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供应商行贿的法律责任

供应商行贿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1-31 22:31:22

A. 个人独资企业内部人员与供应商勾结收受回扣,企业法人可以只告供应商,不追究内部人员责任吗

企业内部人员与供应商勾结收受回扣是违法的,达到一定数额就涉嫌受贿罪,回会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会答判刑的。所以企业法人不仅可以举报供应商行贿,还可以到司法机关报案要求追究内部人员受贿的刑事责任。所谓的只告供应商是不准确的,因为内外勾结收受回扣的行为不属于民事纠纷,而是涉嫌犯罪,只要报案就是行贿受贿一并予以追究责任的。

B. 华为供应商行贿将受到什么处罚

华为供应商行会受到什么处罚?其实它们受到处罚都是非常严重的,因为他都是比较正规的公司,不要去行贿

C. 商业贿赂的法律法规

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购买商品。但在有关行政解释的文字描述中,都是以贿赂来解释商业贿赂,而没有指出包含在“贿赂”一词中的目的要件和客体要件的内容,容易使人解读为“经营者只要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销售或购买商品就是商业贿赂行为”,而这一理解显然不妥。 商业贿赂的本质是通过不正当的利益引诱来争取交易机会,排挤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为自己谋取不当经济利益,它破坏的是公平竞争秩序。所以,必须在具备充分证据能够证明经营者给付财物为自己获取了或足以获取交易机会或其他经济利益的前提下,才能认定构成商业贿赂行为。然而,如果经营者只是为了索要被拖欠的货款而采用贿赂手段,就不能认定为商业贿赂;如果供货商因大型零售商利用垄断的优势地位索取不合理费用,而被迫支付相关费用,也不宜一概认定为商业贿赂;如果经营者对只经营自己产品的代理商进行返利,又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也不宜认定为商业贿赂。 商业贿赂既包括行贿行为也包括受贿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商业贿赂是对偶行为,既包括行贿方也包括受贿方,二者不可分割。但在有关法律法规中,只是明确禁止回扣中的行贿行为与受贿行为,即“在账外暗中给付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而给付和收受回扣仅是商业贿赂行为的一种。同时,“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中的“贿赂”一词系暗中给付财物进行收买之义,即行贿行为。这样,就容易使人将商业贿赂行为简单地理解为行贿行为,并由此引发争议甚至诉讼。 受贿主体的概念外延需要明确有关法律未明确一般商业受贿主体的概念外延,只是明确了回扣的受贿主体是“对方单位或者个人”。也就是说,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可能成为回扣之外的商业受贿主体。《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如果将购买或销售商品时收受贿赂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作为受贿主体论处,就会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比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购买商品自用时,它就不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的经营者。另外,在治理商业贿赂的行政执法实践中,到底应该以“主体论”观点为判断标准,还是应该以“行为论”观点为判断标准,来分析商业受贿方是否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界定的经营者,也存在不同的理解。 对商业受贿行为的法律责任应当作出专门规定《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了商业行贿行为的法律责任,即经营者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监督检查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但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并未对受贿行为的法律责任作出专门规定,由此出现“法有禁止而无处罚”的尴尬。如果规定对商业受贿行为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处罚,则容易自相矛盾。因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二条并未规定商业受贿行为的法律责任,所以这种法律转致规定很难成立。 执法人员应认真学习,正确理解和把握基本概念基于法律法规存在的缺陷,中央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正确把握政策界限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商业贿赂是在商业活动中违反公平竞争原则,采用给予、收受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等手段,以提供或获取交易机会或者其他经济利益的行为。”这样,就明确了商业贿赂包括行贿行为与受贿行为,并把《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的“其他手段”细化为“其他利益等手段”,明确了商业贿赂的目的要件和客体要件。同时,《意见》明确指出,商业贿赂主体既包括各类公司、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经营者和社会团体、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及其从业人员,也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及其工作人员等。《意见》还划分了折扣、佣金、附赠、捐赠、其他利益与商业贿赂相关财物之间的界限,为在更大范围内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D. 经法院查出公司供应商贿赂公司高层该怎样处理

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应依法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刑法
第一百六十三条【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一百六十四条【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给予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以财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E. 行贿罪必须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和刑事责任

一、在被诉前主动交待,并有重大立功表现,不追究刑事责任;
二、在被回诉前主动交待,答可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三、行贿在5000元以上,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四、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五、情节特别严重,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F. 商业贿赂法律责任

