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证刑事法律责任罪名

公证刑事法律责任罪名

发布时间: 2021-11-21 19:47:43

① 公证人员在执业活动中可能面临哪些刑事执业风险

您好
公证活动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行业处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以下简称《公证法》)、《公证程序规则》、《公证员执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其中,对公证机构的法律责任主要有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而对公证员的法律责任主要有行政处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下面主要就公证人员的刑事法律责任进行论述。

公证员刑事责任是指公证员触犯了刑律,构成犯罪,将受到刑事制裁。按照《公证法》的规定,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违反该法第42条的禁止性规定,且构成违反《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检察院2009年1月7日发布的《关于公证员出具公证书有重大失实行为如何使用法律问题的批复》(以下简称最高检《批复》)中规定,公证员出具证明文件存在重大失实且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出具证明文件失实罪”。司法部、最高人民检察院1992年3月21日发布的《关于认真办理公证人员玩忽职守案件的通知》中规定对于公证人员在公证活动中应负职责的认定,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和司法部制定的关于公证工作的有关规定为依据。由于公证人员玩忽职守行为,给国家、集体利益或公民合法权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检察机关应当立案侦查,依法处理。

《公证法》颁布实施以来,公证机构成为被告的诉讼案件呈上升趋势。为此,如何提高公证员的法律责任意识,大力提升公证质量,努力防范公证法律责任风险,树立公证行业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是我们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首先,公证人员法律责任风险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员队伍素质的问题,也有社会诚信缺失等社会问题:

一是公证员的自身素质偏低。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由于种种原因,执业公证员自身认识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是经济不断发展,公证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新知识的充实和更新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因而就可能导致对某一问题或某些方面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产生偏差,就有可能导致风险的产生或其他不良后果。其中可能还包括某些公证员个人的职业道德低下,出于各种自身或其他目的,故意隐瞒事实,曲解法律,损害当事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导致公证员及公证处承担责任。

二是当事人对公证的过高期望。当事人通常对公证的效用存在误解,故在办理公证时会抱有过高的期望,如在办理证据保全的公证中,公证仅是对当时的情况、现状、行为进行保全,不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而当事人却认为只要经过公证,对外就可以认定和裁决相关的事实,更有的认为办了公证,就相当于买了保险,一切都万事大吉。

三是社会对公证的错误认识。目前,社会公众对公证机关的性质、职能、作用及公证书的效力还缺乏正确而全面的了解,例如在各种招标、抽奖等现场监督公证中,公证机构的作用仅是对当时的某个特定阶段的监督,未能实现全程参与监督,其职能的发挥受限颇大,但是社会公众普遍认为,公证机构进行了公证,就应当保障全部过程的真实、合法性,而这类业务涉及标的巨大,一旦出事,社会影响巨大,潜在的风险也最大。
四是社会的诚信缺失。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各个方面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尤其是普通的民众的价值观和诚信度。市场经济在调动人们生产积极性,鼓励人们勤劳致富的同时,也使得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结果造成一部分人心态的不平衡,以致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铤而走险。当然社会诚信度的降低,这也给公证充分发挥其定纷止争的功能一个客观的环境,促进了人们在市场交易中对公证的需求加大,但公证在面临社会整体诚信环境不好的大环境,从其面临的执业风险自然加大。

笔者认为,对于公证员刑事法律责任可通过以下途径予以防范:

一是强化队伍素质,提升公证质量。应该牢固树立公证责任意识,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和公证协会要加强对公证员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公证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公证机构及公证员应强化质量就是公证的生命的意识,严格依照《公证法》、《公证程序规则》等公证法律、法规、规章办证;公证机构应加强公证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公证质量检控体系,加强日常公证质量检查、考核、奖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办证程序的规范化,杜绝、减少差错,不断提升公证质量。这是防范公证法律责任的根本措施之一。

二是保持公证的独立性。目前发现的多数公证案例中,都存在着公证机构或公证员未能保持独立的情形。因此,不论是公证机构还是公证员,均应恪守独立公证准则,坚决摆脱各种关系困扰,按照真实、合法的原则办理公证业务。

三是完善公证机构质量控制制度。建立客户风险等级评价和管理制度;建立充分了解和评价被公证单位制度;建立例外事项或重大事项的请示报告制度;建立质量考核评价与奖惩制度;落实复核制度;严格公证员签名制度;建立技术支持与咨询制度等等。

四是妥善处理投诉,积极应对诉讼。针对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投诉问题,公证协会和公证机构应按《公证法》、《公证程序规则》及其他有关规定妥善处理,要符合处理投诉的程序,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正确引导投诉人依法主张权利,减少无理的纠缠,并防止事态的扩大。针对公证机构被起诉案件,加强同行之间的信息交流,收集有利于案件诉讼的判例,为诉讼活动中争取主动的地位。

要避免和减轻公证人员承担的刑事法律责任,必须通过政府、法律界特别是公证员行业、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重建一个健全、良好的社会公证体系,构建公证质量事故“零容忍”长效机制,严守公证质量这道公证公信力和公证工作生命线。

望采纳,谢谢

② 公证处应负什么责任

你好,要结合具体案情及公正内容而定。
合同内容违法跟欺诈是两码事,专如合同违法,公证属处因审查不实,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如系欺诈,则是否属公证处审查范围就很难说了,要结合具体案情才能确定。不过,你可向法院申请要求撤消该合同。民事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二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合同规定是该合同经公证后生效。时间已过去近7年才发现,我能怎么办?

