序和步骤-形式,手段
澳大利亚绩效审计的评价――对审计对象的评价,对审计工作的评价
澳大利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使用
澳大利亚合规性审计
澳大利亚政府合规性审计分类――签证审计(亦称财务报表审计)和其他合规性审计
澳大利亚政府签证审计的审计范围和内容
澳大利亚其他合规性审计的审计范围和内容
澳大利亚政府合规性审计的程序,方式
澳大利亚政府合规性审计的重点
澳大利亚政府计算机审计
澳大利亚政府计算机审计的发展过程
澳大利亚政府计算机审计技术和政策
澳大利亚政府计算机审计对象和内容
澳大利亚政府计算机审计权限
被审单位财务工作的电算化过程
澳大利亚政府计算机审计战略和相应的软件开发要求
澳大利亚政府计算机审计的程序
澳大利亚政府计算机审计人员的设置
澳大利亚政府计算机审计人员的工作范围和内容
澳大利亚政府计算机审计人员的培训选拔
澳大利亚国家审计的技术与方法
澳大利亚国家审计成果的运用情况
澳大利亚国家审计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取得,实施和维护
澳大利亚最新国家审计理论与技术方法(包括风险基础审计程序与方法)
如何测试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并据此制定合理的审计计划
审计报表综合分析
怎样在审计小组中合理地分配审计任务以便有效的完成工作
现代审计方法的运用――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审计风险评估,审计抽样,内控测评,分析性复核等
在审计过程关键环节中审计技术与方法的运用
在查错纠弊审计中审计技巧的使用
澳大利亚国家审计工作经验交流
培训考察机构及现场参观:
悉尼科技大学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悉尼办公室
昆士兰大学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布里斯班办公室
昆士兰审计办公室
墨尔本大学
澳大利亚公共会计师协会
堪培拉大学审计系
澳大利亚内审协会
澳大利亚国家审计署
澳大利亚财政部
澳大利亚维省审计局
澳大利亚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
澳大利亚联邦国际合作协会 培训案例参考
澳大利亚联邦国际合作协会
Ⅳ 关于内部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实施条例、《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及《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由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三个层次组成。
Ⅵ 管理评审与内审的区别
管理评审与内审的区别:
1、评审关注点不同:管理评审是评价体系的充分性、适应性和有效性;内审是评审体系符合策划、标准、体系文件的程度以及执行和实施程度;前者关注计划、组织和控制,后者关注执行。
2,参与人员不同:管理评审主要公司管理层,内审可能是公司的任何人;前者需要职位要求但无需外部机构认定,后者需要有资质认定;
3、目的不同:内审是确定质量活动及其结果的符合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是就质量方针和目标评价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及效率。
4、依据不同:内审主要是检查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由各部门内审员对部门交叉检查一般又管代或办公室相关人员主持,管评是由企业主要领导主持,检查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企业方针的正确与可行性。
资源配备的合理性,顾客的满意情况,评价内外部审核的结果;顾客的反馈(是否满意;直接的投诉);过程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结果;产品的符合性;现状与趋势;预防和纠正措施的情况;以往的管理评审的措施的实施和效果;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内外部的变化。
5、层次不同:内审:控制质量活动及其就结果符合方针目标要求(战术控制),管理评审:控制方针、目标、体系的适应性(战略控制)。
6、组织者不同:内审由任命的内审组长领导内审组进行发起和操作,管评由最高管理者发起和操作:
7、执行者不同:内审:与审核领域无关的内审员管理评审:管理者及关键岗位人员。
8、结果不同:内审:对不合格项采取纠正及预防措施,使体系有效允许,管理评审:改进体系,修订方针、目标及文件,提高管理适应性、有效性、竞争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管理评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内审
Ⅶ 内部审计中,如何正确运用审计依据
Ⅷ 在中国,哪些企业需要内部控制审计,有何制度或规定
所有的企业都复应有内部制审计,只是由于企业的规模的不同,设置的方式方面有所区别而已.
2008年制定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在说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依据、目标、体系、约束力、适用范围、制定与发布程序、修订和解释权。时说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由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中规定了内部审计的设立及其内审的工作规程所以,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是设立和完善内部审计的主要制度性的文件.
另外在下述法规中都有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的规定.如:《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外资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
Ⅸ 刑事案件不能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审结的
不能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审结的,应当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法律规定:版
《刑事诉讼法权》第九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被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Ⅹ 医疗器械公司第一次做内审依据什么依据法规文件(13458,0033)还是自己的质量手册
你的质量体系就是按照13485为依据做的,第一次最好是体系方面的,认证的话要看你的体系符合标准要求,然后再看体系的运行状态,设备、人员、记录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