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名法定代表人法律责任
① 挂名法定代表人如何认定责任
在担任所谓”挂名”的法定代表人中是有较大的法律风险,而且会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常见情况有两种:
一、不能证明自己是”挂名”的法定代表人:
1、在民事责任中,和某种情况下法定代表人需要为公司人员违规行为所造成损失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2、在行政责任中,和某些情况下法定代表人需要为公司违法违规行为承担行政责任,除非法定代表人能证明,本人对公司违规行为并不知情,并且主观上没有过错和失职。
3、在刑事责任中,公司有犯罪行为,法定代表人并不一定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在我国的《刑法》规定中,有部分罪名是除了对单位进行处罚外,还会追究”直接的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比如:销售和生产冒牌产品罪、非法经营罪、偷税罪、侵犯著作罪等。
4、在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和被申请强制执行欠缴税款时,在特定情形下,行政机关、司法有权对法定代表人采取强制措施。
二、能证明自己是”挂名”的法定代表人:
1、在民事责任中,公司如果属于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以自身财产对外承担还款责任;实际操控人操纵公司时如果出现虚构出资、抽逃出资行为,在诉讼过程中有转移或隐蔽资产,和未经清算就擅自自行处分财产等,挂名的法定代表人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赔偿。
挂名法定代表人无论是否清楚公司行为,都要为公司对外借款或其他经营行为承担一定法律责任,如果公司法定代表人失踪或无法找到公司民事责任人,那”挂名”法定代表人也会面临承担民事责任。
2、在刑事责任中,公司控制者操纵公司进行经济犯罪,比如诈骗、非法集资等情况,”挂名法定代表人虽未直接参与,但”挂名”法定代表人明知实情,却不阻止,放任实际控制人的行为,这时”挂名”法代表人也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即使挂名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书面签了约定,挂名法定代表人不参与和不承担责任,这约定只对双方之间有效,对外并不具有法律效果。
《公司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的财产。”
(1)挂名法定代表人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朱某的行为应当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刑事责任,但因其认罪、悔罪态度较好,有自首情节,且没有前科、劣迹,事后双方已达成和解,所以我院拟对其相对不起诉。”
近日,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人民检察院就一起拟不起诉故意伤害案召开听证会并通过网络直播。作为案件第一承办人,秀屿区检察院检察长吴丽仙主持此次听证会并详细说明了拟不起诉的法律依据。参与听证各方代表听取说明后轮流发表意见,对秀屿区检察院作出的决定表示同意,而后签名、确认听证笔录。
入额领导办案了没有?都办了什么案?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两个问题已成为福建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何泽中到基层调研司法改革工作,必会向两级检察院“一把手”提出的问题。
为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切实发挥入额院领导的示范作用,今年6月,福建省检察院专门制定入额院领导直接办理案件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对落实领导带头办案机制提要求,盯得紧,抓落实。
仅签字挂名不算领导办案
怎样才算是领导办案?规定明确界定,仅仅在法律文书上签字、挂名,或是在权限范围内组织研究案件、审核案件、主持检委会讨论案件,都不能充抵办案数。所谓领导直接办案,是以承办检察官身份办理职务犯罪立案侦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诉讼监督案件。
按照司法亲历性要求,规定列举了领导办案应履行的相关职责,包括收集、审查证据,讯问主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询问关键证人,听取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意见,制作、审定签发法律文书,出庭支持公诉等。
6月13日,三明市明溪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张某故意伤害其弟一案,明溪县检察院检察长廖才玉以公诉人身份出庭支持公诉。廖才玉指控犯罪有力,震慑有威。被告人当庭认罪,被害人也当庭谅解被告人,庭审效果良好。最终,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张某拘役两个月,缓刑3个月。
庭下,廖才玉主动与两兄弟谈心,阐释血浓于水的道理,促成二人冰释前嫌、握手言和。
据介绍,今年6月,明溪县检察院完成对17名员额检察官的分类定岗工作,其中包括6名院领导。明溪县检察院按照规定制定了案件分配办法,组建了办案单元和办案组,采用自动轮流办案机制,要求院领导必须亲自完成案件办理,不得挂名办案,实现从审批案件向办理案件的转变。
规定明确可以采取独任检察官或者检察官办案组的形式,配备必要的检辅人员。以检察官办案组形式的,院领导承担主任检察官的职责。可以采取随机分案,也可以采取指定分案方式,选定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办理。
领导办案质效有严格要求
林某涉嫌受贿一案的审查工作,被随机分到福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叶燕培手上。
看完4大本卷宗,又对每起犯罪事实进行核实、摘录主要证据、拟订讯问提纲后,叶燕培驱车一个多小时前往看守所提审林某。随后,叶燕培与检察官助理就案件定性问题进行讨论。
7月25日,叶燕培履行完相关法律程序后,决定对林某以受贿罪作出逮捕决定并列出9条取证意见,引导侦查部门继续深挖细查。截至目前,叶燕培已办理3起职务犯罪审查逮捕案件,对一起制造贩卖毒品案件提起公诉。
福建省检察院司改办负责人介绍说,领导办案不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而是要落在行动上,一点都不能含糊。出台规定,就是要解决领导干部入额后不办案、办简单案、办挂名案等问题,使入额领导“办什么案、怎样办案、办多少案”更加清晰、明确。
对入额院领导一年要办多少案,规定也有数量要求:省检察院除检察长以外的院领导每年直接办理案件一般不少于两件;设区市检察院检察长年办案量应当达到本院检察官平均办案量的5%,其他院领导办案量应当达到本院检察官平均办案量的20%至30%;基层检察院检察长年办案量应当达到本院检察官平均办案量的5%至10%,其他院领导办案量应当达到本院检察官平均办案量的30%至40%。
此外,院领导直接办理的请示案件、评查案件等,可以计入直接办理案件数量。上级院每月对本地区入额院领导办案数量、案件类型、案件质量等在内的办案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通报。而对办案数量、质量、效率、效果等情况,则会全部记入检察官司法档案,作为绩效考核依据。
领导要带头办理重大案件
随着司法责任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福建检察院不仅要求入额领导亲自办案,还要求院领导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本地区首例或新类型案件以及在法律适用、证据运用、履行职能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和重大创新意义的案件。
近日,宁德市周宁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清满来到看守所,对其审查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一案进行提审,并查看了看守所的安全情况。
