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清单
① 工地环境法律法规清单根据现场删减吗
实际认证企业不同,法律法规是不一样的,基本的法律法规如下:1、质量:a.《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b.《认证及认证培训、咨询人员管理法》(国家质检总局令2004年第61号)c.《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废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CB3838-200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2697-199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许可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等等。3、职业健康安全: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本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5.《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7.《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8.《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9.《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1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1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2008年2月1日实施
② 哪位大侠给我提供下新ISO14001环保法律法规和要求清单,谢谢!
ISO14001
1、承诺对象:ISO14000系列标准则是向相关方的承诺,受益者将是全社会,是人类的生存环境的人类自身的共同需要,这无法通过合同体现,只能通过利益相关方,其中主要是政府来代表社会的需要,用法律、法规来体现,所以ISO14000的最低要求是达到政府规定的环境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2、承诺的内容:ISO14000系列标准则是要求组织承诺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对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做出承诺。
3、体系的构成模式:环境管理体系则是螺旋上升的开环模式。要求体系不断地有所改进和提高。
4、审核认证的依据: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除符合ISO14001外,还必须结合本国的环境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如果组织的环境行为不能满足国家要求,则难以通过体系的认证。
5、对审核人员资格的要求:从事ISO14000认证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境管理经验,否则难以对现场存在的环境问题做出正确判断。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1.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及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环境评估报告);
2.环境许可活动的证明文件或资质文件(适当时);
3.主要污染物,执行的排放标准及类(级)别;
4.主要污染物监测报告(适用时);
5.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被认证组织的在近一年内未因环境违法受到行政处罚的证明(组织的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环境影响重大时需提供(守法证明);
6.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所覆盖的环境区域和管网示意图(至少包括污水、雨水管网)并注明各排污口;
7.主要污染物处理流程图/ 处理方法(需要时)。
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条、第十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六条规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具体的法律法规:
一、环境保护方面:
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
二、资源保护方面:
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农业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水土保持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煤炭管理法。
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
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线保护条例、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管理条例、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四、新刑法在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罪》中增加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五、其他根据你企业所在地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政策法规或者实施细则,所属行业部门规章、条例确定。
③ 2020年新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有哪些
那个我觉得你可以上网税收一下那个新疆的法律法规吧。
④ 请问一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中要求列出的法律法规有哪些,可否给一份清单谢谢啦!!!
1 01--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
2 02--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建议书
3 0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 0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5 0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 0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7 0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8 08--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9 0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0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2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13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14 14--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5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16 1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17 1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18 1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
20 20--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21 21--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22 22--环境标准管理办法
23 23--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
24 24--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25 25--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
26 26--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
27 27--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
28 28--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
29 29--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
30 30--化学工业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31 31--关于加强工业危险废物转移管理的通知
32 32--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33 33--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
34 3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35 35--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36 3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化学危险物品管理的通知
37 37--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38 38--国务院关于“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批复
39 39--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40 40--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
