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婚保条例

婚保条例

发布时间: 2021-01-23 02:31:58

㈠ 老年人婚姻保护法相关条例

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婚姻法》第三十条规定“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解除。”【提出问题】1、能否以放弃继承权为由,不尽赡养义务?2、能否以父母再婚为由,不尽赡养义务?【解决办法】1、子女不得以放弃权利而免除法定义务。2、子女不得以父母再婚为由而免除赡养义务。2 老年人居住权【法律规定】《老年人权利保护法》第十三条“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或者租赁关系。”《合同法》第五十一条“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第十五条老年人与子女或者亲属共同出资购买、建造的住房,老年人依法享有相应的房屋所有权和居住权。【提出问题】1、子女将老年人自己所有的房屋擅自出售。2、老年人将房屋赠与子女后,子女不尽赡养义务。3、子女用父母的房屋动迁款购买新房,不承认父母的居住权。【解决办法】1、子女将父母房屋擅自出售,符合无权处分,可以请求确认无效。2、房屋赠与子女后,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父母可以撤销赠与。3、 老年人与子女共同出资购买的住房,老年人依法享有相应的所有权和居住权。3 老年人再婚与财产【法律规定】《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一方的婚前财产”《婚姻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继父或者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提出问题】1、子女害怕父母婚前财产转化婚后财产,婚后财产离婚时分割。2、子女害怕再婚会多出继承者。3、子女害怕再婚而对赡养义务。【解决办法】1、老人婚前个人财产不会因为结婚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2、再婚老人双方进行公证,约定婚前财产各自拥有,并由各自的子女继承,公证遗嘱。3、成年子女对父母再婚配偶不具有赡养义务。4 子女婚姻【法律规定】《婚姻法解释二》第二十二条“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上海高院《关于审理分家析产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条“恋爱期间共同购房,一方未出资但产权登记为两人共有,析产分割的处理。从不动产登记的角度分析,房屋已经确定为恋爱双方共同共有。双方终止恋爱关系后分割共同财产符合重大理由需要分割的情形。共有关系终止时,对共有财产的分割,有协议的按照协议处理;没有协议的,应当考虑共有人对共有财产的贡献大小,适当照顾共有人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情况,合理确定未出资方的份额,一般以10%到30%的份额为宜。”【提出问题】1、父母为子女婚前出资购房,登记在子女一人名下,房屋产权归属?2、父母为子女婚后出资购房,房屋产权归属?(不论登记在谁名下)3、子女自己出资购房,但登记在子女和恋人两人名下,产权归属?【解决办法】1、父母为子女婚前出资购房,登记在子女一人名下,该房屋属于子女的婚前个人财产。2、父母为子女婚后出资购房,不论是登记在子女一人名下还是登记在子女和配偶两人名下,均视为对子女和配偶双方的赠与,恋爱对方有受赠部分的份额。4、子女自己出资购房,但登记子女和恋人两人名下,产权归子女和对方恋人共同共有,对方恋人享有10%到30%的份额。

㈡ 结婚需要什么证件

一、所要提交的材料

1、本人常住户口簿、居zd民身份证。

2、本人无配偶。

3、当事人提回交3张2寸近期半身免冠彩色合影答照片(可当场拍照)。

二、结婚登记条件

1、男女双方必须自愿结婚(自主把握)。

2、结婚年龄:男年满22周岁.女年满20周岁。

3、双方均无配偶(未婚、离婚、丧偶)。

4、双方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自主提示)。

(2)婚保条例扩展阅读:

结婚周年纪念日计算:

结婚纪念日有两种说法,有人认为领证那一天,经过登记、宣誓的程序,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为夫妻,所以应该把这一天当做结婚纪念日。

也有些人认为应该把举办婚礼那天当作结婚纪念日,因为在那天,结婚的仪式感最强,夫妻在全部来宾,包括亲戚、朋友、同事等人的祝福下,结为夫妻,正式开始了幸福的二人生活。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人是以结婚登记,就是领证那一天作为结婚纪念日的,其实不管是哪一天,对夫妻来说都是很重要的纪念日,都是可以庆祝的。

㈢ 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条例》实施之前非同居视为事实婚姻至今是否还受法律保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1994年2月1日前同居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1994年2月1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但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同居关系处理。

㈣ 请问新婚姻法是否有新条例,男女在同居多长时间就受法律保护,是三个月吗

同居关系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出台之前,法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第五条 未按婚姻法第八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
(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
(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
对于同居关系诉到法院一律解除(和好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出台后,法院一律不认定同居关系, 根据 第一条 当事人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当事人请求解除的同居关系,属于婚姻法第三条、第三十二条、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依法予以解除。 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所以,现在以同居关系诉到法院,法院不会受理。对于94年以前形成的事实婚姻按离婚程序办理

㈤ 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中有那些条例与未成年人有关

义务教育法都与未成年有关```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是一样```婚姻法中有关离婚后孩子的归属跟未成年也有关

