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条例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条例

发布时间: 2021-01-27 12:07:17

❶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

锅 炉 压 力 容 器 安 全 监 察 暂 行 条例

(1982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锅炉、压力容器是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有爆炸危险的承压设备。为了
确保锅炉、压力容器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所有的承压锅炉和压力为一个表压以上的各种压力容器。这些
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的单位,都必须执行本条例。
本条例不适用于船舶、机车上的锅炉和压力容器。

第三条各级劳动部门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对锅炉、压力容器实行监督检
查。
劳动部门领导的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是专门从事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工作的事业单
位。

第二章监督检查

第四条设计单位应对所设计的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性能负责。
全国性的锅炉定型设计,须经国务院主管部门和国家劳动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
察局审查批准;非全国性的锅炉定型设计,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和劳动局
(厅)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审查批准。
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须经主管部门批准,并报同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备
案。设计应由设计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属于《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规定的三类
容器的设计,还应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备案。
锅炉、压力容器的设计总图上应有审查批准的字样。

第五条锅炉、压力容器的制造单位,必须具备保证产品质量所必需的加工设备、技
术力量和检验手段。焊接工人必须经过考试,取得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颁发
的合格证,才准焊接受压元件。
制造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须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和锅炉压力容
器安全监察处审查同意。对于制造压力为一个表压以上的蒸气锅炉的单位和制造三类压
力容器的单位,还须报国务院主管部门和国家劳动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批准,
由国家劳动总局发给制造许可证。未履行上述手续的单位,不准制造这种设备。对于产
品质量低劣又无改进的制造单位,应取消其制造资格。

第六条锅炉、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原材料验收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和产品质量检验制度,保证产品的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出厂。
对锅炉制造厂的锅炉产品实行出厂监督检验制度。监督检验工作由当地锅炉压力容
器安全监察机构或其授权的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进行:锅炉制造厂应缴纳检验费。
锅炉、压力容器的新产品,必须经过试制和鉴定,才准批量生产。新产品的鉴定,
必须有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的代表参加。

第七条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应由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审查批准
的单位生产,产品必须符合安全技术性能的要求。锅炉、压力容器安全附件的新产品,
必须经过试制和鉴定,才准批量生产。新产品的鉴定,必须有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
察机构的代表参加。

第八条安装锅炉、压力容器的施工单位,必须经过省、自治区、直辖市锅炉压力容
器安全监察处审查批准。安装工作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保证施工质量。
锅炉安装前,须将锅炉平面布置图及标明与有关建筑距离的图纸,送交当地锅炉压力容
器安全监察机构审查同意。否则,不准施工。

第九条使用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必须向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登记,
取得使用证,才能将设备投入运行。使用单位应根据设备的数量和对安全性能的要求,
设置专门机构或专职技术人员,加强对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建立和健全安
全管理制度。
使用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司炉工必
须经过考试,取得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颁发的合格证,才准独立操作。

第十条使用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对运行的锅炉、压力容器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实
行定期检验制度。定期检验工作,可以由使用单位或其主管部门进行,也可以由当地锅
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或检验所进行。从事检验工作的人员,须经省、自治区、直辖
市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考核批准。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应对他们的检验工
作质量进行抽查。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或检验所对锅炉、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验,被检单位应
缴纳检验费。

第十一条修理和改造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必须具备必要的工装设备、技术力量
和检验手段,并经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审查批准。
对锅炉、压力容器的受压部件进行重大修理和改造,应符合安全监察规程和有关标
准的要求,并将修理和改造方案报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审查同意。

第十二条锅炉、压力容器损坏严重,难以保证安全运行,又无修理价值时,应做报
废处理,并将使用证交回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已报废的锅炉、压力容器不
得再做承压设备使用。

第三章机构和职权

第十三条国家劳动总局设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主管全国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
监察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局(厅)设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工业集中的
地区、市劳动局设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科,主管所管辖区域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
工作。
各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受同级劳动部门的领导,业务上受上级锅炉压力容
器安全监察机构的指导。
各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的任免和调动,应报上一级锅炉压力容
器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第十四条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设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员,从具有锅炉、压
力容器安全技术知识的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或技师中选任。
国家劳动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的监察员,由国家劳动总局任命;地方锅炉
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的监察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局(厅)任命,报国家劳
动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备案。
监察员由任命机关发给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员证。监察员证由国家劳动总局统一
印制。

