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与适用有法律效力
1. 如何理解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即法律约束力,指人们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那样行为,必须服从。专
法律生效的范围。包括属:
(1)时间效力,指法律开始生效的时间和终止生效的时间;
(2)空间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领海、领空),通常全国性法律适用于全国,地方性法规仅在本地区有效;
(3)对人的效力,指法律对什么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适用于全国公民,有的法律只适用于一部分公民。
2. 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解释 理解与适用 可以作为判决依据吗
司法解释是判裁决的直接法理依据。
理解与适用只能作为判裁决中的参考、借鉴与指导作用(在司法实践中可以按判例地位对待),不能直接用于判裁决依据。
3. 最高院关于如何理解与适用合同法解释第24条问题的答复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对《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四条专理解与适用的请示的属答复(2013年6月4日法研〔2013〕79号)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浙高法〔2012〕331号关于如何理解与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合同法解释(二)》)第二十四条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当事人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通知对方要求解除合同的,必须具备合同法第九十三条或者第九十四条规定的条件,才能发生解除合同的法律效力。
当事人没有约定异议期间,一方当事人在《合同法解释(二)》施行前已依法通知对方当事人解除合同,对方当事人在《合同法解释(二)》施行之日起三个月以后才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本答复下发之前已经终审的案件,不适用本款规定。
4. 最高法院关于如何理解与适用合同法解释第24条问题的答复
【法规标题】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对《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4条理解与适用的请示的答复
【发布部门】 最高人民法院
【发文字号】法研[2013]79号【批准部门】
【批准日期】【发布日期】2013.06.04
【实施日期】2013.06.04【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类别】 法律解释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对《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4条理解与适用的请示的答复
(2013年6月4日法研[2013]79号)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浙高法[2012]331号关于如何理解与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合同法解释 (二)》)第24条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当事人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通知对方要求解除合同的,必须具备合同法第九十三条或者第九十四条规定的条件,才能发生解除合同的法律效力。
当事人没有约定异议期间,一方当事人在《合同法解释(二)》施行前已依法通知对方当事人解除合同,对方当事人在《合同法解释(二)》施行之日起三个月以后才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本答复下发之前已经终审的案件,不适用本款规定。
此复
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案件诉讼时效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
人民法院出版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案件诉讼时效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一版书。 本书针对诉讼时效兼具理论权性和实践性的制度特点,在体例结构及内容安排上注重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为使读者准确理解条文起草本意,正确进行司法适用,在条文释义部分,分别从起草背景与历史沿革、争议观点、比较法研究、条文起草本意、相关法理、司法实务中应予注意的问题、相关案例等七方面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入地阐释。
本书通过多层次对民事案件诉讼时效内容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细致的诠释与解读,融实务性、学术性、专业性与指导性于一体,对于诉讼时效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均具较高参考价值。
6.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有效力吗
司法解释有效力,但其理解与适用只是学理解释,没有效力,但可参考。
7. 人民法院出版社的理解与适用是否具有权威性
您好!人民法院出版社的理解与适用不具有权威性。任何出版社的出版物所表达的观点都不能代替法律。任何出版社的出版物所表达的观点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悖的内容都是非法无效的。谢谢阅读!
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合同法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属于什么性质的法律
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属于《民事诉讼法》的下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合同法》一样,属于民事法性质的法律法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1999]19号)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司法解释目的、对于法规每一条款的深化理解和适用范围:
一、目的:为了正确审理合同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的规定,对人民法院适用合同法的有关问题作出如下解释:
二、法律适用范围
1、合同法实施以后成立的合同发生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适用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法实施以前成立的合同发生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除本解释另有规定的以外,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定,当时没有法律规定的,可以适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
2、合同成立于合同法实施之前,但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跨越合同法实施之日或者履行期限在合同法实施之后,因履行合同发生的纠纷,适用合同法第四章的有关规定。
3、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效力时,对合同法实施以前成立的合同,适用当时的法律合同无效而适用合同法合同有效的,则适用合同法。
4、合同法实施以后,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
5、人民法院对合同法实施以前已经作出终审裁决的案件进行再审,不适用合同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每一条款的深化理解和判决尺度(略)。
9. 物权法条文理解与适用是司法解释吗
您好,不是的。
司法解释,是最高法院对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问题的解释,最高检对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问题的解释。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