㈥ 国家规定婚假几天

全国标准为3天,但各地实际执行的标准不一,例如山西婚假30天,青海婚假15天。

自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修订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来,各地相继开始修订地方计生条例。据查,至少已有安徽、山西、江西、广西、广东、湖北、天津、浙江、宁夏9个省份的新计生条例正式出台。这9个地方在新规定中均取消了晚婚假,同时对产假和男性陪产、护理假做出一定调整。

调整后,山西婚假达30天,安徽、江西等地的产假有158天,广西和宁夏男性的陪产假延长到25天。

2016年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青海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可以享受婚假十五日。

2016年6月,29个省取消了原有的晚婚假,其中有11个省份删除了相关晚婚假的条例,与国家法律规定保持一致,仅有三天法定婚假。这些省份包括广东、湖北、四川、浙江、江西、宁夏、广西、安徽、湖南、天津、山东。

(6)婚保条例扩展阅读:

1、法定婚假期间,工资全额发放。

职工婚假期间工资按照人社部门审批的标准全额发放,工资项目为:岗位、薪级、保留福补、住房补贴、津贴、基础绩效等。

2、为鼓励婚前检查,黑龙江、河南、陕西3地在新条例中提出,参加婚检的夫妻可增加一定的婚假天数。如,黑龙江的夫妻享受婚假15日,参加婚前医学检查的增加10日;河南除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18天,参加婚前检查的可再增加7天;陕西参加婚前医学检查的夫妻,在法定3天的基础上增加10天婚假。

㈦ 中国所有法律条例

你说的太笼统了,中国法律太多不知从何说起

宪法,
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我国一切法律、法规的母法。其他法律、法规是宪法的子法。子法如与母法的内容相违背,子法则无效。除了母法--宪法之外,我们可以把其余一切法律、法规分为以下四大部门。即:(1)刑事;(2)民事;(3)经济;(4)行政。打官司的人可以根据自己所打的官司,侧重学习其中的一个部门法律、法规。

(1)刑事方面。它又分两类,一类是实体法,即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的,犯了什么罪,将要受到怎样的处罚等。如:刑法、惩法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有关决定、通知、补充规定等。另一类是程序法,即规定办理刑事案件程序、步骤的法律。如刑事诉讼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有关补充规定等。
(2)民事方面。它也分两类,一类是实体法,如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著作权法等等,以及有关的补充规定。另一类是程序法,如民事诉讼法、仲裁条例等,也包括各种有关的补充规定、暂行规定等。
(3)经济方面。实体法主要有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税法、产品质量法等。程序法与民事方面的程序法相同或基本相同。
(4)行政方面。实体法有食品卫生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程序法有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条例和其他有关补充规定等。

㈧ 婚假包含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法律依据在哪里

法定婚假根据有关规定: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因此,根据上文的介绍,婚假是包括周末和法定节假日的。

(8)婚保条例扩展阅读:

婚假,是指劳动者本人结婚依法享受的假期。婚假是劳动者结婚时给予的假期,并由用人单位如数支付工资,这是对劳动者的精神抚慰,体现了政府对劳动者的福利政策,也是对其权益的保护,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6月,29个省取消了原有的晚婚假,其中有11个省份删除了相关晚婚假的条例,与国家法律规定保持一致,仅有三天法定婚假。这些省份包括广东、湖北、四川、浙江、江西、宁夏、广西、安徽、湖南、天津、山东。

婚假天数

201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规定,符合政策生育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至于生育假如何延长,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自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修订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来,各地相继开始修订地方计生条例。据查,至少已有安徽、山西、江西、广西、广东、湖北、天津、浙江、宁夏9个省份的新计生条例正式出台。

这9个地方在新规定中均取消了晚婚假,同时对产假和男性陪产、护理假做出一定调整。调整后,山西婚假达30天,安徽、江西等地的产假有158天,广西和宁夏男性的陪产假延长到25天。

2016年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青海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可以享受婚假十五日。

此外,北京、吉林、辽宁、山东、四川、云南等地的计生条例修正案草案已在征求意见或等待省级人大审议通过。

㈨ 结婚后男人对女人的保证条例是哪些

那就是不允许出轨,
也不要夜不归寝。
更不要出去喝酒
喝的很多。大醉、
在回家。

热点内容
应城市人民法院 发布:2025-07-05 09:44:30 浏览:211
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 发布:2025-07-05 09:37:59 浏览:241
走司法程序要花多少钱 发布:2025-07-05 09:33:49 浏览:907
污水处罚条例 发布:2025-07-05 09:23:05 浏览:969
公司法务需普及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7-05 09:16:12 浏览:274
面向21世纪教学配套法规 发布:2025-07-05 09:13:13 浏览:302
王娟司法局 发布:2025-07-05 09:11:36 浏览:582
张兰田律师 发布:2025-07-05 09:08:05 浏览:20
民事诉讼法法律文书送达方式 发布:2025-07-05 09:06:53 浏览:988
合同法中对于分包方责任界定 发布:2025-07-05 09:01:33 浏览: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