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立完备统一的国际法律责任
『壹』 简述国际法律责任的形式
1、终止不当行为:当不当行为是一个持续行为时,责任国首先应当停止该不当行为。
2、恢复原状:恢复原状是要求把被侵害的事物恢复到不当行为发生前存在的状态。
3、别国或国际组织交与一国支配的机关的行为。一国或国际组织将某个机构交与另一国支配,则在行使该支配权范围内的行为,视为该支配国的国家行为。
4、上述可归因于国家行为的国家机关和国家授权人员的行为,一般地也包括他们以此种资格执行职务内事项时的越权或不法行为。
5、叛乱运动机关的行为。在一国领土上的被承认为叛乱运动的机关自身的行为,根据国际法不视为该国的国家行为。已经和正在组成新国家叛乱运动的行为,被视为已经或正在形成的新国家的行为。
6、一个行为可以归因于几个国家时,相关国家对于其各自相关的行为承担单独或共同的责任。
(1)为建立完备统一的国际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国际法律责任的发展:
国际法律责任的主体发生了变化。近代国际法只确认国家是国际法主体,因而国家是国际法律责任的唯一主体。在现代,国际法主体不仅是国家,还有政府间国际组织和争取独立的民族,从而,使得国际法责任的主体也从国家扩展到政府间国际组织和争取独立的民族。
国际法律责任的范围和内容发生了变化。近代国际滇池中,国际法律责任多指国家违反对外国人待遇方面的义务的后果。
国际法律责任的根据也扩大了。在近代国际法中,国际法律责任的定义一般表述为:国家对其国际不法行为所承担的责任这一定义强高了不当行为是国际法律责任的唯一根据。
最后,国际法律责任的形式和方法也发展了。在近代国际法中,国际法律责任的形式或方法有限制主权、恢复原状、赔偿和道歉等,在现代国际法中,除保留了对国际滇池中合理的追究责任的措施外,双确定了对国家的国际犯罪行为和负有责任的国家领导人和团体机关的国际犯罪行为追究国际刑事责任制度。
『贰』 国际法律责任的主体有哪些
你好,这是一个国际公法问题,主权国家、独立经济区域(如我国的港澳台)、政府间国际组织、争取民族独立的叛乱(解放)团体;
『叁』 国家作为国际私法主体如何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国家的国际私法主体资格:
在国际社会中,国家同自然人、法人一样,可以依据民商事法律,参加国际民商事活动,与自然人、法人、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结成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取得民商事权利和承担民商事义务。这也就是说,国家也可以成为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或国际私法的主体。
在国内生活中,国家可以作为民商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参加民商事活动,例如,以国家名义发行国库券,接受无主财产等。不过,在国内民法中,一般将国家视为特殊主体。也有学者认为,国家是以公法人身份参与国内民商事活动的。同样,国家在参加国际民商事活动时,与自然人和法人参加国际民商事活动有所不同,其作为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主体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
其一,国家首先是主权者,这种身份决定了国家参加国际民商事活动的场合和范围十分有限,国家只是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特殊主体,或者说国际私法的特殊主体。
其二,尽管国家参与国际民商事活动仍然是主权者,但一旦它直接参与之,就意味着它同时具有了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当事者的身份,也就是说,它是以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当事者和主权者的双重身份出现的。根据当事人在民商事活动中地位平等原则,在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中,国家首先是民商事法律关系的当事者,应限制其主权者的地位,以免背离这一基本原则。
其三,国家参加国际民商事活动是以国家本身的名义并由其授权的机关或负责人进行的。以独立法人身份出现并以自己的名义参加国际民商事活动的国有公司和企业不能代表国家。
其四,国家作为特殊主体参加国际民商事活动总是以国库财产作为后盾,以国库财产为基础承担民商事法律责任,一般来讲,国家所负的责任是无限责任。
其五,国家及其财产享有豁免。国家作为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当事者,根据民商事法律关系的特点,理应与对方当事人享有同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同等的民事义务,但国家毕竟又是主权者,当国家参加的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涉及另一个国家行使国家权力时,根据国家主权平等原则,除非国家同意,国家免受外国的行政管辖、司法管辖和强制执行措施。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祝你好运!