第十五条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的主要职权是:
(一)积极宣传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法规,督促有关单位贯
彻执行。
(二)制定或参与审定有关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规程、标准。
(三)对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进行
监督检查,发现违反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的行为时,有权通知该单位予以纠
正。
(四)检查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情况,有权制止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的行为。发
现不安全的因素,可以发出《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意见通知书》,要求使用单位限期
解决;逾期不解决,或有发生事故的危险时,有权通知停止该设备的运行。
(五)监督有关单位对司炉工、焊工的培训和考试,发给合格证。有权制止没有合
格证的司炉工独立操作锅炉,制止没有合格证的焊工焊接受压元件。
(六)有权参加或进行锅炉、压力容器的事故调查,提出处理意见。

第十六条监察员凭其证件,在所管辖的范围内,有权随时进入制造、使用锅炉、压
力容器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有权要求这些单位报告贯彻执行有关规程、技术标准的情
况,提供有关技术资料;有权向有关人员调查询问,有关人员应如实反映情况,不得以
任何形式进行阻拦。

第十七条监察员必须正确地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得玩忽职守,违法乱纪。否则,应
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章事故

❷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钢印管理规则》是否作废

没有作废。
以前,劳动部下面设有锅炉局,直接管锅炉压力容器安全。
后来,随着国家部委调整,这部分功能归到了质量监督局。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是对资源条件、人员资质等的要求和规定。

❸ 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 是否有效

请看: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关于征求废止《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等3个部门规章意见的函(质检特函〔2017〕25号)

发布时间:2017-05-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质检总局拟废止《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1号)、《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3号)、《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22号)等3个部门规章,现征求你单位意见,请于5月31日前将意见反馈特种设备局。
一、拟废止《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理由:一是上位法已废止。该规章的设立依据是《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2003年6月1日实施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已将《暂行条例》废止。二是适用范围变化。根据《关于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质检法〔2003〕206号)规定,该规章中涉及的常压热水锅炉不再属于特种设备的监管范围。三是依然适应的内容已经有新的法规代替。2013年6月1日实施的《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已将该规章中小型锅炉的安全监管要求全部纳入。
二、拟废止《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理由:一是特种设备的定义与上位法不一致。该规章中的“特种设备”是指电梯、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游艺机和游乐设施、防爆电气设备,《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的“特种设备”是指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二是制度设计与上位法不一致。如该规章规定,特种设备制造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或者实行安全认可证制度,与《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不一致。三是依然适应的内容已经有新的法规规范代替。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监管已经颁布了新的规章,电梯、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监管已经颁布了新的安全技术规范,电梯拟由国务院发布《电梯安全条例》,目前正在起草中。
三、拟废止《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
理由:一是上位法已废止。该规章的设立依据是《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2003年6月1日实施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已将《暂行条例》废止。
二是适用范围与质检总局2014年发布的《特种设备目录》不一致。
三是许可制度与上位法不一致。该规章的第九条、十二条、十八条、二十三条、二十八条等条款与《行政许可法》《特种设备安全法》不一致。
四是不适应下一步行政许可改革的要求。该规章规定了锅炉、压力容器、气瓶的具体许可项目,分级过细,与合并、精简许可项目的行政许可改革目标不一致
。五是依然适应的内容已经有新的法规代替。该规章依然适应的内容已经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安全技术规范中予以体现。
………………
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
2017年5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❹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处罚规定是否废止

