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征地补偿法规

征地补偿法规

发布时间: 2020-12-29 00:27:24

① 国家关于征地补偿法律规定有哪些程序及标准

征地的法定程序和补偿标准是依据的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即需要经过省级以上政府的批准,根据《征收土地公告办法》公告,补偿标准则是由各省制定综合区片价。

② 公务员到底能不能获得农村征地补偿款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很多人在问公务员可以得到农村征地补偿吗?其实,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每种补偿费的补助对象是不一样的。

三、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

青苗补偿费是指征用土地时,对被征用土地上生长的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土豆、蔬菜等造成损失所给予的一次性经济补偿费用。地上附着物补偿费是对被征用土地上的各种地上建筑物、构筑物,如房屋、水井、道路、管线、水渠等的拆迁和恢复费以及被征用土地上林木的补偿或者砍伐费等。《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综上,对于能否获得土地补偿费,关键不在于是否是公务员, 而在于该公务员是否具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 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拥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就可以获得这部分的补偿;安置补助费也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有关,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不能获得这部分的补助;地上附着物和青苗是属于谁的,谁就可以获得这部分的补偿。

③ 关于征地拆迁补偿的最新法律法规

根据土地管理法和相关的行政规定,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由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附着物补偿费和青苗补偿费构成。
一、征地补偿费用项目
1、土地补偿费
用地单位依法对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经济损失而支付的一种经济补偿。
2、青苗补偿费
用地单位对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毁损,向种植该青苗的单位和个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
3、 附着物补偿费
用地单位对被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如房屋、其它设施,因征地被毁损而向该所在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
4、安置补助费
用地单位对被征地单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余劳动力而支付的补偿费用。
二、征地补偿标准
1、各项征地补偿费用的具体标准、金额由市、县政府依法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规定。
2、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确定(有关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补偿标准):按当地统计部门审定的最基层单位统计年报和经物价部门认可的单价为准。
3、按规定支付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补助费。原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的土地管理规定,已经在2013年3月26日《土地管理法》中删除。
三、征地补偿管理
各项补偿费用由被征地单位收取后,按如下方式处理:
1、土地补偿费、依法应支付给集体的安置补助费、集体所在的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由被征地单位管理和使用。
2、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归青苗和附着物的所有者所有。
3、安置补助费的归属、使用:
(1)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其管理和使用。
(2)由其他单位安置的,支付给安置单位。
(3)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发放给安置人员个人或经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
集体所有的补偿费用的使用收益分配办法:
1、在当地金融机构设立专户存放。
2、使用情况公开,接受村民监督。
3、分配办法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过半数通过,报乡政府备案。
四、征地补偿纠纷
1、补偿标准争议
先由县级以上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2、补偿费用分配纠纷
其性质为民事纠纷,当事人为村委会或农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3、征地信息公开纠纷
该纠纷属于行政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

④ 中国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有关内容的规定
第七十三条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破坏种植条件的,或者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拒不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缴纳复垦费,专项用于土地复垦,可以处以罚款。
第七十六条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非法占用土地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超过批准的数量占用土地,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
第七十七条农村村民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

⑤ 2012年征地补偿标准

2012年征地补偿标准:

补偿费用项目

1、土地补偿费 用地单位依法对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经济损失而支付的一种经济补偿。

2、青苗补偿费 用地单位对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毁损,向种植该青苗的单位和个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

3、附着物补偿费 用地单位对被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如房屋、其它设施,因征地被毁损而向该所在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

4、安置补助费、 用地单位对被征地单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余劳动力而支付的补偿费用。

补偿标准

1、各项征地补偿费用的具体标准、金额由市、县政府依法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规定。

2、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确定(有关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补偿标准):按当地统计部门审定的最基层单位统计年报和经物价部门认可的单价为准。

3、按规定支付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补助费。原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的土地管理规定 。

补偿纠纷

1、补偿标准争议 先由县级以上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2、补偿费用分配纠纷 其性质为民事纠纷,当事人为村委会或农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3、征地信息公开纠纷 属于行政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

特殊情况

以下情形,被拆迁集体土地住宅房屋按房屋补偿价给予补偿,不再提供安置房或者另行安排宅基地:

1、被拆迁人除被拆除的集体土地住宅房屋外,尚有其他集体土地住宅房屋,且其他集体土地住宅房屋达到人均建筑面积40平方米的。

2、拆迁非本村籍的外来人员的居住房屋。

(5)征地补偿法规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

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

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农村土地征收赔偿标准由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构成。

农村土地征收赔偿标准

1、土地补偿费

土地征收的土地补偿费是如何计算的呢?土地补偿费一般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

2、土地征收的安置补助费

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3、青苗补偿标准

对刚刚播种的农作物,按季产值的三分之一补偿工本费。对于成长期的农作物,最高按一季度产值补偿。对于粮食、油料和蔬菜青苗,能得到收获的,不予补偿。

对于多年生的经济林木,要尽量移植,由用地单位付给移植费;如不能移植必须砍伐的,由用地单位按实际价值补偿。对于成材树木,由树木所有者自行砍伐,不予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为了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

3、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全面规划,严格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

⑥ 法律规定征地,拆迁补偿款该给多少才算合理

根据国家征收补偿原则是"不降低原有生活居住水平",并没有具体规定补偿拆迁户多少财产。

补偿类型通常包括房屋,钱,或者地,无论哪一种类型都有不同的规定,比如说,相似地段换置房屋,最低是拆一还一;重新分给宅基地的,新分的宅基地不得低于原有合法面积,再加给同规模建房重置成新价值的货币;给钱的包括房屋价值和宅基地补偿。

