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责任归纳的基本原则有

法律责任归纳的基本原则有

发布时间: 2021-11-18 15:53:42

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有哪些

1、过错责任原则

是指以过错作为归责的最终构成要件。即行为人的侵权行为给对方造成损害,须行为人在主观上存在过错才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过错责任是侵权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除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别侵权行为外,一般侵权行为均适用过错归责原则。

2、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是指基于法律的特别规定,推定加害人存在过错而应承担侵权责任,加害人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过错推定责任原则主要情形有:

(1)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驾驶者适用过错推定;

(2)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致人损害,堆放物致人损害,适用过错推定;

(3)林木折断造成他人损害,对林木所有人或管理人适用过错推定;

(4)动物园发生动物致人损害时,对动物园适用过错推定;

(5)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因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致在其学习、生活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受到人身损害,教育机构应承担相应责任,除非教育机构能证明其已尽管理职责。

3、无过错责任原则

又称严格责任原则,是指基于法律的特别规定,受害人能够证明损害是加害人的行为或者物件所致,加害人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而不论其是否存在主观上的过错,除非加害人能够证明存在法定抗辩事由。

目前法律规定承担无过错责任的情形主要由:

(1)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监护人承担无过错责任;

(2)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行为侵害他人承担无过错责任;

(3)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

(4)产品缺陷致人损害时,生产者承担无过错责任;

(5)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害人承担无过错责任;

(6)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排污单位承担无过错责任;

(7)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饲养人承担无过错责任。

4、公平责任原则

是指加害人和受害人对造成的损害事实均没有过错,而根据公平的观念,在考虑当事人的财产状况、支付能力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由双方分担损失。

② 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则有哪两种

你好:通俗的将称为归责原则。不同的法律关系归责原则不同;刑事责任需按照罪刑法定规则;行政法的归责原则为过错原则;民法的归责原则有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严格责任都属于归责原则。

③ 法律执行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我国有关民事强制执行法的基本原则应当包括哪些?长期以来,学者见仁见智,各执一词。归纳起来,有14个原则,有人认为其中的绝大部分不能成为强制执行法的基本原则:

1、执行根据法定原则。有人认为,强制执行必须有生效的按法律文书,是依法执行的最基本要求,固然十分重要,但对强制执行法的制定、修改和适用似乎并无普遍的指导意义,能否定格于基本原则的地位值得商榷。
2、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原则。民事强制执行具有国家强制性,然而在实务中,仅凭强制方法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法院采取执行措施前,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对债务人进行说服教育。之后债务人若仍不自动履行债务的,法院则应当及时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不可否认强制执行过程中,说服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但说服教育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已,并非执行之必经程序。因此有人认为,将此原则定格为强制执行法的基本原则,没有理由。
3、保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原则,又称全面保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原则。
4、迅速及时原则。迅速及时是对执行工作在效率方面的要求,其实质是一种效率原则,而效率原则是一切司法行为和其他公务行为均应遵循的原则,并非是对执行工作的特殊要求。执行工作的高度复杂性也决定了许许多多的执行案件不可能都做到迅速及时的结案,迅速及时在执行工作中仅是执行人员具体把握在心中的一杆“天平”。因此有人认为,本原则作为强制执行法的基本原则尚不够格。
5、协助执行原则。民事强制执行权属于法院专有,只有人民法院才能实施强制执行措施。然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和人民法院协助执行的通知,有关单位或个人负有协助法院执行的义务。法院执行与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执行相结合,有助于执行顺利完成。协助执行仅仅是一项执行制度,而且并非所有的执行案件都需要执行顺利完成。协助执行仅是一项执行制度,而且并非所有的执行案件都需要协助,因此有人认为这一原则并没有重要到应生个为基本原则的程度。
6、执行标的特定原则。
7、申请执行和移送执行并举原则。民事强制执行是对私权的执行,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执行程序因债权人申请而开始。然而有关国家和社会重大利益的案件、有关公民生活急迫的案件,以及涉及财产执行的刑事案件等,法院可依职权主动开始执行程序,这是国家合理干预民事诉讼的具体体现。
8、立执兼顾和审执兼顾原则。立执兼顾原则,即“立案时就要估计今后判决的执行。因此原告提供证据材料,必须要求其提供有关被告财产状况的证明材料”等。如此要求,加重了权利人的责任和负担,也违背了民事诉讼法关于起诉条件的规定,故有人认为,立执兼顾不能作为强制执行法的基本原则。审执结合原则,是指审理中就要估计今后的执行,故应依法采取保全措施,准确认定当事人等。有人认为,审执结合是对”审理过程”提出的要求,当然不能作为强制执行法的基本原则。
9、执行经济原则。按照提出该原则的作者所作解释,执行经济原则的具体要求是:一要提高执行效率;二是尽量节制执行中强制手段的适用,目的是节省法院开支,将公民合法权益受损害的可能性降到最小限度。
10、民事案件的执行权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原则。就现行执行体制而言,认定本原则为基本原则并无不当,但是,为数众多的学者已对我国执行权过度集中造成的执行体制提出了批评,
11、执行当事人地位不平等原则。在民事强制执行案件中,申请执行人和被申请执行人之间的关系,在性质上仍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关系,即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所以有人认为,“执行当事人地位不平等”的提法不尽科学。
12、被执行人生存权之保障原则。该原则要求:(1)执行标的仅限于债务人的财产和行为,人身不得作为执行对象。(1)强制执行也应当兼顾债务人的基本利益,所以执行标的不包括执行债务人豁免财产(主要有债务人及其抚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和物品等)。(1)法律规定禁止执行的或者依照财产性质不得执行的财产不能成为执行标的。
13、执行程序非依法不得停止原则。有人认为,本原则仅是对裁定中止执行、终结执行或决定暂缓执行等停止执行行为所提出的要求,调整的面太窄,对于整个执行活动没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4、依法执行原则。
我觉得上述观点可以参考

