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私设行政许可的法律责任

私设行政许可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3-06 13:55:44

Ⅰ 设立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什么

权限、范围、条件、程序。

行政许可法中的行政许可设定机关,是指有设定行政许可权内限的上级机关,如全容国人大、省政府、各部委等。 而行政许可实施机关是指执行许可项目的具体行政机关,如城建、公安等。

行政许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2016年2月3日取消13项国务院部门行政许可事项。

Ⅱ 哪些机关可以设立行政许可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依法设定行政许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 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1、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

2、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

3、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

4、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

5、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其他事项。

(2)私设行政许可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行政许可的作用

1、行政许可是国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有力手段,有助于从直接命令式的行政手段过渡到间接许可的法律手段

2、行政许可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障广大消费者及公民的权益

3、行政许可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

4、行政许可有利于控制进出口贸易,保护和发展民族经济

5、行政许可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环境保护,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健康、协调发展。

Ⅲ 行政许可的设定权

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实施后,除临时性行政许可事项外,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规。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

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

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其设定的行政许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地区市场。

(3)私设行政许可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行政许可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许可是依法申请的行政行为。行政相对方针对特定的事项向行政主体提出申请,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许可行为的前提条件。无申请则无许可。

2.行政许可的内容是国家一般禁止的活动。行政许可以一般禁止为前提,以个别解禁为内容。即在国家一般禁止的前提下,对符合特定条件的行政相对方解除禁止使其享有特定的资格或权利,能够实施某项特定的行为。

3.行政许可是行政主体赋予行政相对方某种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许可是针对特定的人、特定的事作出的具有授益性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4.行政许可是一种外部行政行为。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针对行政相对方的一种管理行为,是行政机关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一种外部行为。行政机关审批其他行政机关或者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内部管理行为不属于行政许可。

Ⅳ 什么是行政许可哪些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等行政相对人回的申请,经依法审查答,准予其从事某种特定活动的行为。根据我国《行政许可法》第12条的规定,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1)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2)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3)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4)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5)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其他事项。

Ⅳ 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所有行政许可吗设定的是不是临时的许可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决定、省级人民政府规章——内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容除此之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设定行政许可;
注意:部门规章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规章无权设定行政许可。

地方性法规不能设定所有行政许可;只有法律才可以设定所有的行政许可;
地方性法规设定的不是临时的许可

Ⅵ 行政诉讼法的问题。。帮帮我。不想挂了 1我国行政许可法规定的不得设立行政许可事项 2简诉行政处罚的一...

1、行政许可的排除范围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 (2)市场版竞争机制能权够有效调节的; (3)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 (4)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
2、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的基本程序,由行政处罚决定程序和行政处罚执行程序组成。一般程序步骤:立案-调查-决定-制作拟处罚决定书-说明理由并告知权利-当事人陈述和申辩-正式裁决-行政处罚决定书得送达。
3、行政行为无效的几种情况:行为具特别重大且明显的违法情形
行政主体不明确而或明显超过相应行政主体职权
受胁迫作出
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
没可能实施
4、行政责任的免除:一般免除与豁免不同;免责条件须有法律的明文规定

Ⅶ 地级市、县、乡的政府和部门可以以法规、规章的形式设立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吗可以设定人身强制和吊销企

1、关于行政许可:市抄级及以下政府均无权设定行政许可。
2、关于行政处罚: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
3、关于人身强制:只有法律可以设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均不得设定。
4、关于吊销企业执照:只有法律、行政法规可以设定,地方性法规、规章均不得设定。

Ⅷ 行政规章到底能不能设立上位法没有规定的行政许可

可以设立,但只是临时性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十五条规定: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其设定的行政许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地区市场。
所以省级人民政府因行政管理的需要,可依法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且范围受到严格限制。

Ⅸ 行政许可可以由谁来设定

由全国人大,以及各级地方人大批准。

Ⅹ 行政法规不可以任意设定行政许可,其行政许可的设定权不受限制吗

行政许可的设定权是受限制的,并非不受限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第十五条 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其设定的行政许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地区市场。

(10)私设行政许可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一)行政许可的设定原则

1.设定行政许可应当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凡是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行管理的事项,不得设定行政许可。只有市场、社会自行解决不了的问题,政府才能介入,才能通过设定行政许可进行干预。

2.设定行政许可应当有利于发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不应设定行政许可。只有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使这些民事权利可能对他人利益或者公共利益造成损害,并且这种损害难以通过事后赔偿加以弥补、补救时,才能设定行政许可。

3.设定行政许可应当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设定行政许可,不能仅仅考虑当前和眼下的利益,而应当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及生态环境的协调,保持可持续发展。

热点内容
行政法徐金桂简历 发布:2025-09-27 01:24:24 浏览:977
劳动法法定结婚 发布:2025-09-27 01:22:26 浏览:463
小学教师法律知识考试简报 发布:2025-09-27 00:42:37 浏览:130
南开大学法律硕士法学综合 发布:2025-09-27 00:21:09 浏览:821
法院防疫宣传 发布:2025-09-27 00:07:45 浏览:728
合同法实务与案例分析题 发布:2025-09-27 00:06:13 浏览:22
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26 23:54:44 浏览:447
动物中的法官 发布:2025-09-26 23:25:21 浏览:316
吉大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9-26 23:13:54 浏览:352
庆云法院六子 发布:2025-09-26 23:02:54 浏览: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