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临终遗言法律效力

临终遗言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1-03-10 14:32:07

❶ 临终遗言嘱托

一、内容

临终遗言是一个人临死时最后说的话,一般会对自己这一生进行一个简要的总结,比如在不同年龄段做了什么,有什么成绩之类的;

在说临终遗言时,人一般都会流露真情,表达自己对周围的亲人、朋友或爱人的留念和不舍;

临终遗言是这个人在临死前对亲人的嘱托,会表达他对你的期望,这个期望可能是做人方面的,也可能是做事方面的;

二、表现形式

1. 内容一定要不要过于正式,因为临终遗言虽然重要,但也属于对话一种形式;

2. 内容不要过长,会让人觉得不真实;

❷ 遗言和遗嘱什么情况下会具有法律效应

你好,以下为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第十七条【遗嘱的形式】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三、关于遗嘱继承部分

35.继承法实施前订立的,形式上稍有欠缺的遗嘱,如内容合法,又有充分证据证明确为遗嘱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遗嘱有效。

36.继承人、受遗赠人的债权人、债务人,共同经营的合伙人,也应当视为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不能作为遗嘱的见证人。

37.遗嘱人未保留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遗产份额,遗产处理时,应当为该继承人留下必要的遗产,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参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

继承人是否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应按遗嘱生效时该继承人的具体情况确定。

38.遗嘱人以遗嘱处分了属于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的财产,遗嘱的这部分,应认定无效。

39.遗嘱人生前的行为与遗嘱的意思表示相反,而使遗嘱处分的财产在继承开始前灭失,部分灭失或所有权转移、部分转移的,遗嘱视为被撤销或部分被撤销。

40.公民在遗书中涉及死后个人财产处分的内容,确为死者真实意思的表示,有本人签名并注明了年、月、日,又无相反证据的,可按自书遗嘱对待。

41.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即使其本人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不影响遗嘱的效力。

42.遗嘱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其中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公证遗嘱为准;没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的遗嘱为准。

43.附义务的遗嘱继承或遗赠,如义务能够履行,而继承人、受遗赠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经受益人或其他继承人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附义务那部分遗产的权利,由提出请示的继承人或受益人负责按遗嘱人的

❸ 临终前立的口头遗嘱有效吗

现实困惑

某集团公司总裁胡某遭遇车祸,到医院抢救时已经奄奄一息,临终前对身边的几个人交代后事。要次子接替自己的位置,掌管公司。胡某去世后,长子以父亲临终前的口头遗嘱无效为由,要求接管公司,遂发生纠纷。临终前的口头遗嘱不具有法律效力吗?

律师答疑

我国《继承法》第十七条第五款规定,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在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时,可以立口头遗嘱。本案中胡某在临终前的紧急时刻,身边有两个以上见证人的情况下,设立了口头遗嘱,应该认定其口头遗嘱是有效的。

法条链接

《继承法》

第十七条第五款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第十八条下列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

(一)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二)继承人、受遗赠人;(三)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法理荟萃

在某些紧急情况下,法律行为并不要求具有形式要件,但必须有相应的证据确保其真实性。

❹ 人在临死时留下的遗言算遗嘱吗受法律保护吗

如果临死前有两位见证人见证的话,就算遗嘱。

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 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

中国《继承法》第17条第5项规定:“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由于口头遗嘱有易于被篡改和伪造,以及在遗嘱人死后无法查证的缺点,所以《继承法》对口头遗嘱作了以上限制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17条还规定了公证、自书、代书3种形式;并规定,在生命垂危或者其他紧急情况下,可以口授遗嘱。口授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并作证。危机解除后,口头遗嘱无效。

(4)临终遗言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遗嘱的法定形式

遗嘱的法定形式有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五类。

1、证遗嘱:即经过国家公证机关公证的遗嘱。它在各种中效力最高。当有其他形式得遗嘱与公证遗嘱发生冲突时,以公证遗嘱效力最高。

2、自书遗嘱:是由遗嘱人亲自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注意:如果是老两口(夫妻)共同立的遗嘱,则必须两个人亲自签名,不能由一个人代笔,一般应按指印。

