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除权产生法律效力的情形

除权产生法律效力的情形

发布时间: 2021-02-02 20:09:40

『壹』 除权判决何种条件下可以撤销

但当E公司向银行请求付款时,银行以该汇票已被法院宣告无效为由拒付。原来C公司是将该汇票背书给了F公司,F公司背书转让前发现该汇票遗失,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法院受理后依法在报纸上刊登公告,催促利害关系人在法定期限内申报权利。但公示催告期间无人申报权利,法院作出除权判决,宣布该票据无效。E公司被拒绝付款,遂诉至法院要求上述五家公司支付票据款,并申请撤销法院之前作出的除权判决。
笔者认为除权判决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撤销的。理由如下:1、除权判决的作出,仅仅是根据公示催告申请人的申请和无人申报权利的事实,推定该申请人为票据权利人,这种推定可能与事实不符,不一定反映票据关系的真实情况。2、由于公示催告程序实行一审终审制,又仅以程序确定实体事实的方式进行处理,催告期限也较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申请事项不属于公示催告的范围、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审判人员滥用审判权等等严重影响利害关系人权益的重大事项,应当允许利害关系人提起撤销之诉。3、利害关系人另行起诉后,法院按照票据纠纷进行审理,审理后所作的判决,可能与除权判决的内容相一致,也可能与除权判决的内容相抵触。笔者认为除权判决在多数情形下成为维护失票人权利的重要途径,但也不能因为公示催告程序的瑕疵或者其他不可归责于票据占有人的原因而损害现实票据持有人应当拥有的权利。虽然笔者主张除权判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撤销,但结合本案审理的情况来看,E公司并没有证据证明F公司滥用权力恶意申请公示催告,也未发现该案件公示催告程序存在违法的情形,故对E公司申请撤销除权判决的诉请予以驳回。
对于除权判决撤销前,E公司是否享有票据权利的问题,一种意见认为E公司通过合法手段经过连续背书转让取得该票据,是善意持票人,且取得票据的时间在公示催告程序之前,应当享有票据权利;另一种意见认为该汇票已被宣布无效,附着于该票据之上的票据权利同时归于消灭,除非除权判决被撤销,否则E公司已经不享有票据权利。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作者单位:苏州平江区法院)

『贰』 谁知道除权判决确有错误能否提起再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按照公示催告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不得申请再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试行)第14条规定,对依照公示催告程序审理的案件的再审申请不予受理。上述法律明确规定了不允许当事人申请再审,但是对院长提起审判监督程序并无禁止性规定。《民事诉讼法》第177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99条、第200条规定了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因此笔者认为,对按照公示催告程序审理的案件按照院长监督程序提起再审,是有法律依据的。
那么,按照公示催告程序审理的案件提起再审后,究竟如何审理呢?因为没有任何法律规定,笔者认为应当结合立法的原意适用法律。《民事诉讼法》对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再审案件作了明确的规定,比如必须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必须开庭审理,第186条还规定再审适用的程序,即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但是公示催告程序是一种特殊的程序,一是非讼性质,没有明确的相对人;二是实行一审终审制;三是特殊的审理方式,不能调解,也无需开庭审理;四是终结公示催告程序适用裁定;五是特殊的判决效力,即除权判决作出后产生如下法律后果:1.结束了公示催告程序。2.申请人可持除权判决向付款人请求付款。3.所公示票据无效。4.除权判决是付款人履行付款义务的依据。
基于上述法律规定,笔者认为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对公示催告程序中作出的除权判决进行再审时,应当作如下处理: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无需开庭,一审终审,对确有错误的除权判决在判决撤销的同时,还应当判决终结公示催告程序。
冯艾芳(作者单位:太原市杏花岭区法院)作者:作者单位:太原市杏花岭区法院

『叁』 什么是除权判决

除权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在公示催告期届满无人申报权利,或者申报被驳回,依申请人的请求所作的宣告失票无效的判决。人民法院作出除权判决,必须根据公示催告申请人的申请,人民法院不能依职权主动作出除权判决。

除权判决不确认票据关系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只解决票据是否有效的问题。申请人应当在申报权利期间届满的次日起,1个月内向人民法院申请作出除权判决。逾期不申请判决的,终结公示催告程序。

除权判决申请条件:

(1)无人申报权利或申报权利被依法驳回。

(2)公示催告申请人应当自申报权利的期间届满次日起1个月内向人民法院申请作出除权判决。

(3)申请人必须向原受理公示催告申请的人民法院提出。

(3)除权产生法律效力的情形扩展阅读

除权判决的法律效力:

除权判决自公告之日起,产生如下效力:

1、羁束力。即法院不得任意撤销或变更除权判决。除权判决中如有误写、误算或类似显然的技术上或形式上错误的,裁定更正。

2、确定力。即具有形式确定力,不得提起上诉;同时产生既判力,并不得提起再审。

3、除权力。即除去公示催告的票据的法律效力,利害关系人不拥有该票据上的权利,而公示催告的申请人依据除权判决享有该票据上的权利。

4、执行力。即公示催告申请人有权依据除权判决向票据支付人请求支付票据上的金额,支付人拒不支付的则申请人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肆』 除权判决的法律效力

除权判决的效力抄,是指除权判决在法律上的执行力。除权判决应当公告,自公告之日起除权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公示催告程序实行一审终审,除权判决作出后,当事人不能上诉。除权判决有以下效力:

1、被催告申报权利的票据丧失效力,即持有该票据的利害关系人不能行使票据上的权利。但利害关系人对除权判决有异议的,可以按《民事诉讼法》第198条的规定提起诉讼。

2、公示催告申请人根据人民法院判决行使票据上的权利,有权依据人民法院的除权判决向付款人请求付款,付款人不得拒绝支付。

(4)除权产生法律效力的情形扩展阅读:

除权判决的申请条件

1、无人申报权利或申报权利被依法驳回。

2、公示催告申请人应当自申报权利的期间届满次日起1个月内向人民法院申请作出除权判决。

3、申请人必须向原受理公示催告申请的人民法院提出。

『伍』 谁帮忙解释一下除权,填权

通常配股股权登记日后要对股票进行除权处理。配股除权价格=(配股前股票市回值+配股价格*配股答数量)/(配股前股数+配股数量),除价权只是作为除权日股价涨跌幅度的基准,提供的只是一个参考价,如果除权后股票市价高于除权参考价,这种情形使得参与配股的股东财富较配股前有所增加,称为“填权”,反之股价低于除权参考价则会减少参与配股股东的财富,称为“贴权”。

『陆』 什么是除权

除权除息

上市证券发生权益分派、公积金转增股本、配股等情况,交易所会在股权(债权)登记日(B股为最后交易日)次一交易日对该证券作除权除息处理。

常见问题

股票除权当天,股价何以“大跌”?

一些股民在不了解除权除息有关知识的情况下,对股价除权当天的“大跌”感到吃惊,这是认识上的误区,这种认识误区大多发生在新股民当中。

上市公司分红送股必须要以某一天为界定日,以规定哪些股东可以参加分红,那一天就是股权登记日,在这一天仍持有该公司股票的所有股东可以参加分红,这部分股东名册由登记公司统计在册,在固定的时间内,所送红股自动划到股东账上。

股权登记日后的第二天再买入该公司股票的股东已不能享受公司分红,具体表现在股票价格变动上,除权日当天即会产生一个除权价,这个价格相对于前一日(股权登记日)虽然明显降低了,但这并非股价下跌,并不意味着在除权日之前买入股票的股东因此而有损失,相对于除权后“低价位”买入股票但无权分享红利的股东而言,在“高价位”买入但有权分享红利的股东,二者利益、机会是均等的,后者并无何“损失”。

例如:

某股10送3股,股权登记日当天股民甲以收市价10元,买进1000股共花本金10000元(不含手续费、印花税),第二天该股除权,除权价为7.69元,此时股民甲股票由原来的1000股变为1300股,以除权价计算,其本金仍为10000元,并没有损失。

什么是股权登记日、除权(息)日?

上市公司的股份每日在交易市场上流通,上市公司在送股、派息或配股的时候,需要定出某一天,界定哪些股东可以参加分红或参与配股,定出的这一天就是股权登记日。也就是说,在股权登记日这一天仍持有或买进该公司的股票的投资者是可以享有此次分红或参与此次配股的股东,这部分股东名册由证券登记公司统计在案,届时将所应送的红股、现金红利或者配股权划到这部分股东的账上。这里请投资者注意,上交所规定,所获红股及配股需在股权登记日后第二个交易日上市流通。

所以,如果投资者想得到一家上市公司的分红、配股权,就必须弄清这家公司的股权登记日在哪一天,否则就会失去分红、配股的机会。

股权登记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就是除权日或除息日,这一天购入该公司股票的股东是不同于可以享有本次分红的“新股东”,不再享有公司此次分红配股。

什么是含权、含息股;填权和贴权?

