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被追究法律责任
Ⅰ 因违纪己被处理还追究法律责任吗
一事不再罚 是法津规定 除非触犯刑法 纪律处分不能越权处理丶
Ⅱ 国企工人贪污辞职后还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吗
当然会。
一、在国企上班时,如果当时犯了罪,并不会因为辞职了就不追究专刑事责任属了。
二、刑法有追诉时效制度,即犯罪经过一定时间后,如未被发现即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①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②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0年。
③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④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
Ⅲ 经常说的"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是什么意思
暂时因为某些原因没有追究责任,但不排除以后可以提起诉讼追究责任的权利。这句话并不内属于法容律专业术语,也没有什么实质意义。行为人现在所实施的行为,不意味自己已经放弃对被开除者继续追究刑事责任或者民事责任的权利。
法律责任,有广、狭两义。广义指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所负有的遵守法律,自觉地维护法律的尊严的义务。狭义指违法者对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上的责任。法律责任同违法行为紧密相连,只有实施某种违法行为的人(包括法人),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还被追究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法律责任的特点:
1、法律责任首先表示一种因违反法律上的义务,(包括违约等)关系而形成的责任关系,它是以法律义务的存在为前提的。
2、法律责任还表示为一种责任方式,即承担不利后果。
3、法律责任具有内在逻辑性,即存在前因与后果的逻辑关系。
4、法律责任的追究是由国家强制力实施或者潜在保证的。
Ⅳ 追究法律责任
法定代表人或股东的变更并不影响公司在法律上的主体地位,相关债务和债权如不做特殊约定和处理,仍由原公司承担。
Ⅳ 违反已经废止的文件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吗
你说的不是太清楚,因为政府部门的普通文件?还是国家法律或地方法规等法专律性文件?
你既然属问“现在还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吗”,我推测你可能你说的是法律性文件。
我国法律在新法、旧法更替时遵循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我解释一下:原法规定的东西,你违反了,虽然现在文件已经废止了,不等于你可以回避这个问题。
1、新法代替旧法,如果新法规定处罚较轻,则依照新法执行。若旧法规定处罚较轻,则依照旧法执行。若新法认为不应受处罚,你就可以万事大吉了。
2、如果新旧法规定轻重一样,则依照旧法程序规定接受处罚。
Ⅵ 因犯错被老板罚款还会追究法律责任吗
犯错被罚款干但追究法律责任是两回事,因你犯错要造成经济损失,或你是触犯法律,那是要追法律责任的。
Ⅶ 如果说以前做的事情不违法,但放到现在的法律里面是违法的,以前的行为还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吗
你好
不会的,法律上有个原则叫法不溯及既往
法不溯及既往
通俗版地讲,就是不能用权今天的规定去约束昨天的行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追溯既往的法律不得通过。法国民法典规定: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在我国,“法无溯及力”同样适用于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方面。
希望可以帮到你
Ⅷ 死亡者还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吗
刑事责任不能被追究,民事责任遗产继承人应予承担。
Ⅸ 罪犯已经死亡,还要追究他的法律责任吗,
不需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9)还被追究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免于处罚的情形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2、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3、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4、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5、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7、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8、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