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挂靠经营人身损害法律责任
Ⅰ 挂靠车辆责任
1.没有明确法律规定被挂靠单位应对挂靠个人所造成的侵权事实负全部连带赔偿责任。《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它是在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事实的条件下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被挂靠单位在客观上没有完成共同侵害行为,不构成共同侵权事实。因而,不能简单机械地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
2.责成被挂靠单位负无限连带赔偿责任不符合《民法通则》权利和义务相一致原则。被挂靠单位没有取得车辆经营权和利益分配权,它所享受的权利是收取管理费,所履行的义务是依据挂靠与被挂靠双方约定的合同款项,例如,代办养路费、保险费、代办车辆报停、复驶手续等业务。事实上,二者是一种有偿的服务关系。鉴此,被挂靠单位对于挂靠车辆造成的损害赔偿,在收取管理费范围内承担有限连带赔偿责任,是较为合理的,这样才不会违背立法精神。
3.从所有权的整体性上看,应区别对待被挂靠单位所负的连带责任范围。所谓的被挂靠单位它是建立在挂靠与被挂靠这层关系上,它对挂靠车辆仅有形式上的所有权,而车辆控制和支配权仍掌握在挂靠个人手里,挂靠个人享有车辆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二者相比较,被挂靠单位这种名义上的所有权是具有不完整性。因而,比照车辆发包人对承包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责成被挂靠单位承担有限连带赔偿责任,是较为科学、合理的。
4.确定连带责任范围,应遵循相应过错原则。挂靠个人是由于违反交通规则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而被挂靠单位它没有违反交通规则,但其对挂靠车辆未尽到管理、监督义务,对发生了交通事故,应依据相应过错范围责成被挂靠单位承担有限连带责任。在审判实践中,如果不注意双方过错责任大小,必然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5.审判中,还应考虑到被挂靠的事实形成带有很大行政命令性。近年来,由于个体运输市场长期混乱,各级部门为了加强交通安全管理,督促有关规费的及时交纳,采用行政干预手段,将分散经营,各自为战的个体车辆组织起来,走联营联运集约化经营道路。比如,汽车联运公司,就是这个时期典型的被挂靠单位。因而,我们在追加被挂靠单位为共同诉讼主体同时,还必须考虑到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最终目的和企业生存与企业发展相对稳定性的因素,对联运公司这样新生单位从法律上加以保障,否则就会给企业增加经营风险系数,破坏企业经营机制。
在车辆挂靠中,还存在着挂靠个人私自将车辆转卖他人,甚至几经转让现象。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的,人民法院在审理中,应追加转卖中各个环节的当事人为共同诉讼主体,由最后环节当事人承担赔偿责任,并责成前一环节当事人对后一环节当事人层层负连带责任,被挂靠单位在收取管理费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以示车辆转让人对自己转让行为负责。这样,可以充分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一定程度上也会遏制车辆非法转让行为的发生。
车主与雇员诉讼主体确定及其责任承担问题在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民事赔偿案件时,常遇到机动车所有人雇佣的驾驶员在执行驾驶职务过程中造成他人财产和人身损害,公安部门认定驾驶员对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情况,人民法院在审理中,对车主和雇员诉讼主体确定及其赔偿责任。
Ⅱ 挂靠经营的车辆发生事故,如何承担赔偿责任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内问题的解释》第三条容规定,以挂靠形式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当事人请求由挂靠人和被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Ⅲ 车辆挂靠的法律责任有哪些车辆挂靠侵权谁承担责任
车辆挂靠的法律责任是,车主和被挂靠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回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答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以挂靠形式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当事人请求由挂靠人和被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Ⅳ 挂靠的法律责任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机动车侵权可以以向如下对象主张,索赔:
1、由版汽车的所有人权承担赔偿责任,所有人和实际使用人不一致的,由实际适用人承担,所有人在过错范围内分担。
2、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则由用人单位承担。
3、盗窃抢夺的机动车或报废车,则由实际使用人承担或购买人和出售人承担
4、挂靠车辆,由所有人和挂靠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参照转承责任),挂靠单位垫付后可以向过错方追偿。
根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首先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险范围内赔偿,其次你弟弟负事故的主要责任,因为不是全部责任,具体情况要结合事实,也许是80%,70%,60%,在根据具体的损失费用确定你弟弟要承担的赔偿数额(侵权责任法就是要求过错方承担责任)。
Ⅳ 如果挂靠经营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被挂靠单位应否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挂靠经营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被挂靠单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如下:
1、第三条 以挂靠形式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当事人请求由挂靠人和被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第五条 套牌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当事人请求由套牌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被套牌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同意套牌的,应当与套牌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担连带责任。
(5)机动车辆挂靠经营人身损害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以挂靠形式进行运输经营,在实践中产生了较多的弊端:
一是违反了《道路运输条例》等行政法规的规定,使国家通过运输经营许可证的形式加强安全管理、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的管理目的落空;
二是以挂靠形式从事运输经营的机动车,被挂靠企业有经营之名而无经营之实,疏于对驾驶人员的培训、疏于对机动车运行安全的管理,极大地增加了道路交通的安全隐患,对于其他道路交通参与人的人身财产权益造成了较大的风险。
三是挂靠经营方式下,挂靠人的资力往往比较薄弱,从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后,受害人难以得到及时、充分的赔偿,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引发诸多社会矛盾。
参考资料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挂靠车辆在交通运输中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如何赔偿的批复
