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2017年法律知识考试

2017年法律知识考试

发布时间: 2025-09-28 16:53:26

Ⅰ 2017年司法考试国际经济法知识考点:不适用公约的合同

并非所有的国际货物销售合同都适用公约,《公约》在第2条和第3条对不适用公约的合同分别进行了规定,《公约》第2条是从合同的种类上排除了六种不适用公约的合同:(1)购买供私人、家人或家庭使用的货物销售;(2)以拍卖的方式进行的销售;(3)依法律执行令状或其他令状的销售;(4)公债、股票、投资证券、流通票据或货币的销售;(5)船舶、船只、气垫船或飞机的销售;(6)电力的销售。
上述第(1)类属于消费合同,有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各国的规定差异较大且多数具有强制性,因此公约排除适用。第(2)(3)类通过拍卖的销售和由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而进行的销售均属于比较特别的情况。公约认为应当仍然由各国的国内法来管辖这两类交易。第(4)类有价证券,有些国家认为其不是货物,它们不同于通常的国际贸易,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公约考虑到这些因素,将这类交易排除在公约的适用范围之外。第(5)类船舶和飞机,在一些国家中也有特别的规定,这类货物的交易必须履行登记过户的手续。而哪些需要登记,如何登记,哪些不需要登记,各国的规定有比较大的差别。因此,对于船舶和飞机的国际交易,公约不予适用。最后一类电力也是因为该标的不可触及的特殊性,电力在一些国家中不视为货物,电力的国际销售所遇到的问题与一般货物的国际销售不同,因此,也排除在公约的适用范围之外。
《公约》第3条还排除了对提供货物与提供服务相结合的合同的适用,依公约的规定,下列两种合同排除适用:其一,通过劳务合作方式进行的购买,如补偿贸易;其二,通过货物买卖方式进行的劳务合作,如技贸结合。这两项不适用反映了公约适用范围的一条原则,即公约适用于货物的国际销售,而不适用于劳务或服务合同,因为劳务或服务合同与货物销售合同有明显的差别。排除的原因是这两种方式,供方的义务主要不是提供货物,而是提供劳务或其他服务。因此会产生一些调整单纯的货物销售的公约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影响公约作为统一法的适用。但如上述合同中提供的劳务或服务没有构成供货方的绝大部分义务的,则仍被公约视为是买卖合同。另外,如合同是由买卖和劳务两部分组成的,则公约只适用于买卖合同部分。在许多货物销售合同中都包含有卖方同时提供相应服务的内容,如卖方销售设备常常伴随有安装调试的义务。

Ⅱ 参加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

法考客观题考试:

客观题考试共两卷,每张试卷100道试题,分值为15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50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两张试卷总分为300分。

试卷一:8:30—11:30,考试时间180分钟。

考试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律史、国际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Ⅲ 2017年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基础知识:法的价值

(一)法的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
1.法律规范为立法者的价值判断;
2.依据法律规范作出的法律决定属于价值判断。
(二)自由
1.从哲学上而言,自由是指在没有外在强制的情况下,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活动的能力。
2.从价值上而言,法律是自由的保障,法律本质上以自由为价值。
3.自由是判断法律善恶的标准之一。良法应当是自由之法。
4.自由体现了人性最深刻的需要,法律必须承认、尊重、维护人的自由权利。
5.法无禁止即自由(公民);法无授权即禁止(政府)
6.法律限制自由正当性证成:(1)伤害原则;(2)冒犯原则;(3)家长主义(父爱)原则。
(三)正义
1.正义的核心是平等。
2.正义首先指的是平等对待,即同样的情况同样对待。其次,正义要求对弱者予以保护。
3.正义可以分为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1)实体公正主要是指案件事实真相的发现和实体法的正确适用;
(2)程序公正指司法程序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当事人在司法过程中受到公平地对待。
(3)程序公正并不必然保障实体公正的实现。
(四)秩序
1.法的根本而首要的任务就是确保统治秩序的建立。
2.任何时代的社会,人们都期望行为安全与行为的相互调适,这就要求通过法律确立惯常的行为模式,在这个意义上,法律、规则、秩序可以成为同义词。
3.秩序是法的其他价值的基础。
4.规则是形成秩序的前提。
(五)法的价值冲突的解决原则
1.价值位阶:案例中出现了价值的排序即为此原则的运用。
2.个案平衡:兼顾各方利益,特别是保护弱者。
3.比例原则:限制自由裁量,为了达到某一较高目的而牺牲较小利益时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Ⅳ 2017司法考试卷三商法知识点:保险法的基本原则

司法考试频道为您整理“2017司法考试卷三商法知识点:保险法的基本原则”,欢迎阅读!

