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错案法律责任追究

错案法律责任追究

发布时间: 2021-11-18 09:56:59

❶ 错案追究责任制的主要追责方式是哪些

错来案追究责任制的主要自追责方式有调离、免职、责令辞职、辞退等、党政纪处理,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对应追究错案责任的法院在职工作人员,根据其应负责任按下列情形办理:
(一)应给予调离工作岗位、免职、责令辞职、辞退等处理的,由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程序办理;
(二)应给予党政纪处理的,由纪检监察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
(三)涉嫌犯罪的,将违法线索移送有关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❷ 警察办错案件 怎么 处理

有相关的责任追究制度,有扣罚奖金,影响升迁等处罚。涉嫌违法乱纪的,可移送纪检及司法机关处理。

法官的错误 可以追究法律责任

这种错误不能追究法官的责任。
首先,现在是发回重审,还在一审程序里,内没有最后定案。你可以容把诉讼请求修改一下,但是律师费不能算在内。因为即使你满意一审的判决,对方也可以提出上诉,到时候你还得请律师。
第二,即使定案了,判错了,对于法官的错误,如果没有枉法裁判、收受贿赂等等,是不能提起赔偿的。
第三,最重要的是,对于法院审判错误,即使是必须赔偿,也不能提起诉讼,你不能想象告法官。
第四,不要误会,法官审判错误是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因为法院不是行政机关!
第五,即使赔偿,只能提起国家赔偿。对于法院这块,除非人家刑讯逼供了,打你了,用武器枪械伤害你了,你这个案子是民事案件,不涉及这儿。要不然就是人家枉法裁判了收受贿赂了,你有证据能证明才行。
要我说,你这个案子还没完呢,着什么急啊?法官也是人,也有可能犯错误。这就是要么法官不大懂保险的操作规程,要么就是真的晕了。别这么大惊小怪的。

❹ 国家有出台追究冤狱案的法律责任吗

国家一直对司法公正要求严加处理,对案件采取终身责任制,某一案件如是错案,那么当年侦办,审判的一批人都要受到处理

❺ 冤假错案的追责都是“国家赔偿”,当事人就没责任吗

案件发生以后,公安、检查以及法院是环环相扣的三层法律保障机制,公安机关负责案件的侦破和证据固定,接下来便是移交检察院准备提起公诉,也可以根据工作职责判断公安机关的证据材料是否充足,最后一步才是将案件移交法院进行审理。当被界定为冤假错案以后,首要任务是厘清责任,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哪个单位负责,当事人和主管领导都会承担相应的责任,但赔偿金的来源只能是国家财政而非个人,毕竟办案人员既没有赔偿的经济实力也没有相应义务。

对于冤假错案的认定,最终还是要靠证据说话,如果后续凭借更加先进的技术重新固定了无可挑剔的证据,即便犯罪嫌疑人被无罪释放也同样可以继续进入审理程序;此外,如果冤假错案的产生,有证据表面是当事人故意而为之,那么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需要承担的是法律责任,同样需要根据具体的违法行为引用相关的法律条款给予审判。

❻ 法官判错案该怎么处罚

法官判错案按下列情形进行处罚:

(一)应给予调离工作岗位、免职、责令辞职、辞退等处理的,由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 和程序办理;

(二)应给予党政纪处理的,由纪检监察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

(三)涉嫌犯罪的,将违法线索移送有关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❼ 独立办案,错案追究

