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分法规
① 党的纪律处分条例共多少条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公布,从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共计十一章,一百四十二条。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简称:纪律处分条例,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的党内法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制定,旨在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严肃党的纪律,纯洁党的组织,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教育党员遵纪守法,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第一章指导思想、原则和适用范围
第二章违纪与纪律处分
第三章纪律处分运用规则
第四章对违法犯罪党员的纪律处分
第五章其他规定
第六章对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处分
第七章对违反组织纪律行为的处分
第八章对违反廉洁纪律行为的处分
第九章对违反群众纪律行为的处分
第搭明十章对违反工作纪律行为的处分
第十一章对违反生活纪律行为的处分
修订历史:
1、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严肃党的纪律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形势发展,该条例已不能完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的实践需要,为此,党中央决定予以修订。
2、2015年10月正式印发。新修订《条例》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围绕党纪戒尺要求,明确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六类违纪行为,开列负面清单,重在立规,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落实八项规定、反对“四风”等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制度化、常态化,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
3、《条例》分为总则、分则、附则3编,共11章、133条,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4、2018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审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8月26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公布,从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
法律依据
中央军委印发新修订的《军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补充规定》(2019)
第一条为了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迹枝哪规,严肃党的纪律,纯洁党的组织,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教育党员遵纪守法,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根据《姿码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② 党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怎么处理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员有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浪费国家资财等违反法律涉嫌犯罪行为的,应当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第二十八条规定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员有刑法规定的行为,虽不构成犯罪但须追究党纪责任的,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损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应当视具体情节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
第二十九条规定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员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犯罪的,原则上先作出党纪处分决定,并按照规定给予政务处分后,再移送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处理。
第三十条规定党员被依法留置、逮捕的,党组织应当按照管理权限中止其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党员权利。根据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处理结果,可以恢复其党员权利的,应当及时予以恢复。
第三十一条规定党员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或者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并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党员犯罪,被单处罚金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第三十二条规定党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
(二)被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三)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
(2)处分法规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总则部分第四章均对违法犯罪党员的纪律处分作了专门规定,对于党员依法受到刑事责任追究的,党组织应当根据司法机关的生效判决及其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给予党纪处分。
关于条规适用方面,应根据司法机关判决、裁定、决定的生效时间来确定如何适用相应条规,而不是根据被处分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时间确定条规的适用。具体到适用条款,根据司法机关的生效判决、裁定、决定的结果,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党员犯罪不被起诉,免予刑事处罚,或被单处罚金的情况。根据2016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二条之规定,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党组织在处理时,可直接引用该条款,根据司法机关生效判决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研究提出具体的党纪处分意见。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之规定,公务员以及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处单处罚金等刑罚的,应给予开除处分。在执纪实践中,上述人员中具有党员身份的,应一并给予开除党籍、行政开除处分。
二是党员犯罪被判处主刑,或被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情况。根据2003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
党组织在处理时,可直接引用该条款作出开除党籍的处分决定。结合本案,考虑到司法机关的判决书生效时间为2016年以后,张某因故意犯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可直接依据2016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一款之规定,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
③ 党的纪律法规有哪些
法律分析:中国共产党党纪条规有:《党章宽绝猛》、《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
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宏雹纪律处分条例》第一条为了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严肃党的纪律,纯洁党的组织,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教育党员遵纪守法,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国家法律法慎桥规的贯彻执行,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④ 中国共产纪律处分条例共多少条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共158条。
该条例是由中共中央印发的,旨在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严肃党的纪律,纯洁党的组织,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以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条例的修订体现了党中央对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坚定决心,为纪检监察机关严格执纪提供了基本遵循。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分为总则、分则和附则三编。总则部分阐述了条例的指导思想、原则和适用范围,明确了党的纪律处分工作的基本原则,如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党纪面前一律平等,实事求是,民主集中制,以及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等。这些原则为实施党纪处分提供了根本遵循,确保了纪律处分工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分则部分详细规定了各种违纪行为的情形和相应的处分种类、幅度。例如,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包括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和开除党籍五种。同时,条例还明确了各种违纪行为的界定和处理方式,为纪检监察机关在执纪过程中提供了具体指导。
附则部分则对条例的实施和解释等问题进行了规定。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中央纪委负责解释。这一规定确保了条例的权威性和实施过程中的统一性。
总的来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修订和施行,对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明确规定各种违纪行为的情形和相应的处分措施,条例为全体党员树立了严明的纪律标杆,也为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和保证党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