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意见
『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意见第一百零九条的司法解释
内容如下:
最高抄人民法袭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若干问题的意见
109、诉讼中的财产保全裁定的效力一般应维持到生效的法律文书执行时止。在诉讼过程中,需要解除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应及时作出裁定,解除保全措施。
『贰』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295条怎样理解
要理解该条的意思,必须结合该意见第294条,这样就完整了,也好理解了。即294条对迟延专履行属法律文书关于金钱义务时的情况,双倍支付利息;而295指延迟履行非金钱给付义务时有损失和没有损失的两种情况。下面内容就好理解了。
还记得《西游记》唐僧等到西天后,沙和尚与猪八戒去取经书是,被索要“人事”的情节吗?在佛那里都要人事,说明做任何事情是要付出的。你竟然连不能用于交换的“悬赏分”都没有,还舔着脸提问,怎么在社会上混啊!可怜!
『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是全部废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回1992年7月14日 最高答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528次会议讨论通过,法发(92)22号) ”已经废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
其中规定:二十三、附则
第五百五十二条 本解释公布施行后,最高人民法院于1992年7月14日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同时废止;最高人民法院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不再适用。
『肆』 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第156条是什么意思
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第156条: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合并审理。
意为: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这就是说,如果在诉讼过程中想增加诉讼请求,必须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法院提出。时间规定增加诉讼请求的最后时间是“法庭辩论终结前”。
新的司法解释已将增加诉讼请求的最后时间截止于“举证期限届满前”。在庭审中提出增加诉讼请求时,已超过举证期限,因此,请求没有得到准许,法院的做法并无不当。
新的司法解释只所以这样规定,是为防止不公平诉讼局面的出现,防止突然出现的反驳会扰乱当时现场的基本情况。
(4)中华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意见扩展阅读:
关于诉讼请求的三个原则:
1、其一,从新原则。
当事人的诉、辩内容前后矛盾,按照从新的原则归纳诉、辩内容。如第一次开庭陈诉请求与第二次陈诉请求不一致,按照第二次开庭陈诉请求为准;起诉书和开庭陈述不一致,按照开庭陈述为准。
2、其二,庭审结束后意见不归纳。
3、其三,归纳从新亦从真。
诉讼标的自然也相应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诉讼标的不仅是民事诉讼中法院裁判的对象, 也是裁判对象的最基本和最小的单位。
所谓最基本的单位, 意思是指诉讼标的是当事人向对方所主张的法律上利益所不能再细分的具体事项, 如果再细分就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诉讼请求。在一个案件中当事人可能会提出若干法律上的利益, 这些利益按照某种根据可以加以划分, 在不能再划分时的基本单位就是诉讼标的。
『伍』 《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六十三条是什么
你要的可能是下面的这个: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专诉讼法》若干属问题的意见
36、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发生管辖权争议的两个人民法院因协商不成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时,如双方为同属一个地、市辖区的基层人民法院,由该地、市的中级人民法院及时指定管辖;同属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两个人民法院,由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及时指定管辖;如双方为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协商不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及时指定管辖。
依前款规定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时,应当逐级进行。
『陆』 最高院关于严格执行民事诉讼法若干规定第19条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专
19、购销合同属的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对交货地点有约定的,以约定的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没有约定的,依交货方式确定合同履行地;采用送货方式的,以货物送达地为合同履行地;采用自提方式的,以提货地为合同履行地;代办托运或按木材、煤炭送货办法送货的,以货物发运地为合同履行地。
购销合同的实际履行地点与合同中约定的交货地点不一致的,以实际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柒』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意见第一百零九条的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的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对诉讼中的财产保全裁定效力做出了明确规定。该意见指出,财产保全裁定的效力通常应当持续到生效法律文书执行时止。这意味着,在民事诉讼的过程中,法院所采取的财产保全措施将保持其效力,直至最终判决或裁决成为生效法律文书并进入执行阶段。
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当事人可能需要申请解除保全措施。根据该司法解释,当提出解除保全措施的请求后,法院应当迅速进行审查。如果确有必要解除保全措施,法院应及时作出裁定,以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这一机制旨在平衡保护申请人的权益与被申请人权益之间的关系,确保法律程序的公正性和时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财产保全裁定的效力与生效法律文书执行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一旦生效法律文书进入执行阶段,财产保全裁定将自动失效。因此,当事人应当密切关注案件进展,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自身权益。法院也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灵活调整保全措施,确保司法程序的顺利进行。
此外,司法解释强调了法院在处理保全措施时应遵循的原则。法院在裁定解除保全措施时,应当充分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当事人的申请理由、证据材料以及案件的复杂程度等。这有助于提高司法程序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确保法律适用的合理性。
总之,最高人民法院通过这一司法解释,为民事诉讼中的财产保全措施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原则。这一规定不仅有助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为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提供了依据,促进了司法公正。
『捌』 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百条由哪一条代替
对于已经失效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300条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零一条对前述情况进行详细规定,人民法院执行被执行人对他人的到期债权,可以作出冻结债权的裁定,并通知该他人向申请执行人履行。该他人对到期债权有异议,申请执行人请求对异议部分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利害关系人对到期债权有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处理。对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到期债权,该他人予以否认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相关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已失效)
300、被执行人不能清偿债务,但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的,人民法院可依申请执行人的申请,通知该第三人向申请执行人履行债务。该第三人对债务没有异议但又在通知指定的期限内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五百零一条 人民法院执行被执行人对他人的到期债权,可以作出冻结债权的裁定,并通知该他人向申请执行人履行。
该他人对到期债权有异议,申请执行人请求对异议部分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利害关系人对到期债权有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处理。
对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到期债权,该他人予以否认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条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民事诉讼如何确定案回件管辖问题》的批复:根答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条规定,
1、对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原告没有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的,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原告也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的,由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一年以上的,由被告被监禁地或被劳动教养地人民法院管辖。
3、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劳动教养已经废止。
『拾』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是否还有效
已经废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回释:
第五百五十二条本答解释公布施行后,最高人民法院于1992年7月14日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同时废止;
最高人民法院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不再适用。
(10)中华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意见扩展阅读:
部分条例废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2007年底以前发布的有关司法解释(第七批)的决定》已于2008年12月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57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2月24日起施行。
二○○八年十二月十八日
为进一步加强民事审判工作,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审判实际需要,决定废止2007年底以前发布的27件司法解释(第七批)。废止的司法解释从公布之日起不再适用,但过去适用下列司法解释对有关案件作出的判决、裁定仍然有效。
司法解释名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36条、第205条、第206条、第240条至第253条、第299条,发文日期或者文号:法发〔1992〕22号,废止理由:民事诉讼法已经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