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抛物的法律责任1
1. 关于高空抛物中的明确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四条规定
遗失、抛弃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所内有人承担侵权责任容。所有人将高度危险物交由他人管理的,由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有过错的,与管理人承担连带责任。
从事高空、高压、地下挖掘活动或者使用高速轨道运输工具造成他人损害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担责任。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失的,可以减轻经营者的责任。
窨井是指港澳及广州市称为沙井,是城市地下管线中转、控制的地下空间。其地面出入口称沙井口或者窨井。窨井通常被窨井盖覆盖。
(1)高空抛物的法律责任1扩展阅读:
高楼抛掷物、坠物致人损害责任的特点:
1.因高楼中抛掷和坠落的物致人损害: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造成他人损害;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
2.物品是从高楼中抛掷或坠落而导致他人损害。
3.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
4.归责原则上的特殊性:主要采取公平责任原则,例外情况下采取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2. 关于高空坠物的法律规定
一、关于高空坠物法律规定有哪些?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四条规定
遗失、抛弃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所有人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将高度危险物交由他人管理的,由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有过错的,与管理人承担连带责任。
从事高空、高压、地下挖掘活动或者使用高速轨道运输工具造成他人损害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担责任。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失的,可以减轻经营者的责任。
1.
高空抛物侵权行为与共同危险行为
共同危险行为,又称准共同侵权行为。《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4条前段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并造成损害后果,不能确定实际侵害行为人的,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
据此,共同危险行为是指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危及他人人身或者财产安全的行为并造成损害后果,不能确定实际侵害行为人的情况。
在共同危险行为中,行为人都实施了行为,但无法辨别究竟是谁的行为造成了受害人的损失,因此属于因果关系的推定问题。
而在高空抛物侵权责任中,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人实施了侵权行为,但这个人混杂在一定范围(比如,整个建筑物)的人群中,不知道究竟是谁实施了侵权行为。因此,高空抛物侵权是行为的推定,而不是因果关系的推定。
由于上述区别,高空抛物侵权行为不能等同于共同危险行为的处理。
2.
高空抛物侵权行为与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致人损害侵权行为
将高空抛物侵权行为当作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致人损害侵权行为来处理,是一些法院处理高空抛物侵权行为时的基本思路。
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致人损害侵权行为,是指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行为。《民法通则》第126条规定,此种情形下,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二、(2)高空抛物的法律责任1扩展阅读:
高空抛物侵权行为与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致人损害侵权行为有如下不同:
高空抛物侵权行为所直接指向的是加害人的行为,即加害人从高空抛掷物品的行为;而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致人损害侵权行为所直接指向的是加害人所有或者管理的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
尽管《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6条将《民法通则》第126条的适用范围扩展到道路、桥梁、隧道等人工建造的构筑物(第16条第1款第1项),堆放物品滚落、滑落或者堆放物倒塌(第16条第1款第2项),树木倾倒、折断或者果实坠落(第16条第1款第3项)等情形,但从第126条文义中明确规定责任主体为“所有人或者管理人”的角度,尚不能将第126条扩张解释到可以涵盖加害人从高空抛掷物品的行为。
《法国民法典》第1384条第1款规定,任何人不仅对因自己的行为造成的损害负赔偿责任,而且对应由其负责之人的行为或由其照管之物造成的损害负赔偿责任。《法国民法典》这种关于一般侵权行为的三分法,被后世立法及学说所继受。
高空坠物违反了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高楼中抛掷和坠落的物可能会致人受伤,损害他人的身体健康,侵害他人利益,最重要的是这属于社会的不文明现象,我们一定要避免这类不文明现象的出现,既为了自己的安全也是为了他人的安全着想,更是遵守法律法规的行为。
延伸阅读:
高空坠物伤人的赔偿标准是怎么样的?
高空坠物归责原则是怎样的
高空坠物责任怎么认定
3. 共同危险行为与高空抛物行为分别在《侵权责任法》的哪一条规定
您好,分别在《侵权责任法》第八条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专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属担连带责任。
第八十七条 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4. 请问一下高空坠物,物业需不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不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高空坠物属于个人违法行为,从法律意义上,由抛物者或抛物楼层群体负责民事赔偿。不属于物业管理的范围,物业公司不需要证明自己是否有过失。物业公司将物业管理的法定义务和合同义务举证出来就可以了。全力配合业主解决此事,这是物业公司应该做的。
为此,对于高空抛物及伤害事故物业管理部门可采取以下措施:
1、物业公司进行高空维修、清洗外墙面等高空作业时,做好防护措施,防止物品不慎坠落,在作业工作期间树立指示牌提醒路人绕道行走或安排专门人员引导行人。
2、平时,物业公司要做好建筑外墙的检查和日常养护,避免发生公共区域设施如外墙皮,公共区域玻璃,窗户等物坠落造成对业主的伤害。
3、日常工作中,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让小区居民能够认识到从高空物是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提高居民素质,从根本上杜绝高空抛物的现象发生。
(4)高空抛物的法律责任1扩展阅读:
侵权损害赔偿是指行为人因侵权而造成的他人财产、人身和精神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以给付金钱或实物为内容的民事责任方式。侵权损害赔偿是一种适用最为普通、经常的民事责任方式。
由于其涉及的内容较为庞杂,所以我们可以说,损害赔偿又是一种法律制度,它是由赔偿原则、赔偿范围、赔偿方式等各项制度构成的一个制度体系。
种类
1、侵害财产的损害赔偿
2、侵害知识产权的损害赔偿
3、侵害人格权的损害赔偿
4、侵害人身的损害赔偿
特征
1、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方式以造成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为前提。
在各种责任形式中,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这几种责任的承担,均不能以实际造成他人的财产或人身损害为前提,只要受害人的财产、人身或其他权利遭到侵害、面临危险或受到妨碍,即可要求行为人承担此几项责任;
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做、更换这几种责任的承担只以财产受到侵害为前提;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和赔礼道歉这几种责任的承担通常仅以人身权或知识产权受到侵害为前提。
而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既可以以他人财产受到损害为前提,也可以以他人的人身受到损害为前提。
2、损害赔偿以给付金钱或实物财产为内容
在其他责任形式中,侵权行为人不存在向受害人给付金钱的问题;即使以实物财产赔付,该财产也应属于侵权行为人所有。而在返还财产的责任形式中,侵权人向受害人返还的财产本来就属于受害人所有或管理。
3、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其他形式的责任,在实际承担时较为简单,易于操作。而损害赔偿责任在实际承担时却较为复杂,通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比如,要考虑到赔偿的范围、赔偿数额的计算、侵权人和受害人的经济状况,在故意侵权中,还要考虑到惩罚性赔偿,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规定等。
5. 江苏一男子连续3次高空抛物被判3年,高空抛物会涉及哪些罪名
高空抛物一直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有些楼越盖越高,人们在居住在高楼的时候,不小心就会将物品从高处扔下。他们以为这样的做法不会对自己产生很大的危害,但是孰不知这样很小的举动就会对他人造成很大的伤害,而且还会判相应的刑事责任。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任何不开心的事情,应该找朋友去排解自己的忧愁或者是跟他人进行倾诉,没有必要直接的去破坏物品,对他人实施伤害。
这样的做法只会让自己受到惩罚,而且如果出现问题的话,还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江西无锡有一名男子,他一直都在高空抛物。因为他有工作不顺心的情况,于是他就将家里面的物品从高空扔下。他扔下的物品有大有小,有的时候甚至是一个杠铃。
这名男子这样的做法可谓是非常不对的,如果他工作有不顺心的地方,可以换一家公司进行工作或者是找相关的人员进行排忧,也没有必要直接从高空江东西扔下这种行为。不仅不能够排解,反而会让自己的矛盾越来越多,而且还可能会引发很大的危害。高空抛物的行为只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涉嫌的罪名也会很重大,他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妨碍了公共安全。
6. 高空抛物应背负怎样的法律责任
1、如果抛物行为致人死亡,则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并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如专果抛物行为致人损属伤,则依法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3、《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第十六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4、具体的赔偿项目和金额的计算标准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里面有详细的介绍,建议你查阅一下
7. 高空抛物犯法吗
违法。
高空抛物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包括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和从建筑物上坠落物品两种行为,一般情况下很难确定具体是由谁造成的,或者确认是谁抛弃的物品。法律为了保护受害人,对高空抛物致人损害的责任承担做了规定。
1、承担责任的主体
(1)侵权行为发生时建筑物的实际使用人,包括建筑物所有人、承租人、借用人、其他使用建筑物的人;
(2)高空抛物行为的实施人;
(3)无法举证排除自己是侵权人的建筑物使用人。
2、赔偿的计算
高空抛物致人损害的赔偿金一般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补偿原则,实际发生多少损失,则获得多少赔偿。受害人不能因损失而得到额外收益。
3、高楼抛掷致人损害责任的免责事由
(1)能够证明自己不是加害人免责;
(2)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其他人免责。
4、如何证明自己不是加害人
(1)发生损害时,自己并不在建筑物中;
(2)证明自己根本没有占有造成损害发生之物;
(3)证明自己所处的位置客观上不具有造成抛掷物致人损害的可能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7)高空抛物的法律责任1扩展阅读:
案例
2014年11月20日下午,武汉市汉阳区世纪龙城小区11栋楼,一块从天而降的水泥块砸中楼下刚出生44天的婴儿欣怡的头部,造成婴儿7级伤残,留下了脑萎缩、肢体偏瘫、颅骨缺损等严重的后遗症。
由于无法找到肇事者,今年7月,婴儿的父母将11栋楼上128户居民告上了法庭,11月10日,湖北武汉市汉阳区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决80名涉案楼栋的业主补偿原告共39.5万元。
在本案审判员提供的34页的判决书上,被告信息就占了一半以上。这些被告人都是涉案楼栋——武汉市汉阳区世纪龙城小区11栋楼2单元的业主。他们中有的持有一户,有的持有多户,按照一户补偿4079.94的原则,共补偿原告39.5万余元。
对于需要平摊这39.5万元补偿款,大部分住户的态度比较激动。面对住户们的反应,欣怡爸爸表示最后还是尊重法律判决。
8. 高空抛物致死因未找到抛物者,整栋楼被判赔,高空抛物如何定责
对于人们现在的生活来说,物质条件提高了很多很多的人也开始出去来小区里面的生活,这也是我们可以发现的。然后小区里面存在很多的危险,比如说高空抛物,这就是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而面对这一次,人们会感到困惑高空抛物致死因未找到抛物者,整栋楼被判赔,高空抛物如何定责?我觉得如果高空抛物找到抛物者,这个抛物者的家庭是要负全部责任的,如果找不到的话,物业来进行赔偿,不然整栋楼的主人,或者说是用户,他们根本和这件事没有任何的关系,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吧。
1:高空抛物是要付法律责任的:
但是这件事也给大家一个提醒,不管家里面住的多少楼,一定要对家里面的孩子进行教育,不要进行高空抛物。很多孩子就觉得高空抛物下去没什么危险,但是这是绝对错误的想法。一旦真正发生了危险的行为的时候,造成的后果是任何人都承担不起的。高空抛物下去的物体,即便很轻,但是由于速度过快,造成的能量也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