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车私用的法律责任

公车私用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2-22 01:48:40

A. 对于公车私出的处罚

公车私用的,由监察部门予以警告并视情节对单位每车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主管领导、司机各处以100元罚款。

被罚款的单位和个人,不得将罚金转嫁给基层单位和有关业务管辖单位。个人的罚金,不准用公款支付或报销。对一个单位多次发现公车私用的,要视情节追究单位主管领导的党纪、政纪责任。

辽宁省对于公车私出的处罚是都是由各市政府的具体规定。

例如——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公车私用的通告》

为纠正公车私用的不正之风,严肃纪律,促进廉政建设,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通告如下:

一、我市辖区内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不含私营、外商独资企业)、事业单位的车辆,均属公有车辆,一律不准私用于参与婚事或者接送子女、亲属上下学(班)等。

二、公车私用的,由监察部门予以警告并视情节对单位每车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主管领导、司机各处以100元罚款。

三、被罚款的单位和个人,不得将罚金转嫁给基层单位和有关业务管辖单位。个人的罚金,不准用公款支付或报销。对一个单位多次发现公车私用的,要视情节追究单位主管领导的党纪、政纪责任。

四、公安、交通、公用、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监察部门做好监督检查,新闻单位对公车私用行为情节严重的,要给予曝光。

五、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大政办发[1995]38号文《关于禁止动用公车参与婚事和接送子女上下学的通知》即行废止。

不知你是哪个市的,仅给大连的为例了。要查其他各市的,可到该市政府网查到。但而不查也行了,各市的规定都大体上是错不多。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对于公车私用是如何规定

没有规定,用了就用了,属于党风党纪问题。
国外这种情况是按照贪污来处理的。
近期,广州出台举措,给所有公车装GPS监控,对于公车私用的费用,需公务员自行承担,算是一次透明化的尝试。

C. 公车私用发生交通事故如何承担责任最高法院判例

公车私用发生了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赔偿责任该如何承担呢?

刘某系某水利局司机,2011年3月,刘某未经所在单位的批准,擅自驾驶单位的车辆办理个人事务,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致受害人王某受伤,刘某在事故中负主要责任。事后王某将刘某及所在单位告上法庭。

在这起公车私用的交通事故中,水利局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呢?
笔者认为水利局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其理由如下:

首先,依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方责任的,自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自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上述中,刘某虽然是公车私用,但作为车辆所有人水利局有责任管理控制好自己的的车辆,显然对刘某的私自驾驶行为有过错,所以刘某所在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其次,从法律保护弱者利益出发,单位承担赔偿责任更利于受害人利益的实现。对于受害方来说,驾驶人是否擅自驾驶不影响其对单位要求赔偿的权利,再次,对于单位应当有条件地承担赔偿责任的观点,其实加重了受害方的举证责任,也与《慢权责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最高院关于道路交通事故损害司法解释》的本意和立法目的是不相符的。对于受害人来说,由单位承担赔偿责任有利于迅速、高效地使受害人得到补偿。

第三,公车私用发生交通事故责任虽有单位承担,但也不能全部都自单位承担,否则会给人造成种错觉:似乎只要是开公家的车,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出了交通事故,都是自公家买单。民法通则及相关法律并未对车辆所有人的责任予以明确的规定,更没有将其界定为无过错责任,民事责任领域内的过错不同于一般认识上的过错,其主要是指行为人违反了注意义务,即未能尽到应尽的谨慎义务,并因此未能避免可能发生的损害。如果不分对错全部让单位承担责任,由此可能削弱对单位驾驶员个人行为的法律约束力,使有车的单位时刻处在高风险的状态。特别是对公务用车安全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单位在承担了责任后可以向有过错的驾驶人追偿。

综上所述,公车私用发生交通事故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单位可以向有过错的驾驶人追偿,这更能体现法律公正公平的原则。
想了解更多信息,请上 中国交通事故赔偿网 免费咨询专业律师

