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14岁孩子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14岁孩子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3-10 01:54:53

『壹』 十四岁少年如有犯罪是否承担法律责任

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对以下8种罪名要负刑事责任 :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抢劫、强奸、防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贩毒。

『贰』 在中国14岁可以承担什么法律罪行了

已满14周岁抄不满16周岁为相对袭负刑事责任时期。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这八大罪负刑事责任。满16周岁为完全刑事责任年龄,犯什么罪都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叁』 12岁,14岁,16岁,18岁的法律责任和义务都有什么区别是什么

刑事方面的权利义务依据的是《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此属于未成年,在量刑上应当减轻或从轻处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也因未满18周岁,在量刑时应当减轻或从轻处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肆』 14岁以上16岁以下要负责那些刑事责任

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其他刑事责任不用负。

依据《刑法》

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4)14岁孩子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刑事责任年龄

1、已满 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2、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14周岁—16周岁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3、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实施犯罪时的年龄,一律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过了周岁生日,从第二天起,为已满周岁。

6、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7、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对犯罪时的年龄没有查清,而又关系到应否追究刑事责任和判处何种刑罚的公诉案件,应当退回检察院补充侦查。

8、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及死缓。

『伍』 请问:“十四岁的孩子是否有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专,可以进行与他的属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如果这小孩自己有钱去承担责任的话,当然是可以的。如果没有的话,那么他的监护人就要代替他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责任。希望我的回答你会满意并采纳。

『陆』 已满十四周岁应承担哪些刑事责任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 伤或者死 亡、强 奸、抢 劫、贩 卖 毒 品、放 火、爆 炸、投 放危 险 物 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 伤或者死 亡、强 奸、抢 劫、贩 卖 毒 品、放 火、爆 炸、投 放危 险 物 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柒』 十四岁应负的法律责任

不满周岁的(含14周岁生日当天),对任何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14周岁生日的第二天到16周岁生日当天),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是并不是仅限于这类罪名,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答复: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八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

对于刑法第十七条中规定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是指只要故意实施了杀人、伤害行为并且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后果的,都应负刑事责任。而不是指只有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才负刑事责任,绑架撕票的,不负刑事责任。

(7)14岁孩子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法律责任构成: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构成法律责任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或必须符合的标准,它是国家机关要求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时进行分析、判断的标准。根据违法行为的一般特点,我们把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概括为:主体、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五个方面。

1、主体。法律责任主体,是指违法主体或者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责任主体不完全等同于违法主体。

2、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所规定的义务、超越权利的界限行使权利以及侵权行为的总称,一般认为违法行为包括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

3、损害事实。损害事实即受到的损失和伤害的事实,包括对人身、对财产、对精神(或者三方面兼有的)的损失和伤害。

4、主观过错。过错即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观故意或者过失。

5、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即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它是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因果关系的特殊形式。

『捌』 14岁孩子犯罪要负法律责任吗

不满14周岁的(含14周岁生日当天),对任何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14周岁生日的第二天到16周岁生日当天),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是并不是仅限于这类罪名,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答复: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八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

对于刑法第十七条中规定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是指只要故意实施了杀人、伤害行为并且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后果的,都应负刑事责任。而不是指只有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才负刑事责任,绑架撕票的,不负刑事责任。

对于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绑架人质后杀害被绑架人,拐卖妇女、儿童而故意造成被拐卖妇女、儿童重伤或者死亡的行为,依照刑法是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

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减轻处罚并不得适用死刑。

(8)14岁孩子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归责原则

归责原则体现了立法者的价值取向,是责任立法的指导方针,也是指导法律适用的基本准则。归责一般必须遵循以下法律原则:

1、责任法定原则。其含义包括:

(1)违法行为发生后应当按照法律事先规定的性质、范围、程度、期限、方式追究违法者的责任;作为一种否定性法律后果,它应当由法律规范预先规定。

(2)排除无法律依据的责任,即责任擅断和“非法责罚”。

(3)在一般情况下要排除对行为人有害的既往追溯。

2、因果联系原则。其含义包括:

(1)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首先确认行为与危害或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这是认定法律责任的重要事实依据。

(2)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首先确认意志、思想等主观方面因素与外部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有时这也是区分有责任与无责任的重要因素。

(3)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区分这种因果联系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玖』 14岁要负的法律责任

不满周岁的(含14周岁生日当天),对任何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14周岁生日的第二天到16周岁生日当天),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是并不是仅限于这类罪名,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答复: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八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

对于刑法第十七条中规定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是指只要故意实施了杀人、伤害行为并且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后果的,都应负刑事责任。而不是指只有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才负刑事责任,绑架撕票的,不负刑事责任。

对于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绑架人质后杀害被绑架人,拐卖妇女、儿童而故意造成被拐卖妇女、儿童重伤或者死亡的行为,依照刑法是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

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减轻处罚并不得适用死刑。

(9)14岁孩子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归责原则

归责原则体现了立法者的价值取向,是责任立法的指导方针,也是指导法律适用的基本准则。归责一般必须遵循以下法律原则:

1、责任法定原则。其含义包括:

(1)违法行为发生后应当按照法律事先规定的性质、范围、程度、期限、方式追究违法者的责任;作为一种否定性法律后果,它应当由法律规范预先规定。

(2)排除无法律依据的责任,即责任擅断和“非法责罚”。

(3)在一般情况下要排除对行为人有害的既往追溯。

2、因果联系原则。其含义包括:

(1)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首先确认行为与危害或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这是认定法律责任的重要事实依据。

(2)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首先确认意志、思想等主观方面因素与外部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有时这也是区分有责任与无责任的重要因素。

(3)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区分这种因果联系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热点内容
咸丰法律援助在那 发布:2025-09-26 06:26:48 浏览:239
新劳动法关于 发布:2025-09-26 06:26:40 浏览:796
公交经营权撤回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26 06:23:37 浏览:363
经济法基本养老保险比例 发布:2025-09-26 06:19:17 浏览:511
法律事务经济法 发布:2025-09-26 06:13:02 浏览:27
经济法法的效力思维导图 发布:2025-09-26 06:12:12 浏览:652
31日立法 发布:2025-09-26 06:04:45 浏览:50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律硕士复试科目 发布:2025-09-26 06:04:10 浏览:142
两个条例心得体会 发布:2025-09-26 05:44:59 浏览:892
经济法反垄断案件 发布:2025-09-26 05:31:57 浏览: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