『肆』 国际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主体
法律责任主体是指违法主体或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应注意的是,责任主体不完全等同于违法主体
过错
主观故意或过失。
在刑法上故意或过失是判定行为人主观恶性的重要依据;民法上故意和过失统称为过错,是构成一般侵权行为的要素;在行政法领域,实施过错推定的方法。
违法行为
包括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的关系是既联系又区别的,违法行为是法律责任产生的前提,而法律责任的承担不以违法的构成为条件
损害事实
即受到的损失和伤害的事实,包括人身、财产、精神三方面。
损害应当具有 确定性,即是业已发生的而不是即将发生的,
损害必须根据社会的一般观念和公众意识予以认定;有此责任的承担不以实际损害存在为条件
因果关系: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有一因一果的关系
『伍』 多选国际法律责任的主体有
国际法律责任的主体与国际法的主体基本上是相同的。个人虽不是国际法的主体,但可以成为国际法律责任的主体。
国际法主体的范围
1、主权国家。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在很长一段时间,国家被认为是国际法的唯一主体,至今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最主要和基本的构成单位,也是国际法最主要的主体。国家也被称为原始和完全的国际法主体。当代国际法是以规范国家关系作为主要对象的。
2、国际组织。作为国际法主体的国际组织主要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二战以后,国际组织大量的出现和其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使其被接受为国际法的主体。但国际组织作为国际法的主体是派生性的,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由成员国通过作为国际组织章程的国际协定赋予和限定的。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只能在此限度之内。
3、其他。某些特定的民族解放组织或民族解放运动,是在殖民地民族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作为其未来民族国家的过渡性实体,参与某些国际关系,从而被国际社会接受为国际法的主体。但是其作为国际法主体,是有条件和不完全的。并且,随着全球非殖民化的基本完成,现在这样的实体已为数较少。
4、关于个人是否为国际法主体的问题。关于个人是否为国际法主体是一个存在争论的问题。典型的观点有三种:
第一种认为个人是国际法的唯一主体;
第二种认为个人是国际法的主体之一;
第三种认为个人不是国际法的主体。
现在大多数学者持后两种观点。认为个人已经是国际法主体的根据主要在于:在现代国际法中,个人可以享有国际法上的权利或承担某些。义务或责任。比如国家元首或外交代表享有的特权与豁免、国际法对从事国际罪行个人责任的直接追究、个人在某些国际司法机构有出诉权及有些国际人权公约对个人权利的直接规定。但是,依靠这些证明个人为国际法主体的观点是不能完全成立的。
首先,国际法确定的外交代表或国家元首的特权与豁免实质上是赋予国家的,上述个人是代表其国家享有这种权利。
其次,在国际罪行的惩处方面,国际法规定的是国家承担合作和惩处犯罪的义务和权利,个人在此仅仅是被国家惩处的对象而不是主体。
最后,个人在国际机构的出诉权,仅仅存在于个别区域内并针对特定事项,不具有普遍的意义;而国际人权公约虽然有对个人权利的规定,但实质仍是国家承担保障和促进的义务,个人的权利是通过国家的国内法才能享有的。此时,在国际法上权利和义务的主体仍然是国家而不是个人。
综上所述,国际社会的普遍情况中,个人尚不是完全的国际法主体。
『陆』 有人认为,只要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就能实现依法治国,这一观点对吗为什么
从理论上讲【完来备的法律体系就源能实现依法治国】这没有错。一个不具法律普遍常识的社会,是根本不可能实现【依法治国】的。
关键是:究竟什么是【完备的法律体系】这绝不是凭权威嘴说就是【事实】的完备的法律体系。
依据国际惯例:1,法律体系完备:必须要有公开公布的法理体系的选择,以及详细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这套法理?广而告之全社会。防止因办案人员感情投入,扭曲审理过程。
2,经过立法机构认真研讨制定严密的法律条款。广而告之全社会。减少群众舆论干扰法律执行。
3,立法机构必须由竞选产生。4,司法独立(不受政治影响)以保持法律(稳定性)尊严。
没有真正完备的法律体系,就难以真正实现依法治国。这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常识。
『柒』 为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当前我国应当做些什么
1.积极拥护我国政府的方针和立场,积极宣传我国对台方针政策
2.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命运同祖国专兴衰联系在一起属
3.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4.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捌』 国际法律责任形式可以同时适用吗
国家不当行为一经确定,就会引起法律后果即国际责任.在国际实践中,行为国承担的国家责任依其不当行为的程度和其他具体情况,一般有以下一些方式.这些方式既可能被单独采用,也可能同时采用.(
『玖』 简述国际法律责任的构成条件
国际不法行为的构成要件
根据国际法委员会《国家责任条款草案》规定,一个国家专对于本国的国属际不法行为应承担责任,这是一项国际法原则。
构成国际不法行为的条件:
1、客观上,该行为违背了该国的国际义务,造成对外国权益的损害;
2、该项侵害可归责于国家,即“可归责性”。
一国的行为是否违背了其国际义务,是以国际法为标准的。
国际不法行为应当归咎于国家,否则不能引起国家责任。
国家只能对“以国家或政府名义从事的、由国家正式授权并控制的行为”对外承担责任。
『拾』 国际法律责任的概念 国际法律责任的概念
国际法律责任是国际法主体对国际不法行为或损害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国际法律责任又包括了国际法主体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和损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