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十二公民学到的法律知识

十二公民学到的法律知识

发布时间: 2021-03-10 04:54:18

㈠ 电影《十二公民》中涉及的基本法律知识有哪些

电影的结复局比较有意思制,从有罪到无罪,这个过程,可以说他们每一个人都得到了宣泄,也得到了升华,甚至可以说,明里他们是在讨论了案情,实际确是每个人都倾诉了一番。结局其乐融融,最后8号返回,拿回自己所遗留的检察院证件,这也表达了我们老百姓心中的一个愿景,就是希望为官者能清廉,能公正的去处理事,也使得电影得到一个升华,个人觉得这是个点睛之笔。

㈡ 十二公民 证据原则

一般来说证据规则包括哪些?
1、相关性规则:相关性是实质性和证明性的结合,也就是说,如果所提出的证据对案件中的某个实质性争议问题具有证明性,那它就具有相关性。
2、传闻证据规则:传闻证据包括两种证据资料:一是证人在审判日以外对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二是证人在审判日以他人感知的事实向法庭所作的转述。传闻证据规则即传闻法则,是指原则上排斥传闻证据作为认定犯罪事实的根据的证据规则。
3、违法证据排除规则:主要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应当排除那些通过非法搜查和扣押获取的物证的规则。对违法证据是否排除,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价值选择。从保护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出发,那么非法取得的证据材料应当排除。
4、自白任意性规则:是指通过违法或不恰当的方式取得的并非出于陈述人自由意志的自白应当绝对排除。
5、反对诱导性询问规则:主要应用于法庭审理。所谓诱导性询问,是指询问者的询问强烈地暗示证人按提问者的意思作出回答,如果询问带有诱导,这种询问是无效的。
6、意见规则:就是要求证人作证只能陈述自己体验的过去的事实,而不能将自己的判断意见和推测作为证言的内容。因为认定事实、作出判断是法官的职责,证人的责任在于提供材料,而不能代行法官的判定职能。
7、最佳证据规则:即认为原始文字材料(包括录音、录相、摄影材料等)作为证据其效力优于它的复制品,因而是最佳的。这一规则主要适用于书证。
二、证据规则有什么原则?
1、证据规则的建设,应当体现“控辩式”诉讼结构的要求。由于我国刑事诉讼向控辩式转化,国外的上述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经验确证所认可的证据规则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意义上可以被我们借鉴。其中一些内容,实际上在我们过去的诉讼实践中已经确认或在我们的证据法理论上已经认可,如证据应当有相关性、口供应当补强、对通过严重违法所获取的人证(被告口供、被害人陈述以及证人证言等)存疑甚至不用等。只不过由于诉讼制度的变革,我们需要将一些法律规范和一些实际做法上升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法律规则,同时应当适应制度的变化改变证据法上的某些操作方式并确立某些新的规则。
2、证据规则的建设,应当符合我国的司法实践。我国目前虽然采用了抗辩式的诉讼结构,但在诉讼过程中,法官仍保留了较大程度的职权运用。同时,在我国由于证人保护、证人作证补助等问题还没有有效地解决,所以在证据规则的设计上,应当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否则,再完善的规则也难以充分执行。
3、证据规则的建设,应当配备相应的刑事诉讼程序。证据规则只能借助排除的方式对证据的运用产生作用,一个有生命力的证据规则必须有辅助的程序制度作为保障。
一般来说证据规则包括哪些内容我们在上述的介绍中也详细的说明了,事实上,证据规则可以分类的方式有很多,每一种分类都有不同的规则,我们在具体的操作中也需要先就案件本身进行分类,之后才能搞清楚具体的证据规则。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

㈢ 《十二公民》大家都读懂了什么

影视现在我来说说:


《十二公民》这部电影由徐昂执导,何冰、韩童生、钱波等主演,讲述了当代中国一个由富二代杀人案引发的法庭斗智的故事,让我们看到真实的故事真相,不知道大家有无看过这部电影?

㈣ 十二公民这部电影体现了什么法律精神

秦汉以来,中国来人便适应源了要么服从权威密室政治,或者乱作一团、打成一片,难以在平等的前提下进行有效沟通。疑罪从无,这是对释放犯罪嫌疑人最好的解释。自古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舆论在人们心中就扮演了先行者,而其他的公民民众却对舆论很相信,也毫不怀疑。舆论即使是错误的,那也会成为正确的事儿,也会变成真相。这部电影也反映出了舆论并不等同于真相,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即使是蛛丝马迹也不要放过。这样才能得出真正的结论。这个阶段的普通人,是不自觉、不自知的乌合之众,盲从于权威、传闻、领导、传说和貌似有理的影响下,大多数没有基本的思考和判断,就容易对一些社会话题产生下意识的武断误判。独立思考非常关键,前提当然是独立观察,利用常识和常情来对具体的个人行为作出审慎的审视,才能避免群体意志的弱智化倾向。不必讳言,中国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在共同富裕的愿景里,如果每个公民(最起码越来越多的公民)认识到并体现出公民的义务和权利,反思情理、道德、法律的不分边界,实现行之有效的沟通,和谐社会才有理论上的可能。要拥有辩证的思考能力。

