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法律效力
① 法律行为的部分无效包括哪些情况
法律行为部分无效的情况:
(1)标的数量超过法律许可范围
《合同法》第214条第1款:“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
第211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存单纠纷案件的若干规定》第7条第2款规定:“托贷款中约定的利率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部分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3条第1款规定:“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同意以协议方式出让的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低于订立合同时当地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确定的最低价的,应当认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价格条款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7条第1款规定:“遗嘱人未保留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遗产份额,遗产处理时,应当为该继承人留下必要的遗产,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参照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
(2)法律行为的标的由数种不同事项拼合而成,其中一项或数项无效。如买卖合同标的物有数个,其中之一为法律禁止流通物,则该项买卖中仅买卖禁止流通物部分无效,其他部分仍可有效。
(3)法律行为中的非主要条款因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公序良俗而无效。
根据《民法通则》第88条,《合同法》第61条、第62条以及《合同法》总则、分则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影响主合同成立的必备条款有三:即当事人条款、标的条款和数量条款。民事法律行为缺少必备条款之一,整个民事法律行为不成立。整个民事法律行为不成立,则民事法律行为全部不发生法律效力。不发生法律效力,谈不上部分无效和部分有效的问题。因此,所谓部分无效的条款应除上述三个必备条款以外的非主要条款。包括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履行期限、履行方式、履行费用的负担、违约责任以及解决争议的方式等。如《合同法》第53条规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第40条:“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担保法》第29条:“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未经法人书面授权或者超出授权范围与债权人订立保证合同的,该合同无效或者超出授权范围的部分无效,债权人和企业法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债权人无过错的,由企业法人承担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国家机关能否作经济合同的保证人及担保条款无效时经济合同是否有效问题的批复》规定: “一、经济合同的保证人应是具有代为履行或者代偿能力的公民、企业法人以及其他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不应作为经济合同的保证人。经济合同中以国家机关作为保证人的,其保证条款,应确认为无效。 二、经济合同中保证条款被确认为无效后,不影响该经济合同其他条款的效力。但当事人双方约定提供保证作为该经济合同成立要件的,保证条款无效时,其他条款都应确认为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4条第1款规定:“联营合同中的保底条款,通常是指联营一方虽向联营体投资,并参与共同经营,分享联营的盈利,但不承担联营的亏损责任,在联营体亏损时,仍要收回其出资和收取固定利润的条款。保底条款违背了联营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原则,损害了其他联营方和联营体的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应当确认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雇工合同应当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法规问题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1988年10月14日(88)民他字第1号):“经研究认为,对劳动者实行劳动保护,在我国宪法中已有明文规定,这是劳动者所享有的权利,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任意侵犯。张学珍、徐广秋身为雇主,对雇员理应依法给予劳动保护,但他们却在招工登记表中注明 ‘工伤概不负责任’。这是违反宪法和有关劳动保护法规的,也严重违反了社会主义公德,对这种行为应认定无效。”
② 保险合同部分无效,则其他部分的法律效力状态怎么样
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专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属效。
③ 劳动合同条款部分无效的,影响其他条款吗
现实困惑
2012年7月,小王经好朋友介绍到一家网络公司做行政工作,由于是朋友介绍,所以小王觉得对公司特别放心,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并没有仔细阅读相关条款就痛快的签字了。该公司实力不断壮大,业务量大增,因此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但是当小王拿到工资条的时候,并没有加班费,小王觉得没有加班费就是无偿劳动了,这是不合法的。于是,小王找到财务部,但是财务部称,在签订合同时对于加班事宜公司有明确规定,加班费是没有的,作为加班补偿,只在年底时给予一千元的红包。小王无法判断合同的有效性,于是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说明了情况,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对公司合同进行了核查,确认关于无偿加班的规定是无效条款,其他条款都是符合程序的规定的。那么,有一些劳动合同条款无效的,影响其他条款吗?
律师答疑
本案中,小王时常加班但是没有得到相应的报酬,公司无偿占有了小王加班所产生的价值,这对小王是不公平的,小王对此条款的法律效力有异议,无法判断是否有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和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根据劳动仲裁机构的确认,加班没有报酬这一条款是无效的,其他条款的规定是符合程序的,这就说明,此合同是部分无效,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六条第二款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法理荟萃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可以提请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被确认为部分无效的合同,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④ 保险合同部分无效,则其他部分的法律效力状态为
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专然有效。
⑤ 1.依照《民法通则》规定,民事行为被人民法院认定为部分无效后,其他部分的法律效力状况是()。
民法通则第六十条【部分无效】民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⑥ 依照民法通则规定民事行为被人民法院认定为部分无效后其他部分的法律效力情状
民事行为被人民法院认定为部分无效后,如果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内仍然有效。《容民法通则》第六十条 民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民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行为。民事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或者撤销民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合法的民事行为称为"民事法律行为"。不具备民事法律行为所必需的条件的民事行为,是非法的,无效的。如果民事行为被人民法院认定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⑦ 民事行为被人民法院认定为部分无效后其他部分的法律效力状况是()
民事行为被人民法院认定为部分无效后其他部分的法律效力状况是仍然有效专。
《民法通则》第属六十条 【部分有效】民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合同法》第五十六条【合同自始无效与部分有效】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⑧ 合同中有一条违反现行法律,这个合同还具有法律效力吗还是只有这一条没有法律效力,其他正常履行
我国《合同法》第56条规定:“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版束力。合同部分无权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这规定包含了以下两层意思:
1.如果认定合同的某些条款无效,该部分内容与合同的其他内容相比较,应当是相对独立的,该部分与合同的其他部分具有可分性,也就是本条所说的,合同的无效部分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如果部分无效的条款与其他条款具有不可分性,或者当事人约定某合同条款为合同成立生效的必要条款,那么该合同的部分无效就会导致整个合同的无效,而不能确认该部分无效时,另一部分合同内容又保持其效力。
2.如果合同的目的是违法的,或者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诚实信用和公平原则,剩余部分的合同内容的效力对当事人已没有任何意义或者不公平合理的,合同应全部确认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