41 41--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42 4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43 43--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pdf
44 44--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45 4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46 46--声环境质量标准
47 4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48 48--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49 49--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还要加上你们地方上的一些法律法规规定就齐全了
⑤ 2010年环境法律法规新增
1、行政法规:
2010年5月复11日
国务院制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
2、部委规章:
(1) 2010-5-6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转发《财政部 环境保护部关于调整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通知》的通知 。
(2)2010-5-7 环境保护部
关于实行强制性环境信息公开的企业范围有关问题的复函。
⑥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的作品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
一、环境
二、环境质量
三、环境容量
四、环境影响评价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立法目的。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产生与发展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由来
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沿革
第三节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中各层次间的关系
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
第二章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和要求
一、《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
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为两种类别,即环境影响的篇章 或者说明、环境影响报告书
三、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类别
四、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范围
五、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六、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查
一、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及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 或者说明的主要内容
二、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有关规定
三、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 或者说明的报送要求
四、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报审时限
五、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程序和审查时限
六、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及审查意见采纳的相关规定
第三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责任
一、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组织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有关规定
二、规划编制机关和审查机关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违反有关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三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管理
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的法律规定
二、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轻度影响或影响很小的建设项目具体划分
三、分类管理中环境敏感区的含义
第二节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要求
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法定内容
二、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内容和填报要求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有关规定
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避免、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相重复的有关规定
第三节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
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报批时限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过程及审批时限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重新报批和重新审核的有关规定
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
第四节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的实施及后评价
一、建设项目实施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的有关规定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有关规定
第五节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责任
一、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或者未经重新审核同意,擅自开工建设,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编制区域性开发建设规划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
第四章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确立和沿革
一、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试行)》阶段
二、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阶段
三、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管理办法》阶段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的法律法规规定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资质管理
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等级和评价范围划分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条件的有关规定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管理、考核与监督的有关规定
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
一、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登记的有关规定
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职责
第五章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第一节 “三同时”制度与环境保护验收
一、“三同时”制度的由来
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的其他法律法规规定
第七章 环境政策与产业政策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模拟试题一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模拟试题二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
⑦ 求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法律和其他要求的审核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受审核组织对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符合情况;
2.法律和其他要求的程序文件与IS9000标准要求的符合程度和实施情况;
3.受审核组织环境管理体系中与法律、法规相关的要素与IS9000标准的符合情况。
在第一阶段审核和第二阶段审核中都应包括对法律和其他要求的审核。第一阶段审核侧重于法律、法规遵守程度的有关记录和程序文件本身以及法律法规收集识别结果的审核,第二阶段则侧重对法律和其他要求程序文件,以及与遵守法律法规相关要素等程序文件的实施情况,以及受审核组织各部门遵守法律、法规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核。
