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实际经营者法律责任
1. 个体工商户户主名称与实际经营者不符发生法律纠纷该怎么做
作为原告,应以实际经营者为主体,也可以个体工商户为主体,但不能同时作为原告。作为被告方,应同时作为被告,实际经营者承担责任,个体工商户承担连带责任。
2. 起诉个体户中法定责任人与实际经营者不一致的问题
1、二个人都可以列为被告,根据民诉意见第46条的规定,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业主与实际经营者不一致的,以业主和实际经营者为共同诉讼人。
2、至于对A的送达问题,如果居住地不祥,可以考虑公告送达。
3. 个体户经营项目与营业执照不符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经营范围是指国家允许企业法人生产和经营的商品类别、品种及服务项目,反映企业法人业务活动的内容和生产经营方向,是企业法人业务活动范围的法律界限,体现企业法人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核心内容。
法则制度
《民法通则》规定,“企业法人应当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这就从法律上规定了企业法人经营活动的范围。经营范围一经核准登记,企业就具有了在这个范围内的权利能力,企业同时承担不得超越范围经营的义务,一旦超越,不仅不受法律保护,而且要受到处罚。核定的企业经营范围是区分企业合法经营与非法经营的法律界限。
法律要求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对企业的经营范围有以下要求:
1.企业的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不能超越章程规定的经营范围申请登记注册。
2.企业的经营范围必须进行依法登记,也就是说,企业的经营范围以登记注册机关核准的为准。企业应当在登记机关核准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
3.企业的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的项目,在进行登记之前,必须依法经过批准。
特别提示
另外,经营项目决定企业应交税种,比如从事制造加工销售等,要缴纳增值税,从事餐饮娱乐服务要缴纳营业税,如果你注册的范围同时包含上述内容,就既要缴纳增值税又要缴纳营业税,所以,尽量不要注册自己不会开展的营业项目。
企业有下列情形的,应当停止有关项目的经营并及时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办理
登处罚规则
(一)经营范围中的一般经营项目,因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调整为许可经营项目后,企业未按有关规定申请办理审批手续并获得批准的;
(二)经营范围中的许可经营项目,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要求重新办理审批,企业未按有关规定申请办理审批手续并获得批准的;
(三)经营范围中的许可经营项目,审批机关批准的经营期限届满企业未重新申请办理审批手续并获得批准的;
(四)经营范围中的许可经营项目被审批机关取消的。
企业未经批准、登记,或者违反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从事许可经营项目经营的,企业登记机关应当依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予以查处。
企业从事未经登记的一般经营项目的,企业登记机关应当按照超范围经营依法予以查处。
4. 个体工商户的法人和实际经营者必须是同一人吗如果不可以该怎么办
个体工商户一般不叫法人,一般是叫负责人,基本上也就是经营者,个体工商户是不能更换负责人的,如果更换经营者一般都是把原营业执照注销后再重新办理,个体工商户的注销和申办比较简单,如果不是同一人可以注销后重新办理。
法律地位:
在依法核准登记的范围内,个体工商户享有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个体工商户的正当经营活动受法律保护,对其经营的资产和合法收益,个体工商户享有所有权。
个体工商户可以在银行开设账户,向银行申请贷款,有权申请商标专用权,有权签订劳动合同及请帮工、带学徒,还享有起字号、刻印章的权利。
(4)个体户实际经营者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个体工商户是个体工商业经济在法律上的表现,其具有以下特征:
1、个体工商户是从事工商业经营的自然人或家庭。自然人或以个人为单位,或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工商业经营,均为个体工商户。
根据法律有关政策,可以申请个体工商户经营的主要是城镇待业青年、社会闲散人员和农村村民。此外,国家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不能申请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
2、自然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必须依法核准登记。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机关是县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个体工商户经核准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才可以开始经营。个体工商户转业、合并、变更登记事项或歇业,也应办理登记手续。
3、个体工商户只能经营法律、政策允许个体经营的行业。
5. 个体户应当承担那些法律责任
在民法通则中,对个体工商户的民事责任做了规定。
对个体工商户来说,该公民个人是个体经营的民事责任的承担者,他应该以个人的全部财产承担经营活动中的民事责任。他的个人财产包括作为投资经营的全部资本和家庭共有财产中的应有份额。清偿的顺序首先以投资经营的资本清偿,不足的部分以共有财产的应有份额清偿。
目前我国规范个体工商户的专门法规是国务院颁布的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家工商局制订城乡个体工商户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城乡个体工商户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根据条例对于个体工商户的法律责任作出如下规定:
