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危险品法规

危险品法规

发布时间: 2020-12-30 07:25:48

⑴ 国家禁止挂靠危险品车的法律法规

2013年7月1日起施行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第十三条被许可人已获得其他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的,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为其换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并在经营范围中加注新许可的事项。如果原《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是由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发放的,由原许可机关按照上述要求予以换发。

第十四条被许可人应当按照承诺期限落实拟投入的专用车辆、设备。

原许可机关应当对被许可人落实的专用车辆、设备予以核实,对符合许可条件的专用车辆配发《道路运输证》,并在《道路运输证》经营范围栏内注明允许运输的危险货物类别、项别或者品名,如果为剧毒化学品应标注“剧毒”;

对从事非经营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车辆,还应当加盖“非经营性危险货物运输专用章”。

被许可人未在承诺期限内落实专用车辆、设备的,原许可机关应当撤销许可决定,并收回已核发的许可证明文件。

第二十一条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按照《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中有关车辆管理的规定,维护、检测、使用和管理专用车辆,确保专用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第二十二条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对专用车辆进行审验,每年审验一次。审验按照《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进行,并增加以下审验项目:

(一)专用车辆投保危险货物承运人责任险情况;

(二)必需的应急处理器材、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和专用车辆标志的配备情况;

(三)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的配备情况。

第二十三条禁止使用报废的、擅自改装的、检测不合格的、车辆技术等级达不到一级的和其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车辆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除铰接列车、具有特殊装置的大型物件运输专用车辆外,严禁使用货车列车从事危险货物运输;倾卸式车辆只能运输散装硫磺、萘饼、粗蒽、煤焦沥青等危险货物。

禁止使用移动罐体(罐式集装箱除外)从事危险货物运输。

第二十五条罐式专用车辆的常压罐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第1部分: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GB18564.1)、《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第2部分:非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GB18564.2)等有关技术要求。

使用压力容器运输危险货物的,应当符合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订并公布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5)等有关技术要求。

压力容器和罐式专用车辆应当在质量检验部门出具的压力容器或者罐体检验合格的有效期内承运危险货物。

(1)危险品法规扩展阅读

从事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经营应具备如下条件:

专用车辆技术性能符合国家标准;

车辆技术等级达到行业标准规定的一级技术等级;要配备有效的通讯工具;

有符合规定的场地;要有专用的停车区域;有相应的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和消防设施设备;

罐式专用车辆的罐体应经质量检验部门合格;

车辆驾驶人员要具有相应的从业资格等实质要件。

而这些从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经营必须具备的实质要件,农用航空站完全不具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⑵ 目前我国针对危险品运输都应遵循哪些法律法规

道路交通安全法
及其实施条例
有危化学品的运输规定

⑶ 国际海运的危险品法规

国际海运危险品法规(IMDG CODE)是由国际海事组织(IMO)颁布,旨在保护船员和通过保证危险品海运船舶运输的安全来减少海洋污染。各个成员国在制定国内的相关法规时,也可以借鉴IMDG的相关章节,并可针对国内的具体情况对相关条款进行变更。
法规要求所有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以及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 73/78)的成员国,必须强制执行IMDG法规。法规的不仅仅局限于水手使用,所有与航运有关的工业和航运服务业人员都可能使用法规的部分条例。法规由:专业术语,包装,标签,揭示牌,标记,积载,隔离,处理和应急反应组成。国际海事组织每两年对IMDG CODE做一次修订。
随着人们生活现代化水平及科学技术进步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危险品的需求量有了显著增加同时也直接带动了危险品企业必须开发出更多种类的危险品来满足这些需求。正基于此,国际海运危险品法规中明确规定,所有从事危险品岸上操作的人员必须根据法规的相关要求参加培训,比如:危险品生产商、包装商、仓储商、船东、货运代理人、承运人、船公司管理人员、船舶检验人员、危险品包装制造及检验单位、危险品地面操作人员及港口操作和管理人员等。法规主要培训内容一般包括:危险品的正确分类、危险品一览表的使用、包装规定、包装性能测试、物质鉴定、标识和贴签、张贴危险告示、编制单证、装载和隔离等方面的标准。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根据法规的更新间隔接受复训。
最新版IMDG CODE(34-08),已于2010年1月开始强制执行,法规要求所有与危险品有关的岸上操作人员必须通过相应的培训才可上岗。

⑷ 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应该遵循哪些法律法规

中国民用航空局令

第216号

《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
(CCAR-276-R1)已经2012年12月24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局长李家祥

2013年9月22日

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危险品航空运输管理,促进危险品航空运输发展,保
证航空运输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有关法律、行政
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国内公共航空运输经营人(以下简称国内经营
人)、在外国和中国地点间进行定期航线经营或者不定期飞行的外国公共
航空运输经营人(以下简称外国经营人)以及与危险品航空运输活动有关
的任何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