一、对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审核内容
以下各项内容为审核员在第一阶段文件审核中对法律法规及有关要求进行审核的主要内容。
1.在IS9000中规定: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它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适用法律,以及它所应遵守的其他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的渠道。所以在审核体系文件时,首先应确认该程序文件中所规定的法律法规的收集范围符合标准要求,即应包括与该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有关的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包括行业标准及上级集团的标准),需注意不应只收集有关活动方面的法规而忽略了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有关的法规。
2.程序中应规定收集、登录、保存法规的责任单位或人员,这是有效地执行该程序文件的基本条件。
3.程序中应规定收集频次、收集途径、登录和更新方法,这是保证组织能持续获得最新法规的需要。
4.程序应规定识别方法、以及传达和执行的方法。组织在收集法规之后,一定要进行法规的识别。即将法规的内容与本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相对照,找出适用于本组织的各部分活动应遵守的法规要求。并且在程序文件中规定出如何将法规中的有关内容传达到相关部门,及执行这些法规的要求。
5.组织识别法规的结果,应在体系文件附件中列出相关法律、法规清单,并应做到正确、充分、无遗漏。
6.组织应列出本组织的相关活动、产品或服务所应遵守的法规之间的关系,以使收集的法规能切实指导相关的活动。
7.组织的体系文件中应规定对本组织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情况进行定期评审,以判断体系是否能够实现环境方针的要求,实现遵守法律法规的承诺。
二、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符合性的审核内容
1.在第一阶段现场审核中,审核员应在现场审阅组织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证明文件,以判断受审核方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应审阅的文件包括有关遵守法规的证明文件和检测报告,例如:
(1)新建项目、扩建项目及技术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2)三同时验收报告;
(3)主要污染物(包括废水、废气、噪声)的监测数据;
(4)排污申报记录和排污许可证;
(5)产品性能中有关环境的性能指标的检测、鉴定报告。
通过第一阶段现场审核,审核员应对受审核组织在法律法规符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作出判断。如存在问题,审核员应进一步结合受审核方体系中的相关要素进行重点审核,例如:对不符合法规要求的问题是否已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是否列入了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对于一些需要重点控制的有关法规符合性的活动是否编制了运行控制文件等。审核员应将这些需审核的重点,在第一阶段或在第二阶段审核中予以重点审核。
2.在第二阶段现场审核中,审核员应在受审核组织的各有关现场审阅有关法规规定的污染物的管理情况,以确认在组织的活动中能否实现法规的要求。对于这些内容的审核应贯穿在第二阶段的体系审核之中。例如通过运行控制要素的审核,监测测量要素的审核以及记录的审核等。审核的内容可包括:
(1)污水管网各排放口的位置及日常排放监测记录;
(2)各废气排放口位置、高度及排放监测记录;
(3)厂界噪声的监测位置和监数据;
(4)固体废物的分类、危险废物的储存、处理和处置是否执行了有关法规的要求。
如果在审核中发现了不符合法规要求的情况,应对体系中产生该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分析其是属于法律法规的收集和识别问题,还是属于运行控制方面的问题等。并根据分析判断不符合性质。
三、对环境管理体系中确保持续符合法律法规的要素进行审核的要求
环境管理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使体系有效地实现环境方针,就要在体系的各相关要素中体现方针对遵守法律和其他要求的承诺。因此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审核绝对不仅限于对要素4.3.2的审核。还需要对环境管理体系中确保持续符合法律法规的要素进行审核。
1. 第一阶段审核
在第一阶段审核中,审核员应通过文件,记录的审核和现场审核对环境管理体系中确保持续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有关要素进行审核,包括:
(1) 环境方针中组织是否已明确承诺遵守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的要求;
(2)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中,是否已明确规定法律法规的要求是评价重要环境因素的主要准则之一;
(3) 目标指标的制定是否充分考虑到持续确保法律法规符合性的原则,相应的环境管理方案是否满足当地有关环保法规的各项要求;
(4) 受审核组织的培训计划中是否包括环境法律法规的培训,是否能够确保各有关部门了解所应遵守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
(5) 组织在信息交流程序中是否规定定期就法律法规的符合情况与政府和相关方进行交流,并予以记录;组织内部的有关法规的信息交流是否在程序文件中规定了进行交流及记录的方法;
(6) 组织在运行控制文件中是否已规定出确保组织的活动持续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内容。如新产品开发设计、新建、改建或扩建项目,污染物处理、危险废物的运输、储存和处置等;
(7)组织是否已在体系运行中定期对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进行评审并把评审结果报告最高管理者。
2.第二阶段审核
在第二阶段审核中,应侧重对法律和其他要求程序文件以及与遵守法律法规的相关要素的实施情况进行审核,例如:
(1)获取和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的程序是否已得到有效实施;
(2)受审核组织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是否已按计划实施,各重要岗位的人员是否了解应遵守的相关法规的内容;
(3)是否执行了信息交流程序中有关法规的交流内容;
(4)涉及到法律法规符合性的各项运行控制程序的执行情况和日常监测记录是否符合文件要求;
(5) 组织对涉及法律法规符合性的有关行为进行监测和测量的情况,以及发现不符合或有不符合的倾向时,是否按程序文件的要求采取了措施。
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应从体系的角度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根据情况判断不符合的性质。责成受审核方针对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纠正,并采取预防措施。
⑧ 求化工企业需要的各类(安全、环保、卫生等)法律法规清单
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清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04.3.14)整体适用。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26)整体适用。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12.28)整体适用。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995.10.30)第1-5、7、8、9、12-16、19、21、22、23、25、27、29-35、41、42、44-46 、52、53、55、56、60-62、64、69、74、75条适用我公司。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3.3.1)第1、2、3、18、19、26、28-36、38、40、41条适用我公司。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1988.6.1)第1、4、5、8、10-17、20、27-30、32、33、35、38-48条适用我公司。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998.1.1)第1-7、13、15、16、18、21-25、28-30、40、42-46适用我公司。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10.1)第1-4、8、11、28、31、34、35、41、48、51、53、60、61、68、70条适用我公司。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第1-4、8、18、27、33、36-39条适用我公司。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7.3.1)第1-3、7、9、13-17、 22-26、61、63条适用我公司。
11. 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 (1996.12.14)整体适用。
12. 山东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办法 (2003.1.1)整体适用。
13. 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 (2001.6.1)整体适用。
14. 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 (2000.12.1)整体适用。
15. 山东省节约能源条例 (1997.9.1)整体适用。
16. 山东省环境污染行政责任追究办法 (2002.5.1)整体适用。
17. 山东省环境污染纠纷处理办法 (1994.7.1)整体适用。
18. 山东省小清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1995.6.14)第1、2、11-14、21-26、31-37、4、42条适用我公司。
19. 山东省征收排污费实施办法 (1986.3.27)整体适用。
20.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2003.7.1)整体适用。
2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11.29)整体适用。
