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全国人大法工委立法规划室

全国人大法工委立法规划室

发布时间: 2021-01-26 00:42:55

⑴ 十二届全国人大立法规划完成多少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30日公布,其中已明确的68件立法项目中,修改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核安全法等

⑵ 如何看待《立法法》第55条授权全国人大常务法工委等工作机构解答法律适用问题向谁备案是否属于法律解

这是属于一个立法解释,其效力大于司法解释,55条后半句写明了是向人大常务委员会备案。

⑶ 有人能告诉一下全国人大法工委的地址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 北京市西交民巷23号 100805 010-63093389

⑷ 全国人大法工委的介绍

全国人抄大法工委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简称,也可简称人大法工委,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下设的工作委员会之一。与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不是同一机构。法工委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制工作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没有单独设立办事机构,法工委的办事机构,同时也是法律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⑸ 全国人大法工委所作出的法律解释是立法解释吗

我国法律解释制度分为立法解释和具体应用解释两种,(应用解释包括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1954、1978、1982年宪法和2000年立法法均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法律”;根据立法法第四十二条,最高立法机关关于法律问题的解释是完整的、当然的立法解释。
除此之外,还并存由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组成的“具体应用解释”;虽然立法法没有明确肯定这种制度,但也没有明令废止支撑这种制度的有关法律文件,如195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解释法律问题的决议》、1981年《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1979年《人民法院组织法》等。具体应用解释的主体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及其组成部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其中,由“两高”对于在审判、检察过程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进行解释”,行使司法解释职能。因此,立法与司法乃至与之相适应的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的区别,无论在字面还是法理依据上均是很明显的。不时出现的高级传媒的失误,从另一个方面实证了普法工作的必要性、长期性、艰巨性。

行政解释 是指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对法律、法规、规章的含义、适用、具体执行等所作的说明。它包括行政机关对上级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如何具体运用所作的解释,称为执行解释;还包括行政机关对自己制定的行政法规、规章的含义和适用所作的解释,称为制定解释。

⑹ 全国人大法工委个部门的具体职责

查了很久都查不到相关资料
唯一找到榆林市的人大法工委二00七年工作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内帮助容
它网页有点慢
http://www.ylrdw.gov.cn/ylrdwhtml/fgw/index.html

⑺ 全国人大法工委在2007年答复重庆人大的一个立法解释哪里能查 文号 法工委复 2007 8号,求地址或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只是一部分。
一,人大重点工作:
(一)抓紧制定一批新法律。完成社会保险法草案审议修改工作,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险法律制度,解除人民群众后顾之忧,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继续审议行政强制法草案,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更好地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提请审议增值税法和车船税法草案,进一步健全财税法律制度,规范税收管理。还要研究制定人民调解法、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自然遗产保护法,督促有关方面抓紧起草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法、社会救助法等法律草案。

(二)及时修改一批现行法律。修改代表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修改行政监察法,进一步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努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修改预算法,强化预算编制的完整性、执行的规范性和监督的严肃性。继续做好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审议工作,研究修改土地管理法、森林法、水土保持法、职业病防治法、预备役军官法等法律。

(三)积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今年要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取得新进展。一是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工作中的作用,无论是论证和确定立法项目,还是起草和审议法律草案,都要认真研究吸纳代表议案提出的相关意见,邀请相关代表参与立法工作。二是扩大公民对立法的有序参与,坚持和完善法律草案公布机制,增强立法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的实效,选择法律草案中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充分论证,认真听取各方面特别是基层群众的意见,不断完善法律草案,并将采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反馈。三是适时启动立法后评估试点,结合常委会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法律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一到两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开展立法后评估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立法后评估工作机制。

(四)督促和指导法规集中清理工作。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到目前为止,我国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800多件,为保证法律有效实施、推进依法行政、管理地方事务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现行法规中也存在不适应、不协调、不配套的地方。我们要在去年集中开展法律清理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督促和指导国务院和地方人大分别开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集中清理工作,确保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法律法规清理任务。

(五)继续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要依法做好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以及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工作,有重点地开展主动审查,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新制定的司法解释逐件审查研究,并督促“两高”对2005年以前制定的司法解释进行集中清理。

二,政协重点工作:

(一)狠抓提案质量。坚持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着重就编制“十二五”规划、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形成更多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强又切实可行的提案。

(二)加强督促办理。研究新形势下提案办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拓展督促办理的渠道和途径,促进提案的采纳和落实。对领导同志批示的提案、民主党派提案和重点提案,加强跟踪办理和督促办理,切实发挥好提案的作用。