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依据职责对全国危险品
航空运输活动实施监督管理,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地
区管理局)依据职责对辖区内的危险品航空运输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

本规定中下列用语,除具体条款中另有规定外,含义如下:

(一)“危险品”是指列在《技术细则》危险品清单中或者根据该细
则归类的能对健康、安全、财产或者环境构成危险的物品或者物质。

(二)《技术细则》是指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制定的程序而定期
批准和公布的《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
Doc9284
号文件)。


2


(三)“经营人”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旅客、行李、
货物、邮件运输的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包括国内经营人和外国经营人。

(四)“托运人”是指为货物运输与承运人订立合同,并在航空货运
单或者货物记录上署名的人。

(五)“货运销售代理人”是指经经营人授权,代表经营人从事货物
航空运输销售活动的企业。

(六)“地面服务代理人”是指经经营人授权,代表经营人从事各项
航空运输地面服务的企业。

(七)“托运物”是经营人一次在一个地址,从一个托运人处接收的,
按一批和一个目的地地址的一个收货人出具收据的一个或者多个危险品包
装件。

(八)“机长”是指由经营人指定的在飞行中负有指挥职能并负责飞
行安全操作的驾驶员。

(九)“危险品事故”是指与危险品航空运输有关联,造成致命或者
严重人身伤害或者重大财产损坏或者破坏环境的事故。

(十)“危险品事故征候”是指不同于危险品事故,但与危险品航空
运输有关联,不一定发生在航空器上,但造成人员受伤、财产损坏或者破
坏环境、起火、破损、溢出、液体渗漏、放射性渗漏或者包装物未能保持
完整的其他情况。任何与危险品航空运输有关并严重危及航空器或者机上
人员的事件也被认为构成危险品事故征候。

(十一)“例外”是指本规定中免于遵守通常适用于危险品某一具体
项目要求的规定。

(十二)“包装件”是指包装作业的完整产品,包括包装物和准备运
输的内装物。

(十三)“集合包装”是指为便于作业和装载,一个托运人用于装入
一个或者多个包装件并组成一个操作单元的一个封闭物,此定义不包括集
装器。

(十四)“集装器”是指任何类型的货物集装箱、航空器集装箱、带
网的航空器托盘或者带网集装棚的航空器托盘,此定义不包括集合包装。

(十五)“包装物”是指具有容纳作用的容器和任何其他部件或者材
料。

(十六)“始发国”是指在其领土内最初将货物装载于航空器上的国


3


家。

(十七)“联合国编号”是指为识别一种物质或者一组特定的物质,
而由联合国危险品运输专家委员会所指定的四位数字编码。

第五条

经营人和其他从事危险品航空运输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从事危
险品航空运输活动应当遵守现行有效的《技术细则》及其补充材料和任何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其他民航局规范性文件
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六条

从事危险品航空运输活动的相关单位应当建立自查制度,对
直接关系航空运输安全的危险品航空运输手册、管理程序、培训大纲、人
员资质等实施自查,使之保持最新有效,相关规定得到严格执行。

第二章

危险品航空运输的限制和豁免

第七条

危险品航空运输应当遵守本规定和《技术细则》规定的详细
规格和程序。

第八条

除本规定第十二条、第十三条予以豁免或者按照《技术细则》
规定经始发国批准可以运输的情况外,禁止下列危险品装上航空器:

(一)《技术细则》中规定禁止在正常情况下运输的危险品;

(二)受到感染的活动物。

第九条

禁止通过航空邮件邮寄危险品或者在航空邮件内夹带危险
品,《技术细则》中另有规定的除外。

禁止将危险品匿报或者谎报为普通物品作为航空邮件邮寄。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收寄危险品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
的规定处罚。

第十条

任何航空器均不得载运《技术细则》中规定的在任何情况下
禁止航空运输的物品和物质。

第十一条

符合下列情况的物质和物品,不受本规定的限制:

(一)已分类为危险品的物品和物质,根据有关适航要求和运行规定,
或者因《技术细则》列明的其他特殊原因需要装上航空器时。

航空器上载运的上述物品和物质的替换物,或者因替换已被卸下的物
品或者物质,除《技术细则》允许外,应当按本规定进行运输。

(二)旅客或者机组成员携带的在《技术细则》规定范围内的特定物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0下载券 519人已下载
下载
还剩24页未读,继续阅读

⑸ 法律之买卖危险品的相关法规

买卖危险品的相来关法律源规定主要有:
1、《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关于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的规定
2、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鼠强等禁用剧毒化学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4、2002年3月15日起施行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⑹ 适合危险品经营单位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

《危险抄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5号,2012年9月1日起施行)
《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3号,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