2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 (1994.12.31)整体适用。
23. 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 (88)国环水字第187号 整体适用。
24. 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 (1992.7.7)整体适用。
25.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1996.8.3)整体适用。
26. 东营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 整体适用。
以下为适用的标准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2001)
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 12348-2008)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9-2001)
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8978-1996)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16889-1997)
33. 城市区域噪声标准 (GB 3096-93)
34.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
35.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4554-93)
3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1996)
安全、卫生适用法律法规目录清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3.14)整体适用。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10.1)整体适用。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5.1)整体适用。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11.1)整体适用。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9.1)整体适用。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10.27)整体适用。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1.10.27)第21条至26条适用。
8、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1995.1.1)整体适用。
9、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1956.5.25)整体适用。
10、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1963.3.30)整体适用。
11、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1995.12.2)整体适用。
12、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1995.4.7)整体适用。
13、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1995.10.1)整体适用。
14、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及“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1995.5.1)整体适用。
15、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2002.9.1)第2、3、6、9至14、21至28、34、35条适用。
16、工伤保险条例(2003.4.27)整体适用。
17、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1994.5.1)第3、4、5、7、8、9、11至23条内容适用。
18、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12.20)第12至27条内容适用。
1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1.26)第3、4、7至25、27至32、35至45、48、50、51、53、55至70条适用。
20、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2002.11.15)第2、3、13至25条规定适用。
21、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002.10.8)第24条规定适用我公司。
2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1991.3.1)第5、6、8至21条适用。
23、山东省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办法(1994.3.28)整体适用。
24、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7.21)整体适用。
25、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1990.1.18)整体适用。
26、禁止使用童工规定(1991.4.5)整体适用。
27、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1992.4.3)第3、5、8至13、21至27条、48、50规定适用。
28、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 (1993.11.3)第6至21条规定。
29、漏电保护器安全监察规定 (1990.6.1)第10至41条规定。
30、锅炉使用登记办法 (1987.1.1)第2、3、5至7条规定。
31、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 (1991.3.21)第9至20、24、27至31条规定适用。
32、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1993.12)第2至18条规定适用。
33、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1996.7.1)第2至6、8、9、19至20、35至37条规定适用。
34、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 1999.10.1)整体适用。
35、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2000.10.1)第2至4、15至25、37至46、61至63条规定适用。
36、气瓶安全监察规程(2000.12.31)第2、3、4、7至17、21条规定适用。
37、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2001.11.15)整体适用。
38、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第2至6、113至170条规定适用。
39、潍坊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特种设备事故处理预案 整体适用
40、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处罚规定(2002.3.1)
整体适用
4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3.6.1)第23至34、39至46、64至79、87条规定适用
42、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1990.3.22)第5至58条规定适用。
43、火灾统计管理规定(1997.1.1)整体适用。
44、火灾事故调查规定(1999.3.15)整体适用。
45、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2001.10.19)第3至7、13至28、29至46条规定适用。
46、山东省消防管理办法(1991.12.20)整体适用。
47、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1987.11.5)整体适用。
48、职业病报告办法(1989.1.1)整体适用。
49、粉尘危害分级监察规定(1992.1.1)整体适用。
50、有毒作业危害分级监察规定(1994.1.26)整体适用。
51、山东省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规定(1996.4.1)第9至23、25至31条适用。
52、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1999.12.24)整体适用。
5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5.12)其中第3至8、11至46、58至69条规定适用。
54、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2002.5.1)规定整体适用。
55、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2002.5.1)规定整体适用。
56、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2002.5.1)第10、11、15至19条规定适用。
57、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1997.1.1)规定中第15至18、22条规定适用。
58、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2000)整体适用。
59、山东省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管理办法(1991.12)整体适用。
60、职业安全和卫生及工作环境公约(1981)第4至21条适用。
61、职业卫生设施公约(1985)第5至15条适用。
62、作业场所使用化学品公约(1990)第6至18条适用。
63、厂长、经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资格认证规定(1990.10.5)整体适用。
64、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1995.11.8)整体适用。
65、建设项目(工程)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验收办法(1992.1.13)
整体适用.
