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有
㈠ 刑事诉讼法的三大原则
刑法的三大原则为:
1、罪行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2、罪行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要知道,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当中可不只包括三大原则。我国的刑诉法的原则一共有十一条,分别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有着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我国司法体系互相制约,互相配合的原则,审判公开原则,依法追究外国人的刑事责任的原则等。
拓展资料:刑事诉讼法的三大原则是怎么规定的
(一)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国家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
(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三)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四)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五)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六)审判公开原则。
审判公开原则的例外情况包括4种:
①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②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③14周岁以上不满l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④16周岁以上不满l8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但是,无论是否公开审理,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
(八)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
(九)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原则
(十)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
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包括:
①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②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③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④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起诉的;
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⑥其他法律规定免于追究刑事责任的。
(十一)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原则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㈡ 刑事诉讼法的四大原则是什么
法律分析:刑事诉讼法的四大原则:1.侦查、检察、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2.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原则。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4.依靠群众原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条 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