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法律法规和规章是什么

法律法规和规章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5-07-02 05:58:13

A.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有什么区别

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具特点,相互区别。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分为基本法律与非基本法律,效力次于宪法。广义上的法律概念则包括狭义法律、法规与规章,覆盖所有有约束力的规范。

法规则进一步细分为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自治法规与经济特区法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效力仅次于法律。地方法规由省级、市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效力次于行政法规,省级法规高于市级,人大法规优于常委会法规。自治法规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包括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针对经济特区。

规章包括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是法律体系中效力层级最低的规范。

至于制度,其定义相对模糊,但通常指社会的游戏规则,涉及正式规则、非正式约束及其实施特征。制度是人为设定的规则,旨在决定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简而言之,制度涵盖了法律、法规与规章等正式规则,以及非正式的约束与实施方式,共同构成了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

B.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有什么区别

1. 制定机构的级别不同: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属于最高立法机关的产物。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地方性法规则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而规章则是由国务院各部门或者地方政府在各自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 法律效力的层次不同:法律的效力层次最高,是制定其他法规、规章的依据。行政法规的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法律,高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是行政法规的具体化,其效力层次低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在地方区域内具有法律效力,其效力层次通常高于同区域内的部门规章。
3. 定义和内容特点不同: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统治和管理国家目的而制定的,它包含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规是指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包括法令、条例、规则和章程等。规章则是各类机关、团体和单位为了实施管理、规范行为而制定的具有行政约束力和道德行为准则的规范性文件。

C. 法律、法规、规章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法律、法规、规章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法律、法规和规章都属于广义上的法律,但是法律≠法磨老早规≠规章,它们之间在制定机关和法律效力上存在明显的差别。

一、法律

从狭义上讲,法律仅指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文件。立法机关是哪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一般都会用“法”字来命名,比如《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

二、法规

法规包括两种: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1、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颁布,行政法规往往会用“条例”、“规则”、“办法”、“细则”等来命名,比如《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等。

2、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是有立法权的地方国家机关依法制定与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也就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所制定。地方性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地方性法规往往也会用“条例”、“办法”等来命名,比如《山东省法律援助条例》、《江苏省慈善事业促进条例》、《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等。

三、规章瞎雀

规章包括两种: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1、国务院部门规章

国务院部门规章由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在它们的职权范围内制定。国务院部门规章通常也会用“办法”、“决定”等来命名,比如《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等。

2、地方政府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较大的市(如省会)的人民政府在职权范围内制定。地方政府规章一般用“办法”、“规定”来命名,不能用“条例”。

这些规范性文件之间的效力等级是怎样的?

1、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2、含激国务院部门规章VS地方性法规 二者效力无高下之分

3、地方性法规>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VS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 二者效力无高下之分 。

D. 法律法规与规章的区别

法律法规与规章在法律体系中有着不同的定义、制定程序以及法律效力。
法律法规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而规章则是由行政机关制定的,主要用于执行法律或管理特定事务。
一、法律法规的概述
法律法规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通常比较严格,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审议和批准。在法律体系中,法律法规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进行执法和司法的依据。
二、规章的概述
规章是由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主要用于执行法律或管理特定事务。规章的制定程序相对灵活,但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定程序。规章的法律效力低于法律法规,但在其适用范围内具有约束力。规章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细化法律规定,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三、法律法规与规章的区别
1.制定主体不同:法律法规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而规章由行政机关制定。
2.法律效力不同:法律法规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进行执法和司法的依据;而规章的法律效力低于法律法规,但在其适用范围内具有约束力。
3.制定程序不同: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通常比较严格,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审议和批准;而规章的制定程序相对灵活,但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定程序。
4.内容与功能不同:法律法规通常涉及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等重大问题;而规章则更多地关注于执行法律或管理特定事务的细节性问题。
综上所述:
法律法规与规章在法律体系中有着不同的定义、制定程序以及法律效力。法律法规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而规章由行政机关制定,主要用于执行法律或管理特定事务。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规范性文件作为依据,以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七条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八十条规定: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

热点内容
淘宝司法拍卖车位 发布:2025-07-02 13:48:26 浏览:190
法律援助的范围公式栏 发布:2025-07-02 13:45:44 浏览:473
中学生单车管理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02 13:39:05 浏览:47
南邮法学 发布:2025-07-02 13:35:55 浏览:244
法院碰瓷律师 发布:2025-07-02 13:35:17 浏览:593
中华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意见 发布:2025-07-02 13:14:00 浏览:957
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制度有 发布:2025-07-02 13:07:44 浏览:797
民事诉讼法课后题答案 发布:2025-07-02 13:07:31 浏览:681
社会与法热线12得电话 发布:2025-07-02 13:05:07 浏览:920
云龙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7-02 12:58:24 浏览: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