上市公司在董事会、股东大会决议的送红、配股后,尚未正式进行分红、配股工作,股票未完成除权、除息前称为“含权”、“含息”股票。

股票在除权后交易,交易市价高于除权价,取得送红或配股者得到市场差价而获利,为填权。交易市价低于除权价,取得送红配股者没有得到市场差价,造成浮亏,则为贴权。

除权、除息价怎样计算?

上市公司进行分红后,除去可享有分红、配股权利,在除权、除息日这一天会产生一个除权价或除息价,除权或除息价是在股权登记这一天收盘价基础上产生的,根据深、沪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的规定,计算办法具体如下:

除权(息)价的计算公式为:

除权(息)报价=[(前收盘价-现金红利)+配(新)股价格× 流通股份变动比例]÷(1+流通股份变动比例)

除权日卖出股票,是否仍有分红?

股权登记日当天收市后,仍持有该公司股票,可享有分红;但在除权日抛出原持有股票,是否仍享有分红呢?

股权登记日是用以区分能否享受公司红利的标志,凡在股权登记日这一天(直到收市)仍持有公司股票的,属于可享受该公司分红的股东,第二天(除权日)再买入股票的,已不可享受分红。

因此,上述问题即使第二天(除权日)卖掉股票,依然是可以享受公司分红的股东。

除权价等于开盘价吗?

根据深、沪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规定,除权(息)价的计算公式为:

除权(息)报价=[(前收盘价-现金红利)+配(新)股价格× 流通股份变动比例]÷(1+流通股份变动比例)

除权(息)日该证券的前收盘价为除权(息)日除权(息)价。证券每日的开盘价是经过集合竞价产生的,开盘价不完全等于除权价。此时,除权价(前收市价)只能作为除权日当天个股开盘的参考价,如果大部分人对该股一致看好,委托价相对除权价高填,经集合竞价产生出的开盘价高于除权价,则填权;反之,则贴权。

如果出现大多数以委买委卖对除权价均认可的价格,则产生与除权价相等的开盘价。

沪市XR、DR、XD代表什么?

沪市行情显示、行情日报表中常常在股票名称前出现XR、DR、XD的字母,许多股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某股票在除权日当天,在其证券名称前记上XR,为英文Ex-Right的缩写,表示该股已除权,购买这样的股票后将不再享有分红的权利;证券代码前标上DR,为英文Ex-Rivident和Ex-Right合在一起的缩写,表示除权除息,购买这样的股票不再享有送红派息的权利。证券代码前标上XD,为英文Ex-Divident的缩写,表示股票除息,购买这样的股票后将不再享有派息的权利。

B股分红派息的“最后交易日”买进的股票能否获送红?

B股最后交易日亦即B股股权登记日,同A股,只是习惯上使用前者以作明示。因此,于B股分红派息的“最后交易日”买进的股票能获送红。

附:B股分红派息日程

R日 B股最后交易日或B股股权登记日

R+1日 B股除权除息日

R+3日 股权确认后,即红股到账

R+4日 股民可以开始交易红股,并在托管商处领取红利。

值得一提的是,B股投资者是否享有转增股及派发现金红利权,关键在于看该B股的“最后交易日”。

『柒』 除权是什么意思

股份公司因向股东送红股等,股份增加,每股股票的实际价值减少,需要从股版票市场价格中除去减少权的部分,叫做除权。

除权(exit right,XR),涉及两种情况,一种是指股票的发行公司依一定比例分配股票给股东,作为股票股利,此时增加公司的总股数,还有一种是指股票的发行公司向股东配股。派发股票股利的举例如下:配股比率为25/1000,表示原持有1000股的股东,在除权后,股东持有股数会增加为1025股。此时,公司总股数则膨胀了2.5%。配股的意思即是公司向老股东发行股票。除了股票股利之外,发行公司也可分配“现金股利”给股东,此时则称为除息。(红利分为股票红利与现金红利,分配股票红利对应除权,分配现金红利对应除息。)

(7)除权产生法律效力的情形扩展阅读:

在除权操作上,首先要掌握以下一个简单的公式

A=[(B+E×D)/(1+D+C)]

A:除权后的市价

B:除权前一天的收市价

C:送股率

D:配股率

E:配股认购价

如某股送配方案为10股送1配1,如当天价为8.9,配股价为3.6。A=[(8.9+0.1×3.6)/(1+0.1+0.1)]=7.72即除权价为7.72元。

『捌』 关于法院的除权判决

不应当知道的情形只有不可抗力和法院未公告或未按照法定方式公告除权判决。不可抗力包括自然灾害和权利人丧失行为能力等而无法在1年内提起撤销除权判决之诉。

『玖』 什么是除权

除权是由于公司股本增加,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业实际价值(每股净资产)有所减少,需要在发生该事实之后从股票市场价格中剔除这部分因素,而形成的剔除行为。