③ 什么是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有什么规定

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因实施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按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种刑事责任。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十三条
主刑的种类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无期徒刑;
(五)死刑。
第三十四条
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一)罚金;
(二)剥夺政治权利;
(三)没收财产。
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第三十七条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④ 公证员履行职责失误会构成哪些犯罪

《刑抄法》分则第九章渎职罪中共袭有37个罪名其中过失犯罪的罪名有九种:
1.玩忽职守罪刑法第397条
2.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刑法第398条
3.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刑法第400条第2款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刑法第406条
5.环境监管失职罪刑法第408条
6.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刑法第409条
7.商检失职罪刑法第412条第2款
8.动植物检疫失职罪刑法第413条第2款
9.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刑法第419条

⑤ 刑法规定的未成年人需要负刑事责任的8个罪名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一、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回负刑事责任。
二、答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三、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四、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⑥ 急求!简述公证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公证法律责任:是指公证机构,公证人员、公证当事人和参与公证活动的其版他人员对其违反与公权证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公证法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等。如公民伪造公证文书或公证印章要承担伪造公文或公章的刑事责任。《公证程序规则(试行)》第61条规定:“因公证处的过错撤销公证书的,所收的公证费应全部退还当事人;因当事人的过错而撤销公证书的,所收的公证费不予退还;因公证处和当事人双方过错而撤销公证书的,所收的公证费酌情退还。”《公证人员清廉服务的若干规定》规定公证人员有贪污、索贿、受贿等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由司法行政机关或人事、监察机关按有关规定给予政纪处分;司法行政机关并可给予停止执行职务、撤销公证员职务处分。

⑦ 骗取国家公证处公证算不算犯罪

如果是欺骗公证的话可能是提供了虚假材料然后获得了公证吧,那么有可能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⑧ 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如下:
即犯罪的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的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
客体
是指犯罪行为侵犯的、中国刑事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任何犯罪都必然要侵犯某一客体,不侵犯客体的犯罪是不存在的。例如,销售假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药品的监督管理制度以及公民的健康权利。如果侵犯的不是刑事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如合同关系,就不构成犯罪。
客观方面
是指刑法所规定的犯罪活动的客观事实特征,包括危害社会的行为、危害后果及其因果关系等。危害社会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作为是指不当为而为的积极行为,即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如杀人。不作为是指当为而不为的消极行为,是指行为人有条件、有义务实施某些行为而不实施,以至于使刑法所保护的客体受到严重危害的行为,如玩忽职守。
主体
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者单位。
第一,关于自然人,刑法规定只有达到一定年龄并且精神正常的人,才能成为犯罪的主体。
第二,关于单位犯罪主体,是指为牟取单位的非法利益,由单位负责人或者经单位集体讨论决定,实施了《刑法》明文规定的单位犯罪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其中包括法人单位和非法人单位。《刑法》对单位犯罪基本上实行两罚制,既处罚单位,比如判处罚金,又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只有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才实行单罚制。
主观方面
是指《刑法》规定的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后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包括犯罪的故意、犯罪的过失、犯罪的目的和动机。犯罪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犯罪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⑨ 刑事案件做伪证的法律责任

如查证属实,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零五条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⑩ 公证遗嘱书造假,公证员和遗嘱继承人各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一、公证机构应承担的责任
按《公证法》第四十二条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对公证机构给予警告,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给予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停业整顿的处罚;对公证员给予警告,并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给予三个月以上十二个月以下停止执业的处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吊销公证员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私自出具公证书的;
(二)为不真实、不合法的事项出具公证书的;
(三)侵占、挪用公证费或者侵占、盗窃公证专用物品的;
(四)毁损、篡改公证文书或者公证档案的;
(五)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
(六)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给予处罚的其他行为。
因故意犯罪或者职务过失犯罪受刑事处罚的,应当吊销公证员执业证书。
第四十三条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因过错给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由公证机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公证机构赔偿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公证员追偿。
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与公证机构因赔偿发生争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遗嘱继承人的法律责任:
按《公证法》第四十四条当事人以及其他个人或者组织有下列行为之一,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治安管理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骗取公证书的;

(二)利用虚假公证书从事欺诈活动的;

(三)伪造、变造或者买卖伪造、变造的公证书、公证机构印章的。

热点内容
浙江司法拍卖网站 发布:2025-09-22 23:57:24 浏览:752
老挝涉外婚姻法改了嘛 发布:2025-09-22 23:52:58 浏览:731
司法干部队伍建设 发布:2025-09-22 23:33:11 浏览:713
舍弃道德 发布:2025-09-22 23:32:59 浏览:552
司法鉴定报告图片 发布:2025-09-22 23:14:47 浏览:159
中国法院司法改革 发布:2025-09-22 22:57:40 浏览:160
没有签名的保证书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9-22 22:56:59 浏览:149
杭州迪安司法鉴定中心 发布:2025-09-22 22:25:01 浏览:340
陈庆伟法官外国人 发布:2025-09-22 22:04:09 浏览:531
演讲法律服务 发布:2025-09-22 21:54:02 浏览:371