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审议稿是否有法律效力

审议稿是否有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1-03-15 19:39:59

A. “会议纪要”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1、会议纪要是行政公文的一种,不过现在很所企业、事业单位也频繁使用版这种文体权,如董事会会议纪要。
2、会议纪要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会议纪要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规范格式化文书,用于记载和传达行政机关有关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是行政机关公务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工具。会议纪要只具有行政指导性质,不具有强制力,其并不能在法律上产生新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不具有行政法律效力。但会议纪要具有确定某一行政事项如何处理的初步意见,因此具有证据意义。
综合:会议纪要主要适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其性质主要是针对会议进行情况以及最后结论的记录,只具有指导意义,本身并不对外发生法律效力。

B. 草案本身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否定,何时将具备法律效力

草案本身没有法律效力,只有经过法定程序批准才具有法律效力。

标准草案是指批准发布以前的标准征求意见稿、送审稿和报批稿。它是承担编制标准的单位或个人,根据任务书或工作计划起草的文稿。

拟成而未经有关机关通过、公布的,或虽经公布而尚在试行的法令、规章条例等。比如:土地管理法草案、交通管理条例草案。

(2)审议稿是否有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决议草案的写作

1. 与工作文件的区别

决议草案与工作文件在格式上没有特定的要求不同,作为正式文件,决议草案有严格的写作规范和用语要求。一份完整的决议草案包括草案标题和草案正文,其中正文又分为序言性条款和行动性条款。

每个委员会的决议草案写作要求可能略有不同,需要注意。

2. 草案标题

决议草案的标题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委员会(Committee)、议题(Topic)、决议草案编号(Resolution Number,提交后由委员会主席团给出)、以及起草国和附议国的名单(Country List)。

值得注意的是,决议草案的起草国和附议国的国家排名一般并无先后顺序,建议中文会场以拼音顺序、英文会场以英文单词首字母顺序为序,可以留给主席团一个良好的印象。

3. 草案正文

决议草案的正文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序言性条款和行动性条款。

C. 草案本身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草案本身没有法律效力,只有经过法定程序批准才具有法律效力。

标准专草案,是指批属准发布以前的标准征求意见稿、送审稿和报批稿。它是承担编制标准的单位或个人,根据任务书或工作计划起草的文稿。

拟成而未经有关机关通过、公布的,或虽经公布而尚在试行的法令、规章、条例等。比如:土地管理法草案、交通管理条例草案。

D. 会议纪要具有法律效力吗

会议纪要不具有法律效力。

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会议纪版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权定事项。如果会议纪要仅仅作为记录会议情况之用,并在行政机关内部传阅,则不存在对外发生效力的问题。

  • 简介:

会议纪要是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公文。会议纪要不同于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对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都适用。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的区别十分明显。从应用写作和文字处理的角度来探析,二者截然不同。会议纪要是一种法定的公务文书,其撰写与制作属于应用写作和公文处理的范畴,必须遵循应用写作的一般规律,严格按照公文制发处理程序办事。

  • 拓展资料:

会议纪要适用于一些大中刑的、比较重要的会议。这种会议往往具有方向性、专题性、专业性、形容性、学术性的特点,是为了解决当前工作中的某项实际问题,会议本质精神,用至一些分歧意见等写出来。

其目的有二:一是向上级汇报会议情况,以获得上级及时的指导;二是向下级传达;以便贯彻执行,因此,研究一般性问题的会议,尤其是一些规范较小的事务性会议,一般不写会议纪要。

E. 什么是公文是否具备法律效力

公文,全称公务文书,是指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活专动或处理公务活动属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事务作用的载体。广义公文的指称范围包括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各种文件、电报、报表、会议文件、调查资料、记录、登记表册等。狭义公文的指称范围包括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
关于公文是否具备法律效力,要区分情形,以国家机关公文为例,合法有效、且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具有法律效力。而且现在的公文都有实施期限,在实施期限范围内有效。

F. 征求意见稿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征求意见稿只是在立法前向社会征求意见,还没有形成法律或者法规、规章,因此,没有任何的法律效力。

G. 政府办发会议纪要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会议纪要无非是抄地方党委、政府与下属各局、委共同协商地方政策的会议记录,无法上升到法律、法规、规章的高度,不是规范性文件,没有法律效应。

H. 人大已经审议通过的条例但未正式下发具备法律效力吗,如何执行

1、未经实行的条例不具有法律效力。
2、没有效力的条例不具执行力。条例的时效看条内例有无具体实行容日期。
3、法律生效的范围。包括:
(1)时间效力,指法律开始生效的时间和终止生效的时间;
(2)空间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领海、领空),通常全国性法律适用于全国,地方性法规仅在本地区有效;
(3)对人的效力,指法律对什么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适用于全国公民,有的法律只适用于一部分公民。
生效时间
①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
②由该法律规定具体生效时间
③规定法律公布后符合一定条件时生效

I. 人大已经审议通过的条例但未正式下发具备法律效力吗

全国人大已经审议通过的法律,只要未经过国家主席签字正式下发,就不具备法律效力。
即使公布,大部分法律还有一个实施的时间。在公布到正式实施前的这一段时间,也还是无效的。

J. 公文的修改稿具有法律效力吗

不具备法律效力,正式文件才有效力。

热点内容
公司应该要了解哪些法律知识 发布:2025-09-24 15:36:08 浏览:845
追究企业单位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24 15:33:09 浏览:988
民法典拟题 发布:2025-09-24 15:31:34 浏览:48
经济法的案例查询 发布:2025-09-24 15:23:49 浏览:678
临沂法律援助电话号码 发布:2025-09-24 15:22:24 浏览:617
安徽中天恒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9-24 15:20:41 浏览:759
出国留学法律硕士 发布:2025-09-24 15:20:39 浏览:197
优先购买权合同到期还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9-24 15:14:56 浏览:538
经济法课程教改课题申报书 发布:2025-09-24 15:05:49 浏览:101
贺兰法治 发布:2025-09-24 14:43:00 浏览: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