没有,详情到压力容器招聘网
呢里有专题介绍这个问题的

❺ 锅炉及压力容器管理办法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范使用登记行为,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使用下列锅炉压力容器应当办理使用登记: (一)《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适用范围内的锅炉。 (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适用范围内的固定式压力容器、移动式压力容器(铁路罐车、汽车罐车、罐式集装箱)和氧舱。 第三条使用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统称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领取《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以下简称使用登记证,见附件1)。未办理使用登记并领取使用登记证的锅炉压力容器不得擅自使用。 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和船舶使用的锅炉压力容器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在锅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合格期间内有效。 第五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全国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的监督管理工作,县以上地方质量枝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质监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级质监部门和设区的市的质监部门是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机关。移动式压力容器、国家大型发电公司所属电站锅炉的使用登记由省级质监部门办理,其他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由设区的市的质监部门负责办理。 地级州、盟以及未设区的地级市等同于设区的市,负责办理本行政区域内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工作。 直辖市质监部门可以委托下一级质监部门,以直辖市质监部门的名义办理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工作。 第二章使用登记 第六条每台锅炉压力容器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的登记机关申请办理使用登记,领取使用登记证。 使用单位使用租赁的锅炉压力容器,除移动式压力容器外,均由产权单位向使用地登记机关办理使用登记证,交使用单位随设备使用。 第七条使用单位申请办理使用登记应当按照下列规定,逐台向登记机关提交锅炉压力容器及其安全阀、爆破片和紧急切断阀等安全附件的有关文件: (一)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制造、安装过程监督检验证明; (二)进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报告; (三)锅炉压力容器安装质量证明书(附件4); (四)锅炉水处理方法及水质指标; (五)移动式压力容器车辆走行部分和承压附件的质量证明书或者产品质量合格证以及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 (六)锅炉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 第八条办理下列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只需提交前条第(一)、(二)项文件: (一)水容量小于50L的蒸汽锅炉; (二)额定蒸汽压力不大于0.1MPa的蒸汽锅炉; (三)额定出水温度小于120℃且额定热功率不大于2.8MW的热水锅炉; (四)机器设备附属的且与机器设备为一体的压力容器。 锅炉房内的分汽(水)缸随锅炉一同办理使用登记,不单独领取使用登记证。 第九条使用单位申请办理使用登记,应当逐台填写《锅炉登记卡》或者《压力容器登记卡》(以下简称登记卡,见附件2、附件3)一式2份,交予登记机关。 第十条登记机关接到使用单位提交的文件和填写的登记卡(以下统称登记文件),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及时审核、办理使用登记: (一)能够当场审核的,应当当场审核。登记文件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当场办理使用登记证;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书面说明理由; (二)当场不能审核的,登记机关应当向使用单位出具登记文件受理凭证。使用单位按照通知时间凭登记文件受理凭证领取使用登记证或者不予受理通知书; (三)对于1次申请登记数量在10台以下的,应当自受理文件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发证工作,或者书面说明不予登记理由;对于1次申请登记数量在10台以上50台以下的,应当自受理文件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发证工作,或者书面说明不予登记理由;1次申请登记数量超过50台的,应当自受理文件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发证工作,或者书面说明不予登记理由。 第十一条登记机关办理使用登记证,应当按照《锅炉压力容器注册代码和使用登记证号码编制规定》(见附件5),编写注册代码和使用登记证号码。 办理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同时核发记录出厂信息和使用登记信息的“移动式压力容器IC卡”。 第十二条登记机关向使用单位发证时应当退还提交的文件和一份填写的登记卡。 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将使用登记证、登记文件妥善保存。 第十三条使用单位应当将使用登记证悬挂在锅炉房内或者固定在压力容器本体上(无法悬挂或者固定的除外),并在锅炉压力容器的明显部位喷涂使用登记证号码。 第十四条使用单位使用无制造许可证单位制造的锅炉压力容器的,登记机关不得给予登记。 第三章变更登记 第十五条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状况发生变化、长期停用、移装或者过户的,使用单位应当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第十六条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状况发生下列变化的,使用单位应当在变化后30日内持有关文件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一)锅炉压力容器经过重大修理改造或者压力容器改变用途、介质的,应当提交锅炉压力容器的技术档案资料、修理改造图纸和重大修理改造监督检验报告; (二)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发生变化的,应当提交压力容器登记卡、压力容器的技术档案资料和定期检验报告。 第十七条锅炉压力容器拟停用1年以上的,使用单位应当封存锅炉压力容器,在封存后30日内向登记机关申请报停,并将使用登记证交回登记机关保存。 重新启用应当经过定期检验,经检验合格的持定期检验报告向登记机关申请启用,领取使用登记证。

