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法规制的范围
发布时间: 2025-07-24 23:08:57
㈠ 反垄断法规制的四种垄断行为
《反垄断法》规制的四种垄断行为包括:
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这是指经营者之间通过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涉及价格固定、市场划分、限制产量或销售量等。
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当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时,如果其滥用这种地位,排除或限制竞争,就构成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行为。这可能包括不公平的高价或低价交易、拒绝交易、搭售等行为。
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经营者集中,如合并、收购等,如果可能导致或加强市场支配地位,从而排除或限制竞争,那么这种集中行为就会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
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虽然这一点在《反垄断法》第三条中没有直接列出,但它是反垄断法规制的重要方面。行政机关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否则也会构成垄断行为。这种行为可能表现为地方保护主义、强制交易、行政性垄断协议等形式。
㈡ 反垄断法的概念及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
法律分析:反垄断法,是一部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法律。反垄断具体规制对象包括三类:限制竞争的协议、决议或者协调性行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构成垄断的 企业兼并 。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