㈤ 十二公民体现了什么样的法律精神

秦汉以来,中国人便适应了要么服从权威密室政治,或者乱作一团、打成一片内,难以在平等的前提下进行有容效沟通。疑罪从无,这是对释放犯罪嫌疑人最好的解释。自古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舆论在人们心中就扮演了先行者,而其他的公民民众却对舆论很相信,也毫不怀疑。舆论即使是错误的,那也会成为正确的事儿,也会变成真相。这部电影也反映出了舆论并不等同于真相,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即使是蛛丝马迹也不要放过。这样才能得出真正的结论。这个阶段的普通人,是不自觉、不自知的乌合之众,盲从于权威、传闻、领导、传说和貌似有理的影响下,大多数没有基本的思考和判断,就容易对一些社会话题产生下意识的武断误判。独立思考非常关键,前提当然是独立观察,利用常识和常情来对具体的个人行为作出审慎的审视,才能避免群体意志的弱智化倾向。不必讳言,中国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在共同富裕的愿景里,如果每个公民(最起码越来越多的公民)认识到并体现出公民的义务和权利,反思情理、道德、法律的不分边界,实现行之有效的沟通,和谐社会才有理论上的可能。

㈥ 十二公民所有法律知识点

抛砖引玉一手。
1.法系。十二公民中所提到的陪审团制度是来自于英美的海洋法系,也就回是让一般人答从自身的常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对被告人是否有罪作出裁定,由法官对于有罪的人进行量刑。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现行中国偏向的大陆法系,也就是有法官或者法官合议庭对于被告人是否有罪作出裁决。这也是为什么十二公民里面只是一个学校模拟法庭的原因。
2.无罪推定。任何公民在法庭宣布其有罪之前都是无罪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公安机关抓人以后,哪怕是他已经认罪了,在上法庭之前都只能叫他“犯罪嫌疑人”。无罪推定是司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法庭上,检查官必须举出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而被告人并不需要证明自己无罪。如果司法中缺少了无罪推定,那么冤案就必然接踵而至。
3.辩护权。任何人在法庭上都有辩护权,并且辩护律师应该全力辩护以保护自己的当事人。十二公民中,8号陪审员中间曾经斥责过法庭上的那位辩护律师,完全已经相信

㈦ 电影十二公民涉及到的法律问题有哪些

真相吧 还有证人的证言的真实性 还有客观证据的真实性

㈧ 根据电影十二公民,谈谈你对法律的认识

法盲,一味以自己的观点强加在自以为是的事实上,而不是去求证,跟风随大流的谴责

㈨ 根据电影十二公民,阐述对法律的认识,并说明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做来促进社会主