未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颁发营业执照擅自开业的,属非法经营,应予取缔,没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个体工商户转借、出卖、出租、涂改营业执照及其副本和临时营业执照的,没收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应吊销其营业执照及其副本或临时营业执照。
对持假营业执照或假营业执照副本或临时营业执照经营的,没收其假照和非法所得,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对擅自改变经营者名称和指定的经营场所,不服从监督管理的,给予警告,或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对擅自改变经营方式或者超越核准的经营范围的,没收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对擅自经营不准个体工商户经营的商品的,没收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及基副本或临时营业执照。
个体工商户逾期不办理验照手续且无正当理由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收缴其营业执照及其副本。
异地经营的个体工商户逾期不办理验照手续的,由经营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收缴其营业执照及其副本,并退回原登记的县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注销。
(5)个体户实际经营者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产品质量法中规定,经营者对于以下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生产销售不符合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 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者拥有哪些权利与责任 与实际经营者的区别 个体工商户有法人代表吗 谢谢
以他人名义办理的营业执照,对于你自己的风险就是权利和义务都是别人的,和你版没有关系。如果打官权司,你的合法收入应当归别人,如果有偷漏税等违法行为也由别人承担。如果有经济欠款或追讨也是别人的事情,都和你没关系。也就是说,你欠别人的钱,打官司由领营业执照的那个人承担,别人欠你的,打官司时,你无权讨要,当然,如果是欠你自己的,有证据表明和营业执照没关系,那就另当别论了。
7. 个体工商户实际经营者与法人不是同一人违反了哪条法律
个体工商户不是法人,你说的可能是营业执照上的负责人与经营人不一致,这种情况是允许的,个体工商户的经营人员不仅限负责人,还可聘请员工一至二名,不是必须由负责人经营。
8. 个体户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一、个体工商户作为从事经营的主体,违反了与工商业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种责任是由于个体经营身份而引起的,是以个体经营者为责任主体的特别责任。
二、在个体工商户的经营中,与之有最密切关系的法律主要有《民法通则》、《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合同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标准化法》、《计量法》、《环境保护法》以及《刑法》、《行政处罚法》等。
(1)在《民法通则》及其《解释》中,对个体工商户的民事责任作了总括性的规定。对于以个人财产投资、个人经营的个体工商户来说,该公民个人是个体经营的民事责任的承担者,应该以个人的全部财产承担经营活动中的民事责任。
(2)目前我国规范个体工商户的专门法规是国务院颁布的《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家工商局制订《城乡个体工商户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实施细则》根据条例对于个体工商户的法律责任作出如下规定: 未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颁发营业执照擅自开业的,属非法经营,应予取缔,没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个体工商户转借、出卖、出租、涂改营业执照及其副本和临时营业执照的,没收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应吊销其营业执照及其副本或临时营业执照;对持假营业执照或假营业执照副本或临时营业执照经营的,没收其假照和非法所得,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擅自改变经营者名称和指定的经营场所,不服从监督管理的,给予警告,或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擅自改变经营方式或者超越核准的经营范围的,没收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擅自经营不准个体工商户经营的商品的,没收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及基副本或临时营业执照;个体工商户逾期不办理验照手续且无正当理由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收缴其营业执照及其副本;异地经营的个体工商户逾期不办理验照手续的,由经营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收缴其营业执照及其副本,并退回原登记的县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注销。
(3)《合同法》中的法律责任主要是违约责任。
(4)《产品质量法》中规定,经营者对于以下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生产销售不符合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