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带邻居小孩洗澡溺水的法律责任

带邻居小孩洗澡溺水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3-11 00:19:50

『壹』 我儿子和同伴一起去洗澡,有个同学不幸溺水身亡,我家要赔钱吗

首先,没有这样的法律名文规定。 其次,其他四个孩子的父母不负赔偿的民事责任。孩子去河边洗澡,发生不幸溺水的事,首先应当追究的责任是遇难者孩子父母自己。因为他们是孩子的看护人,对孩子的言行就所产生的后果应该负直接责任。去河边洗澡是5个不具备完全民事责任的孩子自己决定的,自愿的,而不是其他4个孩子的父母唆使或者规劝下去的。由于是自愿的,而且其他4个孩子不具备救人的能力,所以如果发生意外的话,其他4个孩子不负法律责任,而其4个父母自然也不负连带责任。当然如果孩子都超过16岁,就有一定的责任咯,比如知情不求救之类的责任。如果都是几岁的小孩,就算没有及时通知大人,也不应该要孩子承担什么责任。因为当时那种情况,他们自己都吓傻了,都不知道要怎么做。 所以4个孩子的父母不用赔偿,如果那个孩子的父母非要讨公道和赔偿的话,就只能向自己讨咯!

『贰』 见死不救应该受到哪些处罚

在一般情况下,“见死不救”只是道德谴责的对象,不属于刑法评价的范畴;但在特殊情况下,“专见死不救”也会属成为刑法评价的对象,“见死不救”者亦要承担刑事责任。见死不救,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二是没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

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那行为人是触犯刑法的。一般定性为故意杀人罪。例如,张某某抱着邻居的五岁小孩出去玩耍,小孩从树上摔下来,张某某却不救导致小孩溺亡,那张三某某的行为就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此类“见死不救”者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对于没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不构成犯罪。如大街上李四被车撞了,求路人张三救他,张三扬长而去,李四因没有得到张三的求助而死亡,那样张三也不构成犯罪。

(2)带邻居小孩洗澡溺水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中国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当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

因为刑法中有明确规定,如果明知可能导致死亡的结果而放任不管属于间接或故意杀人。在以往各地审理类似案件时,曾有将普通公民见死不救按故意杀人罪判处的案例。

『叁』 小孩子被人带去水库游泳结果溺水死了,请问大人应负何种法律责任

要分情况讨论: 1、几个人一起,其中有大人有小孩。这就形成了刑法学中的先前行为版所带来的义务。如果小权孩落水,大人不作为,就是间接故意的故意杀人罪。 2、几个大人在一起,其中有人落水。如果其他人因为正当理由没有救助,不负刑事责任,所谓意外事件。如果其他人能够救助而没有救助,同样成立不作为犯,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3、几个小孩在一起。互相不承担刑事责任

『肆』 朋友带三岁小儿到我家玩,小孩掉入我邻居家废弃水塘溺亡,我有责任吗

原则上,没有责任。幼童的法定监护人是其父母,负有照顾看护保护幼童的法定职责,此责任不得转让或抛弃;废弃的水塘的所有人或管理人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如果上述人员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本案,因父亲过失造成事故的发生,应承担责任;如果水塘的管理人或者所有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应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一、朋友带小孩到你家玩,对小孩的看护责任仍然是你朋友,而不是你或其他人;如果因其疏于看护而导致意外事故发生的,应当承担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

二、废弃的水塘的所有人或管理人负有妥善管理以及警示提醒义务,如在人群众多的地方应当树立提醒或警示标牌,或建立必要的保护设施。如果没有尽到上述安全保障义务的,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但这种责任是补充责任。

三、如果朋友到你家时,因为有其他事,而将看护小孩的责任临时委托给你或其他人的,你或其他人如果没有尽到应尽的看护职责而导致意外发生的,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附:

一、《民法通则》

1、第十六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2、第十八条第三款: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

二、《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上述公共场所,应理解为对外开放、允许社会公众自由进出,并可在其内参加或从事与该公共场所宗旨有关的活动的场所。应符合对外性、管理性和地域特定性三个基本特征。