作为大学生,这个要靠自己独立思考解决。

根据一些同学的提问,我归纳了一下。新生入学报到时主要要准备如下东西、要注意如下事项:
1.相关证件。包括:身份证、录取通知书(入学通知书)、户口迁移证、党团组织关系证明(介绍信)、一寸登记照若干张(可以多带几张,以备它用),等等。这些很重要,一定不要忘记。另外,把父母、爷爷奶奶即各个近亲的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业和职务搞清楚,填下来,到学校要填各种表格,有的表格需要这些信息。
2.钱和卡。上学要交学费和住宿费(分别为每年4500-500元与1000元左右),合计要6000左右(个别专业可能要高些,如艺术类专业)。因为新生出门较少,没有什么旅途安全经验,建议少带现金(但千把块钱还是要带的,以备一些不时之需)。可以在家中先办一张信用卡或储值卡用于交学杂费等。有的学校会给你寄一张卡,让学生把钱存在其中,你可以用这张卡,也可以不用。如果家庭条件还可以,办一张信用卡,把它关联到父母亲的储值卡(如工资卡),每月刷卡后直接从父母亲的卡中扣款,这样的好处是方便、安全。但如果你不想让父母亲知道你的消费情况,可以自己在老家办一张储值卡(让父母亲往里冲钱),然后办一张信用卡与之关联。也可以到学校再办储值卡与信用卡,但这样你父母亲异地往你的储值卡打钱时要付手续费。
3.一般情况下,各个学校都要配发一些学习和日常生活用品,这些东西不是无偿给你的,都要你花钱购买。学校发的物品质量都很次而且贵,建议学校发的东西如果可以不要就尽量不要,能自己买的就别买学校发的,有些生活必需品则可以在离开家时先配好,免得到学校后由于人生地不熟不好买。
4.衣服被褥。你平常穿的衣服,春夏秋冬各季的,都要带,除非学校距你家乡很近或者父母亲有机会出差来学校给你带东西。内衣和袜子至少要两三套,各季的外衣至少也要两套。如果你现在生活的地方和要去上学的城市的地理气象与生活环境是否相似,那么准备的东西和在老家差不多;如果相差太大,就要带些那个城市需要的衣服(例如,如果你生活在北方,但上学的城市在南方,那么太厚的保暖内衣裤就可以不带了)。被褥也是这样,夏天去学校,可以带一床薄被(如毛巾被),厚被子可以自己带,也可以到学校后再买。席子可以到学校根据床宽购买合适的,床单和枕头(枕套)可以自己带也可以到学校再买。
5.洗漱生活用品。要带牙膏牙刷、毛巾、漱口杯、香皂肥皂、洗发水、梳子、手机(看家庭条件)等,以便在途中和到校后就能使用。男生要带剃须刀、女生要带各种女性用品和洗面奶等。至于洗脸盆、晒衣架、拖鞋、雨伞、水瓶、指甲剪、剪刀、小刀、台灯之类的东西就不一定要带了,有的学校会发,就算不发自己买也不贵(这些生活用品到了学校买也很方便,而且到时候和舍友一起去买还能快速缩短距离)。条件可以时,可以带个照相机,为自己和同学照照相,也是人际交流的一种很好方式。
6.学习用品。可以带几支水笔、本子、字典、词典(英汉汉英词典等,包括功能强大的电子词典)、书包(背包)。如果学校没有不允许,你家庭条件许可的话,可以带笔记本。但最好不要带,尤其是当你迷恋上网或者玩游戏的时候,带笔记本会影响你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和同学的正常交往。另外,还可以预备一些生活中用到的药或创可贴之类,虽然不一定会用到它们,不过等需要的时候随手可以找到也很方便。
7.旅行箱。如果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得钱花不了,不需要买太贵的,毕业后可以买更好的。箱子可以大一些,能装下自己的衣服及平常不是常用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即可。但不要过分大,免得不好携带,到学校在宿舍也不好放。一般以80公分左右长、50-60公分宽为佳。
8. 如果可以的话,带点家乡的特产,不是一定要去给老师,而是给舍友或班上同学吃,毕竟你有四年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越早熟悉越好。
10.如果坐火车的话,可以凭录取通知书(入学通知书)享受学生票优惠。
11.一点小建议:大学学习勇攀高峰,加入社团量力而行,大学社会实践多多益善,尊敬老师有难必问,同学相处宽容大度,大学恋爱不鼓励也不反对。
12.入学测试和体检。有的大学在新生报到后一段时间内,要组织几门文化课的新生入学测试,对考试成绩和高考成绩有较大出入者要进行重点核查。如果你考试没有作弊,不要有任何担心。考试范围和难度不会超过高考,考得好坏无所谓。体检也很容易过,除非你有不符合入学要求的重大疾病而且在高考体检时又使了花招,一般是不要紧的。只要你高考时正常体检、正常考试,这两项都没有问题,现在可以放心玩!
当然还有另一种入学考试,那是为各种分班做做准备的,比如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分到英语快班。
13.新生军训。大学新生要进行军训,军训一般只有两个星期。按照《国防教育法》的规定,组织学生进行军训,这是贯彻国防教育法的具体行动,是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和军队培养造就高素质国防后备力量的重大举措。参加军训可以增进同学友情,应该积极参加。如果身体条件不许可,应该尽早跟辅导员或班主任讲清楚,以免发生意外。
14.宿舍是在你去之前就安排好的,这个不用担心。住宿条件有好有坏,不要太拘泥于这个,主要是要和同舍同学友好相处。不要以为住宿条件差就不能适应,人的适应性是非常强的,而且不太好的生活条件对你以后的成长和工作、生活很有好处,不管你的家庭是多么富有!
15.专业不理想,调换专业。一般学校进校一年后都可以调换专业。调换专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在原专业很难学下去,学校会帮助你换一个好学一点的专业(但一般不是很好的专业,也不是热门专业);另一种是你想换一个你心仪的其它专业,这种时候一般都要由你要转入的专业所在院系进行资格考试,考试合格才能转入,有的学校还要交一笔费用。

热点内容
佛山顺德劳动合同法律咨询 发布:2025-09-26 02:44:38 浏览:58
民事诉讼法修改对照表 发布:2025-09-26 02:44:16 浏览:524
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全覆盖出台 发布:2025-09-26 02:44:16 浏览:459
法治与法治的提出来的 发布:2025-09-26 02:33:41 浏览:834
本站受美国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26 02:26:30 浏览:281
山东省法院公开 发布:2025-09-26 02:26:21 浏览:344
宁波法院章 发布:2025-09-26 02:06:03 浏览:260
民事诉讼法法律解释 发布:2025-09-26 01:50:46 浏览:52
司法置换 发布:2025-09-26 01:36:17 浏览:950
二级法规担保 发布:2025-09-26 01:24:02 浏览: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