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存货法规

存货法规

发布时间: 2021-01-24 09:49:10

⑴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属于会计法律制度中的部门规章还是规范性文件

规范性文件,因为《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是企业会计准则的版一个小部分.因为权企业会计准则第一号--存货属于会计基本准则中的具体准则,属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我国会计法律制度是财经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构成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地方性会计法规。

⑵ 存货内控制度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存货内控制度设计的依据应该是,
公司内部制度基本规范,
加强公司存货的内部控制和管理,
防范存货业务中的差错和舞弊,
保护存货的安全、完整,
提高存货运营率。

⑶ 企业确认存货时,应以存货是否具有法定所有权和是否存放在企业为依据

企业确认存货时,应以存货是否具有法定所有权为依据。
存货范围的确认,应以企业对存货是否具有法定所有权为依据,凡在盘存日期,法定所有权属于企业的一切物品,不论其存放何处或处于何种状态,都应作为企业的存货。反之,凡法定所有权不属于企业的物品,即使尚未远离企业,也不应包括在本企业存货范围之内。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的规定,存货在企业的不同生产过程和阶段中具有不同的实物形态。即:存货,包括下列有形资产:(1)在正常的营业过程中置存以便出售的;(2)为了出售而处在生产过程中的;(3)为生产供销售的商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消耗的。
在正常的营业过程中置存以便出售的存货,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待销售的各种资产,如:库存产成品、库存商品等。但特种储备以及按国家指令专项储备的资产不属于存货范围。为了出售而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存货,指处于生产加工中的资产,如在产品、半成品等。为生产供销售的商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消耗的存货,指为产品生产耗用而储存的资产,如产品生产所需原材料、辅助材料以及为生产产品服务的其他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等。值得注意的是,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工程而储备的各种材料,虽然具有存货的某些特征,但他们并不处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不属于为生产产品而储备的资产,也不包括在存货范围之内

⑷ 存货管理制度范本

存货管理制度
(1)明确存货管理的范围。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对存货的范围作出具体规定。
(2)明确规定存货的计价方法。企业增加的存货,应分别不同的方式,对购入、
自制、委托外单位加工、投资者投入、盘盈、接受捐赠的存货在计价上作出明确规定
,确保存货的正确计价。采用计划成本计价的应对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规
定明确的核算和摊销方法。
(3)明确存货领用或发出的计价方法。企业领用或发出的存货,按照实际成本核
算的,应对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等进行
具体分析,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计价方法。
(4)制定存货的转移、收发、领退的管理制度。
(5)制定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摊销制度。企业应根据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特点
,合理确定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
(6)制定存货清查盘点制度。具体包括对存货进行定期不定期清查盘点制度和方
法;存货的实际库存与帐面记录核对办法;存货盘亏和毁损的原因分析以及审批程序
,财务处理办法等。
(7)新闻出版企业应根据国家规定,明确对库存图书、期刊(杂志)、音像制品
所提取提成差价的具体分类,计提标准及计提办法,包括盘点时间, 3年以上出版物
的计提幅度,提成差价的预提比例,以及呆滞损失的处理方法等。

⑸ 存货的处理如何规定

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备的物资为存货,包括各种回原材料、辅助材料、燃答料、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在产品、外购商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等。

《计税办法》第十八条规定,个体工商户使用或者销售存货,按照规定计算的存货成本,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⑹ 存货每年盘点一次是哪个法规规定的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第二十条 企业在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前,应当按照下回列规定,全面清查资产、核答实债务:
(二)原材料、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等各项存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是否有报废损失和积压物资等;
(四)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各项固定资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
(五)在建工程的实际发生额与账面记录是否一致;
企业通过前款规定的清查、核实,查明财产物资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各项结算款项的拖欠情况及其原因、材料物资的实际储备情况、各项投资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及其完好程度等。企业清查、核实后,应当将清查、核实的结果及其处理办法向企业的董事会或者相应机构报告,并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⑺ 存货业务违反法律法规的表现形式

虚支冒领
以次充好
监守自盗
弄虚作假
涂改数据

⑻ 新会计准则下存货的内容

第一章 存货 第一节 新准则下存货的主要内容 新存货准则由总则、确认、计量和披露共四章内容组成。 (一)第一章“总则”部分,说明了制定新存货准则的目的、依据以及该准则不涉及的内容范围。特别指出消耗性生物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通过建造合同归集的存货成本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 (二)第二章“确认”部分,明确了存货的概念以及存货确认的条件。 1、概念: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2、确认:存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该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三)第三章“计量”部分,说明了存货成本的内容、存货的初始计量方法、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方法、存货的期末计量方法、存货成本的结转等。 1、存货成本的内容: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1)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进口关税和其他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2)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3)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此外,新准则对加工成本中制造费用作出了相应规定,指出: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并且每种产品的加工成本不能直接区分的,其加工成本应当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2、存货的初始计量 (1)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但企业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除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费用以外的仓储费用,以及不能归属于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不计入存货成本,而应当在发生时确认当期损益。 (2)新存货准则分别于第三章第十条至第十二条规定:应计入存货成本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的规定处理。企业合并、非货币性资产:)、债务重组取得的存货的成本和收获时的农产品的成本,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和《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确定。除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以外,投资者投入的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 新准则在第三章第十三条中规定:企业提供劳务,所发生的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的间接费用,作为存货成本计量。 3、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方法 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劳务的成本,通常应当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4、存货的期末计量 (1)计量方法: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分别选择采用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或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若资产负债表日企业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2)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企业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因素等按照相关规定分别选择合同价格、一般销售价格和市场价格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3)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要求:企业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5、存货成本的结转: (1)已售存货,应当将其成本结转为当期损益。 (2)企业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应当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其损益。 (3)企业发生的存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4)企业存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四)第四章“批露”部分,规定了企业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存货相关信息内容,具体包括:各类存货的期初和期末账面价值、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所采用的方法、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当期计提或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信息、用于债务担保的存货账面价值。

热点内容
民法占有概念 发布:2025-07-04 21:15:48 浏览:849
劳动法工资与奖金 发布:2025-07-04 21:13:53 浏览:627
政法干警法官系统 发布:2025-07-04 21:12:56 浏览:520
劳动法短期工辞职结钱 发布:2025-07-04 21:01:58 浏览:959
行政法规章 发布:2025-07-04 20:51:11 浏览:323
防诈骗法律知识讲座 发布:2025-07-04 20:47:35 浏览:591
林鸿潮2015行政法音频 发布:2025-07-04 20:43:59 浏览:406
经济法责任就是经济责任 发布:2025-07-04 20:42:31 浏览:754
厦门双证律师 发布:2025-07-04 20:39:19 浏览:460
劳动法如何保护用人单位呢 发布:2025-07-04 20:36:58 浏览: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