如果废弃的水塘处于位置偏僻、人迹罕至的地方,且人流量较小,那么就不符合地域特定性的特征,不属于公共服务场所。

如果水塘位于人群密集、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就符合地域特定性的特征,属于公共场所。同时,法律不禁止公众对水塘在一定范围内有利用和通行等行为,这就要求水塘的所有人或管理者对进入水塘的人员有责任依法进行管理。应设立相应的警示标志,提示设施因缺陷而存在的风险。在水塘周边,加装能够足以防止少年儿童不慎落水的防护栏杆等。

『伍』 上班时带着小孩,小孩子在户主家溺水责任怎么划分户主没有告知不准带小孩,也没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划分责任,具体比例需要法院根据事实和证据进行划分,不过户主应该是次要责任

『陆』 看到落水见死不救者,将负什么法律责任

现在的社会任何事都讲究权利义务相一致
有多少权利,承担多少义务
在大街上,有人抢劫,作为一个公民,确实有义务扭送犯罪嫌疑人去公安局。有义务正当防卫阻止犯罪。但是相应的这个公民要承担相当大的风险,而这个风险的保障却很低。所以尽管有义务,公民却没有必须去做的义务。也就不需要付法律责任。但是警察就不一样了,他的工作就是保障社会稳定,打击犯罪。这是他的职责,就算警察当时在休假,脱下警服,他依然是警察。他有义务组织犯罪的发生。
解释完犯罪,再来说见死不救。
还是一样的权利义务相一致。
一个路人看到有人在水里呼救,这路人去救人能得到什么好处?我们不需要考虑道德观点,因为失去礼仪的社会讲求道德,失去道德的社会讲求法律。我们的现代社会早就不用道德作为社会标准了,唯一的社会标准就是法律。这个路人救人之后得到的可能就是一句谢谢。这就是他得到的权利,而他需要付出可能包括自己生命在内的义务。这就是权利义务不一致。那么这个路人就没有一定要去救人的义务。也就没有法律责任。这也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谴责看人跳楼,跳河看热闹,却不救人。站着说话不腰疼,轮到自己的时候都在想,有别人呢,谁去救救他啊。却不想自己去。因为都知道,自己去,付出和得到的不一致。甚至可能还要搭上自己的一条命。
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夫妻二人出去划船,船翻了,妻子不会游泳,而丈夫有能力去救妻子,但却不去。认为这不是自己的义务。那就错了,因为夫妻二人有扶养义务,二人的权利义务是相互的。所以如果丈夫在有能力去救而不去的话,那就是构成了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还有个类似的案件就是一个邻居带领邻家小孩去水库游泳。小孩溺水身亡,邻居没有实行救助义务。这个邻居也要承担责任,不过他的责任不是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而是过失致人死亡罪。尽管他也可能有不作为的行为,但是他救小孩子的义务得不到相应的权利。所以就不是不作为的故意杀人。而是典型的过失犯罪。因为小孩子应该到游泳馆去。得补充一下,如果是邻居能救而不救还是算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因为违法的先行行为导致了他应承担的救助义务。

『柒』 24岁的张某带着邻居家的孩子玩,不小心将邻居家的孩子淹死,是否要负刑事责任,为什么

这个得看性质呀 如果是孩子自己不小心淹死的 张某施救无效 那就不是张某的责任了
如果是孩子不小心溺水 张某视若无睹 或者张某故意将孩子淹死 那张某都有责任 当然 后面一个更严重

热点内容
法院被执行人什么意思 发布:2025-09-25 23:02:20 浏览:611
当法官的原因 发布:2025-09-25 23:01:33 浏览:929
2014年二级建造师法规教材 发布:2025-09-25 23:01:30 浏览:621
新旧劳动法内容 发布:2025-09-25 22:40:09 浏览:120
厦门户籍管理条例 发布:2025-09-25 22:40:07 浏览:615
有关人事需要了解的劳动法内容 发布:2025-09-25 22:27:10 浏览:1
路桥司法拍卖 发布:2025-09-25 22:26:29 浏览:340
定海针律师 发布:2025-09-25 22:18:50 浏览:890
通过微信公众号普及法律知识 发布:2025-09-25 22:08:07 浏览:850
初一政治手抄报关于法律知识 发布:2025-09-25 22:04:07 浏览: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