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离职才起到法律效力
A. 如何认定离职协议的效力
没有法律效力,如果发生争议了,劳动者或用人单位都可以在一年内去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回部门申请仲裁,答当事人对于自己的主张,有提供证据的义务。当事人对劳动仲裁的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去当地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劳动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B. 电子邮件的辞职申请具有法律效力吗
你好!电子邮件的辞职申请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您可以看看下面的案例参考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上海“电子邮件辞职案”覆水难收案情回放:2004年6月,上海市静安区法院在审理一起用工纠纷时,首次确认原、被告之间往来的电子邮件有效。2003年2月24日,周女士就任公司总经理,月薪为12500
上海 “电子邮件辞职案”覆水难收
案情回放:2004年6月,上海市静安区法院在审理一起用工纠纷时,首次确认原、被告之间往来的电子邮件有效。2003年2月24日,周女士就任公司总经理,月薪为12500元人民币。后因工作琐事一时赌气,于同年6月5日向公司发送了一份辞职的电子邮件,明确辞职。同年7月10日,公司向周女士发送了一份接受辞职的电子邮件。此后周女士表示反悔,并向劳动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要求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但没得到仲裁机构的支持。她到法院起诉,法院对电子邮件进行认证后认为,周女士在邮件中明确表达了辞职的意思,其后她并未以电子邮件或其他明确的方式撤回辞职申请。同时,原告在接到公司方同意辞职的电子邮件后,即未再上班,遂判决被告公司终止劳动关系合法有效。
点评:对辞职书的发出,即使是电子邮件,也必须慎重,“泼”出的水,可收不回来的啊。
C. 关于辞职的一些法律
【1】参加工作几个月,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老板拖欠工资,职工辞职,老板不让版。
【3】老板应该按权月足额发工资,如果不按月发,
劳动者可以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属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要求按月足额发工资。
根据劳动法第50条。
【4】单位在一个月内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
应该在第二个月开始起到一年内向劳动者支付2倍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
【5】劳动者想辞职,应该提前30日向单位递交辞职报告。
单位不接受,可以采取邮挂号信,发EMS方法,只要信邮到,到了第30日,可以离开单位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7条。
【6】劳动者辞职,可以按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46条,第47条,得到经济补偿金。
按劳动者工龄,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
D. 员工离职后签订离职承诺书有法律效力吗
承诺书实际上是合同的一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承诺书是申请人单方做出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其做出承诺书所记载的意思表示之日起,该承诺书已对申请人发生法律效力。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民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第五十六条(民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是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
第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的规定,申请人签字的承诺书完全符合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依法对申请人发生法律约束力。
(4)如何离职才起到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员工辞职后,劳动关系解除,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已经履行完毕,劳动合同对双方已无约束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参考资料来源:搜狐网-非自愿“离职承诺书”有效吗?
E. 微信提出离职具有法律效力吗
这个不确定,每个公司不一样,建议你还是书写一份辞职信
F. 劳动法问题--员工辞职的效力
1、可来以这么认为,因为法自律规定要提前30天通知单位,但要有明确的辞职日期。
2、可以。已履行法定义务。
3、在实践中出现这种状况,双方不可能没有任何说法吧?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4、应按民法的要约撤销相关规定处理。
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
(一)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G. 离职签定的文书具有法律效力吗
离职签定的文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看当事人的在职情况,以及单位的处理情况。
当事人作为单位的代表,其所签的法律文书,实际上就是一个代理权的约束:
一、如果当事人尚未办理离职手续,单位也未明确停止当事人行使职务的权力和义务,那么当事人按照自己的职责,签订文书,该文书是有法律效力的。
二、如果当事人虽然尚未办理离职手续,单位已经明确停止当事人行使职务的权力和义务,那么当事人不应该擅自签订文书,但当事人签订的文书对外依然是有法律效力的。单位如果没有提前明确对第三方声明,该文书不能对抗第三方。但单位可以追究当事人侵权责任。
三、如果当事人已经办理离职手续,依然擅自签订文书,该文书对单位没有约束力,由当事人承担责任,除非单位事后给予认可。
《民法通则》第63条第2款和第64条第2款都规定代理人应当在代理权限内进行代理行为。代理只有在代理权权限范围进行的民事活动,才能被看做是被代理人的行为,由被代理人承担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
第48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法律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第49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
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