办理案件时,黄清满全面审查案件卷宗,发现本案存在几个矛盾点,就此讯问了犯罪嫌疑人、听取了律师意见。结合全案证据分析后,黄清满认为,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李某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依法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
案件办结后,周宁县检察院立即牵头组织县法院、县公安局相关部门办案人员召开联席会议,黄清满就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立案标准、证据情况与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共识,以期在今后办理此类案件时能够节约司法成本。
据黄清满介绍,周宁县检察院对入额院领导带头办案提出“四亲自五带头”的要求,即亲自审阅案卷、亲自讯问犯罪嫌疑人、亲自把关案件审查报告、亲自出庭支持公诉,坚持带头办案、带头多办案、带头办好案、带头办疑案、带头办重大社会影响案件,为其他入额检察官起示范作用,激励入额检察官和检察辅助人员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福建省检察机关入额院领导共办理各类案件2601件,各级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及其他入额院领导以自身示范作用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落地初见成效。
② 我是一个公司的挂名法定代表人,如何规避法律责任
不能完全规避法律责任的。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三十八条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法人参加民事活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全面负责,并接受有关机关的监督。
“挂名”法定代表人实际上不参与公司的实际经营和管理,对公司日常经营毫无控制权可言,但是“挂名”的法定代表人经过了工商登记和对外公示,“挂名”的法定代表人与第三人之间签订挂名协议不能对抗法律规定的法定代表人的权利与义务。
双方即使约定“挂名法定代表人不参与经营和管理,也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也无法对抗法律明确规定的法定代表人的相关责任。
由于企业法人违法可能会受到双重制裁,除了法人的单位责任外,法定代表人作为主管人员也有可能会承担个人法律责任。在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方面都存在诸多法律风险,“挂名”法定代表人即使未参与公司的实际经营和管理,仍然有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常见案例中,往往都是公司出了事,实际控制人逃之夭夭,留下“挂名”法定代表人来“背锅”。
(2)挂名法定代表人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由于法定代表人属于并且通常又具有股东身份,因此公司法定代表人作为股东、发起人或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规定,则应向本公司或其他第三人承担法律责任。常见情形如下: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作为股东或发起人,未履行按期足额缴纳出资义务的,除应当向本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或按照发起人协议约定承担违约责任。[2]
(二)公司法定代表人作为股东,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的,应承担赔偿责任。[3]
(三)公司法定代表人作为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的,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4]
(四)公司法定代表人作为股东,利用与其他单位的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的,损害公司的,应当向公司承担赔偿责任。[5]
(五)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作为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的自有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6]
(六)公司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作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有下列情形的,所得收入归公司所有:
参考资料:共青团重庆司法行政-小思说法II好朋友让我当“挂名”法定代表
③ 挂名“法人代表”需要承担多大责任
挂名法人代表是指公司名义上的法定代表人,挂名法定代表人存在极大风险,其中一项就是刑事风险。在《刑法》规定某些罪名中,除了对单位进行处罚外,还可能会追究法定代表人等负责人的刑事责任。另外,当公司实际控制人利用公司实施经济犯罪行为时,挂名法人代表虽未直接参与,但如果是明知实际控制人利用公司实施犯罪行为,却未加阻止,或放任实际控制人的行为,则挂名法人代表也很可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即使挂名法人代表与实际控制人之间存在书面的关于“挂名法人代表不参与经营和管理,也不承担相应的责任”所谓的约定,类似约定也只在双方之间内部有效,并不具备对外的法律效力。综上,本律师建议大家不要为了贪图小利担任其他公司的挂名法人,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条【单位犯金融诈骗罪的处罚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一百九十二条、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④ 挂名的法人代表能免除法律责任吗
挂名法定代表人是有风险的,假设出了民事责任的话,由公司承担该主要回责任,作为挂名答的法定代表人责任很少,自己有过错的除外;假设出了刑事责任,涉嫌单位犯罪的话,挂名法定代表人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公司作为民法上一个独立的实体,以自有财产对外承担责任。法人代表只是对外代表公司,所有民事上的责任都是由公司来承担,而不是法人代表承担。您应该区分这几个概念:法人,法人代表,法人责任承担。
如果这个公司出了什么问题,被查到后,首问责任人就是法定代表人。当然,不是说要承担全部责任。例如《公司法》第二百零三条规定: 公司在依法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等材料上作虚假记载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由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类似的条文还有较多。
所以,如果和公司之间关联不大,也没有参与经营,最好尽早退出,以免被人当做替罪羊,得不偿失。
⑤ 公司被告挂名法定代表人要承担什么责任
不好说,是一人公司吗?还是什么?你是法人,如果你是股东,是否履行了出资义务呢?如果没履行出资义务,那么麻烦了,你就需要再出资范围内可以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采纳谢谢
⑥ 我是挂名法人会承担法律责任吗
我国《民法通则抄》第四十九条规定: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企业承担责任外,对法定代表人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的。(二)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三)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四)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则产的。(五)变更、终止时不及时申请办理登记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的。(六)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所以作为法定代表人应承担公司违法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