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法律责任的范围
Ⅰ 单位把员工档案丢失应负什么法律责任
单位侵犯的是一种复合性质的权利,不能仅仅以直接经济损失来衡量原告的损失。因此单位除承担继续补办原告的档案外,还应当适当赔偿原告的精神损失。理由如下:
首先,职工档案的义务保管人确定。档案法第七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负责保管本单位的档案,并对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可知,机关、企事业单位是职工档案的义务保管人,没有尽到保管义务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其次,职工人事档案所承载的权利性质。参照人事档案管理办法第三条可知,职工人事档案是职工个人的工作业绩史,思想成长史,品德作风,能力表现的综合,其内容的每一个部分无不具有人格的内容。因此其权利的属性属于人格权,具有名誉权、身份权等性质的特征,是一种复合性质的人格权。
再次,用人单位丢失职工档案,侵害的是职工“人身权益”。从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可以得知,用人单位将职工人事档案丢失侵害了职工的民事权益,这种权益被侵害,造成的结果并非仅仅是财产损失,同时还有精神损失的内容,因此不能简单地用财产损失来衡量。单位丢失职工档案一般来说给职工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不大,但是有时间接损失是存在的,也属于赔偿的范围。能否获得精神损失赔偿,按照侵权责任法规定,达到严重精神损害的,能够获得精神损害赔偿。
Ⅱ 城建档案的法律责任可分几种
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
Ⅲ 根据档案法律法规的规定,档案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的追究方式有哪些
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依法管理档案范围是什么
档案法来
第二条本法所称的自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护档案的义务。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的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五条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Ⅳ 档案法律责任主要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来共和国档案法自》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的规定,档案违法行为有以下几种: (1)损毁、丢失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 (2)擅自提供、抄录、公布、销毁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 (3)涂改、伪造档案的; (4)擅自出卖、或者转让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 (5)倒卖档案牟利或者将档案卖给、赠送给外国人的; (6)应该归档的材料不按国家规定归档或者不按期向档案馆移交应该移交的档案的; (7)违反国家规定擅自扩大或缩小档案接受范围的; (8)不按规定开放档案的; (9)明知所保存的档案面临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档案损失的; (10)档案工作人员和对档案工作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玩忽职守、造成档案损失的; (11)携运禁止出境的档案及其复制件出境的。 上述违法行为依据行为人的具体违法事实和违法情节以及违法程度,依法追究行为人的行政法律责任(如行政处分、行政处罚)、民事法律责任(支付赔偿金)直至刑事法律责任(如拘役、有期徒刑等)。
Ⅵ 关于档案管理相关法律
个人人事档案的来管理在我国目自前没有一部明确的法律来规定。但从习惯上讲,保管和转递档案有以下几个原则或者说惯例:
1、任何个人不得擅自保存档案材料,更不得据为已有。也就是说,保管档案的都应当是党的部门。有些学校将档案交给个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
2、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本人及亲属的档案。
3、工作调动或其它原因需要转递档案的,应办理转递手续。 处级以上的党委组织、人事部门,方可直接转递人事档案。接收的单位应当催要档案。
根据以上惯例,你个人是不能要回你的档案的,你应当请求现在所在的单位帮助你派人去催要档案,并把档案中的不良评价比如除名决定及时取出。
Ⅶ 关于档案有哪些法律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第二十四、二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十七条及《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条的规定,下列档案违法行为应该追究法律责任:
(1)损毁、丢失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
(2)擅自提供、抄录、公布、销毁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
(3)涂改、伪造档案的;
(4)擅自出卖或者转让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擅自出卖或者转让属于集体所有、个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属于国家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的;
(5)倒卖档案牟利或者将档案卖给、赠送给外国人的;
(6)将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的文件、资料据为已有,拒绝交档案机构、档案工作人员归档的;
(7)拒不按照国家规定向国家档案馆移交档案的;
(8)违反国家规定擅自扩大或者缩小档案接收范围的;
(9)不按照国家规定开放档案的;
(10)明知所保存的档案面临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档案损失的;
(11)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工作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玩忽职守,造成档案损失的;
(12)携运禁止出境的档案或者其复制件出境的;
(13)抢夺、窃取国有档案的。
《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条规定,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违反《档案法》的规定,擅自出卖、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前两款行为,同时又构成本法规定的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
《档案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罚款数额,根据有关档案的价值和数量,对单位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上,对个人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Ⅷ 管理的个人档案丢失,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档案 赔偿】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政策性问题的复函》劳专办发(1994)322号第属三条规定“职工被开除、除名或辞退后,企业不给本人通知书或证明书也不向待业保险部门转交档案的做法不符合《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二十条、《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第四条,以及《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第二条、第十一条规定的精神。由此导致职工不能享受待业保险待遇发生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按《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条第(一)项规定予以受理。给对方当事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应由企业负责赔偿。”
Ⅸ 违反档案法律规定,构成犯罪的,需要追究什么样的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条的规定,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违反《档案法》的规定,擅自出卖、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Ⅹ 档案法是如何规定档案被改的法律责任
最好找到从前的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