④ 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
依法行政原则是对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公务人员从内事行政管理活动的容基本要求和根本准则。2004年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规定了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依法行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2.必须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
3.必须维护宪法权威,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4.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5.必须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6.必须把推进依法行政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开拓创新与循序渐进的统一,既要体现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分类推进。

7.必须把坚持依法行政与提高行政效率统一起来,做到既严格依法办事,又积极履行职责。

⑤ 何谓法律责任的归结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法律责任的归结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或国家授权的机关依法对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和确认。
归结法律责任的基本原则:
责任法定原则。其含义包括:
(1)违法行为发生后应当按照法律事先规定的性质、范围、程度、期限、方式追究违法者的责任;作为一种否定性法律后果,它应当由法律规范预先规定。
(2)排除无法律依据的责任,即责任擅断和“非法责罚”。
(3)在一般情况下要排除对行为人有害的既往追溯。

2.因果联系原则。其含义包括:
(1)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首先确认行为与危害或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这是认定法律责任的重要事实依据。
(2)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首先确认意志、思想等主观方面因素与外部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有时这也是区分有责任与无责任的重要因素。
(3)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区分这种因果联系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3.责任相称原则。其含义包括:
(1)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性质相适应。
(2)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应当与违法行为的危害或者损害相适应。
(3)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还应当与行为人主观恶性相适应。

4.责任自负原则。其含义包括:
(1)违法行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
(2)不能让没有违法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即反对株连或变相株连。
(3)要保证责任人受到法律追究,也要保证无责任者不受法律追究,做到不枉不纵。

⑥ 法律责任的合理性基本要求有哪些

承担法律责任的基本原则:

在社会主义社会,要实现法律责任回的目的,就应遵循承担法律责任的基本原则,如答民主原则、法治原则和人道主义原则等。承担法律责任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法律责任的合法性原则,即承担法律责任必须有法律的根据,必须合法,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

坚持法律责任的公正性原则,如罪刑相适应,责任与造成损害的行为的相适应等,不能采取侮辱人格的措施。

坚持法律责任的合理性原则。这就要求从法律责任的目的出发,按照违法的程度、违法者的情况、违法的情节来选择对违法者的惩罚措施。

坚持法律责任的及时性原则,即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性期限内,及时追求违法者的责任。 坚持法律责任的不可避免性原则。法律责任的不可
避免性意味着没有任何违法违法行为能够逃避国家的惩罚和社会的谴责。

