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贵州省人口计划生育条例
⑴ 贵州省计划生育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所有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必须遵守本条例。第三条夫妻双方有依法生育和不生育的权利,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第四条实行计划生育,坚持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工作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措施;坚持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帮助群众勤劳致富相结合、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着重抓好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负责组织本条例的实施。在国家人口总体规划指导下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发展规划,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考核主要领导人政绩的重要内容。
各级人民政府应把计划生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增加对计划生育事业的投入。乡统筹费中应安排适当比例作为计划生育经费。第二章管理第六条省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计划生育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第七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办公室负责管理本辖区的计划生育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受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委托负责所在地村(居)民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村(居)民委员会可设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员,村民小组可设育龄妇女组长和计划生育中心户户长,协助村(居)民委员会开展计划生育的具体管理和服务工作。第八条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开展优生优育、节育技术、生殖健康服务和计划生育知识的宣传教育等工作。
民政部门应结合婚姻登记进行晚婚、晚育和节育的宣传教育,并做好与计划生育有关的社会救济工作。
公安、计划、财政、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行政部门、社会团体、新闻单位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应结合各自的职责,支持和配合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第九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实行主要领导人负责制,并接受所在地人民政府的领导和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监督。第十条农民和城镇居民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由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
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以及从事其他各类经营活动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由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积极协助。第十一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实行综合治理,由政府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流出地和流入地各负其责,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第十二条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必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虚报、瞒报、伪造、篡改和拒报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数据。第三章生育调节第十三条提倡和鼓励晚婚、晚育。晚婚指按法定婚龄推迟3年以上的初婚;晚育指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或晚婚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子女。
推行和鼓励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第十四条公民依法结婚后要求生育的,凭《结婚证》办理《计划生育证》。第十五条夫妻双方或一方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一)第一个子女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二)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
(三)夫妻结婚5年以上,因患不孕症,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经治愈要求生育的;
(四)一方或者双方是再婚的夫妻,一方生育过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过子女的。第十六条夫妻双方是农民,除适用第十五条规定外,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一)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的;
(二)夫妻双方或一方是少数民族的;
(三)男到独生女无儿户家结婚落户的。第十七条夫妻双方都是少数民族的农民,两个子女中有一个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第十八条夫妻双方或一方是归国华侨或台湾、香港、澳门同胞以及涉外婚姻的生育,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⑵ 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一览
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于2016年3月31日由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修正案涉及多项内容,旨在加强人口管理与服务,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修正案中,公安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职责被重新定义,要求他们在办理相关事务时,将信息通报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这有助于及时准确地掌握流动人口的信息,以便更好地提供服务。
关于生育政策,修正案明确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但同时也规定了符合条件的夫妻可以申请再生育一个子女,如再婚前各生育过一个子女、再婚前一方未生育过等。这些规定旨在平衡人口结构,促进社会和谐。
公民依法结婚后生育第一个和第二个子女,应当到现居住地登记,免费领取服务证。如果申请再生育,则需要经过县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办理《计划生育证》。
修正案还删除了一些不再适用的规定,并对部分条款进行了合并和修改,如提倡使用长效避孕节育措施,已婚育龄妇女可享受免费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这些措施旨在保障公民的生殖健康权。
针对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以及生育两个女孩并已落实绝育措施的家庭,政府将继续提供养老保险制度及社会保障。此外,政府在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将为符合条件的家庭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修正案明确规定了他们在依法登记结婚和生育时可享有的假期及福利待遇。
最后,修正案还对非婚生育和违法收养子女的行为进行了规定,要求比照相关规定执行。对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生育第二个子女,二女绝育户违反规定再生育的,停止原享受的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惠待遇。
此外,修正案对条文顺序进行了相应调整,确保内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⑶ 贵州省新二胎政策对再婚家庭怎样规定的
于2016年元旦正式施行的新《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已将再生育的子女的规定授权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只是目前贵州省经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尚未正式出台,因此,具体的再婚政策还不得而知。 由于再婚,导致再婚家庭的生育状况与一般家庭有异,即使没有两孩生育新政策的实施...,再婚家庭夫妻双方拥有的孩子数量一般情况下已多于其他家庭,比如再婚夫妻双方与前配偶各生育过一个孩子,离婚时均判给前配偶,再婚后现家庭无子女而允许再生育一个孩子。因此,作为再婚后想要再生育子女的当事人,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的政策下,只能再耐心地等等,贵州省经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应该快出台了。
⑷ 2016年贵州省放开二孩政策的产假是多少天
昨日省卫计委发起投票,选出关于贵州计生条例网友最关心的问题,截至记者发稿时,生育假问题得到了37%的网友投票,位列最关注问题榜首。 在投票活动中,不少网友提问2016年产假等问题。省卫计委表示,根据现行法律,现有产假98天。 有网友问:“再婚前各自都有一个孩子,再婚后新组成的家庭没有子女,这种情况还能再生育孩子吗?” 省卫计委表示,新修订的《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会对再婚 夫妻生育小孩的情况作出具体规定。 从2016年1月1日起,凡是准备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夫妻,都可以凭身份证和结婚证到现居住地村居、社区登记,领取二孩生育服务证,取环备孕。 生完二孩后,夫妻可以自主选择避孕节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