出台错案责任终身追究的主要目的,主要是为强化法官办案责任意识,提高案件审判质量,提升司法公信力。为了及时发现错案,不使错案蒙混过关,当前情况下,应通过以下途径发现错案。
一是通过对上诉、抗诉、申诉案件的审理而发现错案。人民法院组织法和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有错误的可以提出抗诉。各级人民法院的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或者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人民法院只要依照法律的规定,认真审理上诉、抗诉和申请案件,就可以从中发现错案。
二是通过党委、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来发现错案,人民法院只要诚恳接受监督就能从中发现错案。
三是通过监督检查发现错案。监督检查就是把对审判人员能否严格依法办案、廉洁执法方面的监督检查和对案件审判的监督检查结合起来,从审判人员的不廉洁行为中发现错案,从错案责任追究过程中发现不廉洁的审判人员。
仅发现错案是不够的,还必须对错案进行认定,正确地认定错案才是错案责任追究的前提。根据刑法、赔偿法、法官法、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错案责任的方式可划分为以下五个层次:(一)刑事责任。对徇私枉法办错案构成犯罪的,依法按有关刑事犯罪及刑事诉讼程序办理。(二)民事责任。错案给当事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符合国家赔偿的,由法院按有关规定赔偿后,再向有关直接责任人员追偿全部或部分赔偿费用。(三)行政、党纪责任。错案构成违纪的,对责任人员根据法官法的规定给予相应的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分。责任人是党员的,还应根据具体情节给予党纪处分。(四)经济处罚责任。即给予错案责任人员相应的经济惩罚措施,如扣发工资、奖金或处以罚款等。(五)其他责任。对于错案情节轻微的责任人员,责令书面检查,批评教育,取消一定期间的评先、晋级晋职资格,或一定时期内停止办案,安排培训,调离审判岗位等。以上五个层次的责任应相互协调,构成一个完整、系统的错案责任体系。

❽ 最高法院立一个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制如何

早在1998年9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就已经颁布了《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共35条。

❾ 民事案件检察院抗诉,高法重审纠正后,可以 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吗也就是民事错案如何追究

再审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

如果是办案人员枉法裁判或不负责任错判,导致错案的发生,是可追究其相应责任的,轻者党政纪处分,重者可追刑责。当事人也可向相关部门控告,如果当事人因误判服刑的或造成其他损失,也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9)错案法律责任追究扩展阅读:

相关法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

再审的启动方式:

法院基于审判监督权的再审

原审人民法院对本院、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法院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可以依审判监督程序再审。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检察院基于检察监督权抗诉的再审

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法院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可以依检察监督权抗诉再审。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

当事人申请再审

如果当事人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经生效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认为有错误可以上向一级法院申请再审,也可向同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❿ 在哪里可以查到 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办法(试行)原文