第二,城市的国有土地拆迁补偿,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主要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因征收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其中房屋价值的补偿不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具体由有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评估确定。

关于评估方法,有好几种,可并用,一般有以下几种:市场比较法,收益法,假设开发法,成本法。市场比较法是房屋拆迁评估中、最适宜的评估方法。法律规定,当有条件选用市场比较法、进行估价的,应该以市场比较法、为主要的估价方法。但也需要注意,其并不是法定的“唯一”评估方法。此外,常用的评估方法当中,还包括:基准地价修正法、长期趋势法等。

对评估报告或评估结果不服的,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申请复核,重新鉴定等,如对评估报告有疑问的可要求作出评估报告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作出解释说。

在征收拆迁案件中,维权的胜利结果并不容易,长则好几年,想要获得合理的补偿,还需要权利人自己对维护权益的决心,不轻易妥协,以及合法有理的专业操作。

⑦ 农村征地款分配是不是没有法律规定的

依据我国《土地管来理法》第47条的规自定,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这三项费用经政府审核发放到村集体。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法释的规定加以论述,帮助理解。

1、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分配纠纷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6条规定,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费的所有者所有。

2、安置补偿费分配纠纷 安置补助费,是国家征收集体土地后,安置被征收单位由于征地造成的多余劳动力的补助费用。

3、土地补偿费分配纠纷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6条规定,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⑧ 征地补偿中,集体预留地多少是哪部法律规定的

我国确定征地补偿标准
国土资源部日前发布《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确定了征地补偿标准。指导意见强调,要保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以维护社会稳定。

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过去,各地往往按地块来测算年产值,并由此确定年产值倍数。这就带来同地不同价的问题,不仅不好操作,而且容易使被征地农民心理失衡。
基本农田补偿执行最高标准

指导意见明确,省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省域内各县(市)耕地的最低统一年产值标准,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制定统一年产值标准时,综合考虑被征收耕地的类型、质量、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农产品价格、农用地等级等因素。

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统一年产值倍数,应按照保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原则,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确定;按法定的统一年产值倍数计算的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不能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不足以支付因征地而导致无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经省级政府批准应当提高倍数;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合计按30倍计算,尚不足以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中划出一定比例给予补贴。经依法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征地补偿按当地政府公布的最高补偿标准执行。
有条件的地区可定综合地价

有条件的地区,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可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省域内各县(市)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实行征地补偿。制订区片综合地价应考虑地类、产值、土地区位、农用地等级、人均耕地数量、土地供求关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因素。

按照土地补偿费主要用于被征地农户的原则,土地补偿费应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合理分配。具体分配办法由省级政府制订。土地被全部征收,同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撤销建制的,土地补偿费应全部用于被征地农民生产生活安置。
亮点
“30倍上限”可突破

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昨日指出,新版“征地补偿标准”与以往补偿标准的最大区别就是“30倍上限”有所突破。指导意见明确,如果给予被征地农民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合计按30倍计算,仍不足以使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话,当地政府将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中划出一定比例给予补贴。

该负责人指出,目前,有些地方在执行补偿标准时往往就低不就高;有些地方虽然执行了30倍的最高补偿标准,仍然不能保证被征地农民的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有些地方财政吃紧,干脆压低补偿安置标准,甚至拖欠补偿安置费。在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中,全国清理出拖欠、截留、挪用农民征地补偿费高达150亿元。
“30倍上限”的突破,目的就是在考虑执行法律规定的补偿标准的同时,想方设法使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

该负责人介绍,国土资源部已要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对依法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因征地确实导致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下降的,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积极会同政府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
要点
拟征地上抢种不予补偿
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在征地过程中必须严格履行法定程序,特别是要保护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知情权。

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但是,在告知后,凡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拟征土地上抢栽、抢种、抢建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征地时一律不予补偿。
用地单位优先吸收失地农民
根据指导意见,用地单位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吸收被征地农民就业。
征收城市规划区外的农民集体土地,应首先使被征地农民有必要的耕作土地,继续从事农业生产。
在城市规划区内,当地政府应将因征地而导致无地的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对有长期稳定收益的项目用地,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与用地单位协商,可以以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入股,或以经批准的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

⑨ 征地拆迁法律法规

与土地征收、城市房屋拆迁有关的法律法规:《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土地管理法》及其实容施办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已失效);《城乡规划法》;《复议法》;《行政诉讼法》。

征地主要指国家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定程序强制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并根据补偿标准一次性给予被征地者(包括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发包人、承包人、转包人等)一定的货币补偿,有的还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必要的就业安置。

热点内容
大瑶法律服务所 发布:2025-05-08 22:59:37 浏览:741
经济法基础不定项选择题 发布:2025-05-08 22:55:21 浏览:350
法律词汇第一责任人 发布:2025-05-08 22:52:38 浏览:423
民事诉讼法解释三 发布:2025-05-08 22:50:38 浏览:987
经济法基础车船税税目税率表 发布:2025-05-08 22:50:36 浏览:89
法官很烦律师 发布:2025-05-08 22:43:41 浏览:711
罗湖律师楼 发布:2025-05-08 22:42:17 浏览:774
新劳动法对调休工资的规定 发布:2025-05-08 22:41:24 浏览:236
投标书要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5-08 22:40:47 浏览:784
劳动法专题研究 发布:2025-05-08 22:31:36 浏览: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