3、代书遗嘱:代书遗嘱必须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

4、录音遗嘱:应该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现场在场见证。

5、口头遗嘱,一般是在危急情况下所立的遗嘱,但必须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见证,危急解除后,遗嘱人能用书面遗嘱的,所立口头遗嘱无效。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❺ 老人的临终遗言是影像资料可以吗

录音遗嘱是我国继承法允许的遗嘱形式之一。不过,录音遗嘱是否有效,取决于能不能满足法定条件。
《继承法》
第十七条
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第十八条 下列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
(一)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
(二)继承人、受遗赠人;
(三)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如果老人的录音遗嘱满足以上两个法定条件,则该录音遗嘱合法有效;否则,也没有法律效力。

❻ 临终遗言要怎样写才具有法律效力

写临终遗言,必须是在异世非常清楚的情况下来写,把你的财产防污或者是金钱留给谁写清楚,另外还得有人在旁边,或者是写完以后去公证处公证一下,这样才具有法律效率

❼ 死刑犯的临终遗言会上报最高法院吗

1、前些年死刑复核权下放到省高院的时候,“死刑立即执行” 被滥用得很厉害,很多冤案就出在那段期间,这是有黑历史的。
2、省院和中院的联系过于紧密。
比如出了一单杀不杀比较有争议的案件,中院拿不定主意的情况下就会去请示省院“这人该不该杀啊?”都是上下级,联系密切,无论是私交还是公交都得表态。
这种请示是没有法律效力,甚至也没有规范作用,但中院回去照着省院的意思判了,这上诉或者复核到省院,他们就不好再改了。
3、地方保护主义与腐败与体制问题
判死刑的案件,很多都是恶性杀人事件。我国的司法现状就是死者家属最有理,把死人尸体骨灰遗照往政府法院门口一放:你不判他死刑我就报复社会!

❽ 终言和遗嘱是一回事吗老公突发心肌梗塞去世,在世时写下终言。不知道是否与遗嘱一样有法律效力!

终言,即临终前的遗言,其实就是遗嘱的意思。
判断其是否具有遗嘱一样的法律效力,要看其是否具备合法遗嘱的特征。
一份合法的遗嘱应具备如下特征:
1、遗嘱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遗嘱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3、遗嘱不得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
4、遗嘱中所处分的财产须为遗嘱人的个人财产;
5、遗嘱须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
此外,终言作为自书遗嘱还应当有遗嘱人的亲笔签名,以及注明年月日等。

❾ 临终遗言有证明人法律认可吗

临终遗言如果有证明人的话,最少要两人以上在场具备法律效力,如果有语音证据或律师在场效果更好!