除权产生是因为投资人在除权之前与当天购买者,两者买到的是同一家公司的股票,但是内含的权益不同,显然相当不公平。因此,必须在除权当天向下调整股价,成为除权参考价。

(9)除权产生法律效力的情形扩展阅读:

除权(exit right,XR),涉及两种情况,一种是指股票的发行公司依一定比例分配股票给股东,作为股票股利,此时增加公司的总股数,还有一种是指股票的发行公司向股东配股。派发股票股利的举例如下:配股比率为25/1000,表示原持有1000股的股东,在除权后,股东持有股数会增加为1025股。此时,公司总股数则膨胀了2.5%。配股的意思即是公司向老股东发行股票。除了股票股利之外,发行公司也可分配“现金股利”给股东,此时则称为除息。(红利分为股票红利与现金红利,分配股票红利对应除权,分配现金红利对应除息。)

上市公司以股票股利分配给股东,也就是公司的盈余转为增资时,或进行配股时,就要对股价进行除权。上市公司将盈余以现金分配给股东,股价就要除息。

导致上市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化的情况有很多,主要包括:上市公司实施送股、转增、增发、配股、回购注销等。其中,送股和转增是比较常见的会导致除权的情况。由于目前在公开和定向增发的定价方面,都有“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百分之九十”的规定,即和市场价颇为接近,因此上市公司均未进行除权处理。

如6月份实施公募增发的三房巷。不过,由于配股在定价方面没有被要求接近市场价格的原则,上市公司在针对原股东配股时,往往配股价远低于市场价格,因此在配股实施完成后,都会进行除权处理。如人福科技于2006年8月7日实施配股除权,配股比例为10:3,配股价3.80元,配股除权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为5.77元,除权当日的基准价的计算公式为(5.77元/股×10+3×3.80元/股)÷13股=5.32元。

『拾』 除权是什么意思

除权(股票术语)由于公司股本增加,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业实际价值(每股净资产)有所减少,需要在发生该事实之后从股票市场价格中剔除这部分因素,而形成的剔除行为。

除权涉及两种情况,一种指股票的发行公司依一定比例分配股票给股东,作为股票股利,此时增加公司的总股数,还有一种指股票的发行公司向股东配股。

派发股票股利的举例如下:配股比率为25/1000,表示原持有1000股的股东,在除权后,股东持有股数会增加为1025股。此时,公司总股数则膨胀了2.5%。

配股的意思即是公司向老股东发行股票。除了股票股利之外,发行公司也可分配“现金股利”给股东,此时则称为除息。红利分为股票红利与现金红利,分配股票红利对应除权,分配现金红利对应除息。



(10)除权产生法律效力的情形扩展阅读


除权产生,除权报价的产生是由上市公司送配股行为引起,由证券交易所在该种股票的除权交 易日开盘公布的参考价格,用以提示交易市场该股票因发行股本增加,其内在价值已被摊薄.

除权日,股权登记日,简单说就是,如果你在这个日期(含)之前买了这种股票,你就拥有公告里说的转增,配送股或者红利的权利。登记拥有这种权利的股东的名字。

除权日是,转增或者配送股以后市场可流通总股数增加,那么原来的市场价格必须进行除权。不然对后来买股票的人就不公平了。一样的总市值,股数增加了,价格却没降。

报价的计算是按照上市公司增资配股(或送配股)公告中的配股(或送配股)比例为依据的:

配股除权报价XR(Ex-rights)=(除权前日收盘价+配股价格*配股率)/(1+配股率)

送配股除权报价XR(Ex-rights)=(除权前日收盘价+配股价格*配股率)/(1+送股率+ 配股率)

热点内容
东莞劳动合同法合同期满公司需要赔付吗 发布:2025-10-03 17:25:34 浏览:932
边区法官 发布:2025-10-03 17:24:42 浏览:269
法律援助办结期限 发布:2025-10-03 17:24:00 浏览:863
关于法治的儿歌 发布:2025-10-03 17:18:23 浏览:127
天津2014劳动法 发布:2025-10-03 16:57:08 浏览:497
刑法志皆斩 发布:2025-10-03 16:55:47 浏览:793
民事诉讼法216条 发布:2025-10-03 16:47:40 浏览:877
教育道德与 发布:2025-10-03 16:46:49 浏览:159
工作法律咨询 发布:2025-10-03 16:46:42 浏览:758
借款合同怎样写才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10-03 16:20:44 浏览: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