――着力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提案工作的全局性意识,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政协专门委员会和界别在提案工作中的作用,探索视察、专题调研、大会发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与提案工作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形成提案工作合力,增强政协履行职能的整体效力。

(三)完善工作制度。适时召开全国政协提案工作座谈会,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推动工作。修改好提案工作条例并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办法。逐步实现网上提交、交办、办复提案,推进提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信息化建设。

(四)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辟影响面广、互动性强的宣传方式,使政协提案广泛反映民意、集中民智。逐步加大公开提案全文及办理复文的力度,使提案工作接受社会监督、扩大社会影响。(人民网前方报道组)

⑻ 治安管理处罚法为什么是由全国人大法工委刑法室负责立法工作而不是行政法室呢

说明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刑法的范畴,而不属于行政法范畴。

⑼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与全国人大法工委有什么区别

两者都是全国人大的下属机构,但全国人大法工委是立法部门,全称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法制工作机构;而内务司法委员会是内务行政部门,主要是研究、审议和拟订有关议案,并协助进行司法监督。从名称上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
在”中国人大网“官网上,有这两个机构的栏目,其中有详细的介绍,包括委员会组成人员、职责、工作动态、下属机构、历史、研究报告等。由这些细节内容,也可以看出两者的具体区别:

一、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是于1988年3月根据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设立的,现任主任委员是马馼(女)。委员会具体职责是(以下引自官网):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研究、审议和拟订有关议案。具体职责有:
1、审议全国人大主席团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交付的议案;
2、向全国人大主席团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属于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范围内同本委员会有关的议案;
3、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交付的被认为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命令、指示和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和规章,提出报告;
4、审议全国人大主席团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交付的质询案,听取受质询机关对质询案的答复,必要的时候向全国人大主席团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报告;
5、对属于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范围内同本委员会有关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协助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对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议、决定贯彻实施的情况,开展执法检查,进行监督。

二、全国人大法工委(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1979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成立,1983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名称改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现任主任是李适时。
法工委主要职责为:
1、受委员长会议委托,拟订有关刑事、民事、国家机构以及其他方面的基本法律草案。
2、为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审议法律草案服务。对提请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有关法律草案进行调查研究,征求意见,提供有关资料,提出修改建议。
3、对省级人大常委会及中央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的有关法律问题的询问,进行研究答复。
4、研究处理并答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有关法制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以及全国政协委员的有关提案。
5、进行法学理论、法制史和比较法学的研究,开展法制宣传工作。
6、负责汇编、译审法律文献等。

⑽ 全国人大法工委的历史沿革

1979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成立,彭真同志任法制委员会的主任。1983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名称改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1983年9月2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
决定
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委员会改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任命
王汉斌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兼)
宋汝棼、项淳一、裘劭恒、顾昂然、高西江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顾昂然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兼)
岳祥、杨景宇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1985年1月21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
任命
岳祥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王著谦(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免去
顾昂然兼任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职务
岳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职务
1985年3月21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
任命
杨景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免去
杨景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职务
1985年9月6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
任命
张昕若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1986年1月20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
任命
邬福肇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1987年9月5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任命
高西江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顾问
免去
高西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职务
1988年9月5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
免去
宋汝棼、项淳一、裘劭恒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职务
1991年9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
免去
杨景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职务
任命
卞耀武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1992年2月25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
任命
乔晓阳、胡康生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1993年7月2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
免去
王汉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职务
任命
顾昂然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
1993年12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
免去
邬福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职务
1994年5月12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
免去
岳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职务
王著谦(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职务
1997年7月3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
任命
张春生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2003年3月1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员会第一次会议
免去
顾昂然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职务
卞耀武、乔晓阳、张春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职务
任命
胡康生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
李飞、王胜明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2003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
任命
安建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2004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
任命
信春鹰(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2007年4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
任命
沈春耀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热点内容
2010年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7-05 18:21:14 浏览:133
行政处罚与刑法 发布:2025-07-05 16:48:45 浏览:743
民法典ar 发布:2025-07-05 16:24:45 浏览:846
劳动法对公司缴纳社保规定 发布:2025-07-05 15:30:35 浏览:119
公司法原理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100
刑法免罪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417
xx县信访局法律顾问合同书 发布:2025-07-05 15:16:36 浏览:507
胡功群律师 发布:2025-07-05 14:44:32 浏览:468
部门规章公布 发布:2025-07-05 14:03:47 浏览:244
双方互不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5 14:02:15 浏览: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