⑺ 危险品管理法律法规清单

清单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
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
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申报与集装箱装箱诚信管理办法;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路公路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的通知;

⑻ 关于危险品存储的法规和指导文件有哪些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不知道需要跟危险品储存关系有多么大的,因为只要有涉及就要列出,那实在太多,下面的法规是联系比较紧密的,参考一下吧。

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53号,2012)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55号,2012)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1号,2011)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号,2005)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号,2006)
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5号,2006)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5号,2012)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5号,2007)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2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2009)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1号,2009)
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2号,2009)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3号,2009)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4号,2009),
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6号,2009)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0号,2010)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6号,2010)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公安部令第6号,1990)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令第107号,2009)
农药生产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令第23号,2005)
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商务部令第23号,2006)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 号)
化学工业部安全生产禁令(化工部令第10号,1994)
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号)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0号,2011)
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3号,2012)
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57号,2012)

⑼ 哪部法规里规定危险化学品的存放量不能超过3天用量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002年1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公布内2011年2月16日国务院第14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容过)
第二十四条危险化学品应当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以下统称专用仓库)内,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应当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并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方式、方法以及储存数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第二十五条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建立危险化学品出入库核查、登记制度。
对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应当将其储存数量、储存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港区内储存的,报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备案。
具体要看是哪种危险化学品,再看相应的规定

⑽ 违反危险品安全管理法规的刑事行为包括哪些

1.违反危险品安全管理规定的肇事行为(危险物品肇事罪)

这种行为主要是指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及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这种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危险品的管理制度。从客观方面来说,这种行为既包括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品发生重大事故,后果严重的行为,也包括虽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但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以致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从主观方面来说,这种行为是过失,即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由于行为人轻信能够避免而未能避免造成了重大事故。这是指行为人对危害后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来说的。至于对行为本身,行为人对违反国家规定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品,却往往是出于故意。由于危险品具有高度的危险性,国家对其生产、储存、运输及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果违反这些规定,极易在生产、经销、储存、运输及使用中发生事故,并且会造成严重后果,故对这种行为应当予以惩治。

2.非法携带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交通工具的行为

这种行为主要是指非法携带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行为。这种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及腐蚀性危险品一旦发生事故,破坏力强、危害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对以上危险品都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都是人员聚集的地方,如果违反法律规定携带以上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势必危及公共安全,一旦发生危险,将造成人员伤亡,或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因此,对这种行为应当予以惩治。

3.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易燃易爆产品的行为

这种行为主要是指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易燃易爆产品,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这种行为侵犯的客体是易燃易爆产品生产、销售的管理秩序。从客观上来说,这种行为表现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的行为。从主观上来说,这种行为是故意的,即行为人明知是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而故意生产、销售。如果易燃易爆产品不符合安全标准,极有可能发生着火、爆炸事故,危及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为此,国家对比如炸药、烟花爆竹、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等危险性更大的产品均制定了严格的安全保障标准,对于这些产品的安全性能做了严格的规定。但在实践中,由于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危险品而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件仍经常发生,因此,对这种行为应当予以惩治。

4.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肇事的行为(消防责任事故罪)

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肇事主要是指违反消防安全管理法规,经公安消防机构通知采取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这种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这种行为,在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国家消防法规,但是并非所有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的行为都构成本罪,还必须是经公安消防机构通知采取措施而拒绝执行才构成本罪;从主观方面来说,行为人对其行为产生的后果可能是过失,但违反消防法规,公安消防机构发现的火灾隐患通知采取措施而拒绝执行,或者消极怠工、推诿、拖延等,则往往是处于故意。

《消防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公安部门对全国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实施。军事设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协助;矿井地下部分、核电厂、海上石油天然气设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同时,第五十四条还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的,应当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不及时消除隐患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依照规定对危险部位或者场所采取临时查封措施。”对于公安消防机构发现的火灾隐患,通知采取措施而拒绝执行,或者消极怠工、推诿拖延,就极有可能对公共消防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给国家和公民的财产带来严重损失,以致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这种行为必须予以制裁。

热点内容
海事政策法规 发布:2025-05-14 03:43:08 浏览:45
劳动法辞退赔偿第87条 发布:2025-05-14 03:38:09 浏览:923
嵊州市法律援助 发布:2025-05-14 03:35:15 浏览:895
劳动法29条规定 发布:2025-05-14 03:18:48 浏览:126
法律知识竞赛怎么参与 发布:2025-05-14 03:18:47 浏览:206
最近通过的民法典 发布:2025-05-14 03:02:54 浏览:932
司法解释撤销 发布:2025-05-14 03:02:03 浏览:758
翻译刑法 发布:2025-05-14 02:59:44 浏览:612
证人司法拘留 发布:2025-05-14 02:59:03 浏览:973
劳动法中关于公司制度制定 发布:2025-05-14 02:46:44 浏览: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