2017司法考试卷三商法知识点:保险法的基本原则

(一)保险与防灾防损相结合原则

(二)最大诚信原则

1、最大诚信原则的含义

2、投保人的告知义务

(1)其依据在与保险技术的需要

(2)告知的内容

(3)告知的时间和方法:订立合同时

(4)告知义务的违反:告知不实、隐瞒和遗漏。

3、保证

(1)保证的含义

(2)保证的内容

(3)保证的种类

(4)保证与告知的区别

4、弃权

(1)弃权的含义:在保险中,弃权是指保险人以言词或行为,故意抛弃其解约权及抗辩权。

(2)弃权的要件:一是当事人必须有弃权的意思表示;二是当事人须于意思表示之时知道权利的存在;

(3)弃权的范围:原则上,基于保险合同产生的权利或抗辩权,均可抛弃,但下列情形出外:为维护公共利益;权利为法律所赋予;事实上不能抛弃等。

5、禁止抗辩

(1)禁止抗辩的含义

(2)禁止抗辩和弃权的不同:A弃权可以单独或者合意的方式为主,而禁止抗辩以欺诈或致人误解的行为为基础,本质上属于侵权行为;B弃权基于当事人的意思发生效力,而禁止抗辩基于公平观念发生效力;C弃权可以适用口头证据规则,而禁止抗辩不适用口头证据规则;D因保险代理人以合意抛弃权利而发生弃权的效力时,以保险代理人应有代理权为限;因保险代理人的行为而发生禁止抗辩的效力时,不以保险代理人有代理权限为条件。

(三)保险利益原则

1、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

2、保险利益原则的意义

3、保险利益的确定

(四)损失补偿原则

1、损失补偿原则的含义

2、损失补偿的范围

3、保险的损失补偿原则和一般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损害赔偿原则的比较:

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其宗旨都是为了补偿受损失方的经济损失。首先,只要发生损失,受损方有权请求全面而充分的赔偿;其次,赔偿数额以实际损失为限,受损方不能因赔偿而获利。

两者的区别在于:(1)适用目的不同;(2)法律性质不同;(3)适用的前提和范围不同;(4)适用要件不同;(5)赔偿数额的确定方法和最终承担者不尽相同。因此,保险法上一般称为损失补偿而非损害赔偿。

(五)近因原则

1、近因原则的含义

2、近因的判断标准

(1)条件说

(2)相当因果关系说

(3)最近因果关系说:时间上之最近原因和效果上之最近原因

3、近因原则的具体运用

Ⅳ 2017年司法考试《法理学》知识点: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法律责任的归结,也叫归责,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或国家授权的机关依法对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和确认。在我国,归责的原则主要可以概括为:责任法定原则、公正原则、效益原则和合理性原则。
责任法定原则是指法律责任作为一种否定的法律后果应当由法律规范预先规定,包括在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之中,当出现了违法行为或法定事由的时候,按照事先规定的责任性质、责任范围、责任方式追究行为人的责任。
公正原则要求在追究法律责任方面:第一,对任何违法、违约的行为都应依法追究相应的责任。第二,责任与违法或损害相均衡,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责罚相当”、“罚当其罪”。第三,公正要求综合考虑使行为人承担责任的多种因素,做到合理地区别对待。第四,公正要求在追究法律责任时依据法律程序追究法律责任,非依法律程序,不得追究法律责任。第五,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必须同样地追究法律责任,不允许有不受法律约束或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殊公民。
效益原则是指在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时,应当进行成本收益分析,讲求法律责任的效益。
合理性原则是指,在设定及归结法律责任时考虑各当事人的心智与情感因素,以期真正发挥法律责任的功能。
上述四项归责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合法、公正、有效、合理”八个字。丽合法、公正、有效、合理地归结法律责任,是正确、充分地发挥法律责任的功能,实现法的价值的必要条件,进而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保证。

热点内容
经济法第四章合伙企业法律制度试题 发布:2025-09-28 19:09:17 浏览:779
民事诉讼法举证期限的规定 发布:2025-09-28 18:56:03 浏览:85
2019司法考试三大本pdf 发布:2025-09-28 18:47:09 浏览:613
论县政府通告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28 18:40:14 浏览:196
山东省网络法律知识竞赛答案 发布:2025-09-28 18:30:30 浏览:996
国际经济法学排名 发布:2025-09-28 18:22:28 浏览:930
道德与幸福的论文 发布:2025-09-28 18:03:38 浏览:448
劳动法结合公法和私法 发布:2025-09-28 17:59:07 浏览:259
尖扎法院 发布:2025-09-28 17:26:23 浏览:281
百度搜索2015年劳动合同法 发布:2025-09-28 17:25:38 浏览: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