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销售合同

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销售合同

发布时间: 2021-03-10 05:08:24

『壹』 签订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有哪些要求

  1. 主体适格,即双方必须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主体欠缺的,可能导致合同无版效或者被撤销。

  2. 内容权:协商一致即可,但约定的内容不能具有合同法规定的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

  3. 双方签字确认,签订日期。


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所帮助,非常需要你的好评。

『贰』 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应具备哪些条件

合同有效的基本要件:

1、订立合同的当事人有合法资格

自然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其中,个体工商户必须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并在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内订立合同。

法人应当具备国家法律规定的法人条件,并依法取得法人资格。其中企业法人必须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并在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内订立合同。法定代表人是法人单位的合法代表人,全权代表法人对外订立合同。法定代表人签订合同时,应当出示身份证明以及法人营业执照或法人项目证明。

其他组织(非法人组织,包括法人的分支机构、个人独资企业及合伙企业等),也必须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其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取得合法资格。这些组织的负责人依法代表本单位对外签订合同。

代理人代订合同,必须事先取得委托人的授权委托书,并在授权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签订,才对委托人直接产生权利和义务。

理论上,认定代理人有无签订合同代理资格的惟一依据是授权委托书(委托证明),但实践中注重足以证明其代理资格的书面凭证,如介绍信、盖有合同专用章或公章的空白合同等。不过,介绍信的基本功能是证明一种关系,起一定的介绍和证明作用,是人们交往的媒介,并不完全具备代理证书的性质、特点和内容,容易为他人利用进行经济诈骗活动。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没有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的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

意思表示是当事人将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愿表现于外部的行为。意思表示应当是当事人自主、自由、自愿地表达的真实意志。只有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对合同的内容表达了其真实的意思,合同才受法律保护。因此,通过欺诈、胁迫等手段迫使对方当事人进行不真实的意思表示而订立的合同,或者当事人双方恶意串通、利用合同规避法律和行政法规的适用,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而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的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均无法律效力。

3、合同的内容、形式和订立程序不违法(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法律、法规明令禁止从事的活动),法律、法规规定必须采用特定形式或必须经过公证、鉴证或批准、登记后才能生效的合同,必须符合特定的形式或履行特定程序才能生效。

『叁』 设计一份能够具有法律效力的买卖合同文本,

买卖合同、劳动合同、购销合同等都可以在线下载范本。
但是,合同范本是依大众回而已,有答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有特别的条款建议找律师进行补充。
在线法律服务平台商法通只要几百块即可购买一份合同,比传统律师的收费更加透明、更加低廉哦,欢迎访问。

『肆』 一份是购买合同请问这两份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

这合同有法律来效力,只源是有些小瑕疵。这份合同的瑕疵是当事人无处分权,不是份数多少的问题。你作为房屋所有权人,可以提起诉讼要求确认该合同无效,但是这样自己父亲需要对对方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您本身无责任。订立合同的原则 1、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2、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3、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 5、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循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干扰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伍』 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应具有那些要求

先在我国民法完全依照意思自治原则对待合同问题,也就是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都是有效合同。 至于合同内容也没有严格要求,但建议应当包括: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 望采纳

『陆』 一份买卖合同中盖什么章才具有法律效力

一份买卖合同需盖什么章才具有法律效力,买卖当事人签字按手印才最具有法律效力,至于章盖不盖没什么作用

『柒』 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如果故意签来错是双方共同的意思自,并且都约定好不按照合同执行的,一般来说是不需要按照合同执行的。
但是存在这样的可能:对方之后主张需要你方按照合同执行,甚至起诉到法院。这种情况下,你方除非拿出证据,证明这是你们约定好不发生法律效力的。否则法院仍然很大可能会判决按照合同执行。
如果签错合同仅仅是您个人的单方意思,那么就更加需要对合同负责。如果签订以后您不执行,那么是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因为签订了合同还导致对方损失的,需要向对方承担赔偿责任。
除非您能够有证据证明,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是出于对合同内容的误解等情况,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合同。但是因为签订该合同给对方带来的损失仍然需要赔偿。
所以,理性的建议是,不要随意签订合同。

热点内容
法治与法治的提出来的 发布:2025-09-26 02:33:41 浏览:834
本站受美国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26 02:26:30 浏览:281
山东省法院公开 发布:2025-09-26 02:26:21 浏览:344
宁波法院章 发布:2025-09-26 02:06:03 浏览:260
民事诉讼法法律解释 发布:2025-09-26 01:50:46 浏览:52
司法置换 发布:2025-09-26 01:36:17 浏览:950
二级法规担保 发布:2025-09-26 01:24:02 浏览:755
2010初级经济法 发布:2025-09-26 01:18:53 浏览:923
2018年新劳动法员工自离 发布:2025-09-26 01:08:58 浏览:238
公司业务律师 发布:2025-09-26 01:08:01 浏览: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