商业贿赂法律责任:
首先,对什么人可以构成反商业贿赂中规定的商业贿赂主体?根据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商业贿赂本身的规定,商业贿赂是经营者为了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利用财物对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进行贿赂的行为,因此,商业贿赂发生在经营者的经营活动中,而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因此反商业贿赂中所规定的商业贿赂的主体只能是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的经营者,而不包括国家工作人员或单位,也就是说,如果商业贿赂行为构成犯罪,罪名也只能是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或者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
其次,如果构成反商业贿赂中所规定的商业贿赂行为,企业经营者将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呢?商业贿赂行为根据危害程度的不同,存在违法和犯罪两个层次,分别应当承担民事,行政,刑事责任。第一,承担民事责任。根据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赔偿损失属于民事责任的一种。
第二,承担行政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以行贿的手段销售或者购买商品的,应当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根据情节的轻重对经营者处以1万元以上20万以下的罚款,如果有非法所得的,应当予以没收。这里的没收非法所得和处以罚款的行为都属于行政责任。第三,承担刑事责任。刑事责任依照我国《刑法》进行处罚。如果商业贿赂行为本身构成了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单位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赂罪等罪名的话,依照刑法分则对不同罪名规定的刑事责任进行处罚。
总之,商业贿赂行为是我国法律所明确禁止的,尤其在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发布实施之后,商业贿赂行为,更是成为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所打击的重点领域,并且由上述文章内容可以看出任何企业经营者从事商业贿赂,都要承担法律责任,轻则是行政责任,重则有可能是刑事责任。因此希望企业经营者能够明确反商业贿赂中所规定的商业贿赂行为的范围,也能够明确一旦构成商业贿赂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十分巨大,在企业经营者具备这样的意识之后,就能够提前做出行之有效的应对办法,规避商业贿赂行为,避免成为反商业贿赂的执法对象。

G. 政府采购招标代理行贿什么处罚

一般来说就是罚款,暂停一定时间的代理资格。如果造成危害情况比较大,社会影响较大的,会进行刑事处罚,一般采购依行贿罪处。

根据政府采购法,有可能只是民事责任,但有可能会涉及到刑事责任,主要看涉及的严重性。

《政府采购法》第77条中规定,供应商在政府采购中有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成交的;采取不正当手段诋毁、排挤其他供应商的;与采购人、其他供应商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的;向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行贿或者提供其他不正当利益的;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与采购人进行协商谈判的,其中标、成交无效。
《政府采购法》第25条规定,供应商向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评标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竞争性谈判小组的组成人员、询价小组的组成人员行贿或者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谋取中标或者成交,其中标、成交无效。
《政府采购法》第79条中规定,政府采购当事人有本法第71条、第72条、第77条违法行为之一,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并应依照有关民事法律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上述规定,供应商在采购过程中有违法的投标行为,除其中标、成交无效外,还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如果违反了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承担法律规定的民事责任。

H. 采购拿回扣,触犯什么法律

该行为构成了,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触犯了刑法中的条例

如果全额退回任职单位,且单位不去追究责任,就不会判刑,如果单位追究责任最高可判5年。

第一百六十三条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主观方面是故意,而且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2处罚编辑触犯本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描述编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8)供应商行贿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认定

1.划清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与非罪行为的界限。

(1)按照《刑法》第163条的规定,构成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人员受贿罪必须是受贿数额较大的,不足较大数额的按一般受贿行为处理。

数额较大的具体界限,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通知第十条规定: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2)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人员在法律、政策许可的范围内,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合理报酬的,不属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受贿,因而是合法行为而不是犯罪。

(3)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人员接受亲朋好友的一般礼节性馈赠,而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亲朋好友谋取利益的,不成立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人员受贿罪。上述(2)、(3)两点说明,区分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人员受贿罪与合法行为的界限,关键是看行为人获得的财物是否属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利益而取得。

(4)区分以收受回扣、手续费为特点的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人员受贿罪与正当业务行为的界限。在正常的市场交易行为中,取得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折扣、佣金是正当业务行为;而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为个人所有的,应认定为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人员受贿罪。

2.划清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与受贿罪的界限。

两罪区分的关键在于犯罪主体的不同: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人员,即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以及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国有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国有其他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

I. 供应商给买家回扣,法律怎么处罚供应商的

供应商给买家回扣是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不违法的,所以不会处罚的,就好像买什么牌子的电器,厂家返现多少或送多少电费,一个道理

供应商给卖家回扣是商业贿赂

热点内容
中级经济法公司法律制度 发布:2025-10-03 23:15:42 浏览:847
2018四川产假劳动法 发布:2025-10-03 23:06:40 浏览:622
广东职工法律知识竞赛 发布:2025-10-03 23:01:33 浏览:830
空白信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10-03 22:58:01 浏览:341
刑法什么邢 发布:2025-10-03 22:50:41 浏览:232
证人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是 发布:2025-10-03 22:34:12 浏览:375
清华大学2012法律硕士录取名单 发布:2025-10-03 22:33:01 浏览:363
法律咨询服务部是什么 发布:2025-10-03 22:32:16 浏览:830
法律服务小分队计划 发布:2025-10-03 22:24:28 浏览:264
刘忠社会法 发布:2025-10-03 22:24:21 浏览: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