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47和48条

合同法47和48条

发布时间: 2025-09-30 08:39:25

⑴ 劳动合同法解读-48

劳动合同法解读-48

第四十八条【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解读

  • 核心要点:本条明确了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的法律责任,即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支付赔偿金。

  • 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且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用人单位必须继续执行原合同。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就业权,防止用人单位随意解除合同。

  • 支付赔偿金:若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因客观原因已无法继续履行,用人单位需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标准为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旨在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并补偿劳动者的损失。

Q&A

  1.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什么?

    劳动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2. 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做什么?

    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3. 复述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后果。

    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支付赔偿金。

  4. 记住用人单位应支付赔偿金的标准。

    赔偿金标准为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

  5. 为什么要规定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有助于保护劳动者的就业权,防止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性。

  6. 举例说明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情况。

    例如,劳动者已经找到新工作,不再愿意继续在原单位工作;或原岗位已被他人替代,无法恢复原状等。

  7. 解释支付赔偿金的惩罚意义。

    赔偿金是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惩罚,旨在提高违法成本,遏制违法行为的发生,同时补偿劳动者的经济损失。

  8. 为什么要赋予劳动者选择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权利?

    劳动者作为利益的接受者,有权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赋予其选择权可以更好地保护其就业权和合法权益。

  9. 总结《第四十八条》的内容。

    该条文规定了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的法律责任,包括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支付赔偿金两种方式,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10. 如果劳动者选择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如何处理?

    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履行原合同未完成的部分。

  11. 用人单位如何确定需要支付的赔偿金额?

    按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

  12. 如果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做什么?

    用人单位应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13. 如何执行《第四十八条》中关于赔偿金的规定?

    用人单位应计算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按此标准支付劳动者赔偿金,确保合法合规。

图片展示

以上是对《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的详细解读,旨在帮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更好地理解法律规定,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⑵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条详细全文

1、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第四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3、第四十九条 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

国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劳动者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制度。

(2)合同法47和48条扩展阅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12年12月28日通过,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修改如下:

一、将第五十七条修改为:“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二百万元;

(二)有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固定的经营场所和设施;

(三)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务派遣管理制度;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行政许可;经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公司登记。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

二、将第六十三条修改为:“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

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和与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载明或者约定的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报酬应当符合前款规定。”

三、将第六十六条修改为:“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前款规定的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超过其用工总量规定的比例,具体比例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规定。

四、将第九十二条修改为:“违反本法规定,未经许可,擅自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违反本法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到一万元的标准处以罚款,对劳务派遣单位,吊销其劳务派遣业务经营许可证。用工单位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本决定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热点内容
婚姻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发布:2025-09-30 10:24:11 浏览:33
浅析新婚姻法中的财产分割制度 发布:2025-09-30 10:03:57 浏览:232
城市供水管网管理条例 发布:2025-09-30 10:01:49 浏览:1000
广东法律服务网实体平台 发布:2025-09-30 09:59:33 浏览:545
劳动法春节补贴 发布:2025-09-30 09:50:08 浏览:388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是法治 发布:2025-09-30 09:47:53 浏览:909
新婚姻法婚后还贷部分 发布:2025-09-30 09:47:07 浏览:573
法院是谁的 发布:2025-09-30 09:44:48 浏览:996
浙江法院网案件信息询 发布:2025-09-30 09:40:28 浏览:582
古代司法制度 发布:2025-09-30 09:39:07 浏览: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