66、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1997.1.1)整体适用。
67、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1998.2.5)整体适用。
68、工业企业班组安全建设意见纲要(1998.1.18)整体适用。
69、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1.13)整体适用。
70、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2004.1.9) 整体适用。
71、《道路交通安全法》(2004.5.1) 整体适用。
72、《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2005.9.1实施) 整体适用
73、《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办法》(2005.1.1实施),整体适用。
7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2005.7.1实施), 整体适用。
以下法律、法规公司用作参考
75、《劳动保障监察条例》(2004.12.1)
76、《消防监督检查规定》(2004.9.1)
77、《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2005.2.1)
78、《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2005.8.1)
79、锅炉房安全管理规则(1988.10.1)
80、锅炉运行状态检验规则(1992.10.1)
81、《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实施细则(1982.8.7)
82、职业病目录(2002.4.22)
8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02.3.12)
84、国务院关于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1989.3.29)
85、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2001.4.1)
86、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2.1.1)
87、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1996.8.26)
88、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1998.3.9)
8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8.3.1)
9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1987.1.1)
91、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的决定(2001.10.27)
9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2002.5.1)
93、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1997.3.1)
94、国有工业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暂行规定(1999.5.1)
95、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002.4.9)
96、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1985.12.1)
97、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2002.3.15)
98、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2002.5.1)
99、山东省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1991.12)
100、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2001.12.31)
101、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工作条例(2001.12.31)
102、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工作条例(2001.12.31)
103、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管理办法(2004.10.1)
以下为适用的标准
104、化工企业厂区作业安全规程(HG23011~23018—1999)
105、常有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
106、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
107、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
108、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2000)
109、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范(GB15258—1999)
1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111、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1986)
11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113、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1990)
114、安全色卡(GB6527.1—1986)
11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1986)
116、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GB10434—1989)
117、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
118、安全带(GB6095—1985)
119、防护屏安全要求(GB8197—1987)
120、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1988)
121、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4962—1985)
122、安全帽(GB2811—1989)
123、安全网(GB5725—1985)
124、工业企业采光卫生标准(GB50033—1991)
125、工业企业照明卫生标准(GB50034—1992)
126、防静电工作服(GB12014—1989)
127、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安全技术规范(GB12602—1990)
128、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801—1991)
129、高温作业分级(GB4200—1984)
130、高处作业分级(GB3608—1983)
131、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13955—1992)
132、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1992)
133、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LD28—1992)
134、安全电压(GB3805—1983)
13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1988)
136、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1989)
137、焊工手套(LD34.3—1992)
138、焊接护目镜和面罩(GB3609.1—1983)
139、护耳器—耳塞(GB5893.1—1986)
140、防尘口罩(LD29—1992)
141、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1990)
14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1999)
143、安全色(GB2893—2001)
144、安全标志(GB2894—1996)
145、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GB16203—1996)
146、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16179—1996)
147、电绝缘鞋使用技术条件(GB12011—2000)
148、干粉灭火剂通用技术条件(GB13532—1992)
149、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技术规程(GB3787—1993)
150、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1993)
151、起重机械危险部位与标志(GB15052—1994)
15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
153、过滤式防毒面具通用技术条件(GB2890—1995)
15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