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法规
⑴ 会计法规中依法建账的内容是什么
依法建账是会计核算中的最基本要求之一。建账是会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如实记录和反映经济活动情况的重要前提。这里所说的依法建账的“法”,既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也包括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租国公司法》等。
根据这些法律的规定,各单位在建账时应遵守以下几点:
1.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要按照要求设置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不具备建账条件的,应实行代理记账。
2.设置会计账簿的种类和具体要求,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3.各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应当统一核算,不得违反规定私设会计账簿进行登记、核算。
会计账簿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对全部经济业务进行全面、系统、连续、分类地记录和核算的簿记,是由一定格式、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的。会计簿记是会计资料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会计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账簿的主要作用,是对会计凭证提供的大量分散数据或资料进行分类归集整理,以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和反映经济活动情况,是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检查、分析和控制单位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各单位要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包括:
1.总账。也称总分类账,是根据会计科目:(也称总账科目)
开设的账簿,用于分类登记单位的全部经济业务事项,提供资产、负债、资本、费用、成本、收入和成果等总括核算的资料。总账一般使用订本账。
2.明细账。也称明细分类账,是根据总账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设置的,用于分类登记某一类经济业务事项,提供有关明细核算资料。明细账一般采用活页账。
3.日记账。是一种特殊的序时明细账,它是按照经济业务事项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地进行登记的账簿。包括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日记账一般使用订本账。
4.其他辅助账簿。也称备查账簿,是为备忘备查而设置的。在实际会计实务中,主要包括各种租借设备、物资的辅助登记或有关应收、应付款项的备查簿,担保、抵押备查簿等。
⑵ 谁知道与会计有关的法律法规有哪些呢
1)通用业务会计准则。主要解决各行业共同行业务如货币性资产、应收账款等业回务的处理。
2)特殊答业务会计准则。主要解决如外币业务、租赁业务等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
3)财务报表会计准则。规范企业主要会计报表编制方法和信息披露的准则。
每一具体会计准则一般包括引言(准则范围)、定义(某准则涉及的概念)、一般确认原则、一般计量方法、一般报告原则、一般提示事项、附则(解释权和生效日期)七个部分。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⑶ 关于会计法规的刑法
在中国的刑法中,主刑只能适用一种,可以多罪并罚,但只有一种主刑,同时可以适用附加刑,如罚款、金、没收财产等。
⑷ 什么是会计法规
会计法规是国家管理会计工作的法律、条例、规则、章程、制度专等的总称。它是以会属计理论为指导,将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各项原则和方法,用法规的形式肯定下来,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以达到一定目标的经济管理法规。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事务的处理以及有关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规定。
在中国历代王朝的典章制度中,有许多涉及会计方面的规定。据《周礼》记载,西周时就有设置“司会”的官职和进行月计岁会的规定。秦朝的《效律》,唐朝的《唐律》,都有关于会计工作的规定。宋朝设置有“会计司”作为国家主管财会的机构。
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曾于1914年颁布会计法,嗣后又颁布一些如《国有铁路会计条例》等专业会计法规。国民党政府于1931年成立主计处以后,陆续制定了一些会计法规,主要有《会计法》《会计师法》、《决算法》《公有营业会计制度设计要点》等,同时在《公司法》、《所得税法》等法规中,也有关于会计方面的规定。
⑸ 会计法规
违反本办法规定,伪造、变造、私自印制开户登记证的存款人,属非经营性的处以1000元罚款;属经营性的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所以选C
⑹ 会计法规
A'违反了会计法`安徽省会计条例`会计档案办法
B'可对单位处5000到10万的罚款’
C'可对直接负责的主管处3000到5万罚款
按照《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第三十条和《会计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处罚,“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接责任人员,可以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⑺ 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三个层次
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具体包括:
1、会计法律,即《会计法》。它是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
2、会计行政法规。它是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会计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经国务院批准发布,制定依据是《会计法》。
3、会计规章,是指由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财政部就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内容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其职责制定的会计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如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等,也属于会计规章,但必须报财政部审核批准。
(7)财会法规扩展阅读
一、进一步完善会计法规体系
1、会计法律,指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比如《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会计法》是规范全国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新修订的《会计法》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实现了突破,其核心是通过法律的手段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2、会计行政法规,包括国务院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总会计师条例》等。《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作为《会计法》的配套法规,为完善和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该《条例》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
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比如,根据《条例》规定,企业的不良资产不符合资产定义,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消化,但在实际中,这方面的工作仍然是相当艰巨的。《总会计师条例》是国务院于1990年颁布的,时隔十年有余,情况已发生较大变化,需要择机进行修订。
3、会计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财政部以部长令发布实施的会计文件属于会计规章;财政部(不以部长令形式)发布的会计文件,属于规范性文件。现行的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有些属于会计规章,有些属于会计规范性文件。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具有强制执行的特点;会计规范性文件主要起指导和规范作用
二、严格会计人员管理制度
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执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会计委派以及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等。
1、单位会计人员从业资格
《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从业资格
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资格全部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合格经过注册进入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鉴证及相关业务。
3、会计执业人员的管理
财政部门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管理是强制性的,是政府维护会计和市场经济秩序和重要手段;行业协会对会计人员的管理是行业自律性的
⑻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专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
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1、筹属资管理 2、投资管理 3、营运资金管理 4、利润分配管理
财务管理是指运用管理知识、技能、方法,对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以及分配进行管理的活动。主要在事前事中管理、重在“理”。会计是指以资金形式,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连续地反映、监督和参与决策的工作。主要在事后核算,重在“算”。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⑼ 会计法规有哪些特征
是规范会计抄工作,会计人员的法律条文
新会计法,补充和完善了会计核算内容,以法律形式规范了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
加强对会计核算行为的规范,历来是《会计法》的重点,也是这次修订的重点
其中控制等会计管理的内容,的增加 目的是增强法律规定。
新会计法适应新形势下的会计工作,提高了整体会计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