❿ 临终遗言录音材料能够当然成为录音遗嘱吗

案件事实简述如下。
A君,早年丧妻,生有长女B君和次子C君,大半生含辛茹苦全凭一己之力独自将子女抚养成人。十余年前,A君立下字据,言明过世之后其所有之房屋由B君继承。岂料两年前,A君于弥留之际,留下临终嘱咐:其中一间房分给弟弟罢。C君证据意识超乎常人,遂对此临终遗言录音保存,并以之为据,主张其对A君所指房屋的产权。B君自不情愿,对C君所凭录音之效力提出质疑。自此,姐弟二人纠纷产生,几欲对簿公堂。
客观的讲,这件遗产继承纠纷事实简单明了,法律适用上亦无太大困境。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于,本案中这份录音材料是否构成《继承法》上所谓之录音遗嘱。
C君主张称,其一、自己对父亲弥留之际的遗言进行录音保存的证据,取证方式既未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亦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性规定,不会因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法释[2001]33号)第68条而作为非法证据排除,故当然具备法定的证据效力;其二、父亲虽于十余年前就通过自书遗嘱确定了房屋将来由B君继承,但是在这份遗言录音构成的录音遗嘱当中,父亲对房屋的继承做出了不同于自书遗嘱的安排,根据继承法第二十条第一款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继承法意见》第42条之规定,此安排视为对之前自书遗嘱的修改,因此,其凭此录音材料取得父亲指定那间房屋的产权,于法有据。
咋一看来,C君果然法律知识全面,逻辑清晰,陈词理直气壮,言之凿凿。殊不知,其主张的基础——那份遗言录音材料并不能构成继承法上所谓录音遗嘱,自然不具备修改之前自书遗嘱的法律效力。其中究竟,笔者详述如下。
辨证言之,C君所存的录音固然能够称得上是证据材料,但是由于其不具备继承法所谓之录音遗嘱的构成要件,自然不能发生修改自书遗嘱的法律效力。C君所持录音材料的取得方式和手段确实不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法释[2001]33号)第68条排除非法证据的情形;然而依《继承法》第十七条第四款之规定,以录音形式所立的遗嘱应当有两名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方才具备继承法上遗嘱之效力。由于《继承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继承人不能作为见证人,因此,C君的录音缺乏法定要件,不是录音遗嘱,自然不能产生修改之前自书遗嘱的法律效力。所以,C君的主张于法无据,应当按照A君十余年前所立的自书遗嘱由B君一人继承全部房产。
引申开来,本案也蕴含着证据法上所谓之证明力问题。仅就本案涉及的民事权益纠纷范畴,民事证据的证明力问题做个简单划分,包含证明力的有无,即是否符合法定的证据要件而具备证明待证事实的资格和证明力的大小,即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关联程度、支持力度。具体就本案遗言录音材料而言,其具备证明力当毋庸置疑;但是,由于继承法等民事特别部门法对包括遗嘱在内的相关证据在构成要件、制作方式和手段等方面的特别规定,则并不能当然具备证明待证事实的资格。至于其在特定的法律领域是否具备证据的资格、发生证明待证事实的法律效力,自然要结合特别法律的相关规定加以判定。该遗产继承纠纷案中C君所持的遗言录音材料由于缺乏见证人这一特别要件,不能发生修改之前自书遗嘱的法律效力这一事实,即是最好的佐证。
至于《继承法》作此安排的缘由,限于篇幅不宜在此作过多展开,只能扼要陈述一二。立法者认为,录音遗嘱的制作过程相比《继承法》规定的其他遗嘱形式而言,具有重要的不同之处:一是继承发生时对录音真假的辨别需要见证人的佐证;二来,制作过程中通常会有继承人、受遗赠人以及同他们有利害关系的人在场。基于前述原因,如果制作录音遗嘱没有两名以上见证人现场见证,各方各说各理,被继承人的真实意思在法律上难以得出唯一确定的认定。这样一来,法律裁判将无法获得确定遗产归属、定纷止争的判断基础。
最后,笔者借本案提醒大家几句。提高证据意识,积极主动通过各种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也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性规定的方式和手段取得、保存证据的做法值得鼓励。与此同时,还需要了解特定法律领域中特别法律对相关证据构成要件的规定。若此方能不枉费精力,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热点内容
本站受美国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26 02:26:30 浏览:281
山东省法院公开 发布:2025-09-26 02:26:21 浏览:344
宁波法院章 发布:2025-09-26 02:06:03 浏览:260
民事诉讼法法律解释 发布:2025-09-26 01:50:46 浏览:52
司法置换 发布:2025-09-26 01:36:17 浏览:950
二级法规担保 发布:2025-09-26 01:24:02 浏览:755
2010初级经济法 发布:2025-09-26 01:18:53 浏览:923
2018年新劳动法员工自离 发布:2025-09-26 01:08:58 浏览:238
公司业务律师 发布:2025-09-26 01:08:01 浏览:991
人工智能司法 发布:2025-09-26 01:07:14 浏览: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