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规定的法律效力
Ⅰ 关于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的冲突问题
您问的问题属于法律原则的解释效力。《立法法》的两条内容规定并不是补充关系的回,而是相互独立答的。
第一句说的是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简单来说就是法律条文中对于具体内容的特殊规定即为特别法,而对一般事物的笼统规定则为一般法。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合同法》中总则部分为一般规定,分则部分为特殊规定,一旦因解释合同时发生矛盾的,若分则中有明确规定的,那么就适用分则,分则中没有规定的那么就适用总则。
第二句说的是新法优于旧法,简单来说就是最新颁布并生效的法律效力优于之前颁布的法律。我国的新法具有更替性,一旦新法颁布旧法就自然失效,但也可能是部分失效。像《物权法》的颁布便导致了《担保法》的部分失效,但《担保法》仍旧有效(部分有效)。法律的适用,最终由制定机关作出解释。
另外,对于法律适用问题,还需要注意时效问题,即当时所发生的事件适用当时所生效的法律,若事件一直持续到新法生效,那么适用新法。
可能我说的比较模糊,您可以翻阅有关于讲述法律原则的教材。
Ⅱ 法律法规效力问题
、法律效力,
2、法律生效的范围。包括:
(1)时间效力,指法律开始生效的时间和终止生效的时间;
(2)空间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领海、领空),通常全国性法律适用于全国,地方性法规仅在本地区有效;
(3)对人的效力,指法律对什么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适用于全国公民,有的法律只适用于一部分公民。
3、通常,法律效力可以分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狭义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即法律对什么人、什么事、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有约束力。本章所讲的法律效力,即狭义的法律效力。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决书、裁定书、逮捕证、许可证的法律效力。
4、法律对人的效力在世界各国的法律实践中先后采用过四种对人的效力的原则:
①属人主义,即法律只适用于本国公民,不论其身在国内还是国外;非本国公民即便身在该国领域也不适用。
②属地主义,法律适用于该国管辖地区内的所有人,不论是否本国公民,都受法律约束和法律保护;本国公民不在本国,则不受本国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③保护主义,即以维护本国利益作为是否适用本国法律的依据;任何侵害本国利益的人,不论其国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该国法律的追究。
④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这是近代以来多数国家所采用的原则。我国也是如此。采用这种原则的原因是:既要维护本国利益,坚持本国主权,又要尊重他国主权,照顾法律适用中的实际可能性。
Ⅲ 特别法的特别,体现在其效力限于什么
在法的分类中,根据法律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可以将法律分为根本回法与普通法。这种分答类主要适用于成文宪法制国家。在成文宪法制国家,根本法即宪法,它在一个国家中享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指的是宪法以外的法律,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于宪法,制定主体和程序也不同于宪法,如民法、刑法等。
依据法适用的范围不同,将法律区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一般法是针对一般人、一般事、一般时间、在全国普遍适用的法。特别法是针对特定人、特定事、特定地区、特定时间有效的法律。以人而论,民法就是适用于一般人的一般法,教师法就是特别法。以事而论,民法适用于一般民事法律行为和事件,而收养法仅针对收养这一特殊的法律行为和事件。在法律适用中,遵循特别法优先的原则。
参考资料:刘金国 舒国滢主编《法理学教科书》
Ⅳ 法律效力的特殊规则
当司法机关不能来确定选择适用的规自则时,应按照《立法法》第85条、86条的规定,逐级上报到最高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检察院,由最高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检察院送请有关机关裁决:
1、同一机关制定的新一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2、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3、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4、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Ⅳ 什么是《立法法》所说的特别规定
《立法法》所说的特别规定:
一般来说惩罚性的规定不溯及既往,授益性规定溯及既往,比如刑罚有一个“从就且从轻”的原则,就是如新法轻于旧法,就适用新法,使新法有溯及力。
两个法条并无冲突,第一项就是善意取得的排除,而《办法》的规定指的是恶意情况下的取得,并无冲突。
《立法法》第八十四条规定: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 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那么《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两款规定。
《房屋登记办法》第八十一条: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仲裁委员会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件证明当事人以隐瞒真实情况、提交虚假材料等非法手段获取房屋登记的,房屋登记机构可以撤销原房屋登记,收回房屋权属证书、登记证明或者公告作废,但房屋权利为他人善意取得的除外。
Ⅵ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效力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狭义的法的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即法律对什么人、什么事、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有约束力。
法的生效时间: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由该法律规定具体的生效时间;规定法律公布后符合一定条件时生效。
法终止生效的时间,一般分为明示的废止和默示的废止两类。明示的废止即在新法或其他法律文件中明文规定废止旧法;默示的废止即在适用法律中,出现新法与旧法冲突时,适用新法而使旧法事实上被废止。
法的溯及力,也称法溯及既往的效力,指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
一般说来,法律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关于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的效力问题,我国《立法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非常具有操作性:“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一)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三)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根据《立法法》第七十一条和第七十二条规定,依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其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的部门规章,又因为涉及了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所以两个部门联合制定了规章。部门规章在与上位法没有冲突的情况下,适用于全国范围。地方政府一个部门的规范性文件,它的效力劣于部门规章。当两个文件发生冲突的时,适用部门规章。
规章的适用时间的问题。根据我国《立法法》第八十四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法律不溯及既往是原则,法律溯及既往是例外。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
Ⅶ 食品安全法已经出台了,食品等产品质量特别规定也有效率吗
一、从法律理论和立法法角度上来讲,只要是现行没有作废的法律,都是有效回力的法律。
二、《食品安全法》答颁布生效后,《产品质量法》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并没有废止,因此仍旧具有法律效力。
三、从效力等级来看,《食品安全法》和《产品质量法》都是法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是行政法规;因此,在具体适用上,若法律和行政法规有冲突的,适用法律的规定。另外,《食品安全法》相较于《产品质量法》而言是特殊法,根据“特殊法优于一般法”的法律适用原则,若《食品安全法》和《产品质量法》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规定的,则优先适用《食品安全法》;若《食品安全法》没有规定而《产品质量法》有规定的,仍旧适用《产品质量法》。同理,若《食品安全法》和《产品质量法》对同一个问题都没有规定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有规定的,则适用《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Ⅷ 法律效力一般原则有哪些
法律效力等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对我国法律体系、诸要素的法律效力等级及其适用规则规定如下:
(1)宪法具有最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3)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4)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
(5)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6)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7)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此外,根据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任何法律,均不得同各自的基本法相抵触。
Ⅸ 请问专家:《特别规定》的法律效力是怎样的
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效力低于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法律是上位法,行政法规是回下位法,只有在答同位法中才是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行政法规应是对法律的细化和补充,或是对法律没有规定的事项进行规定。行政法规如果和法律相抵触,那么应适用上位法。
现在当然可以直接适用《特别规定》了,只是在适用过程中如发现与法律有冲突,应该适用法律。
Ⅹ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吗
不是法与法之间谁优于谁,根据审理案件的不同适用特别法与一般法不同,回比如: 邮政或者快递纠纷,答法院会采用《邮政法》审理,这个案件特别法就优于一般法,案例还很多,《立法法》第83规定,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
特殊案件就适用特别法,在这类案件中特别法就优于一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