人民网郑州4月6日电(记者 李婧)记者从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河南法院推出错案责任终身追究试行办法,对应追究错案责任的在职或退休的法院工作人员,将给予免职、撤职、通报、追责及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等方式办理。据悉,河南省高院此次推出的错案责任终身追究试行办法在全国尚属首次。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强化法官办案责任意识,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公正廉洁司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人民法院监察工作条例》、《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审判、执行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应严格公正司法,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法定程序办理案件,对所办案件质量终身负责。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错案一般是指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在办案过程中故意违反与审判执行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致使裁判、执行结果错误,或者因重大过失违反与审判执行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致使裁判、执行结果错误,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件。
第四条 案件是否构成错案由各级法院审判委员会依照本办法确认。对审判委员会确认为错案的案件,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对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第五条 全省各级法院设立错案责任追究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院长任组长,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和分管审判管理工作的院领导、纪检组长和政治部主任任副组长。纪检监察部门、审判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错案责任追究工作的日常事务。
第六条错案责任追究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实事求是,有错必究原则;
(二)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原则;
(三)依法审查,依程序确认原则;
(四)责任自负,罚当其过原则;
(五)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第二章错案范围
第七条 各类案件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相关人员错案责任:
(一)违反规定私自办理案件或内外勾结制造假案的;
(二)毁弃、篡改、隐匿、伪造证据或指使、帮助他人作伪证,导致裁判错误的;
(三)私自制作诉讼、执行文书的,或者制作诉讼文书时,违背合议庭评议结果、审判委员会决定,或者因重大工作过失导致诉讼文书主文错误,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向合议庭、审判委员会报告案情时故意隐瞒主要证据、重要情节,或者提供虚假材料,导致裁判错误的;
(五)故意违反法律规定,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条件的罪犯裁定减刑、假释的;
(六)故意违反法律规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执行措施或其他强制措施的,以及因在采取上述措施中有重大工作过失而造成案件当事人、案外人或第三人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的;
(七)其他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致使裁判、执行结果错误或因重大过失致使裁判、执行结果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被审判委员会确认为错案的。
第八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担错案责任:
(一)因法律法规规定不明确或对法律法规、事实证据理解和认识上存在偏差的;
(二)在二审或审判监督程序中,当事人提供新证据致使案件事实发生变化的;
(三) 因国家法律的修订或者政策调整而改变裁判的;
(四)其他经审判委员会依法确认不构成错案的情形。
第三章 错案认定程序
第九条 纪检监察部门、审判管理办公室负责错案线索的收集,法院各部门应当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审判管理办公室的工作,及时移送在工作中发现的错案线索,并提供相关材料。
第十条 纪检监察部门、审判管理办公室对收集到的错案线索,甄别分析后交由相关人员就涉错事项作出说明。对不能作出合理说明的,由审判管理办公室对案件是否构成错案以及错案性质、责任划分进行初步评查认定。评查案件时,应听取相关人员的陈述和申辩。
第十一条 审判管理办公室组织评查后认为构成错案的,将评查结果告知相关人员。相关人员对评查结果无异议的,审判管理办公室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确认。相关人员对评查结果有异议的,应在十五日内向审判管理办公室申请复议,审判管理办公室另行组成评查组进行复议。经复议仍认定构成错案的,由审判管理办公室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确认。审判委员会讨论时,应听取相关人员的陈述和申辩。
第四章错案责任主体认定
第十二条错案责任由造成错案的责任人承担,二人以上或多个环节共同导致错案的,应区分责任大小,分别确定责任。
第十三条错案责任按下列情形区分责任:
(一)独任审判造成错案的,由承办人承担全部责任;
(二)案件承办人未如实汇报案情,故意隐瞒主要证据、重要情节,或者提供虚假材料,导致合议庭或审判委员会做出错误评议结论、讨论决定的;或者遗漏主要证据、重要情节,导致错案、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案件承办人承担全部责任;
(三) 经合议庭作出裁决造成错案的,案件承办人、审判长持错误意见的,承担主要责任,其他持错误意见的成员承担次要责任,合议庭成员中持正确意见的不承担责任,审判委员会改变合议庭意见的,合议庭成员中持正确意见的不承担责任;
(四)主管领导、部门负责人故意违反法律规定或者严重不负责任,利用职权指示独任审判员或合议庭改变原来正确意见导致错案的,主管领导、部门负责人承担主要责任,案件承办人承担次要责任。
第五章错案责任追究
第十四条经审判委员会确认为错案的,审判管理办公室将错案确认情况及责任划分意见提交错案责任追究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后,将相关材料分别移交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实施责任追究。
第十五条 对应追究错案责任的法院在职工作人员,根据其应负责任按下列情形办理:
(一)应给予调离工作岗位、免职、责令辞职、辞退等处理的,由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程序办理;
(二)应给予党政纪处理的,由纪检监察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
(三)涉嫌犯罪的,将违法线索移送有关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六条 应予追究错案责任的法院工作人员已调其他法院的,由错案认定法院将其错案调查情况向该工作人员现所在法院通报,由该法院根据相关规定予以追责。
第十七条 应予追究错案责任的法院工作人员已调其他单位的,由错案认定法院将其错案调查情况向该工作人员现所在单位通报,建议该单位根据有关规定予以追责。
第十八条 应予追究错案责任的法院工作人员已退休的,根据其承担责任应给予降级、撤职、开除处分的,按照规定相应降低或者取消其享受的待遇。
第十九条 应予追究错案责任的法院工作人员已调离、辞职、退休的,根据其承担责任涉嫌构成犯罪的,由错案认定法院将其违法线索移送有关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条 上级法院认为下级法院应当追究有关人员的错案责任而没有追究的,可经院长决定,责令下级法院启动错案责任追究程序。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各级法院的审判员、助理审判员、执行人员、书记员、司法警察等法院工作人员。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由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热点内容
法治支持疫情防控 发布:2025-09-23 14:56:22 浏览:113
刑事诉讼法182杂 发布:2025-09-23 14:51:38 浏览:296
2013年在职法律硕士真题 发布:2025-09-23 14:44:55 浏览:492
党内法规法律 发布:2025-09-23 14:43:08 浏览:156
宽容的法官案例答案 发布:2025-09-23 14:24:02 浏览:109
兼职到底受不受劳动法保护 发布:2025-09-23 14:21:52 浏览:608
土地开发法律服务委托合同 发布:2025-09-23 14:13:13 浏览:383
2016劳动法节假日工资规定 发布:2025-09-23 14:10:56 浏览:674
我们身边的经济法 发布:2025-09-23 14:10:53 浏览:780
行政诉讼法180天在哪里 发布:2025-09-23 14:10:41 浏览: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