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法律效力的离职单
㈠ 离职证明有法律效力吗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为劳动者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不同法律后果不同,是否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是其中最易产生争议的焦点问题。劳动者出现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等行为,被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时,为了不影响再就业,经常会向用人单位提出要求,不按照真实的解除劳动合同原因出具离职证明,以骗取新用人单位的信任。但是不真实的解除劳动合同理由可能会给用人单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可能是诉讼风险。
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取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或理由。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因用人单位原因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本案中,该员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公司依据规章制度解除双方的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并且无须向该员工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但公司出于怜悯,在虚假的《离职证明书》上加盖公章,却因为确认了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错误事实,导致自身陷入该员工设计的法律陷阱之中却有口难辩。
公司出具离职证明内容要真实,避免相应法律风险
首先,用人单位出具的离职证明中不如实反映员工离职原因的情况很多,有的侵害员工利益,有的则损害自身利益,被认定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为了避免该种用工风险,出具离职证明应如实记载和反映员工工作状况及离职原因,既不能侵害员工的合法权益,也不能隐瞒事实给自己及其他用人单位带来用工风险。
其次,与用人单位签有保密协议或者竞业限制协议的劳动者离职,用人单位应当在离职证明中将劳动者所负有的保密或竞业限制义务及竞业限制期限列明,既可以保护原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又可以让新用人单位重新考量招录用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和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
来源找法网:网页链接
最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离职证明一式两份更为妥当,送交劳动者一份后,可以要求劳动者在另一份上签字后留存备查。
㈡ 离职证明有法律效力吗
有,在劳动争议等情况下有很重要的法律意义。
㈢ 辞职单只有办公室签字有法律效应吗
辞职单上无须任何人的签字都会有法律效力,但需要辞职单上有辞职的日期
㈣ 员工离职后签订离职承诺书有法律效力吗
承诺书实际上是合同的一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承诺书是申请人单方做出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其做出承诺书所记载的意思表示之日起,该承诺书已对申请人发生法律效力。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民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第五十六条(民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是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
第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的规定,申请人签字的承诺书完全符合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依法对申请人发生法律约束力。
(4)具有法律效力的离职单扩展阅读:
员工辞职后,劳动关系解除,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已经履行完毕,劳动合同对双方已无约束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参考资料来源:搜狐网-非自愿“离职承诺书”有效吗?
㈤ 离职签定的文书具有法律效力吗
离职签定的文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看当事人的在职情况,以及单位的处理情况。
当事人作为单位的代表,其所签的法律文书,实际上就是一个代理权的约束:
一、如果当事人尚未办理离职手续,单位也未明确停止当事人行使职务的权力和义务,那么当事人按照自己的职责,签订文书,该文书是有法律效力的。
二、如果当事人虽然尚未办理离职手续,单位已经明确停止当事人行使职务的权力和义务,那么当事人不应该擅自签订文书,但当事人签订的文书对外依然是有法律效力的。单位如果没有提前明确对第三方声明,该文书不能对抗第三方。但单位可以追究当事人侵权责任。
三、如果当事人已经办理离职手续,依然擅自签订文书,该文书对单位没有约束力,由当事人承担责任,除非单位事后给予认可。
《民法通则》第63条第2款和第64条第2款都规定代理人应当在代理权限内进行代理行为。代理只有在代理权权限范围进行的民事活动,才能被看做是被代理人的行为,由被代理人承担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
第48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法律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第49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
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㈥ 离职单上的这个声明书有法律效力吗
根据你的叙述这种情况是违反劳动法的内容,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是无效的
㈦ 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给的离职证明有法律效力吗
两种离职证明基本没有区别,因为离职证明只是证明你是在该单位离职的,至于回什么原因离职的,可答以不用提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㈧ 辞职申请书具有法律效力嘛
书面辞复职报告又称为辞职信,也制叫辞职书或辞呈,是辞职者向原工作单位辞去职务时写的书信。辞职信是辞职者在辞去职务时的一个必要程序。这是由劳动者自行按公司固定格式填写或者自行书写表述其离职原因及时间的书面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明确赋予了职工辞职的权利,这种权利是绝对的,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无须任何实质条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义务(即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即可。
原劳动部办公厅在《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也指出:“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超过30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
㈨ 请问一下这个辞职报告有没有法律效力
申请书还是通抄知书,辞职袭时一定要搞清楚!
劳资之友
2018-05-18
关注
辞职申请书
辞职申请书是劳动者按照根据《劳动法》第24条或者《劳动合同法》第36条的规定将自己想辞职的信息向用人单位进行申请,用人单位应当做出答复的一种方法。
常含有“望批准”、“请领导批准”、“申请批准”这一类字眼。
对于这种辞职申请书,公司可以批准,也可以不批准。如果不批准,双方就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辞职通知书
是劳动者按照写信的方式,根据《劳动法》第31条或者《劳动合同法》第37条的规定将自己决定辞职的信息告诉用人单位的一种方法。
即辞职通知送达用人单位满三十日,产生双方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无论用人单位同不同意劳动者辞职,30天后劳动者均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
写明辞职的时间、原因没有其他特别约定,俗话来说就是“跟你说一下,我将在三十天后离职了,你们准备交接办退工吧”。
对于这种辞职信,公司是否批准都没有法律效力,在此辞职通知签署日起三十天后,就是劳动合同解除日。
㈩ 口头提出的离职申请有法律效力吗
应书面提出抄提出。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