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首问责任制
1. 首问责任制具体如何规定
1、"首问负责"是指:最先受理客户咨询、投诉的部门或人作为首问负责的部门和人,并负责处理或督促相关部门解决客户在使用中国电信业务时提出的各类问题。
2、首问负责部门或人,受理咨询、投诉的范围包括:窗口服务态度、企业违诺及执行上级部门文件情况、集团客户服务、数据通信业务、电话装移机、障碍申告、电信资费、公用电话、话费争议、通信质量、计费以及各类新业务的使用等与电信业务,服务相关的所有咨询或投诉。
3、首问负责部门或人,受理客户咨询、投诉的形式包括:直接面交、来信来函、来访(营业厅、客户接待室)、拨打电话(各类受理、申告、查询、投诉及专设的监督、咨询电话)、网上投诉。
(1)法律援助首问责任制扩展阅读:
制度实例: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局机关的行政效能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服务质量,确保群众满意,特制定本制度。
一、有关人员来省局机关办事,第一位接受询问的局机关工作人员即为首问责任人。
二、首问责任人要热情接待来办事的人员,负有为其服务的责任,必须做到使用文明、规范的用语;耐心听讲,认真受理,服务周到。
三、属于首问责任人所在处室职责范围的事项,要按有关规定及时接洽,能马上办理的即予办理,不能马上办理的,应耐心说明情况;不属于首问责任人所在处室职责范围的事项,首问责任人要负责向对方明确地告知有关承办处室。
四、属于业务不明确或首问责任人不清楚承办部门的事项,首问责任人要及时与局办公室联系,帮助落实有关承办部门。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或要求,无论是否是自己职责(权)范围的事,都有责任和义务给群众以一个满意的答复。
2. 公安机关首问责任制度的内容
公安机关首问责任制度的内容如下:
服务对象到本局联系办理事宜及咨询问题,在首问负责人职责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首问负责人应当及时办理,并告知有关事项,提供必要的资料,热情耐心地解答服务对象的询问。
服务对象提出办理的事项不属于首问负责人职责范围的,首问负责人应当热情相待,积极联系转交办理。属于本局机关其他科室职责范围的,应当主动为对方联系并引见衔接。衔接中如果与有关人员联系不上时,首问负责人应当填写“首问负责制登记表”(表格由本局统一印制),将服务对象的单位、姓名、联系电话及拟办事项等内容登记清楚,并负责转交有关人员。
服务对象需办理的事项不属于本局职责范围的,首问负责人应当耐心解释,并尽自己所知给予帮助。
首问负责人应向服务对象告知规定的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和要求的全部书面材料,一次性告知能否办理、手续是否完备。对符合规定、手续齐全,能当场办理的应立即办理;不能当场办理的应出具回执并告知办事时限。
首问责任制是针对群众对机关内设机构职责分工和办事程序不了解、不熟悉的实际问题,而采取的一项便民工作制度。该制度规定群众来访时,机关在岗被询问的工作人员即为首问责任人。要求首问责任人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或要求,无论是否是自己职责(权)范围内的事,都要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对职责(权)范围内的事,若手续完备,首问责任人要在规定的时限内予以办结;若手续不完备,应一次性告之其办事机关的全部办理要求和所需的文书材料,不要让群众多跑或白跑。
3. 应该怎样执行首问责任制度
一、首问责任制要求首问责任人必须尽自己所能给服务对象提供最满意的内服务,直至问题容得到解决或给予明确的答复。
首问责任人是服务对象来本部门或打电话受理的第一位工作人员
二、首问责任人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礼貌用语来接待来电来访者。急其所急、想其所想、尽心尽职为其排难解忧。
三、来电来访者需解决的问题,若不属本人职责范围的,首问责任人不得以不知道为由予以搪塞,推诿或敷衍。首问责任人应及时与相关人员联系。当无法联系上相关人员时,应将对方姓名、电话号码及询问事项记录,并尽快联系相关人员,使问题得以解决或得到明确的答复。
四、所有工作人员不仅要精通自身业务,还要了解其他部门工作办理程序,以便更好地执行首问责任制。 五、实行不定期的首问制的抽查制度。将首问责任制执行情况纳入年度评优评先考核工作。如有来电来访投诉,经查实被投诉者存在态度恶劣、推诿敷衍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等处罚。一年内被投诉超过三次者,若情况属实,在年度考核中,评定等次为不合格。
4. 怎样理解首问责任制
首问责任制是针抄对群众对机关内设袭机构职责分工和办事程序不了解、不熟悉的实际问题,而采取的一项便民工作制度。该制度规定群众来访时,机关在岗被询问的工作人员即为首问责任人。要求首问责任人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或要求,无论是否是自己职责(权)范围内的事,都要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对职责(权)范围内的事,若手续完备,首问责任人要在规定的时限内予以办结;若手续不完备,应一次性告之其办事机关的全部办理要求和所需的文书材料,不要让群众多跑或白跑。对非自己职责(权)范围内的事,首问责任人也要热情接待,并根据群众来访事由,负责引导该人到相应部门,让来访群众方便、快捷地找到经办人员并及时办事。对不遵守首问责任制,造成不良影响的,要给予相应处理。
5. 如何做好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
