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转让有法律效力吗
Ⅰ 口头协议转让农村土地使用权是否有效什么法律有这样的规定
你好:
2003年3月1日《农村土地承包法》正式施行以前,《宪法》和《土地管理法》对农村土地是严格控制转让的,你说的这幅土地应该在2003年3月1日以前转让的,因此此转让协议及行为因违法而无效。
2003年3月1日《农村土地承包法》正式施行以后,依以下条款执行:
第三十二条 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第三十三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平等协商、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二)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
(三)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四)受让方须有农业经营能力;
(五)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
第三十七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双方当事人的姓名、住所;
(二)流转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
(三)流转的期限和起止日期;
(四)流转土地的用途;
(五)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六)流转价款及支付方式;
(七)违约责任。
第四十条 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种或者各自需要,可以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互换。
第四十一条 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的,经发包方同意,可以将全部或者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由该农户同发包方确立新的承包关系,原承包方与发包方在该土地上的承包关系即行终止。
综上所述,不论哪种情形,该转让都不符合实体要件和程序要件,因而无效。但是,如果,该建房是经政府、土地等部门下了批文的,要得动房子,还得通过批准机关或法院撤销了该行政许可才行。
Ⅱ 口头约定的房屋买卖合同有没有法律效力
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 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内律、行政法规容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07修正)》第四十一条规定:“房 地产转让,应当签订书面转让合同,合同中应当载明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方式。” 根据上述规定,房屋买卖应当订立书面的转让合同。但是《城市房地产 管理法》是管理性的法规而非效力性的法规,若买卖双方就房屋买卖达成口 头约定,只要该约定具体明确,体现了双方共同真实的意思表示并得到实际 履行,即便该约定是口头约定,只要约定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该口头 约定就合法有效。
Ⅲ 口头转让协议是否有法律效力
理论上可以有效力
双方可以根据口头协议并履行自己的权利义务 法律承认
但一方否认情况下 单凭口头协议是无法证实该协议是否生效
Ⅳ 口头委托有法律效益吗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如果该合同内容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专书面形式的,口头属约定不具有法律效力;
2、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但在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之前,口头约定的合同内容无效;
3、若不是上述两种情况,则当事人双方的口头约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对此,我国我国《合同法》第十条规定:
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从合同法的第十条,不难看出,口头形式是合同的形式之一,一般认为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虽然当事人双方的口头约定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如果其中一方对该口头约定予以否认并不履行相应的义务,那么就需要另一方提供证据来证明该口头约定的存在,否则空口无凭,很难让法律对此约定予以认定。
Ⅳ 口头协议转让土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转让是违法的,协议肯定无效,这只能是违法行为的证据,写不写没有意义,事实如果形成,再反悔就晚了
Ⅵ 口头承诺买卖土地有没有法律效力
1、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
2、你的情况,属于居间合同。你想索要的,应是居内间报酬。
3、口头承诺:有法律效容力,但如果是口头承诺,在对方不承认的情况下,你有什么证据证明口头承诺的内容?如果你无法用其他证据(比如,证人证言或是录音录像等)证明口头承诺的内容,也就无法主张口头承诺的权利。
4、另外,想索要报酬,还必须有证据证明成交的双方是根据你报告的双方各自的信息而成交的,如果成交的对方客户虽然曾经是你“其中一个意向关系客户”,但他们双方结识、成交却不是因为你的介绍、而是从其他途径获取的信息,你也不能索要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