总而言之,在处理具体案件的具体情况下,法律责任的公正性、合理性是其合法性的表现,法律责任的及时性、不可避免性也应以其合法性为前提。此外,法律责任的个人化,即违法者只对违法行为负责。

⑦ 法律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你好。我国法律适用的原则是:
(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处理一切案件,只能根据客观事实,不能以主观臆断为根据;只能以国家法律为标准、为尺度。决不允许另立标准。
(2)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我国,法律对于全体公民都是统一适用的;任何公民,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年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的不同,都依法享有同等的权利,依法承担平等的义务。在法律面前不得有凌架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存在。
(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有两层含义:一是法律规定,国家的司法权只能由国家司法机关统一行使,其他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无权行使;二是法律规定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对于发挥司法机关的职能,维护法制的统一,正确适用法律,防止特权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4)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对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是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⑧ 法律责任的规则要坚持的原则有哪些

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简称“归责”,它是指对违法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确认、归结、缓减以及免除的活动。
(一)归责原则
归责原则体现了立法者的价值取向,是责任立法的指导方针,也是指导法律适用的基本准则。归责一般必须遵循以下法律原则:
1.责任法定原则。其含义包括
(1)违法行为发生后应当按照法律事先规定的性质、范围、程度、期限、方式追究违法者的责任;作为一种否定性法律后果,它应当由法律规范预先规定。
(2)排除无法律依据的责任,即责任擅断和“非法责罚”。
(3)在一般情况下要排除对行为人有害的既往追溯。
2.因果联系原则。其含义包括:
(1)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首先确认行为与危害或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这是认定法律责任的重要事实依据。
(2)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首先确认意志、思想等主观方面因素与外部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有时这也是区分有责任与无责任的重要因素。
(3)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区分这种因果联系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3.责任相称原则。其含义包括
(1)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性质相适应。
(2)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应当与违法行为的危害或者损害相适应。
(3)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还应当与行为人主观恶性相适应。
4.责任自负原则。其含义包括:
(1)违法行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
(2)不能让没有违法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即反对株连或变相株连;
(3)要保证责任人受到法律追究,也要保证无责任者不受法律追究,做到不枉不纵。
(二)免责免责是指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由于法律的特别规定,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其法律责任,即不实际承担法律责任。 免责的条件和方式可以分为:
1.时效免责。
2.不诉免责。
3.自首、立功免责。
4.有效补救免责。即对于那些实施违法行为,造成一定损害,但在国家机关归责之前采取及时补救措施的人,免除其部分或全部责任。
5.协议免责或意定免责。这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协商所达成的免责,即所谓“私了”。
6.自助免责。自助免责是对自助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的减轻或免除。所谓自助行为是指权利人为保护自己的权利,在情势紧迫而又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助的情况下,对他人的财产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应措施,而为法律或公共道德所认可的行为。
7.人道主义免责。在权利相对人没有能力履行责任或全部责任的情况下,有关的国家机关或权利主体可以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免除或部分免除有责主体的法律责任。
编辑本段惩罚性责任与补偿性责任
根据追究责任的目的分为补偿性责任和惩罚性责任
惩罚,即法律制裁,是国家以法律的道义性为基础,通过强制对责任主体的人身和精神实施制裁的责任方式。
补偿,是国家以功利性为基础,通过强制力或当事人要求责任主体以作为或不作为形式弥补或赔偿所造成损失的责任方式。

热点内容
2013年在职法律硕士真题 发布:2025-09-23 14:44:55 浏览:492
党内法规法律 发布:2025-09-23 14:43:08 浏览:156
宽容的法官案例答案 发布:2025-09-23 14:24:02 浏览:109
兼职到底受不受劳动法保护 发布:2025-09-23 14:21:52 浏览:608
土地开发法律服务委托合同 发布:2025-09-23 14:13:13 浏览:383
2016劳动法节假日工资规定 发布:2025-09-23 14:10:56 浏览:674
我们身边的经济法 发布:2025-09-23 14:10:53 浏览:780
行政诉讼法180天在哪里 发布:2025-09-23 14:10:41 浏览:58
民法通则与总则的区别 发布:2025-09-23 13:57:52 浏览:713
法学考研考几门 发布:2025-09-23 13:57:47 浏览: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