第一条 首问责任制是指当事人到机关办事或向机关打电话(含举报、投诉、咨询、查询等),接受询问的首位机关工作人员必须负责解答、输或移交具体经办人办理的制度。
第二条 当事人提出的办事项目,属于首问人职责范围,凡符合规定、手续齐全的,首问责任人应当在规定的时限有内办结;不能按时办理的,要“一次性告知”有关办理的事项和需补交的材料,并耐心解答对方的询问。
第三条 当事人提出的办事项目,不属于首问人职责范围,首问人要主动告知或到负责办理具体事项的责任人或部门,负责办理的责任人不在时,应告知该责任人或部门的联系电话。
第四条 属于首问人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当具体经办人不在时,首问人应先接下来,并记下办事人的办事项目、联系电话等,再交经办人办理。
第五条 属于电话咨询的,首问人应按上述原则给予答复;属于举报或投诉的,首问人应将反映的事项、举报或投诉人姓名、联系电话等要素记录在册,并及时报告领导。
第六条 如需较长时间办理的事项,首问责任人应负责或提醒分管人向服务对象说明完成期限,并分阶段性向服务对象反馈处理结果。
第七条 如遇紧急事项,首问责任人无法与分管人、分管领导取得联系时,应立即逐级向上级领导汇报,并由上级领导决定处理方式。事后要与服务对象确认或询问分管人事项处理情况。
第八条 对属于业务不明确或首问责任人不清楚具体办理部门的事项,首问责任人必须首先受理,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拒绝办事人;首问责任人要及时联系,帮助落实承办部门,或由首问责任人所在部门负责与相关部门协商解决。
第九条 对上个月法律性义务的事项或工作,首问责任人不可自作主张处理或解释本岗位职责范围外的事项。
第十条 首问责任人应文明礼貌、主动热情,使用文明用语,充分体现集团机关工作人员良好的品质和精神风貌。不能使用“不知道”、“不归我管”等语言予以回绝。
第十一条 首问责任制要求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了解各部门的业务分工;强化职业道德意识,树立为员工群众服务的思想;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知识水平。
第十二条 本制度适应于所有领导、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含借用人员)服务对象包括外部客户、集团本部及所属企业前往公司机关办理业务的所有人员。
第十三条 严格责任追究。违反本制度规定的,按《责任追究制》严格追究责任。
6. 首问责任制有何意义
首问责任制是指来:首源问责任人必须尽自己所能给客户提供最佳和满意的服务,直至问题最后解决或给予明确答复的责任制度。首问责任人是指当客户来中心,或打电话给公司要求服务,或者在客户处开展技术服务时,客户所接触到公司的第一位员工。
可以更全面地做好客户服务工作,使服务意识深入人心,提高中心服务质量,以树立信通公司良好的对外形象
7. 首问责任制的基本内容
8. 首问责任制意义
首问责任制是指:首问责任人必须尽自己所能给客户提供最佳和满专意的服务,直至问题最后解决属或给予明确答复的责任制度。首问责任人是指当客户来中心,或打电话给公司要求服务,或者在客户处开展技术服务时,客户所接触到公司的第一位员工。
可以更全面地做好客户服务工作,使服务意识深入人心,提高中心服务质量,以树立信通公司良好的对外形象
9. 雅安法律援助在哪里
1、雅安市出台《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提到:在提升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水平方面,将加大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力度,优化服务环境、改进服务态度,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指派制、援务公开制。拓宽法律援助申请渠道,发挥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络点贴近基层的优势,发挥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的作用,方便群众及时就近咨询和提出申请,在边远地区和困难群众集中的地区设立流动工作站巡回受案。将推动法律援助咨询服务实现零门槛,切实发挥法律援助在公共法律体系中的支撑作用,对于群众的法律咨询、法律信息查询等服务需求,无需审查事项范围、经济条件,实现零门槛、全覆盖。建立健全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窗口,安排律师等专业人员为来访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主动告知符合条件的咨询人申请程序,对疑难咨询事项实行集体讨论、预约解答。推进“12348”法律服务热线建设,通过人工值守、设置虚拟坐席、自动录音、智能分类等措施,解答法律咨询、宣传法律知识、指导群众依法维权。
2、想要寻求法律援助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渠道①12348是政府免费法律(援助)咨询热线;②具体的归口管理部门为每一级政府下属的司法行政部门(如司法厅、局);一般而言,12348的咨询人员大部分都是执业律师,也有一小部分是法律援助律师;④如果有需要法律援助的当事人,法律援助中心(审批)收案后,会指派法律援助律师或社会律师办理,律师不得向当事人收取案件代理费,代理费用最终由政府财政补贴(数量不多)。
3、向案发地或受诉法院所在地申请即可,你可进成都市司法局网站,上面有法律援助中心的电话。雅安的法律援助中心地址及联系方式我查询了下,具体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