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村民委员会村规的法律效力

村民委员会村规的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1-02-26 08:12:38

⑴ 村规民约的村规民约的法律效应

村规民约是村民会议基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授权而制定的,因此,只要其遵循了法定程序且内容合法,就具有法律效力,换句话说,村民都应当受其约束。村规民约,不仅是村民自治的依据,也是村民会议或村民委员会对当地农村进行管理的依据,因此,那些驻在农村的机关、团体、部队、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的人员,以及不属于村办的集体所有制单位的人员,虽然不参加村民委员会组织,也应当遵守有关的村规民约,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村规民约的法律效力并不是无限的,而是受到限制的,并不是规约中的任何内容均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村规民约是基于法律授权而制定的,是用来填补法律空白的,而不是用来替代法律的,更不能与已有的法律相冲突。因此,村规民约中的内容,凡是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或与现行法律相冲突的,均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能够用来约束村民。 村规民约,虽然是村民通过村民会议自主制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村民们愿意怎么制定就怎么制定。“合法性”是对村规民约最基本的要求,这就意味着章程或规约不得含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等合法权利的内容。如果规约中含有侵犯村民权利的条款,即使已经过村民会议的多数同意,在法律上也是无效的。
处罚权的设定,直接影响到村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因此,只能由法定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来制定,我国的《立法法》和《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的设定和执行规定了非常严格的程序。村民会议,并非国家机关,作为村民自治组织,无权擅自设定处罚权。
村民的赌博、打架斗殴等行为如果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村民委员会可将其扭送当地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对其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⑵ 村委会的文件有法律效力吗

没有法律效力,具有法律效力则具有一定的普遍效力,不过,村委会的文件可以对本村村民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不过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⑶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村民会议的权利有哪些规定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项,村民委员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①乡统筹的收缴方法,村提留的收缴及使用。每个村如何完成乡统筹费的收缴,收缴的标准和办法,应当由村民会议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讨论决定,村提留的收缴数量、收缴办法以及用途也必须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②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数及补贴标准。村民会议可从本村的实际出发,根据本村的经济状况和村委会成员所承担的任务来确定补贴人数和补贴标准,并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③从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使用。由村投资兴办的各种企业及经济实体、村投资的股份制企业、集体统一经营的收入、出租村农民集体所有房屋及财产所得的收入、各种承包费用、土地补偿费等从村集体经济中所获得的收益必须向村民会议报告,所得收益如何使用,必须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④村办学校、村建道路等村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方案。村委会在决定兴办村办学校、村建道路等村公益事业时,其经费筹集方案应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多数群众赞成的事情可以办,多数群众不赞成的,不能办;⑤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及村公益事业的建设承包方案。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和各种承包方案,与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必须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⑥村民的承包经营方案。为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体制长期不变,村民的承包经营方案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⑦宅基地的使用方案。村民兴建住宅,如何建,谁先建,谁后建,如何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这些都应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之后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⑧村民会议认为应当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项。此外,村民会议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并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备案。

⑷ 村民规约有法律效力吗

“村规民约”是村民会议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结合本村实际共同商议制定版的,并要求全体权村民共同遵守的综合性行为规范。《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款规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讨论决定的事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

⑸ 村民自制有法律效力吗,如果村民自制章程和国家发布的条例相冲突那个才算正确的,哪个更有法律效力

村民有自治权,但是不得与国家法律冲突,与法律冲突的都属无效协议,所以自治必须是在法律框架下的自治。

⑹ 我想问下村里自行规定有法律效力吗

根据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的相关规定,村民通过村委会行使村民自治,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要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决定,村委会制定的村规民约也要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

⑺ 村规民约是不是法律条例

1、村复规民约的法律性制质

村规民约的法律性质村民自治应当“依法而治”。这里的“法”,首先是指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的政策。所谓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就是村民自己的“小宪法”,是村民共同认可的“公约”,是村民实施村民自治的基本依据。它是村民基于法律的授权,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依照村民集体的意愿,经过民主程序而制定的规章制度。

2、村规民约的法律效力

村规民约是村民会议基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授权而制定的,因此,只要其遵循了法定程序且内容合法,就具有法律效力,换句话说,村民都应当受其约束。村规民约,不仅是村民自治的依据,也是村民会议或村民委员会对当地农村进行管理的依据,因此,那些驻在农村的机关、团体、部队、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的人员,以及不属于村办的集体所有制单位的人员,虽然不参加村民委员会组织,也应当遵守有关的村规民约,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村规民约的法律效力并不是无限的,而是受到限制的, 规约中的任何内容不能与已有的法律相冲突。因此,村规民约中的内容,凡是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或与现行法律相冲突的,均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能够用来约束村民。

⑻ 村委会出具什么样证明才具有法律效力

村民委员会出具的反映其职责范围内客观情况的证明,可以认定为公文书证并予以采信。如与事实不符则该证明肯定是无效的。在村委会管辖范围内的,加盖公章以及负责人签字或手印。

根据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章的规定,村委会的职责有以下几项:

(1)办理本村的公共事业和公共事务。

(2)调解民间纠纷。

(3)协助乡(镇)政府开展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工作。

(4)管理本村的集体财产等。

因此,村员委员会根据在行使职责范围内组织、管理村民事务过程中所形成的必要记录而出具的证明,如村委会对本村人口具有管理职责,其对当事人家庭成员身份情况作出证明,该证明即属于民事诉讼法当中的公文书证,依法应予以采信。

(8)村民委员会村规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村委会的公书文证:

书证,是以文字、符号、图案等所记载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来对案件事实进行证据的书面文件或其他物品。根据制主体的不同,可将书证分为公文书证和私文书证。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最高法院《证据规定》第七十七条之规定,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对公文书证真实性予以推定。

公文书证是指国家机关或者其他公共事务管理组织在其法定职权或法律授权的范围内,依照一定的程序和格式所制的公务文书。

私文书证,通常为私人制作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非基于法定职权或法定公务而制作的文书。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于私文书证,应当辨别真伪,审查确定其效力,不能直接推定其具有形式证明力。

⑼ 村委会订立的《村规民约》是否有效

应该是无效的.这种本应该通过批评教育、引导的方式来解决,却用村规民约的制定罚款来处理,是违法的,不具备法律效力.因为村民会议不具备制定罚款、收费条款的权利。 罚款属于一种行政处罚,只能由具有行政、司法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或个人来行使,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无权行使。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委会在处理问题时只能使用教育、引导、调解等,而不是用处罚的手段。

⑽ 村规民约是否是法为什么

村规民复约不是法律,制但是其村规民约内容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村民应该遵守履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十七条村民会议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并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备案。
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
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违反前款规定的,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责令改正。
因此,没有与相关法律抵触,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民还是要履行的。

热点内容
民法典讲述 发布:2025-09-29 00:19:36 浏览:303
国家建筑劳动法 发布:2025-09-29 00:18:08 浏览:171
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的好处 发布:2025-09-29 00:10:54 浏览:5
道德民谣 发布:2025-09-29 00:05:58 浏览:171
贵港法院拍卖网 发布:2025-09-29 00:05:57 浏览:913
规范规章总结 发布:2025-09-29 00:04:59 浏览:413
一月劳动法 发布:2025-09-28 23:46:45 浏览:260
中国劳动法内容 发布:2025-09-28 23:46:30 浏览:106
合同法约定不明有利 发布:2025-09-28 23:35:47 浏览:429
学校会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吗 发布:2025-09-28 23:30:39 浏览: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