D. 下属干部公车私用,领导应付什么责任

公车私用,就是指由公共财政负担的从事公共管理或公共服务的单位的汽车,被用于非公务用途的情况。公共财政负担的从事公共管理或公共服务的单位,通常就是指国家机关和政府拨款的事业单位。
公车私用的主要表现在领导干部及亲属私自使用公车,和司机私自使用公车。
另外,还有变相公车私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租用车辆私用。一些单位在非公务出行上,由以前直接使用公车改为租用社会车辆、车照,费用照出。
二是公家报销私车费用。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公车在节假日按规定入库后,一些单位的领导开私车外出,但燃油费、过路费等费用均在单位核销。
三是使用活动牌照。有的公车使用活动牌照,参加公务活动用“公车牌照”,私用时将公车牌照换掉,改挂普通车牌。
四是使用下属单位没有更换公车专用牌照的公车。一些单位所管辖的二级单位没有更换专用公车牌照,继续使用以前的牌照。
公车私用究其原因是缺乏有效监督,制度尚不完善,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更损害领导干部形象。所以应该出台行政事业单位租用车辆的相关制度。明令禁止非公务活动、出行租用车辆行为,同时定期公开单位租用车辆情况。对挪用、伪造车牌等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应严肃追究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当事人的责任。加大公开力度,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将公车配备使用情况纳入政务公开事项,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只有将公车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公车私用现象发生。

E.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对于公车私用是如何规定

法律没有对公车私用的条文,公车私用是用条例或规定来规范的,现在公车私用一般用两种办法,一种是不准,一种是收费。

F. 公车私用发生交通事故,单位承担责任吗

单位不承担责任,因为你不是执行、完成单位工作任务。但是如果单位将机动车交付给你的过程中具有过错的情形,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第四十九条 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并适用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确定其相应的赔偿责任:
(一)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且该缺陷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之一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无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的;
(三)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因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驾驶机动车的;
(四)其它应当认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过错的。
http://tieba..com/p/4313353742

G. 国家公务员公车私用怎么处理,适用什么规定

公车私用一来经查处,应当受到自党纪,政规的处罚。

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条规定:“违反有关规定配备、购买、更换、装饰、使用公务用车或者有其他违反公务用车管理规定的行为,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7)公车私用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公车私用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租用车辆私用。一些单位在非公务出行上,由以前直接使用公车改为租用社会车辆、车照,费用照出。

二是公家报销私车费用。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公车在节假日按规定入库后,一些单位的领导开私车外出,但燃油费、过路费等费用均在单位核销。

三是使用活动牌照。有的公车使用活动牌照,参加公务活动用“公车牌照”,私用时将公车牌照换掉,改挂普通车牌。

H. 国家对于公车私用的处罚是怎样

公车私用一经查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1年3月发布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第十六条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公务用车使用管理,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公务用车,严禁公车私用、私车公养,不得既领取公务交通补贴又违规使用公务用车。

《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党政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一)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的;

(二)违反规定将公务用车登记在下属单位、企业或者个人名下的;

(三)公车私用、私车公养,或者既领取公务交通补贴又违规使用公务用车的;

(四)换用、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车辆,或者擅自接受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赠送车辆的;

(五)挪用或者固定给个人使用执法执勤、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的;

(六)为公务用车增加高档配置或者豪华内饰的;

(七)在车辆维修等费用中虚列名目或者夹带其他费用,为非本单位车辆报销运行维护费用的;

(八)违规处置公务用车的;

(九)有其他违反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规定行为的。

(8)公车私用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一、相关危害

1、从干部成长角度说:公车私用滋生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在某些干部心中,车就是身份的象征,官做到什么位置就要配什么档次的车,还必须是专车专人用,没有车就出不了门,没有车就办不成事。

2、从经济角度来说:公车私用造成巨大浪费,攀比现象严重,一些单位不该买车的也买,不该换车的也换,导致配车不是为了工作方便,而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个人私欲。

3、从社会角度来说:公车私用诱导不良的价值取向,“古有学者,衣锦还乡”变成“今有事业,轿车还乡”。在某种程度上,公车私用变成流动的腐败广告,极大地损害了机关干部形象,甚至起到了反面教材作用。

二、防止措施

1、用车要有一个制度。

2、用车要申请。

3、用车情况有监督。

4、完善违规用车惩戒制度

热点内容
劳动法因病辞退 发布:2025-09-29 16:42:29 浏览:576
2018上海市劳动法陪产假 发布:2025-09-29 16:39:14 浏览:792
民法典人社局 发布:2025-09-29 16:38:41 浏览:624
司法之声 发布:2025-09-29 16:36:21 浏览:286
法院小苹果 发布:2025-09-29 16:13:45 浏览:877
合同法善意第三人案例 发布:2025-09-29 16:10:44 浏览:379
数字法院网 发布:2025-09-29 15:53:58 浏览:91
安徽大湖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9-29 15:53:48 浏览:504
法院纪检监察机构 发布:2025-09-29 15:46:59 浏览:931
刑事诉讼法申请再审 发布:2025-09-29 15:43:48 浏览: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