❻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介绍

锅炉、压力容器是抄生产和生活袭中广泛使用的、有爆炸危险的承压设备。为了确保锅炉、压力容器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第一百零三条 本条例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1982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❼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

为防止事故扩大、抢救人员或者疏通通道等,需要移动现场物件、设施时,必须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见证人员应签字,必要时应当对事故现场和伤亡情况录相或者拍照。
第一条
为了规范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的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 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以及国务院关于特别重大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和国务院赋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职能,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以及事故的统计、分析。
第三条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或者业主,除按规定报告外,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妥善保存现场相关物件及重要痕迹等各种物证,并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
第四条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按照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破坏程度,分为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严重事故和一般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或者受伤(包括急性中毒,下同)100人(含10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含1000万元)以上的设备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10一29人,或者受伤50-99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含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9人,或者受伤20―49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严重事故,是指造成死亡工1-2人,或者受伤19人(含19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以及无人员伤亡的设备爆炸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无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不能正常运行,且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第五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设立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

❽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处罚规定的安全监察行政处罚规定

第一条为规范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电梯、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以下简称设备)安全监察行政处罚行为,保障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有效实施,依据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充装、检验、修理、改造、维修保养、化学清洗等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应当取得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充装、检验、修理、改造、维修保养、化学清洗许可,而未取得相应许可擅自从事有关活动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属非经营性活动的,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属经营性活动,有违法所得的,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最高不超过三万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设备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按照《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等有关规定处罚。
第四条没有按照规定履行设计文件审批手续的,或者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型式试验就投入制造的,责令改正,处责任者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吊销相应的资格证件。
第五条应当履行设备制造、安装、修理、改造安全质量监督检验程序而未按照规定履行的,责令改正;属非经营性活动的,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属经营性活动,有违法所得的,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最高不超过三万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条制造、销售不符合有关法规、标准的设备,致使设备不能投入使用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安装不符合安全质量的设备,或安装、修理、改造质量不符合安全质量要求,致使设备不能投入使用的,处安装、修理、改造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最高不超过三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相应许可证。
第七条使用设备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属非经营性使用行为的,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属经营性使用行为的,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设备制造(组焊)许可证的;
(二)委托没有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安装、修理、改造、维护保养、化学清洗、检验的;
(三)未经批准自行进行安装、修理、改造、检验的;
(四)未办理使用(托管)注册登记手续的;
(五)超过检验有效期或检验不合格的;
(六)气瓶及其他移动式压力容器不按规定进行充装的;
(七)未按规定进行维修保养的;
(八)未按规定办理停用、报废手续的;
(九)已经报废或者非承压设备当承压设备的。
第八条检验、检测及有关从事审查、型式试验等机构伪造检验数据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九条使用无相应有效证件的人员进行设备操作、检验等活动的,责令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条转让资格许可证书,或给无许可资格的单位出具虚假证明的,吊销相应的许可资格,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一条制造、销售、使用等环节违反规定,责令其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设备存在事故隐患,无修理、改造价值的,予以判废、监督销毁。
第十二条违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造成事故的,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及有关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营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四条对违法行为责令改正的,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或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发出《安全监察意见通知书》,其他处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或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有关规定进行。
第十五条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的安全监察人员进行执法,应当出示安全监察员证;其他执法人员进行执法,应当出示相关证件。不出示证件的,被检查者有权拒绝检查。
第十六条被检查者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
第十七条本规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规定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

热点内容
劳动法中对工服收费的 发布:2025-07-09 02:09:22 浏览:387
金湾区律师 发布:2025-07-09 02:07:08 浏览:577
教育部文件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7-09 01:56:06 浏览:919
书桌民法通则 发布:2025-07-09 01:56:01 浏览:550
公休假国家规定劳动法 发布:2025-07-09 01:56:00 浏览:828
法学论文征稿 发布:2025-07-09 01:44:29 浏览:847
集团公司法律顾问制度总结 发布:2025-07-09 01:43:56 浏览:734
商法学第二版 发布:2025-07-09 01:38:08 浏览:446
统计行政法律责任的形式 发布:2025-07-09 01:38:04 浏览:932
婚姻法离婚时要女方未孕证明 发布:2025-07-09 01:30:31 浏览: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