【交通事故中机动车一方的责任主体认定】【挂靠单位】
挂靠是我国一个比较特殊的社会现象,一般都发生在运输领域,主要源于相关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的要求,即机动车运营者应当将其车辆依附于某个单位,由该单位统一管理。在我国,挂靠主要发生在个体运输领域,由于我国对运输行业的资格有限制性规定,一些个体运输户往往需要通过挂靠企业来获取对外开展经营活动的许可。挂靠一般都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但也存在无偿挂靠。对于挂靠单位是否应当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承担赔偿责任,应从两个方面考虑确定:①挂靠是否为有偿,需要说明的是,所谓有偿挂靠,应当是指挂靠单位通过挂靠获取的收益是其单位收入的一般来源之一,如果挂靠单位通过挂靠收取的费用非常低微,明显不是该单位的一般收益来源的组成部分,则可以认为属无偿挂靠;②挂靠单位是否履行了相应的管理职责,即是否按政府部门要求实际履行了相应的义务。
如果是有偿挂靠,则由于机动车必须通过挂靠单位才能从事运营,因此挂靠单位对机动车的运营具有控制能力,此类似于雇主通过雇员获取收益,可以认为挂靠单位与机动车运营者之间存在类似雇佣的关系,从而准用前述有关雇主责任的规定,挂靠单位应当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是无偿挂靠,由于挂靠单位没有收益,就难以认为两者之间具有类似雇佣的关系存在,也就不必然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挂靠单位没有履行相应的管理职责,则仍需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政府部门之所以要求挂靠,目的就是为了加强管理,这是挂靠单位的应尽义务。当挂靠单位未履行管理职责时,应认定其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过错,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应在其过错程度及与事故发生的因果关联程度所确定的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Ⅶ 机动车挂靠人与被挂靠人属于法定连带责任吗
《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机动车所有权人应为回经合法登记的行车证答上的车主。《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发生交通事故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根据目前普遍理解应既包括机动车驾驶员、法定车主(入户注册登记的车主)、实际车主(机动车的实际支配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挂靠集体企业并以集体企业的名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在诉讼中,该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与其挂靠的集体企业为共同诉讼人。”该规定可以视为挂靠人与被挂靠单位对外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依据。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2001年全省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规定:挂靠经营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损害的,应由挂靠人和被挂靠人连带承担赔偿责任。挂靠人与被挂靠人之间约定被挂靠人对交通事故的后果免责的,仅在双方之间具有约束力,不能对抗第三人。 本案中,判决肇事司机承担赔偿责任,被挂靠单位承担连带责任是符合法律精神的,作为被挂靠单位在对外承担了相关的民事责
Ⅷ 挂靠车辆运行中发生交通事故应如何承担责任及法律依据
车友,你问的“挂靠车辆运行中发生交通事故应如何承担责任及法律内依据”的问题容,在当今现实的经营活动中,车辆挂靠公司参与社会进行营运的不在少数,对此我的答复如下:
按照高法《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第二十一条之规定:
方案一: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实际经营人与名义经营人不一致的,由实际经营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名义经营人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方案二: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实际经营人与名义经营人不一致的,赔偿权利人请求由实际经营人和名义经营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从以上条款中的相关规定来看,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了,挂靠车辆在发生了交通事故后所应该要承担的赔偿责任,应该主要还得由由实际经营者承担,被挂靠公司负连带责任,但是公司有向挂靠车方追偿的权利。
Ⅸ 机动车被挂靠单位都承担哪些责任
一、机动车挂靠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被挂靠单位的责任认定
挂靠是我国一个比较特殊的社会现象,一般发生在运输领域,主要源于相关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的要求,即机动车运营者应当将其车辆依附于某个单位,由该单位统一管理。挂靠一般都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但也存在无偿挂靠。
对于被挂靠单位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法律并无明确规定,司法实践对该问题如何处理存在分歧,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
1.被挂靠单位收取管理费或得到其他经济利益的,由被挂靠单位与挂靠人共同负担连带责任;
2.被挂靠单位收取管理费或得到其他经济利益的,由被挂靠单位与挂靠人在收取管理费范围内负担连带责任;
3.被挂靠单位未收取管理费也未取得其他经济利益的,由挂靠人承担赔偿责任;
4.即使被挂靠单位未收取管理费也未取得其他经济利益的,如果被挂靠单位没有履行相应的管理职责,则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政府部门之所以要求挂靠,目的就是为了加强管理,当被挂靠单位未履行管理职责时,应认定其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过错,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应在其过错程度及与事故发生的因果关联程度所确定的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此外,司法实践对于“经济利益”的确定也存在宽严不一的现象。
有观点认为,从保护受害人利益角度出发,经济利益的认定应当从宽;
5.在交通事故中,无论是有偿还是无偿挂靠,被桂靠人承担的责任类型应确定为“有限的补充赔偿责任”为宜。这种责任具有的法律特征是:
(1)挂靠人在交通事故中是第一顺位的,为直接责任。
(2)被挂靠人是在挂靠人清偿不能的情况下承担责任,此种清偿不能,可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三十一条的规定,“本解释所称‘不能清偿’指对债务人的存款、现金、有价证券、成品、半成品、原材料、交通工具等可以执行的动产和其他方便执行的财产执行完毕后,债务仍未能得到清偿的状态”。
(3)被挂靠人承担的责任为有限责任,考虑到实际生活中挂靠费额及被挂靠人的责任承担能力等因素,这个责任应限定在挂靠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虽然交强险能适当减轻挂靠人与被挂靠单位的赔偿负担,但由于交通事故中,给受害人所造成的损害往往是高度致残或死亡,动辄赔偿几十万,即便是不能清偿的二分之一,对于主要盈利靠收取挂靠费的运输公司来说,也是一个较大责任风险。该风险的存在,能使被挂靠人尽最大的注意义务,来防止挂靠人发生交通事故,且又不至于因一次责任的承担,使其处于破产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